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次分享课上,我问大家,怎么样才能将自己的心变得柔软?大家的回答有很多,比如忍耐、爱心、包容、奉献、利他、大度、放下、不计得失、让自己开心、关爱他人。这些答案都很好。
心如何才能真正的柔软呢?把心打开。因为打开的心才能灿烂、和谐和自在。如果你的心有障碍,不能打开,任何人都帮不了你。这就说明心之柔软,关键在于自己。当别人从你眼中看到的是真诚、接纳、喜悦时,你的眼神就是柔软的。当你的身体语言是自在、从容和洒脱的时候,你的心就是柔软的。心的柔软与否,身体上的点点滴滴已经告诉了别人。
《故道白云》中写佛陀走在路上,他的神情是慈和、自在、超脱的,有幸目睹其风采的人全都为之震撼和感动。这就是柔软带来的力量。
有时候,话语代替不了神情举止的力量;真正的感动源自无声,你的一千言远不及佛陀的一个眼神。佛陀能做到,正是因为其自心早已宁静和柔软,没有憎恨、没有敌对、没有排斥,在他的神情和举止中只有超然的安宁。
禅修就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转化,让身心灵达到柔和的状态,你会发现一切都将变得美好。与客户的交流、跟团队的协作、和上司的相处、以及同家人朋友的联系,你都能自然的做到最好。当你能够把自己的心修得像水一样,像空气一样而没有任何障碍的时候,你所遇见的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柔软就是一种轻安,柔软就是一种放下,柔软就是一份爱,柔软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接纳与包容。它是正面的力量,它能帮助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从现在做起,把自己从里到外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把以前狭隘的思维和习性,统统改变。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好朋友和你分裂,机会总是与你擦肩,原因是什么?那是因为自私自利的心在作祟,这些黑暗势力总是左右着我们的一切。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我们该如何去面对它?如何接纳,解决它?解决了之后,你又该如何放下它呢?
我们必须学会,在哪里拿起来,就要在哪里放下。放不下,只会让你身上的包袱越来越重。最后,背不动,走不动了,你就会倒下。可是,拿起什么、放下什么呢?把真正要做的事情拿起来,把不该有的心理障碍放下,从而获得身心灵的自在,喜悦地面对每一天。学佛就是这样简单。
一切都得靠自己用心去感受。智慧并不是一种习得的知识。佛法没办法用传授的方式让你体会到。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天生的盲人,他从来不知道颜色是什么。如果你告诉他,白色就像一条白布,他就会去摸摸那些柔软的布匹;如果你告诉他,白色就像洁白的鸽子,他就会去摸摸那些带体温的鸟儿;可是你又告诉他,白色应该像白雪,他就认定白色是冰冷的。你无法理解,他怎么一直曲解你的意思。他没有这样的概念,任你怎么解释也是无济于事的。禅就像这个故事里的“白”,没办法用言语说清楚,没办法用比喻解释明白,理解和领会它全凭你自己。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这就是禅。
禅的境界其实离我们很近。下班回家,将心静下来,把一天的疲惫赶走,此时此刻的宁静、舒展和放松就会予你快乐与祥和,这就是禅。
禅修就是提升我们的自我觉性。觉什么?不是觉你的工作,而是觉生命的本质。觉性之人,在生活中无所畏惧,遇到任何事情都可迎刃而解,面对一切都可坦然从容。因为当你站在觉性的角度,你已经具足了智慧。而当我们具备这无量智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没有任何问题能障碍到你。
不管你是谁,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哪怕一天,你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它们会打扰你的生活,影响你的心情。比如你觉得今天中午的饭不好吃,今天某个人对我不好,今天我还没睡够就得起床,这么多无法称心的事一直在你身边出现。
你潜在的不安一直都没法消失,因为今天的健康不代表明天的疾病不会来临;今天和睦的人际关系不能担保明天的忠诚;今天顺利的工作有可能在明天就会被打乱。
如此多的问题总在缠绕着你,你要如何应对?用一颗智慧、平和、接纳的心去解决问题吧。你是不是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你是不是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你每时每刻产生的意念活动是怎样出现的?这些,可能你从未清楚过。
