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快乐的自己-爱生活,爱自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喜欢自己,才能快乐生活

    某人因相貌丑陋而自卑自怜、悲观厌世;某人因曾经的一次错误而悔恨不已进而自轻自贱;某人因高考落榜而心灰意冷、自暴自弃;某人因为失恋而悲观厌世放弃生命。对于这样的人,我想说的是,好好爱你自己吧,如果你都不珍惜自己,别人怎么又能爱你?你又怎么能快乐生活呢?上帝从未创造过一个标准的人,我们都如同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些人缺陷大些,只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19世纪的美国,有一个相貌极丑的人,每个见过他的人,都会对他的容貌留下深刻印象。而他自己也是从不修边幅,到死都不在乎衣着。窄窄的黑裤子,伞套似的上衣,加上高顶窄边的大礼帽,仿佛要故意衬托出他那瘦长条似的个子,走路姿势难看,双手晃来荡去。他不但出身贫贱,而且身世蒙羞,母亲是私生子,他一生都对这些缺憾非常敏感。

    这个丑陋的人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小地方,然而,他却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不过即使那样,他依旧是不得体的样子,仍然不穿外衣就去开门,不戴手套去歌剧院,总是讲不得体的笑话,往往在公众场合忽然忧郁起来,不言不语。

    当时的他几乎一身都是毛病,无论在法院、讲坛、国会、农庄,甚至于他自己家里,他处处都显得不得其所。每个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非常不喜欢他。甚至,在他20岁以前,他连地球是圆的这种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后来,他想多学点文化,于是就在烛光、灯光和火光前读书,读得眼球子在眼眶里越陷越深。眼看知识无涯,而自己所知有限,总是感觉沮丧。

    后来,这个人参加了竞选议员,而在他的教育项下填的竟是:“有缺点。”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没有人在能比他的身份更低,然而,也没有人能比他获得的成绩更大。当他50多岁时,他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著名的亚伯拉罕·林肯。

    世界上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林肯,非常敬佩这样一个在美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总统。然而,又有几个人知道,林肯的身上有这么多缺点。所以,一个人有弱点并不可怕,只要他肯正视这些,努力去补偿。试想,如果林肯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缺点,那么也许他早已选择自杀,或者如一个流浪汉一般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也许与别人相比,自己的容貌不佳;与别人相比,自己的文化程度有限;与别人相比,自己并非多才多艺;与别人相比,自己的反应很慢……

    也许在你看来,自己的一切都和别人不能比,自己就像只丑小鸭,永远只能站在人群的后面,绝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正是因为身上的种种缺点,所以,你的内心很自卑,你的内心很混乱。你丧失了进取的信心,更加将自己封闭,永远活在小世界里。在你的眼中,选择这样的活法是必然的。可是,你不知道的是,这世界上,恰恰有看上去一无是处的人,却往往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

    其实,妨碍自己不能得到快乐、不能得到心灵满足的,并非是那些缺点,而是你自己的内心。作为生活中的一位独立个体,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自己先建立其自信,爱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你要自己了解自己、相信自己、欣赏自己。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你都要相信,你是唯一的,你是一个有价值、值得别人爱的人,要以自己特有的状态去赢得世人瞩目的眼光。

    想想看,人生苦短,如一江春水,匆匆流逝,所以你要先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是一种美好的心态,用微笑的力量,去击碎你的自卑感,击碎岁月的苍凉,获得更多彩更丰富的生活。

    学会和生活和睦相处

    生活中,我们往往看起来像被生活情景所逼迫的无助受害者,然而,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拥有一颗谦卑的心?是否会主动积极地去承担生活中的各种情况给我们带来的麻烦、痛苦、羞辱和不堪?是否能以柔软的心来接纳生活的安排?其实,想要快乐很简单,只要我们学会和生活和睦相处,将抗拒和抱怨变成接纳和行动,一切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人生也很简单,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以阳光心态面对,让自己永远沐浴在阳光当中,那么快乐就会永远围绕着你。

    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是悲观者,一种是乐观者。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悲观者看到的是圆圈中间的小小空洞,而乐观者则把圆看成了甜甜圈。世界依旧,所不同的是我们的处事态度罢了。

    天使来到人间,准备帮助别人解脱痛苦。

    一天,他遇见一个穷人,穷人哭诉着说:“我现在的生活简直糟糕极了!我和我的妻子,还有我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共同生活在一个小房子里,在这逼仄的空间里处处隐藏着矛盾,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事情而争吵,我的家简直就是个地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下去,我迟早会疯掉的。善良的天使,你救救我吧!”

