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一种习惯,不受外在条件的支配。或许曾经的伤害在我们心底留下了深深的疤痕,遮住了阳光照射的窗口,那么就让我们给自己的心“整整容”,让快乐从“心”出发!
清晨起床后对着镜子笑一笑,然后对自己说“我很快乐”,你会发现快乐真的开始驾驭你的心灵。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感受如何。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快乐无处不在。
当快乐开始主宰你的心灵时,你的心情自然就好了,在你的眼里,天是蓝的,花是红的,人是美的,看什么都顺眼了,办事也顺溜了。快乐需要营造,没事的时候,为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自己给自己的生活添点儿色彩。在关爱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关爱一下自己的心,给自己的心洗个热水澡,做个舒服的按摩。让心中充满快乐,充满阳光,充满爱。
快乐是无私的,为别人带来一份快乐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同样的快乐:而带给别人烦恼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一样的烦恼。快乐就像春风,可以让人感到舒适,过了头则会乐极生悲,拂面的微风就会变成极具破坏力的狂风。
为自己的快乐而活,要敢于接受挑战和考验,在困难中依然精神抖擞,向着目标前进。在苦难中,不忘仰望苍穹,轻轻吟唱,感激阳光雨水,赞美它的神奇与无私。快乐和痛苦是一体两面,经受不住痛苦的考验,也就难以体会真正的快乐。
对于我们的心情而言,生活不是少了快乐,而是我们缺少感受。就像暴风雨中飘摇的两朵花儿,其中一朵心中充满面对逆境的沮丧,而另一朵则洋溢着面对大自然历练的欣喜。这便是感受的不同。你的感受不同,你看待事情的态度就不同,你看到的世界自然也会不同。所以,在每一个开心或不开心的日子里,你应该时常提醒自己:人该满足的是自己的心,而不是欲望。
曾经有一对下岗的夫妇,在早市上摆小摊,靠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这夫妻俩过去爱跳舞,现在没钱进舞厅,就在自家屋里打开录音机转悠起来。男的喜欢喂鸟,女的喜欢养花,下岗后,鸟笼里依旧传出悦耳动听的鸟啼声,阳台上的花依旧鲜艳夺目。他俩下了岗,虽然收入减少了许多,但却依旧很乐观,邻居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他们。一天,记者去采访,男的说:“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目前的境况,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女的说:“我们没有了工作,再也不能没有快乐,如果连快乐都丢了,那还有什么活头?”
生活是一种享受,快乐是生活的主题,生活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快乐是幸福的内涵。快乐是一种思想,不论贫穷与富有,只要思想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只要有快乐的心,就有快乐的容貌。不刻意将浮世繁华装满内心,不勉强不可抵达的虚荣。把生活的酸甜苦辣视为理所当然,不奢望不抱怨,你的快乐就在心里生根发芽了。
一位富商花费巨资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董、字画以及各种珍珠、翡翠等,为防失窃,他安装了严密的保安系统,平日里很少进去欣赏,只当成个人财富的一部分用来炫耀。有一天,富商忽然心血来潮,决定让大厦清洁工进去开开眼界。
清洁工进去后,并未流露出艳羡之色,只是慢慢地逐一浏览,细细地欣赏。待步出厚厚的铁门时,富商忍不住炫耀说:“怎么样?看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不枉此生了吧?”那个清洁工说:“是的,我现在感觉与你一样富有,而且比你更快乐。”
“怎么可能?”富商摇着头说道。那个清洁工笑着答道:“你所有的宝贝我都看过了,不就是与你一样富有了吗?而且我又不必为那些东西担心这担心那的,岂不比你更快乐?”