色法,空的障碍
首先,让我们了解“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有颜色或实在存在的东西,就像我们的身体、形象,都叫做“色”。“色”包含了男色和女色,也包括了生命、障碍、变化这些“色法”。我们了解了一切“色”与“色法”,就能了解属于我们身上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识了。
眼睛看颜色,耳朵听声音,鼻子闻香气,舌头尝味道,身体接触东西。好像说我穿衣服,衣服跟我身体的感觉,或者说我摸这个凳子是什么感觉,就叫身体跟外界的接触。我们的意识所分别千差万别的法,叫“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
听到赞美,我们会兴奋,被人家诅咒,心里就产生抵触,甚至会产生报复的心理。闻到好闻的味道,就会产生贪婪之心。这就是六根不净,行为和思想会在一种错误的状态里面产生出来。不该贪的东西你去贪,不该看的东西你去看,不该吃的东西你去吃,所有不好的思想、错乱的问题都是在这里产生的。
什么叫做修行呢?把错误的东西,不论是看到的还是听到的,都从自己的身心中去转化和调节,关注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和意识,修正自己因为六根对外界的接触而生起的烦恼。如果你肆意地让它跟随感觉乱行,那么问题即会随之而来。所以,朋友之间的矛盾、工作之间的问题、客户之间的不和谐,都是由于我们的六根不净而产生的。
我们要意识到自己的肉体只是有色之身,它是刹那生灭的。它的存在就是一个过程,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就知道谁也逃避不了,我们就知道应该如何去实现生命的价值了。
色法有一个定义是障碍。就好像我坐在这里,你就没办法坐在我选的这个位置上,这就叫障碍。色法还有一个定义叫做变坏,就是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东西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比如说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椅子、我们的房子、我们的人际关系等等。了解了这两个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自己的人生,更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我们更清楚地明白了一切东西都在流动、生灭、变化。没有什么会永恒,事物存在的规律就是这样。
色法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的存在都是暂时的存在、生灭的过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懂得珍惜。
受是什么?受是感受。对受的认识有这几种,喜受、舍受和苦受。喜受也叫做乐受,乐受就是快乐,苦受就是痛苦,舍受就是舍得,舍得包含了放下。事实上,舍就在不苦不乐之间,没有苦,也没有乐,这个很简单很干净的状态就是舍。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快乐离我们那么远?为什么痛苦总是包围着我们?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没意义地存在着?
就好像坐在这里,腿很痛,感觉如坐针毡,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宁;在你很渴的时候突然有了一口水,喝下去以后觉得很舒服。你想,这个快乐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这下你可知道了,原来痛苦可以让你得到快乐。那么,如何让自己长时间的快乐呢?是不是痛苦越多,快乐就会越多了?不是的。这只是相互交叉,互相轮转而已。
耕耘福田,守候丰收
生命真正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生命的价值?然后,看看自己有没有用柔软心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是否尊重、理解、接纳了每一个人?
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健康的时刻,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常常提醒自己活着的意义,问问自己,我和团队的努力,可以为这个社会和世界贡献什么?
