美丽如花·十七岁的天空-切烟丝的老廖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吴富明

    老廖是故乡翠城里第一个操弄切烟丝这门生意的。

    老廖长得像土匪,两眼老鹰似的,高颧骨,瘦脸颊,一副龅牙。他干活儿时眼里的余光总是外射。

    切烟丝是小城居民谋生的一个行当。每天一早,老廖就将烟机固定在翠江边的树下,装好烟刀,抹上油,拧紧螺丝。然后,就用白纸卷上自己切的烟丝,靠在躺椅上用力抽一口,随后就从口中飘出一圈雾来。他总是这样开始等他的生意。

    顾客拿来烟叶,老廖从躺椅上起来,坐在小板凳上,把烟叶随手翻翻,笑笑说,烟叶不错。说罢就滚烟叶。像卷布匹一样,边滚边喷水,缓缓送进机带中。随着烟刀的咔嚓咔嚓声,烟叶就被切成了丝,像现代机器流水作业中出来的一样精细,然后滑入袋中。顾客说,来,廖师傅卷一口尝尝。老廖哈哈一笑,行,正好就你一个人,尝尝。于是撮了一点烟丝,卷进纸中,用嘴抿一下,封好,划上火柴。老廖边吸边说,这种烟够味,比红霞、水仙好,不过没大前门气派就是,哈……顾客说,那是,咱是平民嘛。老廖说,对对对,我们是平民,不然,谁会去比这种东西,对不?

    老廖的生意很好,周围常常围着一大堆观看的人。每切好一家的,他就先用手拈一些闻闻,然后就放在一边,等着顾客来领。不过,老廖的眼神在切烟时总是闪着逼人的光。要知道,这生意场上的事,什么主儿都会有。原本送的不是好烟叶,有人会说是好烟叶。老廖第一次开机就碰到过。现在他精明了,有了招数。烟丝闻过之后,管你什么角儿,都骗不了他。切烟丝赚的是加工费,工钱不多,但老廖因有好手艺,人多了就来钱了。烟丝每提走一次就有人叫老廖“来一口”,此时,老廖总是摆摆手说,没空儿哩。你瞧,人家还等着呢。其实他的那门心思谁都懂。

    老廖乐于自己的生意。可是不久后,翠江边摆起了好几家切烟丝的机器,开始和老廖竞争了。老廖的生意受到了些影响。有人对他说,廖师傅呀,你的生意要走到头了,吃独家饭的日子是不会再有了。老廖却哈哈一笑说,好呀,大家都有活计,不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嘛。况且,人家也是靠本事吃饭,好事哩。

    老廖依然如故,早起摆摊,顺其自然。老廖的生意又开始旺了起来,大家都爱跑到他那里切丝。其他的切丝人生意冷清多了,常有人叹气。老廖对顾客说,你们不要都到我这里来,其他家也可以嘛。顾客说,他们不行,烟丝切得粗粗的,散散碎碎的,还是你这里好。老廖说,怎么会呢,一样的机子呢。老廖终于找了个空闲,到其他切丝人那里聊了聊。大伙儿说,廖师傅,还是你行呀。老廖笑笑说,靠大伙儿呢。说完,老廖就把每个摊位的烟刀看了看,顺手拧下螺丝,摆正了些位置。然后,说,大家试试,生意会好起来的。

    果然有顾客说,这几家的切丝都不错,细呢。老廖心里特高兴。因为他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切丝的人还是喜欢到他的摊位来。老廖的一个好友问他,老廖,你帮人家技术,人家却和你竞争,你图个啥?老廖那老鹰眼此时就冒着光说,嘿,你知道什么呢?我帮助他们其实也是帮助我自己。你想,要是他们生意好,这一带人气就会旺,我做不下的生意给他们一点,不正帮了我的忙吗?另外,我这老招牌,人家还是会有比较。生意没比较,顾客就不知道个好坏,懂吗?

    老廖真的没说错,江边的树下一带当时已发展成翠城切烟丝汇聚地,切烟丝的行业也持续了多年。后来,据说由于个别烟贩子倒卖烟叶和烟丝,违法乱纪,考虑到切烟丝行业存在的管理漏洞,工商和烟草管理部门勒令他们停业。当时老廖二话没说,就收拾了吃饭家伙。他那时心里总觉得有些惭愧,他曾对朋友说,我切了那么多年烟叶,有多少是给烟丝贩子拿去倒卖了啊,唉……他显得一脸无奈。

    后来,一家工厂招聘一名门卫,老廖一面试,厂家说就凭你这张脸,就够格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