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老孔因为提出引起广泛争议的“右脚理论”,几乎一夜之闾便成了学界名人。
所谓“右脚理论”,简单地说是这样的:据老孔研究,一个人在每次走路的时候如果先迈出右脚,那么,他的健康指数就大大提高,他长寿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据说,这项研究老孔用了整整八年时间,随机查访了888名长寿老人,符合“右脚理论”的占87.76%。老孔还对古代长寿名人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白居易、乾隆皇帝、武则天,等等。无一例外,他们走路都是先出右脚。
老孔的研究细节无从知晓,我所知道的是,原先,老孔是一所普通研究所的普通研究员,在提出“右脚理论”之前,他基本上默默无闻。这一独特的研究虽然广受质疑和非议,却让他声名鹊起。老孔专著《右脚先行与健康指数》连续三周荣登各大书店销售排行榜前列。
事实就是这样,老孔的研究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因为这本专著,老孔解决了职称问题,还频频受邀参加各种场合的演讲和交流。
我有幸得到了老孔签名的专著,并且对他的研究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我没有想到,小小的一个走路习惯,还有这么高深的学问,的确是隔行如隔山。我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不过,当我认真观察了自己走路的时候,心里就不安起来。通俗一点儿说,我是一个左脚撇子。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老孔笑笑,宽慰我,“不过没关系,以后,你走路的时候注意调整过来。”
开始非常别扭,同时,我也怀疑这种刻意为之的效果。老孔解释说,长寿除了先天因素,当然也与后天有关,所以绀正肯定比不纠正好。
“来,跟我走几步。”老孔说。我像赵本山小品里的角色一样,跟着老孔在我那斗室里练了好几个转圈。
“一定要养成习惯。”老孔说,“长期下去,你就会有明显的感觉。”
我问老孔会有什么感觉,老孔扳起指头,像念广告词一样念给我听:“比如说,吃饭香了,睡觉好了,腰不酸了腿不软了。”
从那天起,我就开始纠正自己的走路习惯。习惯这东西啊,一旦习惯了,要纠正起来还是挺难的。不过,为了健康,为了长寿,再大的困难我也要克服。我上班的时候练,走在路上练,在家里也练。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下来,我就炉火纯青了。没有人看出来,我原先是左脚撇子。我自己虽然没有明显的什么感觉,但老孔见到我,一眼就看出来,说我气色好多了。
“还失眠吗?”他问。
“没有。”我说。想了一下,我又说,“不过,以前也没有。”
“气色好多了。”老孔没有理会我的话,欣慰地点着头,仿佛我是个大病初愈的人。
老孔到处讲课,他的“右脚理论”广为传播。我注意到,在我们这个城市,右脚先行已经蔚然成风。当然,因为打破了许多人的走路习惯,引发了好几起交通事故。
我参加了老孔组织的一次研究界的聚会。在那次聚会上,我还见识了好几位和老孔一样在不同领域各领风骚的专家。如林黛玉研究专家,她发现令贾宝玉心醉神迷的林黛玉的体香,实际上是一种严重的腋臭。一位动物学专家的研究成果是,大约占73%的母猪都是单眼皮。看我瞠目结舌的样子,老孔对我说,其实,中国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国外,比如,美国专家用一种“情绪识别”软件对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进行了测算,得出结论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实际上包含着83%的喜悦,9%的厌烦,6%的恐惧,2%的愤怒。相比之下,我们的研究还比较粗糙,还处于初级阶段。
临别,已有七分醉意的老孔郑重地给我提了个建议,他说:“你也应该搞点研究。”
我惭愧地说:“我能搞什么研究?”
“可以的。”老孔说。一边转悠着脑子,“比如,比如,你能不能假设,红楼梦的后四十回的作者不是高鹗,而是慈禧太后?”
“玩笑,玩笑。”
“不,不不。”老孔拍拍我的肩膀,“老兄,试试吧,搞研究就要有另类思维。没关系,引起争议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人来争。”
我“啊”了一声,再也说不出话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