    天使微微一笑,说道:“你的境遇是很糟糕,不过不用担心,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会很快改变你的现状。”

    痛苦不堪的穷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高兴地说:“只要我能摆脱痛苦,让我做什么我都愿意。”

    “非常好,你现在就回家去把你的家畜都带到你的房子里,然后和它们一起生活。”天使说。

    听了天使的话,穷人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还是按照天使所说的话做了。他把自己养的鸡、羊、牛都带到了屋子里,他相信境况会有所好转。

    可是,刚生活了一天,可怜的穷人几乎要崩溃掉了。他找到天使哭喊道:“天使啊,我按照你所说的将那些家畜都赶进了屋里,可是,你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不幸。”

    天使笑着说:“你现在回去把那些鸡赶出你的房间,你的境况就会好转的。”

    几乎疯掉的穷人赶紧回家把那些鸡赶出了屋子。一天之后,穷人又找到天使,他无力地乞求天使:“救救我吧,那两只山羊整天咩咩地乱叫,让我食不知味,睡不安寝……”

    天使平静地说:“你回家把那两只山羊牵回羊圈去,一切就会好的!”

    穷人沮丧地回家把山羊牵到了羊圈。但是,两天之后,他又找到天使,懊恼地说道:“天使啊,现在我的屋子简直就是个牛棚,粪便的味道充满整个屋子,我的生活简直变得像噩梦一般……”

    天使心平气和地说:“你说的没错。赶快回家,把那头牛牵到它应该待的牛棚去!”

    第二天,穷人欢快地跑到天使跟前,兴高采烈地说:“天呐,我把所有的动物都赶了出去,我的家是那样安静,那样宽敞,那样明亮,那样整洁,那实在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家!感谢你把甜蜜的生活给了我。”

    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也是我们不懈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总有人说:“我的生活境遇如此糟糕,我怎么会整天乐呵?”天使并没有改变穷人的生活,只是让穷人经历了一个更加糟糕的过程,然后再回到最初,以前让穷人痛苦不堪的生活却让他感到甜蜜。其实,我们所处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内在的处世态度不同罢了。

    其实要想生活得快乐很简单,心在哪里,快乐就在哪里。不要把生活中的烦恼放在心中,不要拥有过多的虚荣心,不要在意生活中的艰辛坎坷。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视为理所当然,不奢望、不抱怨,你的快乐就会在心中生根发芽,慢慢地茁壮成长。

    生活一直都是美好的,只是生活中的一些境遇让我们痛苦失望而已。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小河,偶尔遇上激流和浪花,我们就不承认它的祥和宁静一样。亦如罗丹所言:“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少了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眼睛。”换言之,对于我们的心情来说,生活不是少了快乐,而是我们缺少快乐的感受。从现在开始学会发现身边的美,调整自己的心态,那么你就可以与生活和谐相处。

    在批评中完善自己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佛家的人将对批评的感恩看做一种胸怀和高尚的品德,而在佛家看来,这是应该深入每日生活的功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有针对性的批评,能够帮助我们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在批评中,我们能够找到自我,更加完善自己。

    有个年轻人在一座寺院里修行,他非常虔诚,天天都在禅房里认真思索、打坐念经。

    一天,年轻人突然感觉脑袋昏昏沉沉的,于是他决定到外面去散步、透透气。不经意间,他走到寺院后面的一个莲花池旁边,池子里的莲花正值盛开之际,异常美丽。

    年轻人心里顿时冒出一个想法:如果我摘一朵这么漂亮的莲花,放在身边,闻着莲花的芬芳,精神肯定会好很多!