要活得有意义,所以要培养自己的柔软心、爱心、包容和奉献的精神,尽力去把身边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否则,我们来一遭,如此匆匆地来,不知自己存在的意义,却又匆匆地离开了。
要知道,每个来到世间的人其福报都是有限的,当你的福报消耗殆尽的时候,你的生活就一团糟了。所以,在我们有生之年要不断地耕耘福田,乐于付出,这样才能让福报不至于枯竭。
谁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只知付出不求回报时,你得到的可能反而更多。同样,你的付出少,回报也就少得可怜。说白了,当我们将自己的爱毫不吝啬的散播给别人的时候,我们得到的反馈往往是最多的。你的内心因此而变得柔软、接纳和包容,你的生活也将变得妙不可言。
世上存在的每件事物都是互有联系的,跟我们的心灵也是相通的。我房间的花瓶曾经插过一支百合,我总是用柔软的心跟它交流。每逢朋友来做客,总会夸赞它开得灿烂,这也就是用心去养花的结果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在你的店里插一支花,让每个人都用愉悦的语言去赞美它,你就会发现这支花绽放的时间会更长。你赞美花,花给予你更持久的芳香,你的付出就在这一刻反馈到自己的身上了。就像是照镜子,你朝镜子笑,它就对你笑;你愤怒地朝它咆哮,它就会回敬你同等的愤怒。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不也是这样吗?你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生活,生活就以什么样的状态回报你。
我出家的那个庙里面有几十个老人家,当时年龄都是六七十岁。这么多的老人当然都疼爱我这个小孩子了,他们把爱都给了我,不管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我,直到我离开那里。后来这些老人相继往生了,我回去再也没能见到他们,想报答已经报答不了了。所以我想唯一能报答的方式就是把这些老人对我的关心、对我的呵护、对我的爱,通过我再传播给更多的人。所以,当自己的父母还健在时,我们应该尽力去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尽量多陪陪他们,多抽些时间帮他们捶捶背、洗洗碗、说说话。为人子女,一定要明白这个理。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我和他们讲,就算忙得连睡觉的空闲都没有,也一定要拿出一点时间回家陪陪自己的孩子。在他做作业的时候,你只要待在他身边,陪着他就好了。等到晚上,你在他床边讲一个睡前故事,让孩子带着笑进入梦乡。周末的时候带他去游乐场玩玩。如果你不做,等到某一天孩子已经长大时,你和他再也没有机会一起享受那份乐趣。人活在这个世间上真的很短暂,所以我们更要好好珍惜我们的现在,不要让它在自己身边流逝。
每一个生命都是哭着降世的
佛教里面讲人有很多的苦,有二苦、三苦、八苦、无量苦的说法,其中有四个典型的苦——生、老、病、死。
生。每一个孩子都是哇哇叫着来到这世界的,没有孩子会笑呵呵地来,说明出生是一种痛苦。
老。人老了,拄着拐杖还是双腿打颤,想吃的东西牙齿都不允许,想看的东西总是没能看清楚。
病。俗话说三分感冒,七分肚子疼。更不消说那些必须上手术台,让医生拿着刀在你身上开个洞的;这种痛苦不用经历也知其可怕。
死。这是大家最终的归属,死最使人恐惧,它的苦不言而喻。
除了“生老病死”这四苦,还有很多别的苦: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喜欢的人不能在一起,不喜欢的人老在你面前晃来晃去。所以我们要得到真正的快乐确实很不容易。
了解受就是要了解人活着的心理活动状态,明白了活着要么快乐,要么痛苦,要么就不苦不乐。那么我们就知道如何去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如何去面对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了。因为,不管是什么情绪,总逃不开这三者之一,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一闪而过罢了。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要有仇恨呢?
