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岁意味着什么:风尚卷-老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高军

    先是掌声、叫好声,接着就逐渐平息下来,人们的脖子开始转向,你对着我的脸,我对着你的耳朵,嘁嘁喳喳议论着、评价着。

    过了一会儿,站在场地中央的老何先慢慢直一下腰,接着猛然高起来一块,头顶上那黑自参半的头发在晕黄的灯光下颜色互相浸润,界限就不那么分明了。他右手攥着空矿泉水瓶子,向左手手心“嘭嘭嘭”地砸了三下,全场一下子安静下来。一名中年妇女走上来,大方地亮一下相:“俺唱一曲……”老何举起手中的矿泉水瓶,转向伴奏人员,腰向下弯一下,轻击一下掌心,再弯一下,又轻击一下掌心,然后猛地击下第三下,音乐响起来的同时,他的头从最低处一下子直了起来,手轻轻地在空中挥着矿泉水瓶子打着拍子,待过门儿结束,他会及时地小声唱出开头来,待表演者的声音响起来,他就住了嘴,专心地打拍子……

    老何在县文工团工作,吹拉弹唱都能拿得起来。文工团解散后,他被分流到企业,成了企业的文艺骨干。几年后企业陷入困境,他的工资很难保证。但处境再难,他也没有放弃摆弄乐器,哼哼歌曲。退休后,他就约上原来在文工团工作的老伙计们,每天晚饭后自带乐器,到这个小广场乐和一番。结果每天晚上都会聚集很多人,走进场子,表演一番。有时碰到他们不会伴奏的,老何也会站在表演者附近,用那塑料瓶子在掌心里敲着节奏,其他伴奏人员会静静地听着,然后与老何一起为表演者鼓掌叫好,观众也被带动得群情高涨,气氛相当热烈。

    人群边上站着一个有些面熟的官模官样的人,仔细辨认,是在电视上常露面的县里的一名干部。近段电视上没了影,听说是退下来了。过去从不打交道,所以也就没有谁搭理他。他往前凑凑,又犹豫着停住了。几天后,终于走进了场子:“咳咳,大家坐好了。”人们一愣,都安静下来,又马上反应过来,小声地笑了。他也愣怔了一下,脸色有些不自然,快速自我掩饰过去,“我为大家演唱一段……”

    老何抬起手中的矿泉水瓶,清脆地敲了三下,抬起胳膊把矿泉水瓶子转向伴奏人员,腰开始往下弯……

    那人朝他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你这一晃一晃的,晃得我眼晕。坐一边休息去!”

    他这是觉得老何在这里碍手碍脚的啊,老何就走到一边去了。

    “音乐,响起来!”那人手心向上,精神饱满地对着伴奏人员坐的位置,向上托了几托。闭紧嘴唇,调节酝酿着气息。可他等了半天,伴奏并没有响起来。

    伴奏人员都愣怔着,眼光直直的,看着躲到一边去的老何。

    老何知道,并不是他们故意和这人过不去,他们实在是不习惯没有他的指挥就伴奏,即使伴奏也不会整齐。老何拿着瓶子,大步走回来,腰弯一下,瓶子拍打手心一下。等他直起身来时,各种乐器齐刷刷地响起来。那人的脸色寒了寒,开口唱起来。不知是情绪受到了影响,还是音乐细胞就这么多,唱得很稀松平常。老何快速地在左手心拍了三下,然后把左手掌心向下压在瓶底上,高举起来,伴奏声立即停顿下来。

    “你干什么?”那人很不耐烦,瞪了老何一眼。

    老何解释说:“得投入,得全身心地投入。”老何对伴奏人员喊道,“伙计们,高起两拍。”等过门儿响起,老何看着他的嘴,矿泉水瓶子像指挥棒一样挥动着,过门一结束,立即小声起头领唱,待那人唱起来,老何就专心致志地打拍子了。

    这次唱得好多了。歌声一落,掌声、叫好声都有了,那人的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再唱一段!”老何热情地邀请他。

    自从退下来,他一直放不下架子,总是不自觉地就摆出一副安排别人的架势来。跟人学养鸟、学下象棋,人家很快就躲着他了。这回是老何不和他计较,让他融入了进来。

    听老何这话说得真诚,他使劲点点头,又接着唱。唱完两首歌,他退到了一边。老何看到他站在那里,认真观看别人的演唱,也叫好,也鼓掌,一直到最后结束。

    老何正收拾着,他又走上前来,指指老何的矿泉水瓶,有些吞吞吐吐地说:“总感觉不如指挥棒。听说你在文工团待过,难道,找不到棒?”

    老何愣了愣,随即笑了,右手握住矿泉水瓶子的脖颈处,用瓶子的下部在左掌心使劲拍了拍:“还是这个顺手啊。”

    第二天晚上,他早早就来了。

    老何指挥得更有劲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