    于是,他弯下腰去摘了一朵。正当他要离开之际,忽然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你竟敢偷摘寺院的莲花!”

    年轻人吓丁一跳,连忙回头去看,只见寺院的方丈朝他走了过来。方丈边走边说:“亏你还是个修行人,竟敢偷摘寺院的莲花,你可知错?”

    年轻人顿时感到深深的惭愧,急忙对着方丈道歉:“大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一定痛改前非,绝不会再起贪念,拿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正当年轻人惭愧忏悔之际,有一个人突然跑到莲花池旁边,高兴地说:“这莲花开得多好啊!要是采下来拿到山下去卖钱,就能把昨天赌输的钱赢回来了!”说着,那人就跳进池里,采来采去,不一会儿就把整池的莲花几乎摘光了。

    年轻人满心期待着方丈去制止并且惩罚那个摘莲花的人,但等了半天,方丈竟然一句制止的话都没说。

    于是,年轻人很不服气地问道:“大师,我刚才只不过摘了一朵莲花,您就把我严厉地斥责了一顿,可是那个人采走了那么多的莲花,您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呢?”

    方丈笑着说:“你本是修行之人,就像一匹纯白的布,只要有一点污点就能看到,所以我才提醒你,去除污浊,回复纯净。可刚才那个人本来就是一个恶棍,就像一块抹布,有多少污点都看不出来,即使我费尽唇舌也帮不了他,只好任他去承受恶业,因此才保持沉默。所以,你不应该抱怨,有人愿意纠正你身上的缺点,这表明你这块布还很洁白,值得清洗,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尽管批评往往是刺耳的、不易于接受的,但它有利于你的成长和进步。所以说,批评你的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只因他能指引你的人生方向。批评你是因为你还有可批评的地方,说明你还有成长的空间。如果你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的地步,根本没有进步的可能,那别人又何必多费唇舌、浪费口水批评你呢?由此可见,在人生道路上,对我们提出批评的人才是最爱我们的人。

    其实,能让我记住的,往往是那些真正批评过我们的人。因为他们才是真心实意地对我们好,真心想帮助我们进步的人。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批评我们的人,他让我们学会了不断修正自己,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他“无情”的批评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从而使我们成长得更快。

    高家林现在也算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是当年的他却并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甚至可以用“糟糕”二字来形容。高一的一次期中考试,高家林考了全班倒数第一,英语更是惨不忍睹。那节英语课,老师在班里念分数,念到高家林的名字时,他提高了声音,更夸张地笑道:“我教了这么多年英语,还没见过这样的低分——19分!这是正常人能考出来的分数吗?都不知道平常是怎么学的。”

    老师的批评,引得全班同学大笑了起来,都向他投去了讽刺的目光。那时,高家林已经18岁,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被羞辱的滋味,那感觉像利剑,刺痛了他的心。不过,高家林还是控制住了情绪,他只是微微一笑。结果,同学们也就不再注意他了。

    晚上回到家里,高家林流下了眼泪,并且一夜没有睡着。佛晓时分,高家林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考个重点大学给你们看看!从那以后,他开始发了疯似的学习。

    虽然,同学依旧看不起自己,老师常常批评自己,但是,高家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终于经过一番拼搏,他的成绩慢慢赶了上来。经过3年的刻苦努力,高考录取结果揭晓,他竟然考上了一所本省的重点大学,而他的英语成绩是全班第一!

    当高家林走出大学校门后,一个人来到了沿海的一个城市。又经过几年,他创立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后来有一次,一个朋友问他:“你还恨当年批评过你的老师吗?”

    高家林摆了摆手,说:“当然不恨了。其实,很长时间以来,他的批评都是我前进的动力。还有那个微笑,它让我第一次懂得什么叫做控制情绪!”

