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9-1983年)
张心智 苑仲淑
张大千,四川省内江市人。原名张正权,又名张媛、张爰、张季爰,字大千,别号大千居士。画室名“大风堂”。
1899年己亥 1岁
5月19日(农历四月初一)生于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
1908年戊申 10岁
随母曾友贞习画。
1911年辛亥 13岁
随父母入基督教会。在内江华美初等小学堂读书。
1914年甲寅 16岁
就读于重庆曾家岩求精中学。
1916年丙辰 18岁
暑假回内江途中,被土匪掳去,百日后逃出。
1917年丁巳 19岁
与仲兄善孖在日本京都学习绘画及印染艺术。
1919年己未 21岁
由日本回国到上海,投拜于名学者、书画收藏家曾熙(号农髯)门下学习书法、诗文。后在江苏松江县禅定寺出家为僧。由该寺住持逸琳方丈取法号“大千”。百日后还俗,回四川内江结婚。后又到上海,从名学者、书法家李瑞清(号梅庵)习书法。
1920年庚申 22岁
从曾熙、李瑞清二师习书法、诗文。是年,李瑞清师逝世。回四川内江。
1921年辛酉 23岁
为内江资圣寺题字勒石。开始以书画售世。返上海,借寓李祖云家研习书画,并从李筠庵师专心临摹古画,尤学石涛、八大之画风。
1923年癸亥 25岁
经常随善孖兄参加上海“秋英会”之集会,当场即兴绘画赋诗。
1924年甲子 26岁
与兄善孖先后在上海参加“寒之有社”、“九社”等画社,与当时书画名流经常聚会,互相切磋书画技艺。3月26日,父亲张忠发(字怀忠)逝世,享年64岁。
1925年乙丑 27岁
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第一次举办个人画展,展品百幅,全部售完。自此,以卖画为生。
1927年丁卯 29岁
随兄善孖游黄山,率工人数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开出一条上山小路。每到一处即对景写生,所得素材颇多。
1928年戊辰 30岁
迁居浙江嘉善,住好友寓所“来青堂”。
1929年己巳 31岁
在南京,以两幅作品参加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被推选为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干事会员。
1930年庚午 32岁
秋,曾农髯师逝世。
1931年辛未 33岁
出席在日本举办的中国唐、宋、元、明历代名画画展。秋,归国。二上黄山作画,并拍摄黄山风景照300多帧,后选12帧制成珂罗版画册。
1932年壬申 34岁
举家迁居苏州网师园,与仲兄善歼在此潜心习画。是年曾去朝鲜金刚山旅游写生。
1933年癸酉 35岁
受聘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教授。5月,以作品参加法国巴黎波蒙博物馆举办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作品《荷》为该博物馆购藏。《江南景色》为莫斯科博物馆购藏。同年,在上海、南京举办画展。
1934年甲戌 36岁
辞去中央大学教授职。在南京、济南举办画展。赴朝鲜、日本。回国后,9月,在北平以作品参加“正社书画展”。
1935年乙亥 37岁
春,与仲兄善孖在北平中山公园水榭举办“张善孖、张大千昆仲联合画展”。12月,在北平举办“张大千关洛纪游画展”。冬,在汉口举办书画展。上海出版《张善孖张大千兄弟合作山君真相》(上、下集)。同年,作品首次在英国伯灵顿美术馆展出。三游黄山作画。
1936年丙子 38岁
5月16日,母亲曾友贞逝世,享年75岁。迁居北平,住琉璃厂桐梓胡同2号。春夏常住颐和园听鹂馆作画。夏,黄河泛滥,为捐款救灾,在北平举办“张大千、于非厂、方介堪书画联展”。12月,举办“救济赤贫,张大千、于非厂合作画展”。与兄善孖在天津举行扇面画展。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张大千画集》。
1937年丁丑 39岁
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占领北平后,拒绝担任日华艺术画院院长及日伪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并拒绝借出所收藏之明、清字画办展览。又由于在言谈中表示对日军烧杀、抢掠等罪行的不满,被日本宪兵队关押一个多月。
1938年戊寅 40岁
