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汤一介挑起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儒藏》的编纂与研究”之重担以来,这是继2010年完成出版《儒藏》(精华编)36册后,《儒藏》编纂工作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这无疑离不开海内外几十家学术机构和数百位专家学者几年来的共同努力,离不开汤一介的倾情奉献和呕心沥血。
2011年3月30日下午3时30分,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的《儒藏》(精华编)赠书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202会议室隆重举行。
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河、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兼主任陈进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曹凤泉、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等出席了此次《儒藏》(精华编)赠书仪式。作为《儒藏》总编纂和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汤一介分别向国务院参事室、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暨孔子研究院、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文化书院暨三智道商国学院同学会等单位赠送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儒藏》(精华编)部分分册和孔子像。
汤一介同时在捐赠仪式上表示,加强学术文化交流和得到更多对《儒藏》(精华编)的批评、建议和帮助,是举办这次赠书仪式的希望和目的。《儒藏》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由中外学者在人文社科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的学术文化工程,正如日本学者岛田谦次所说:“孔子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精神文明,也是东亚的精神文明。”中、日、韩、越在学术文化上的合作将有益于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在赠书仪式上,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兼主任陈进玉、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以及北京大学国学院导师邓小南等分别作了发言,他们在发言中共同表示,热烈祝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取得的成果,并将全力支持《儒藏》的编纂和研究工作。
在汤一介的带领下,《儒藏》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如今,《儒藏》编纂的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然而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和艰辛,包括收录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400余种、收录历史上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的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以汉文撰写的重要儒学文献100余种的《儒藏》(精华编),还有290册约2亿的文字尚待完成。而进一步收录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儒学文献5000余种,大约15亿字的《儒藏》大全本已经被完整列在计划中。
汤一介也已步入84周岁,为《儒藏》,他已献出了太多太多。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挡汤一介奋力前行的脚步,他依然在执著地拼搏,依然在前进。无论是气势磅礴的《儒藏》,还是构建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又具有世界普世价值意义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代国学大师心中永远的热爱和追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