    常言道:“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人要面子,树要皮,所以人们对于伤面子的事情向来都是深恶痛绝的。所以,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比较反感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因为很多人觉得,被人批评是一件很丢面子的事情。但是,从高家林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人给予我们批评并不是什么坏事儿。批评通常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努力向前。

    所以,你不要觉得批评的话不好听,更不要以为批评让自己没面子,你要想到,其实批评自己的人是在帮助自己改正缺点。能够开口批评你的人,其实是你的贵人。

    有一句话说的好:“批评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敌人,明天的朋友;吹捧你的人是你今天的朋友,明天的敌人。”因此,不要拒绝和抱怨别人的批评,相反,我们还应该对那些给予我们批评的人表示由衷的感谢!

    重新遇见真正的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常常会觉得面对事情时疲惫不堪。这时我们就需要放松自己,平复下自己纷杂的心情,回归最本真平和的心态,这样所有的困难和阻力就会在你的面前自动地化解!

    钱蒙是学校里出了名的乒乓球高手,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被大家认作是夺冠最大热门。他自己也觉得,凭自己的实力,不是冠军,也能拿个亚军回来。然而就在比赛开始的前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第一轮对手竟是曾经打败过自己的人,一下子他的精神跨了下来,神情有些沮丧。

    回到家,钱蒙还没有走出这个情绪,垂头丧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我的对手非常强大,上次我就是惨败在他的手里,我估计这次比赛第一轮就会出局,还说什么夺银冲金啊!”

    看着有些绝望的儿子,妈妈很是心疼。不过,她为了激励儿子,就说:“儿子,你想不想一雪前耻呢?”

    他坚定地说:“当然!上次我输得很惨。不过我也知道,我们的实力相差太远了。”

    这时,妈妈说:“儿子,别担心,我有办法的。只要你照着我的话做,你便能赢得这场比赛。”看着儿子还有点怀疑,妈妈带着他来到院子里,说:“现在,你什么都别说了,你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过去。你可以想一想曾经打乒乓球时最精彩的一幕,把那个过程从头到尾重演一次,好好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

    他闭上了眼睛,开始回到了过去。没过多久,他脸上的那种沮丧逐渐消失了,换来的是平静和从容,充满了信心和活力。

    第二天,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这个时候,钱蒙已经一扫昨天的失落,施展浑身解数,一举击败了最强的对手。回到家,妈妈高兴地说:“儿子,你打得棒极了!”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你,妈妈。要不是你教给我的方法,我想自己是赢不了的。坦白说,我最初听到时觉得有点怀疑。没想到这个方法那么有效!”

    其实,妈妈之所以让他来到院子里闭上眼睛,就是为了给他一个安静的空间,让他放松情绪,为心灵腾出空间,找回平静。当他的心情完全放松时,紧张感就会从心中溜走,取而代之的便是信心和从容。自然,当走上比赛场地时,那份自信的心态就会占据心灵。

    面对压力,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绪:有的人会感到紧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的人会选择放弃,认为自己很难走到终点。更有的人,会出现综合性的心理反应,例如焦躁、愤怒,等等。这样的人当然懂得,这种心态自然不利于发挥出正常水平。可是,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下一刻的场景,自己怎么才能摆脱这种情绪呢?“不是我不想冷静,是压力太大了,让我无法冷静!”这些人总会如此说。

    的确,平静自己的内心,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满怀希望、满怀憧憬。

    不过,无论如何纠结,我们必须调整心态。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喝一杯茶,回忆一下一路走来的艰辛,这样情绪就能迅速控制。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其实所有的紧张,都是自己造成的,并非是因为即将发生的事情。

    当我们遇到压力时,不妨找一个安静的房间舒适地躺下来,举起你的手臂,甩甩手,然后让手臂自然地在身体两侧垂下来,闭上眼睛,进行一次冥想。闭上眼睛,想象你正躺在海边一个空旷的沙滩上。潮水正涌过来,小小的浪花轻轻拍打着你的脚。随着深入的冥想,之前的那些所谓的烦恼和紧张,就会随着海风和海浪渐渐消失。还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空间,深深地呼上几口气,然后闭上双眼,只把耳朵竖起来,聆听大地的天籁,虫鸣、鸟叫、风声、雨丝,让心情安静一会儿。