为什么很多平凡人的快乐总是唾手可得?因为只有平凡的心才得以坦然面对和细细咀嚼生活的味道。不难想象:一个人如果不快乐,纵使让他拥有万贯家财,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而一个看似一无所有的人,如果每天快乐满怀,他才是真正拥有万贯家财的心情了。
刘禹锡虽身处陋室,却能感受到快乐,于是发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感慨;欧阳修虽经历仕途坎坷,却依然有着“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的情怀;陶渊明虽避世退隐,却依然保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观心态。
改变自己看待快乐的立场,把握好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把握好脚下的每一步,把握好眼前值得把握的人,把目光投向那阳光盛开的心田,用心去感受,那么,我们也就把握了自己的快乐。
天天开心,日日快乐
每天清晨醒来,你是否都希望是个好日子?这个答案其实很肯定,谁不想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呢?但有的时候,事情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顺利,总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烦恼,让你快乐不起来。其实,让每一天都快快乐乐的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梦,这也可以成为现实。
那么快乐从哪里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圣诞老公公送的,而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如果所有的快乐和不快乐都建立在别人身上,那太被动。快乐有时候不是别人可以给予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快乐有时候就像是一件奢侈品,不是人人都能常备于身的,快乐也不会专注地倾心于某一个人。所以快乐需要你不断地寻找,当没有快乐时,别忘了为自己制造点快乐。
一个月圆之夜,云门文偃禅师与众僧在月下散步。突然,文偃禅师问众僧道:“十五以前的事情莫问,十五以后的事情,大家却说一句试试看。”
弟子们听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文偃禅师微微一笑,满怀深情地说:“日日是好日。”
为什么文偃禅师会说日日是好日呢?并不是他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能预知吉凶祸福,而是因为他有足够强大的心志,能够坦然迎接未来。就算未来不是风和日丽,就算未来充满了狂风骤雨,他也可以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一切。
心中有快乐的土壤,就可以绽放绚丽的花朵。
有一天,大明寺的乐曾禅师去化斋,刚走出寺院的大门没多远,就一脚踩上小孩子拉的粪便。
这可真是倒霉事,乐曾却哈哈大笑起来。同行的僧人看着奇怪,就问他笑什么。乐曾说:“我今天肯定走好运,化缘也会非常顺利,因为我刚出门就踩上了软黄金!”
他一边说,一边眉开眼笑地翘着脚走到附近的麦田,将脚上的脏物磨蹭磨蹭,抖落在麦田里,嘴里还念叨着:“这可真是软黄金啊!”
还有一次,乐曾打扫寺院时,树上的一只小鸟拉了一泡稀粪,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他的光头上。其他的僧人看到了,都大声呵斥树上的小鸟。乐曾却乐呵呵地说:“天底下这么巧的事情居然落在了我的头上,看来我的这颗光头非同一般,得好好地开发和利用。”
其他的和尚都被他逗笑了。乐曾又仰脸对小鸟说:“以后再开这样的玩笑,要在没人的时候。不然,下次我就腾云驾雾拉到你头上。”
还有一次,乐曾去外地主持一场法会。在演讲期间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参加法会的人都纷纷离开露天会场,到附近的房屋里避雨去了。
只有乐曾仍然站在法台上,任凭大雨淋个痛快。不仅如此,他还在大雨中脱下自己的上衣,摆出一副淋浴的样子,乐呵呵地享受起来。
大雨过后,大家都问他为什么不去避雨,乐曾笑呵呵地说:“这可是老天专为祝贺咱们法会馈赠的礼物,是求之不得的天浴啊!”
如果换了是我们,遇到乐曾的这3件事,恐怕早就要抱怨连天了,觉得自己倒霉透顶,甚至一连几天都心情欠佳,逢人便感叹:“我这段时间实在太倒霉了!”