我们要做生活的智者,用清净的心去感受身体的每一个状态。当我们了解了这种状态,就能很透彻地了解自己存在的价值了。以前,我自己被人家误解,就会不高兴,甚至长时间闷闷不乐;现在理解了“受”以后,就不会再为之痛苦了。
除了受之外,还有想。想,即通过思维形成概念。大家经常在自己的头脑当中产生各种各样的思绪,然后对它们进行分辨和判断,这就是想。
想,也是六根对接六尘产生的六识,通过意识的想象和判断产生的一些看法。如果说我们把别人对自己说的每句话都拿来分析和思维,你的思想就会非常的复杂,这样的人活着一定非常不自在,这种不自在就是因为想得太多。我们现在要求每一个修行者思想要简单,简单地做事情,简单地沟通,简单地交流,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以后再去面对。这才是人生和工作中需要的“想”——简简单单的想。
另一个是行,行便是造作、迁流、变化。迁,搬迁;流,流动;变,变化。那么是什么在我们的生活里不断地在搬迁、流动和变化呢?实际上,迁流变化恰恰解释了佛学一个很中心的“空”的理念,一切事物都是迁流变化、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一切事物都是不可能永远固定不变的。就像流水,水一直在由高向低流动着,我们身上所有的东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处于变化的过程中,也跟水一样流动变迁着。正如你们结交异性朋友,也要想着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要固执那种第一次见面的美好感觉。
万事万物一切都存在于变化之中。你今天的健康、父母的爱、朋友的关心都是变化流动和生灭的;成功是暂时,失败是暂时的,热恋是暂时的,失恋也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
我一直在提这三个词,就是“变化”、“流动”、“生灭”,因为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们,然后将这种观察的智慧好好运用在你的生活里,这样的话,从现在开始你的内心就走向觉悟。
年轻人要在这个世间发出宏伟大愿,让我们的人生在短暂的时间里面活得更精彩。要不断地自己提醒自己,这个世间的人,存在过的、现在仍然存在的,是那么多,可是并非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意义。有的人活得重如泰山,有的人活得轻如鸿毛,有的人死时联合国也给他降半旗,有的人死在房间里面好长时间都没有人知道。
感恩每一个当下
香海有这么多人没有任何条件地来为大家付出,为的就是希望将爱传播开。如果你在香海感受到了义工们的爱心和付出,也请你带着这份爱心奉献给别人。
带着一颗柔软之心、悲悯之心、接纳之心、喜悦之心,遇见每一个人都能喜悦,都能欢喜接纳,这对你来说是一个巨大进步,也是走向思想和心灵净化之旅的必经之路。
记得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在一个小旅馆里面工作,一个倾盆大雨的日子,有两个老人家很窘迫地躲雨,可是那天晚上已经没有多余的房间了。看着外面还在不停地下雨,老人家没办法去找别的旅馆。年轻人就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他们,自己则在外面的桌子上趴了一夜。第二天一早,两位老人家要给房钱也被年轻人婉拒了。两个月后从美国纽约打来一个电话,邀请这位年轻人去做客,并且把路费和往返机票都寄来了。年轻人去了才知道,两位老人家就是国际著名酒店的总裁,他们邀请这位年轻人来当旗下一家酒店的总经理,这就是著名的“希尔顿”。
很多人活得很自卑,总觉得成功离自己很远,认为那些伟大的事业一定与自己搭不上边。可未曾发现,当我们用自己真诚美好的心去发现的时候,一切一切的可能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一个模式造成的,但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别人的成功是必然,可是轮到自己就认为不可能了。
请记住,在人生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不要不相信自己。即使可能性很小,但是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一切都会被你那颗心所转变。做每一件事时都能有这样的心态,你会发现原来遇到的所有困扰都能得到解决。
把任何好的坏的评价先扔到一边去,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不管多简单的事情,就算是扫地,也要用心扫好,要把地扫得干净再干净。
要感恩每一个当下,感激每次的获得,感谢每一个走到你身边的人,珍惜、呵护、理解、包容他,这个世界只要有感恩,你就会发现生活充满了甜蜜;如果只有抱怨,你就会发现所有负面的东西都会来打击你。
要感激每个成就你的人,就要感激每个给你挫折的人;感激每个推动你的人,就要感激每个使你倒退的人。我们要把负面的情绪转变成正面,把正面的情绪推向高潮,当我们用这样的思想、心态去认识世间的时候,就真的会很快乐。
如果你不快乐,即使让你当皇帝也是枉然。其实快乐很简单,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身边每一件事情就足够了。如果我们的心时刻把握当下,就会发现你身上不会有任何抱怨,再难的事情你都会非常喜悦地去面对它。
稻盛和夫说,一生中要有一到两次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布施出去,等于让自己完全死掉,再重新开始,人生才会很有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