    只有这样不断地对自己进行暗示,才能迅速调整心态。压力由心生,学着在安静的环境中摆脱它,你就能得到一个平静的心情。否则,你只能在焦躁和忧虑中,将原本生活的快乐丢掉。

    付出才会收获快乐

    一份付出才有一分收获,想要自己活得快乐,那么就要先给予别人快乐。

    人们往往纠结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但是却从来没想过自己对别人是什么样子。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被一个错误消极的思想所主导,你太在乎别人对我所做的,因此很难快乐起来。当你改变思维,只在乎自己对别人的言行后,你就发现自己很容易变得快乐了。

    小刘经常在晚上加班,有天晚上当他赶到办公室时看到另一个同事也在加班,于是他走到那位同事的面前很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小杨,你也加班啊,吃晚饭了吗?”可是小杨根本就没有搭理小刘,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小刘的声音很大,他也确信小杨听到了自己的话。于是,小刘在一阵尴尬中掉头回到自己的位置,可是当他坐下后却无法工作了,脑子一直在想:为什么他不理我?他怎么是那样冷漠的态度?我没有得罪他啊,太不懂礼貌了……小刘越想越愤慨,于是做了一个决定:下次他跟我说话时我也不理他。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小刘发现他几乎没法工作,因为他的思绪始终被小杨没搭理自己的事所困扰。

    小刘意识到必须要马上赶走这些讨厌的念头!于是他试图换位思考:“或许他正为手头的工作烦恼,没有心思回答我,或许他一头埋在工作里没听见我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烦恼的特性,或许他烦恼时总是谁都不想理。”这样想后,小刘起来走向小杨,他决定问问小杨怎么了,是否需要帮助。没想到小刘刚走过去,小杨就先跟他打了招呼,并自告奋勇到下面去帮他买饭。

    看到这种情景,小刘心情大好,接下来全身心投入工作,效率非常高。

    看来小刘的换位思考是对的,小杨并非有意冷淡他,可能他刚才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维中,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回答小刘的问题。

    想一想,每天我们都在做着纠结的事:讨厌别人对我们不友善,却时常用不友善的态度回报别人;讨厌别人背后说自己坏话,却经常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讨厌别人欺骗我们,却总在欺诈别人;鄙视不守信誉的人,自己却经常会失信于他人;无法容忍孩子不孝敬我们,却一直忘记关心父母;试图远离虚伪狡诈的人,却一直戴着面具,失去了真诚;可怜那些心胸狭隘的人,却久久无法释怀别人对我们的伤害;同情那些为了生计失去尊严的人,却为一份自己厌恶的工作出卖灵魂;渴望每个人都重视自己,却一直在忽略和敷衍别人;装作对有钱人满不在乎,可是自己却每时每刻都想成为有钱人;埋怨这个世界没有爱,其实自己也很少付出爱……

    大家一定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气的男孩向他妈妈大喊他恨她,然后他又害怕受到惩罚,于是就跑出家,来到山腰上对着山谷大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应:“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男孩吃了一惊,跑回家告诉妈妈说在山谷里有个可恶的男孩对他说恨他。于是他的妈妈把他带回到山腰上,让他对着山谷喊:“我爱你!我爱你!”男孩按妈妈说的做了,这回他发现有个可爱的小男孩在山谷里对他喊:“我爱你!我爱你!”