5月13日,摆脱日本宪兵的监视,离开北平赴上海。在友人的帮助下,绕道香港回四川。10月抵重庆。与善孖兄举办抗日、爱国流动画展。共同准备了作品100余幅,以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名义,由善孖携往欧美举办“张善孖、张大千兄弟画展”,为抗日战争募集捐款。与晏济元举办抗日募捐画展,赈济难民。年底,携家室、学生前往四川灌县青城山,长住上清宫作画。
1939年己卯 41岁
在青城山画“麻姑像”,题“观日亭”、“鸳鸯井”等碑字。在成都、重庆举办画展。两次去夹江造纸厂协助研制、改进夹江国画宣纸。
1940年庚辰 42岁
在重庆举办画展,出售部分珍藏字画,筹集去敦煌经费。
1941年辛巳 43岁
春末,赴甘肃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年底去青海,邀请塔尔寺藏族画师昂吉等5人同赴敦煌协助临摹工作。计在莫高窟两年时间,率门人子侄,不辞艰辛,对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各朝代的壁画代表作及雕塑精品进行了临摹。共临摹壁画300余幅。
1943年癸未 45岁
春,根据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决议,在敦煌成立“敦煌艺术研究院筹备委员会”,被聘为该会委员。夏末,离敦煌赴安西榆林窟(万佛峡)临摹壁画两月,临摹壁画60余幅。8月14日,在兰州首次举办“张大千临抚敦煌壁画展览”。秋,返回四川成都,继续修整摹品,在成都印行《大风堂临摹敦煌壁画》一册。
1944年甲申 46岁
1月25日至31日,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及四川美术协会在成都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5月19日,该展览移重庆展出。3月15日至20日,在成都举办“张大千藏古书画展览”。3月25日,在重庆召开的首届美术节纪念大会及中华全国美术会第七届年会上被推选为中华全国美术会理事。四川美术协会出版《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特集》、《敦煌临摹白描画》。
1945年乙酉 47岁
居成都北郊昭觉寺,完成四屏大荷花、八屏西园雅集等巨幅画,在成都举办画展。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战胜利。遂于11月自渝飞北平,寓居颐和园养云轩。12月,在北平中山公园与于非厂举办联合画展。同年底,以重金购得名古画《韩熙载夜宴图》、《江堤晚景》、《潇湘图》等。
1946年丙戌 48岁
2月,由北平回四川,在广元县写生。8月重返北平。应邀担任北平艺专国画名誉教授。去上海举办临摹敦煌壁画展。冬,返北平,居颐和园。是年,作品曾参加联合国文教组织在法国巴黎现代美术博物院举办的世界美术画展。该画展后应邀移至伦敦、日内瓦、布拉格等地展出。
1947年丁亥 49岁
在上海中国画院举办大风堂师生同门画展。印行《大千居士近作》第一、二集。彩印《敦煌壁画临摹品》画册。夏,回四川,到西康写生。9月,回成都。10月举办“康巴西行纪游画展”。出版石印画册。写成《西康游屐》。冬,去北平。
1948年戊子 50岁
春,回成都。初夏,到上海。5月,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画展,展出作品99件。9月回北平,冬,去香港,居九龙亚皆老街。出版《游戏神通》。
1949年己丑 51岁
3月,在香港举办画展。为毛泽东主席绘制《荷花图》,由何香凝女士转交。
1950年庚寅 52岁
应印度大吉岭大学邀请,赴印度讲学。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个人画展。留印度大吉岭年余。游菩提伽耶等六大佛教圣地,后又去印度西南部阿旃陀石窟观摩、考察壁画及文物古迹。
1951年辛卯 53岁
举家迁居香港,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秋,赴日本、中国台湾访胜作画。冬,返香港。
1952年壬辰 54岁
举家移居南美洲阿根廷,住阿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之曼多洒城,居室名“呢燕楼”。在当地举办画展。
1953年癸巳 55岁
元月,赴美国参观旅游,曾参观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哈佛大学中文图书馆,后经巴西回曼多洒。5月,赴台北举办画展。6月,赴日本。秋,二次赴美国旅游,参观尼亚加拉大瀑布及霍伊巨穴、沃特金斯峡谷等名胜。10月,以数幅作品参加华美协进社在纽约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展”。