可是乐曾禅师却没有被这些倒霉事影响心情,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快乐,那么美妙。他用自己祥和平静的心,将所有的坏事都变成了好事,将不顺利的事情,变成快乐的种子。
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有些人之所以会产生不快乐的感觉,只因为对事物的认知太狭隘。在他们的世界中,快乐的事是很单一的。什么事情都按自己所想的做就是快乐的……但往往事情不会总如他们所想,所以不快乐就产生了。
而另一些人的思维则开阔得多,会从每一件事中看到好的一面。万里无云固然好,下雨刮风也是乐;被人夸奖很开心,被人批评则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钱挣得多了红光满面,口袋里没钱也乐呵呵;大鱼大肉吃得香,清粥小菜也爽口……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待人处世,自然天天开心,时时快乐。
在“非典”的时候,有一家酒店因为发现了病人,所以全部的住客、服务员都要进行隔离。几天之内哪里都不能去,只能住在酒店,每天都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
突如其来的隔离让很多人都不满意,但又不能强行离去,只得抱怨连天。有的人嫌酒店太闷,无事可做;有的人嫌伙食不好,每天就只有那些单调的食物;有些人因为不能出去谈生意,所以一直皱着眉头。
在这些人中,只有一对老夫妇,他们每天都乐呵呵地,与每一个人友善地打招呼,对酒店的每一个安排都很满意。
有一天中午用餐时,几个住客对着服务生大发脾气:“每一天都是卤肉饭,你们酒店能不能换点菜式啊?总吃一样的东西烦不烦啊!”
服务员无奈地解释道,这是上面的安排,他们也没有办法。正在这时,那对老夫妇互相搀扶着走了进来,领到了自己的那份食物。他们笑呵呵地说:“好啊,今天又有卤肉饭吃了。”
抱怨的客人听到这句话,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还笑得出来?天天吃这种东西不腻吗?”
老先生微笑着说:“为什么笑不出来呢?这很好啊,你看,今天的肉比昨天多了呢!”
客人们撇了撇嘴说:“现在这种情况,恐怕只有您二老还能这么高兴了!”
老妇人笑着说:“年轻人,你们之所以不高兴,是因为还没过过更不高兴的日子。我们年轻的时候啊,别说卤肉饭,有时候连野菜都吃不上。我老伴那时候被打成右派,拉他去劳动改造。我带个孩子在家里孤苦伶仃地过日子,受了多少欺负。你们再看看现在,酒店安排了食宿,政府派来医疗队照顾我们,酒店外还有那么多人关心着我们,这多好啊!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听了这对老夫妇的话,刚才还抱怨连天的客人们没有了声息,个个若有所思。这一对平凡又令人敬佩的老人,用自己的淡然和乐观,打动了每一个人。大家不再叫苦连天,顺利而快乐地度过了隔离期。
不要再烦恼,不要再郁闷,放开胸怀去感受快乐。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旅程的美好不在于风景,而在于看风景的心情,心情愉悦则风景绚丽多彩,心情黯淡则风景失色。只要我们拥有快乐的心情,在我们的每一天里,都可以寻觅到最简单却最真实的快乐。
为你的快乐担起责任
生活中最智慧的选择是接受已发生的事实,从而避免自己变得更加痛苦。别为你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事情烦恼,你没有能力阻止即定之事,但是你有能力决定自己对事情的态度。如果你不控制它们,它们就会反过来控制你。想开点儿,有些事情既然不能改变,不妨试着接受。只要能坚持这种生活态度,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一架国内班机上,碰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状况。快降落时,飞机遇到了乱流,不断上下震荡,桌上的刀叉都飞到了天花板上,像乱箭一样掉下来。整个飞机上的乘客都尖叫着。