    莎士比亚说:“为什么世界上有镜子,人们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

    要想别人对你微笑,先去对别人微笑;想得到别人的拥抱,你先去拥抱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友善,先去友善对待别人;要想赢得别人的支持,先去支持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赞美,先去赞美别人;要想得到别人的关心,先去关心别人,先去伸出你的手,先付出你的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对你,你要先去付出,要认真对待别人,那么你将收获到别人同样的对待。请记住你的幸福与满足,是由你自己掌控的。

    生活是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

    一个可爱的人生活在可爱的世界中,一个充满敌意的人生活在痛苦的深渊里;当你只在乎怎么对待别人,不去在乎别人怎么对待你时,那么你会是快乐的!佛经有云:“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生活中,爱不只是一个得到或者给予的问题,其实在爱别人、尊重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的爱和尊重。生活是面镜子,当你对他微笑时,他也会还你一份微笑。其实,我们最急迫需求的不是物质或金钱,而是爱的动力。没有爱,要想变得快乐只是虚妄。那些自私、虚伪、狡诈的人注定只能一生独啜孤独和空虚,因为他们不愿敞开真心,也就永远无法了解爱是什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切莫强加给别人;自己不喜欢去做的事,切忌让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人,想让别人喜欢自己,更是几近荒唐。因此,通常有效的做法是,让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人,先学会接近、接纳和爱别人。然后,别人才有可能爱自己!

    让一个人爱自己很难,而让一个自己讨厌的人去爱自己,更是难上加难。我们经常抱怨别人态度太过冷漠,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就是对方最好的镜子。因此,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都对别人做了些什么。想要让别人爱自己,自己先要学会爱别人。你讨厌一个人时,往往也是别人讨厌你的开始。

    那些日子,为了赚取一点稿费维持生活,她常到附近的邮局寄稿子。渐渐地她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次都是她冷冰冰地递过钱去,那边冷冰冰地递邮票过来,彼此对视熟悉的脸却毫无表情。

    “为什么不能有礼貌点呢?”她想。于是,她决心改变这种气氛。

    这天,她又去这家邮局寄稿子。

    “请你给我5张两角的邮票好吗?”她还是像往常一样递过钱去,不同的是脸上带上了微笑,嘴里也有了声音。

    对方的脸上露出一份惊奇,唇边泛起一丝笑意,当邮票递过来,她对她说“谢谢”时,她们相视而笑了。

    从此以后,每到这家邮局去寄信,她们总是相对微笑着,彼此话语虽不多,但一份默契与温馨却在她的心中流淌。

    于是她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不吝啬你的微笑,别人也不会吝啬他的微笑。

    后来,她开始把微笑用在和别人的交往中。

    有一次,她去照相馆取照片,由于早去了一天,照相馆里的大伯在一大堆照片中翻捡了半天也没有找出她的照片,她看得出大伯有点不耐烦。

    她连忙微笑着说:“麻烦您了,大伯,让您找了那么长时间。”

    于是,大伯脸上的不耐烦顿时烟消云散,而且笑呵呵地说:“哪里,哪里,倒是要让你再跑一趟了。”

    越来越多的经历告诉她,人与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自己要先懂得如何温暖别人。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会希望自己可以给别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一种好的印象可以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使彼此建立友好的关系。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你一见如故,这个时候与其抱怨别人不该对你冷漠,还不如改变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让自己时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春风般的微笑去打开别人的心扉。

    总之,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就会对你微笑;你对它愁眉苦脸,它也不会让你开心。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与困难,记住不要抱怨,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情,就能安然地渡过每一个难关,让我们用微笑面对人生吧。记得带着微笑工作,带着微笑生活,积极地调控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情。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幸运不是天生的

    幸运就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内心对幸福的感知。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即幸运,活即机遇。”幸运与不幸运,都是相对的。当我们感到活着就是一种幸运时,自然就会对生活产生感恩之心,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更好地生活。

    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说:“我很幸福,能看到大自然的风景,能听到那么多动听的声音!”

    一个聋哑的孩子用手语比画:“能看见这么多美丽的风景,我觉得很快乐!”

    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孩子说:“我现在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的朋友,对我来说就是最幸运的事情!”

