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如花·十七岁的天空-阿咩走穴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孙春平

    大山里穷。县里乡里为帮山里人脱贫,想了许多办法。五年前,县里召集了一次知青返乡恳谈会,三道沟乡安乡长看与会者名单上有个乔卓兰,职务栏内注着是一家服装集团的董事长,便想起当年来家乡村子插队的知青中有位大姐,也叫这个名字,当时青年点还没建起来,乔大姐便和自己的亲姐姐在一铺炕上睡了近一年。安乡长急奔了会议下榻的宾馆,见面先报了自己亲姐姐的名字。乔大姐惊喜地问:“你是四旋儿?”安乡长便挠着脑袋哈哈地笑,“难得大姐真还记得我!”

    四旋儿是安乡长小时候的外号。乡间有句俗谚,“一顶拧,俩顶横,三顶打架不要命,四顶说话不一定。”顶就是头发里的旋儿,此谚专指男孩子,人生下来,一顶两顶为多,三顶已很少,四顶的则像东北虎、金丝猴,很珍稀了。

    那一次,安乡长陪乔大姐回到乡里,乔大姐哪儿也不去,坐在姐姐家的院子里剥了半天苞米。临走,乔大姐说:“来时我从乡路上一走,就知这些年这里没啥太大的变化。这样吧,十天之间,我会派人送来乡里四十只绒山羊,你们分到十个村子十家农户去,每家三母一公。我考察过,这种羊很适合这一带山区饲养,羊绒的经济价值非常高。我的建议,最好不要放在山上散放,而是精养舍饲,那对由林植被也是一种保护。我早有在县里建绒毛加工厂的打算,五年后我再夹看,如果咱们乡的山绒羊饲养真成了规模,我就把厂址选在这里。”

    五年的时光,说快就快,说慢也慢。今年秋天,乔卓兰不食前言,果然就又一次来了乡里。这五年,安乡长因没有明显的政绩,还在原来的职位上踏步不动。他一直盼着乔大姐来,乔大姐真若在乡里建起工厂,那他的政绩就突出了,升迁就有指望了。可他心里也犯难,五年前四十只绒山羊分到十家,有几家不听指教散放在山上,或跑失或滚崖或生病而死,还有几家因婚丧嫁娶或孩子升学,干脆把羊变了钱;更有两家嘴馋的,过年时羊就变成餐桌上的美味。眼下乡里真正可供人一看的,其实也就三家,每家已发展到三四十只,圈在一起也很惹人眼热。但三家就能算规模吗?

    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且让你先把厂子在乡里建起来再说。安乡长发了狠心。

    那天,安乡长陪乔大姐在农户羊舍前看,边看边介绍:“要说规模吧,可能有失大姐期望了。像这架式的,眼下一个村也就三五户。全乡十五个村,如果全乡的羊都能集中到一个村里来,那才真正叫规模化呢。”

    乔大姐却很满意:“这是基础,还算结实。万事开头难,有了基础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呀。这已经超过我的预想啦!”

    安乡长很振奋:“还是咱大姐,张口就是明白话!这就好比打麻将,先得上听求和,和了后才能数番,一翻二,二翻四。眼下一个村有三户,明年就是六户,后年就是十二户。那一个乡是多少?您先张罗着把绒毛厂建起来,有筹备这工夫,羊就翻了一番啦!”

    乔大姐说:“打麻将的事我不懂,可道理应该是一样的吧。”

    正巧有只小羊羔从圈里钻出来,雪白雪白,绒绒的,球一样滚到乔大姐脚下。乔大姐弯腰抱起它,喜爱地在怀里摩挲,那小东西瞪着黑亮亮的眼睛,还伸出柔润的舌头在乔大姐手心里舔。乔大姐疼爱地说:“小东西,叫什么名字呀?”那小羊便“咩”了一声。乔大姐笑了:“好,就叫阿咩,挺好听的。”

    安乡长不失时机地掏出数码相机照下了这一幕,还拿到乔大姐眼前去欣赏:“大姐看看,多美。日后我们乡里绒山羊产业大发展,大姐是祖师奶奶,首席功臣,这一幕就是历史的见证,家家户户都得挂起来!”

    乔大姐把一个村的三家养羊户都看了,安乡长问还去不去其他村,乔大姐说还是多看看好。安乡长说,谨尊懿旨,大姐您说再去哪儿?乔大姐随口说了垃子口,那是乡里最偏远的一个村子。安乡长说我的车加油去了,马上就回,咱们先去村委会喝点水,车到就走。

    乔大姐在去垃子口的路上发现自己的戒指丢了。那个戒指不值多少钱,却是结婚时先生戴在她手上的。先生也是老知青,却英年早逝,那戒指便成了她永久的念想。那一刻,乔大姐的心里很痛惜,一路都在想可能丢在哪里,却缄口没跟任何人提起这个事。

    到了垃子口,再进农户家,又一只可爱的小绒羊滚过来,对着乔大姐咩咩地叫。安乡长说,大姐快抱抱它,我再给您照一张,身后的大山有特点,有此景相衬意义非凡啊。

    盛情难却,乔大姐便再一次抱起了小绒羊,手又在羊身上摩挲,可这一摩挲不要紧,就摩挲出了异样。乔大姐从羊绒上摘下一件东西,看了看,竟正是自己丢失的那个戒指。她怔了怔,放下羊,然后淡然一笑,竟直呼了安乡长少年时的外号:“四旋儿乡长啊,这只小咩很诚实,大老远的,竟将我丢失的戒指送来了。走吧,我哪儿也不看了。十天内,我再派人给乡里送来四十只种羊,还是五年为期,到时我再来看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