1954年甲午 56岁
在巴西圣保罗市郊购地270亩,修筑中国式庭园,定名“八德园”,在此侨居17年。将12幅作品赠法国巴黎市政厅珍藏。
1955年乙未 57岁
12月,在日本东京举办“张大千书画展”。同年,《大风堂名迹》四集在日本出版。
1956年丙申 58岁
4月,“张大千临摹之敦煌壁画展览”在东京举行。随后,该展移至巴黎,在罗浮宫博物馆展出,出席了画展开幕式。7月,在巴黎城郊古堡与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晤,互赠画幅并合影留念。西方报纸誉为“艺术界的高峰会”。9月,赴瑞士等地参观游览。冬,绘制《四川资中八胜图》长幅。后经中国香港、日本返回巴西。
1957年丁酉 59岁
秋,因患眼疾,赴美国医治。
1958年戊戌 60岁
参加国际艺术学会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世界现代美术博览会,以国画《秋海棠》荣膺该学会颁发的金质奖章,并被公选为“当代世界第一大画家”。
1959年己亥 61岁
2月,赴台北观光。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先生国画展”,于右任先生主持开幕式。开始漫游欧洲,经日本到法国、瑞典、瑞土、西德、西班牙等国,对西方绘画艺术进行观摩、考察和研究。在巴黎国立现代美术馆参观了中国名画家潘玉良所作之雕塑《张大千胸像》。以12幅作品参加法国巴黎博物馆举办的永久性“中国画展览”。开始创作大泼墨、大泼彩技法。
1960年庚子 62岁
由法国官方机构出面,在巴黎现代美术馆举办“张大千先生近作展”。以30件作品先后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希腊雅典及西班牙马德里等地展出。
1961年辛丑 63岁
在瑞士日内瓦举办近作展。在法国巴黎举办巨幅荷花特展。作品《荷》被纽约现代博物馆购藏。
1962年壬寅 64岁
香港博物馆举办“张大千书画展览”。香港东方艺术公司出版《张大千画集》。是年,在巴西“八德园”绘制《蜀江图卷》上、下两卷。游日本横滨。
1963年癸卯 65岁
3月12日,“张大千画展”在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堂举行。此次画展系由新加坡南洋学会、艺术研究会、南洋美专等六机构主办,由新加坡各界名流176人赞助。画展展出了各个时期的代表作。4月,赴香港筹办画展。与前来探亲的女儿张心瑞、张心庆会晤。作长2丈、宽1丈的六屏巨幅荷花,在美国纽约赫希尔艾德郎画廊作盛大展出。《读者文摘》社以14万美元高价购藏。
1964年甲辰 66岁
4月,作品在西德科伦城展出。在泰国、吉隆坡等地举办画展。8月,女儿张心瑞由巴西回国,带回向故乡亲朋的赠画。
1965年乙巳 67岁
在英国伦敦举办画展。因胆石病赴美国就医。
1966年丙午 68岁
春,在巴西举办画展。冬,在香港举办画展。
1967年丁未 69岁
6月,赴美国,在斯坦福大学博物馆举办画展,随后移至美国卡米尔莱克美术馆展出。10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近作展。12月,移至香港展出。香港再版《张大千画集》。
1968年戊申 70岁
2月,被台湾文化学院授予荣誉博士学位。3月,应邀赴美国旧金山斯坦福大学作学术讲演。5月,所作长卷《长江万里图》绘成。台北历史博物馆举行该图特展,并印行《张大千长江万里图册》。同年,作品先后在美国纽约福兰克加卢美术馆、芝加哥莫里美术馆、波士顿亚尔伯—兰敦美术馆等处展出。并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至该校演讲“中国艺术”。
1969年己酉 71岁
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特展”,以62幅临摹本捐赠该院,获“葆粹报国”匾。后美国洛杉矶美术馆、纽约文化中心、纽约圣约翰大学等单位亦先后展出其作品,并在纽约福兰克加卢美术馆、波士顿亚尔伯—兰敦美术馆巡回再展。
1970年庚戌 72岁
举家迁至美国加州,在卡米尔城购屋,题名“可以居”。是年夏,在西德科隆市举行画展,以青城山四幅大通景为代表作,后又展出于美国加州卡米尔拉奇美术馆。
1971年辛亥 73岁
在香港大会堂举办近作展。
1972年壬子 74岁
迁居美国卡米尔市郊新建宅院,题名“环筚庵”。在美国旧金山砥昂美术馆举办“张大千四十年作品回顾展”。展品为1929-1969年各时期的优秀代表作品共54幅。后该展又移至洛杉矶恩克伦画廊展出。撰写《张大千自序》。
1973年癸丑 75岁