尖叫了10分钟后,飞机的状况还是很糟。刚刚尖叫的人,已经叫到声嘶力竭,飞机上有个和尚,开始念起经来。这时,很多人也开始仿效他,机舱里充满各式各样祷告声音。然而,飞机的震荡幅度仍旧有增无减。
经念完了,全部的人都陷入了寂静中,有位老先生以沉稳的声音打破寂静,说:“现在,还是请大家把身份证放进内衣里吧。”全机愕然。
老先生解释道:“这样,万一发生了什么事,人家才认得出你是谁,家人才找得到你。”所有的乘客都默默地照做了。
所幸飞机并没有失事,在降落前恢复了平稳,呆若木鸡的乘客,在惊吓中听到了起落架触地的声音。
飞机虽然平安降落,但大家还是失魂落魄的……
故事中的老先生是个明智的人,他的举动告诉我们,在当时那种紧急的状态下,再多的慌乱都是无济于事的,唯有镇定自若,冷静现实地做好善后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种“不能改变就接受”的态度,也是我们重新审视、思考人生的一种智慧。
把“身份证放在内衣里”的智慧,就是认清“什么是我可以改变的”和“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可以改变时,要尽力改变;无力改变时,就要心平气和地接受。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老人,他特别喜欢收集各种古董,一旦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花多大的价钱都要想办法买下来。
有一次,朋友告诉他,在旧货市场上发现了一个年代久远的瓷瓶。这位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放下电话,骑上自行车就直奔旧货市场。最终,他花了很高的价钱把那个瓷瓶买了下来。
老人把这个宝贝绑在了自行车的后座上,兴奋地边哼着小曲,边卖力地蹬着自行车。途中,由于瓷瓶拴得不牢固,只听见“咣”的一声,瓷瓶从自行车后座掉到了地上,摔得粉碎。
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骑,嘴里还哼着“苏三离了洪桐县……”
这时,路边的一位行人对他大声喊道:“老先生,你的瓷瓶摔碎了!”“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老人没有回头,只是大声地回应着那个行人。
“哟,真是个怪人!”
“摔碎了,多可惜呀!”
在路人的惋惜声中,老人的背影消失在人流之中。老人始终没停住自行车,甚至没有回一下头,就那样潇洒地走了。
假如换成另外一个人,肯定会从自行车上跳下来,对着已经成为碎片的瓷瓶,抱怨自己的大意和不小心,甚至有的人因过分责怪自己而长期生活在痛悔中,即使经过很长的时间也难以恢复精神。
然而你换种思维想一下,即使你再痛苦、再烦恼那个瓶子也不会再恢复了,你又何必因此让自己不高兴呢?所以既然不能改变现实,那么我们就试着去接受它。
因为这些事情就心情沮丧,唉声叹气,这不值得,打碎东西的事情不是天天在我们身边发生吗?只是差别在于价值的多少。瓷瓶已经碎了,苦恼万分之后还是得接受事实。对于已经发生的事,就当它们是你的一个小挫折。不管此时你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不管是业务谈判还是一次好友的聚会,事情都有可能会弄砸了,比如:也许谈判话不投机,你就会失去一次赚钱的大好机会;也许好友聚会时会出现酒后出言不逊的状况……预先把它们考虑在内吧,否则的话,它会让你一时无法接受。
孔子周游列国到“匡”这个地方时,有人误认他是鲁国的权臣阳虎,而把他围困起来,想设计陷害他。那时孔子的学生都非常恐慌,倒是孔子泰然地安慰他们说:“我继承了古代圣贤的大道,传播给世人,这是遵奉上天的旨意,假使上天无意毁灭我国文化,那么匡人对我也就无可奈何了,你们大家不必为这事情担心。”后来匡人终于弄清楚孔子不是阳虎,而使孔子躲过危难。
所以,当自己已经尽力,可因为个人无法控制的事实而陷入困境时,何不像孔子那样坦然面对,清除无法改变之事带来的坏心情,保持坦然接受的轻松心态呢?