    他们这些人在身体正常的人眼里是不幸福的,他们有那么悲惨的遭遇,可是当你注视着他们时,你就会发现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看上去是那么幸福。

    面对这样的情景,没有一个人不被感动。这些可爱的孩子虽然没有健全的身体,可是在他们心中,生活是那样简单而美好,一个天籁之声、一个温暖的微笑、一个美丽的物件都可以成为他们热爱生活的理由。而健全的我们,却常常嗟叹生活的不幸。难道是我们的心偏离了快乐和幸福的轨道?

    一个人生活得快乐不快乐,其实和他是否幸运没有关系。有很多人,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屡屡遭遇不幸,可是他却能用微笑告诉人们他是快乐和幸福的;而一些看上去幸福得让人羡慕不已的人,却总是喟叹生活不能尽如人意。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幸运与绝对的不幸运,就算是一个看似不幸的人,和别人的不幸相比,他永远都不是最不幸的;而一个看似幸运的人,和别人的幸运相比,他也不是最幸运的。

    每当澳门特区终审法院首任院长岑浩辉说起他的成功时,他总是坦然地说:“我是个幸运的人,到目前为止,我的人生经历了无数次转变,但好运气一直跟随着我。”岑浩辉一直强调他的成功源于他的幸运,而那些经历的磨难,他总是一笑置之。是的,岑浩辉是幸运的,因为他正好赶上了时事转变的几趟列车,但跟他同一年代成长起来的并非他一人,他背后经历的艰辛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到,只是他能把艰辛当成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如果说是幸运成就了岑浩辉的事业,倒不如说是幸运的心态成就了这样一个“幸运儿”。

    幸运与不幸,其实并没有什么标准,差别只在于心态。有时候,小挫折的积累往往孕育着大的幸运,大幸运之后往往让你再小小地挫折几下。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一切都尽如人意,只要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幸之人也会变得幸福无比。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看待问题,那幸运之人也会变得毫无幸福感。

    幸运者和倒霉者,不是因为上帝对他们的待遇不同,而是当上帝将相同的境遇和生活赐予他们时,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才会使得他们的结局产生了极大的差别。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不幸的,那么哪怕一点点失意,也会让他陷入悲观和绝望中,继而对生活产生不满和怨愤的情绪,失去对生活的激情,最终也会被幸福拒之门外。所以,还是把“不幸”的窗户紧紧关闭起来吧,打开那扇“幸运”的窗户,你会发现,幸运这缕阳光就在我们的周围,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它可能是极其平凡的,比如是一个朋友的问候、一次不寻常的邂逅、一个不经意的电话、一次努力,甚至一个小小的惊喜,都有可能是属于你的幸福。

    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一条腿。一天,他听说上帝在某处为人们设了一座灵潭,潭中的水能治愈许多怪病,于是他也加入到朝圣的队伍中。

    人们问他:“你是想让灵潭再帮你长出一条腿来吗?”

    他回答说:“不,我只想让灵潭告诉我,我失去一条腿后,我要怎样幸福地生活!”

    在这个失去一条腿的人的眼中,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还有继续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

    所以,一个人如果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那么他就是幸运的;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他就会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就算是遇到很多不如意甚至倒霉的事,他也会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盼望,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和向往,这样的人无疑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只有我自己能决定快乐与不快乐”,只要我们感觉到活着就是一种快乐,自然就会对生活产生感恩之心,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去更好地生活。

    生活中有些事是我们无力改变的,是不可避免的,是无法预测的。谁都不可能保证事事顺心,但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坦然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事。就算真的遇到不幸的事情,悲观和消极的心态只能让事情往更加不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还不如以一种“幸运”的心态去面对,事情说不定还真的会发生转机呢。如果只是一味将自己置于忧伤的牢笼中,前景就愈加变得暗淡无光了。这样下去,生活的信心必被泯灭,身边那些仅有的快乐也会被带走。

    把所有的不快乐赶紧丢掉吧,换种心情拥抱幸运。想一想,如果我们像那些癌症末期的人一样,生命渐渐地消失,那么还会因为一点儿小小的失意而耿耿于怀吗?当然不会,我们一定会在这些有限的时光中注满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所以,无论何时,都要乐观地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告诉自己,我是如此的幸运和幸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