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创作国画四十年回顾展”。在日本东京中央美术馆举办“张大千画展”。在纽约举办“张大千同次子张心一画展”。
1974年甲寅 76岁
元旦,香港大会堂举办“张大千书画展览”。印刷出版《张大千画集》。11月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授予“人文博士”荣誉学位。
1975年乙卯 77岁
台北历史博物馆与韩国韩中艺术联合会在首尔现代美术馆举办“中国当代画展”,张大千60幅代表作品参加展出。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早期作品展”。9月,以80幅精品参加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中西名家画展”。
1976年丙辰 78岁
春,由美赴台。台湾“教育部”颁赠“艺坛宗师”匾额。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书画展”,并由该馆编印出版《张大千书画集》第一集、《张大千作品选集》第二册、《张大千绘画艺术》、《张大千九歌图卷》。台北拍摄张大千国画艺术电影纪录片。
1977年丁巳 79岁
6月,应邀赴台中举办近作展览。为《清湘老人书画编年》撰写序言,送香港出版。整理我国金石名家陈巨来历年为他所刻的印章,编成《安持精舍印谱》,送日本印刷出版。
1978年戊午 80岁
8月,举家由美国迁居台湾省台北市外双溪“摩耶精舍”。在台湾高雄举办画展。10月,赴台南主持“张大千画展”开幕式。11月,应邀飞抵韩国首尔,在世宗文化会馆举办画作特展。台北出版和再版《张大千画》、《大风堂藏画》。
1979年己未 81岁
1月,在香港参加中国文化协会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坛三杰作品展览”(另外两杰是溥心畬、黄君璧)。4月12日,请张群、王新衡、李祖莱、蔡六乘、唐英杰作见证人,亲笔立下遗嘱。中国台湾出版四册《张大千巴西荒废之八德园摄影集》。
1980年庚申 82岁
2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书画展”。3月,以25幅画参加新加坡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现代画坛三杰作品展览”。与黄君璧等合作巨幅山水卷《宝岛长春图》。四川出版《张大千画集》第一、二辑,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张大千书画集》第二集。
1981年辛酉 83岁
2月,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千近作展”。3月,应邀参加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国画新趋势展览”,展出代表作品30幅。8月,应旅日华侨之请,开笔创作巨幅《庐山图》(图长36尺,宽6尺)。四川出版《张大千画集》第三、四辑。天津出版“张大千之画”挂历。
1982年壬戌 84岁
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展览馆在银川举办关于张大千各个时期出版印制的部分作品展览。农历四月初一,83周岁诞辰时,蒋经国授予“中正勋章”。6月,由四川、甘肃、宁夏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电视纪录片《国画大师张大千》。为家乡内江书题“内江市志”、“内江县志”,7月,在四川内江市举行交接仪式。为家乡修建烈士喻培伦大将军(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纪念碑书写章太炎之《赠喻君培伦大将军传》。11月,应邀参加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中华当代画展”。年底,台北出版《张大千书画集》第三集。四川出版《张大千画集》第五辑。
1983年癸亥 85岁
基本完成巨作《庐山图》。1月20日,参加由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张大千书画展”开幕式。巨作《庐山图》参加展出。2月,台北出版《张大千书画集》第四集。3月9日,因心脏血管硬化,导致心力衰竭,住进台北市荣民总医院。经医治、抢救无效,于4月2日上午8时15分逝世,终年85岁。4月16日举行葬礼。骨灰安厝于“摩耶精舍”梅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