珍惜当下你所拥有的幸福
有人形容幸福就是一把抓在手中的沙,当你用力握紧时,手中的沙子就会变少;但是当你试图放松双手时,它就会从你的指缝中流走,所以,幸福需要我们适度地把握。
最美的爱是能握在手心的温柔,是能靠近的温暖。世间最珍贵的不是过去和未来,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很多人都不知道珍惜自己握在手心的幸福,等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当初不该轻易地错过,只可惜人生没有彩排,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传说从前有一座寺院,在拜佛门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习,蜘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五百多年后,蜘蛛的佛性大大地增进了。
这一天,佛陀光临了这座寺庙,趁香火甚旺之时,就问蜘蛛:“我们今日相见总算是很有缘,看你在此修炼了这五百多年,有什么真知灼见?”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陀问道:“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
蜘蛛想后,就回答道:“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陀点头后便离开了。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这只蜘蛛一直在寺庙的横梁上加强修炼,转眼间又过了500年,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陀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500年前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依然认为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陀摇头走开了,并对蜘蛛说:“你的佛性没有进步,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境界,以后我还会再来找你的。”
500年又过去了,有一天,忽然间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1500年来自己最开心的几天。有一天,大风又刮了起来,不料大风将这滴甘露吹得不见踪影了。
在少了甘露的日子里,蜘蛛感到非常无聊。看到蜘蛛难过的样子,佛陀又问蜘蛛说:“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蜘蛛想到了甘露,便对佛陀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陀说:“你还是没有改进悟性,就让你到人间走一趟吧。”
佛陀把蜘蛛投胎到一个做官的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名唤“蛛儿”。这时佛陀赐予了她美丽的容貌。一日,新科状元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宴会上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其中还有蛛儿。席间甘鹿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席的姑娘们无不被他的容貌所倾倒。但蛛儿知道这是佛陀所赐予自己的姻缘。
等过了两天,佛陀便安排他们在寺院见面了。蛛儿与甘鹿便在走廊上聊起了天。那日蛛儿很是开心,但甘鹿并没表现出对她的爱慕。蛛儿对甘鹿说:“你不记得16年前在寺庙中的事情了吗?”甘鹿感到很惊奇,说:“蛛儿姑娘,你的想象力未免太丰富了吧。”说罢,就离去了。
又过了两天,皇帝下了命令,命甘鹿与长风公主完婚;蛛儿与太子芝草完婚。这一消息对蛛儿来说如同晴天霹雳,她怎么也想不通,佛陀竟然这样对她。几日来,她不吃不喝,生命危在旦夕之时,太子芝草赶来了,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那日在后花园中我对你一见钟情,于是就苦苦求父皇,他才答应。如果你离我而去了,那我活着还有何意义。”说着就拿起了宝剑要自刎。
就在此时,佛陀出现了,对奄奄一息的蛛儿说:“你可曾想过,甘露(甘鹿)是风(长风公主)带来的,最后也是风将它带走的。甘鹿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对你不过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当年寺庙门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1500年,喜爱了你1500年,可是你从来没有低下头来看一看他。”
“蜘蛛,如果我再问你,世间是最珍贵的是什么?”佛陀又将1500年前的话题问她。蜘蛛经历了人间大喜大悲后,终于一下子大彻大悟了。她对佛陀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于是,她与太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由此可见,我们活得不幸福,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珍惜当下我们所拥有的。我们总是想着未来更美好的东西或者只将眼光放在失去的东西上面,而忽视我们当前所拥有的,殊不知,你本身所拥有的东西是你能够真正把握住的,只有珍惜当下所拥有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的彼岸,或许就在脚下。昂扬地环顾四周时,猛然低头一看,幸福就在那里,简单得我们几乎认为自己从来不曾拥有。
当我们被命运散落在清凉的寂寞中,就拼命地追求繁华,想让那火红的生活燃烧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被繁华重重包围之时,精神却疯狂地寻求突围,总觉得繁华好似指间沙,握不住,留不下,想让那清凉的寂寞来冷却一下炙热的灵魂。
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简单地聆听内心的声音,只是身边的爱人给予的最温暖的胸膛。
人生没有可回头的风景,时光倒流只是美好的夙愿。对于未来,我们要做的是去努力,而不是坐下来想象,唯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拿来享用的。所以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是人生中最美丽的时光,好好地抓住它吧!
享受生活,做“乐活”一族
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烦恼与欢欣,成功与失败,仅此一念之间,烦恼都是自找的,要想从烦恼的牢笼中解脱,得到幸福、得到健康,首先要“心中无物”。放下心中的一切杂念,尤其应当舍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让这些影响情绪,从而维持内心的纯真,简单地生活。
人生,短短的几十年,这一路走来,有得亦有失,面对得到的和失去的,你是否也曾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古人称人世纷扰为“过眼云烟”,说透了无非是一种境界,只是常人很难达到罢了。
这世界本身就有太多的无奈,也有我们太多的追求,如果总把生活想得那么完美,便会陷入恶性循环中无法自拔,便失去了怡然生活的意义。不要计较太多,无所谓对与错,很多事情稍纵即逝,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种淡然的心境。
沙林吉夫人每天都是乐乐呵呵,仿佛从来没有忧愁,这很让大家喜欢。一次,一个朋友问她:“是不是从小到大,你都没有烦恼过?”
沙林吉夫人笑了笑,说:“那怎么可能?其实在过去,我的生活都差点被忧虑毁掉。在我学会征服忧虑之前,我在自作自受的苦海中,生活了整整11年。那时我脾气不好,很急躁,生活在非常紧张的情绪之下。买东西时我都会发愁——也许房子烧了,也许佣人跑了,也许孩子们被汽车撞死了……”
朋友大吃一惊,说:“怎么会?那你怎么调整的?”沙林吉夫人解释道:“我第二个丈夫是一个律师,他的逻辑能力很强,从不为任何事情忧虑。每当我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他就对我说:‘不要慌,让我好好地想一想……你真正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分析一下概率,看着这种事情是不是有发生的可能’。”
看到朋友的惊愕,沙林吉夫人继续讲道:“有一次,我们在一条公路上遇到了暴风雨。道路很滑,车子很难控制。我想我们准会滑到路边的沟里去,可我丈夫一直对我说:‘我现在开得很慢,不会出事的。即使车子滑到沟里,我们也不会受伤。’他的信心和镇定的态度使我慢慢平静下来。”
说完,沙林吉夫人顿了顿,又讲了另一件事:“有一年夏天,我们到落基山区露营,突然遇到了暴风雨。帐篷在大风中抖着、摇晃着,发出尖厉的叫声。我每分钟都想:帐篷要被吹垮了,要飞到天上去了。当时我真被吓坏了,可我丈夫不停地说:‘亲爱的,我们有几个印第安向导,他们对这儿了如指掌,说这里从没发生过帐篷被吹跑的事。根据概率,今晚也不会吹跑帐篷。所以你不用紧张。’我放松了精神,结果那一夜睡得很安稳。而且什么事也没发生。”
“根据概率,这种事情不会发生,这句话摧毁了我90%的忧虑,使我过去这二十多年的生活过得十分美好而又平静。”沙林吉夫人如此解释。
其实,大部分的忧虑和哀伤,都是来自人们的想象而并非来自现实。在生活中,很多我们曾经十分担心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为几乎不会发生的小概率的事件而忧虑,是多么愚蠢的事情,然而,这个世界上却有很多“杞人”,他们总是因为自己那些无趣的想法而寝食难安。
同样地,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内心的许多忧虑往往并不是起源于外界的危险信号,而是源于我们内心的非理性想法。我们总是担心疾病、担心车祸、担心失业,但是实际上这些都只是我们内心的想象而已。在这背后,隐藏着你这样的一个想法:“生活必须是平安的,并且要按照我希望的方式进行,而不要有太多的麻烦和困难,如果不是这样,我可就无法忍受了。”
你要知道,你这样去烦恼,是不能改变任何事实的。其实,生活原本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尽管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可是它们很难对生活产生根本的动摇。所以,坚定自己的信心,舍弃那些无趣的想象,你会发现生活很可爱,并不像电影一般跌宕起伏。当你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过去那种紧张的情绪自然会烟消云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