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新论-附录二 谈谈现代爱情的困惑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爱情是男女相爱的感情。自从有了人类,爱情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打上不同的社会烙印。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思想大解放的新形势下,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爱情迸发出无限的活力,在人间显露得淋漓尽致,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美好和幸福。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诱导,当今爱情的“脸上”又蒙上了五颜六色的面纱而产生种种困惑。

    一 现代爱情的困惑

    困惑之一:爱情被“速战速决式”所困惑。时下有一些青年男女都喜欢“速战速决式”的恋爱关系,把爱情当做“过家家”,在彼此缺乏长时间深刻认识和沟通、时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便轻易发生性关系。造成这种“速战速决式”行为的原因有:一是法律观念淡薄;二是责任意识不强;三是过于看重外表长相;四是急于想占有对方,或者把婚姻大事当做儿戏,只是玩玩而已,或者只能是过路的爱情和婚姻。其结果不仅给父母亲带来烦恼,也给自己造成终生的煎熬和痛苦。

    困惑之二:爱情被金钱和权力所迷惑。爱情在本质上没有贵贱之分,也没有贫富之差,更没有地域之别。可在现实生活中自古以来就存在着“门当户对”、“砖门对砖门、土门对土门”的习俗,爱情在金钱与权势面前出现的悲剧司空见惯。时至今日,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拜金、拜权主义的思潮渗透到婚姻和家庭之中,使爱情蒙上了灰暗的面纱。更有甚者,在金钱和权势面前爱情与奸淫难分,幸福与痛苦浑浊;贪色的“款爷”和“官员”收买了少女的青春,失足的女郎收藏起眼泪去讨取他们的欢心,男女恋情变成了赤裸裸的钱色与权色的交易。

    困惑之三:爱情被虚伪与谎言所欺骗。爱情是心与心的交融,是一个真真实实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伪与谎言。一旦纯真的爱情受到虚伪或谎言的欺骗,他(她)将会悲痛欲绝,仿佛是心尖上在滴血。爱情是真诚的,需要用诚心去播种,用真情去灌溉,用真诚的言行去培养和呵护。然而,时下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虚伪与谎言伴随着假冒伪劣的商品冲击到纯真的爱情当中来,有时会看见被骗的姑娘蹲在僻静的墙角下伤心地哭泣,时而又会看到恋人在马路上厮打,曾经“海枯石烂不变心”的誓言变成了真实的谎言。

    困惑之四:爱情被经营所忘却。爱情是一种自私的需求,它要拥有爱人的心、情和身的全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爱情也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它将会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奉献给爱人。既然爱情是满足自己的需求与对他人的奉献,这就需要经营,经营怎样修养自己,怎样对爱人在心灵、情感和生理上予以奉献和满足,从而也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增强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无意间爱情经营被忘却了、远离了,从而它显得苍白无力、不堪重负,最终堕入深渊。许多爱情的主人由于不重视经营或不会经营而陷入痛苦之中,多少个家庭由于忘却了对爱情的经营而妻离子散。

    困惑之五:爱情被“三角”或“多角”所困惑。爱情本来就是“两角”的,是男女双方互爱的感情。但是现在第三者插足、养二奶、包三奶的现象却冲击着婚姻中的爱情;不是有妇之夫搞婚外恋,就是“一枝红杏出墙头”,妻子给丈夫戴上个“绿帽子”。不是有权人和有钱人在寻欢作乐,就是爱情在受到伤害或无味时偷吃“禁果”。这不仅没有什么爱情可言,反而给爱情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和困惑,破坏了他人的婚姻和家庭。

    凡此种种,爱情在现代社会中遭受到这些干扰、打击和冷落而处在困惑中。这既有历史遗留的传统习俗,也有现代社会变革与发展引起的新挑战;既是社会物质利益刺激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新现象;既有国外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侵蚀,也有国内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诱惑所致。无论什么原因,这都严重影响着一些家庭和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

    二 困惑的爱情与不幸的家庭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有一句名言:“幸福的爱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如果爱情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进入家庭,或者家庭中的爱情带着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这个家庭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不幸。

    困惑的爱情大多会导致不幸的家庭。爱情很伟大,它通过婚姻和家庭构成了整个人类社会,甚至是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爱情又很渺小,它只囿于男女之间,是男女之间在心灵、情感和生理上需要的一种反映。爱情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进入婚姻和家庭,但一旦进入家庭后,它又受到家庭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等现实的冲击,难免变得淡漠和无味,处理不好时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如果这种家庭中的痛苦大于爱情所渴望的需求,或者已经得不到这种需求,那么这个婚姻和家庭就会解体,也应该解体,因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自由的婚姻,或者是不道德的婚姻。

    因此,步入婚姻和家庭的爱情不仅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也要经得起各种矛盾的冲击和压力,还要夫妻双方经常自我修养和“保鲜”。

    步入婚姻和家庭的爱情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无论是男性或是女性,一旦步入婚姻和家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都必须承担起多种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夫妻双方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并扮演好各自在家庭中的角色,赡养好夫妻双方的老人,这是终生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人、下有子女,在工作上还正是挑重担、出成就的时候。这就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做到在工作上当一个好领导或好部下,在长辈面前做一个好孝子,在爱人面前做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在子女面前做一个好爸爸或好妈妈。

    步入婚姻和家庭的爱情要经得住各种矛盾的冲击和压力。每个人都生活在矛盾之中,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生活就是处理各种矛盾,享受生活也是处理好自己的某种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要生活得好一点,把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好,不要使矛盾激化或发生冲突,就要看自己处理生活矛盾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在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大体可分为理财、家务、赡养老人、养育子女、习惯爱好、性格言行等类。这些矛盾处理得好一点,矛盾就少一点,否则积重难返,会使矛盾激化,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不幸。这里关键应把握好三点:一是夫妻双方多交流、多商量、多磨合,尽可能达到思想一致、意见一致、行动一致、生活习惯一致;二是夫妻意见不一致、生活习惯等有差异的,要互相忍让,退一步海阔天空,百忍家中有太和;三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莫为小事动干戈,只求健康心情好。这样,在爱情基础上建立的家庭,将会过上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享受人间天伦之乐。

    步入婚姻和家庭的爱情要夫妻双方时常自我修养和“保鲜”。还未进入婚姻和家庭的爱情是那样热烈、真诚和渴求,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缠绵。然而一旦进入婚姻和家庭,随着时间的消逝和生活的磨炼,它的热度将逐渐减退,恋人的誓言会变成真实的谎言。因此,步入婚姻和家庭的爱情,要夫妻双方时常自我修养和“保鲜”。自我修养关键有三点:一是忠于对方,不能背叛你心爱的人。背叛是夫妻间最禁忌、最不可饶恕的事。二是以诚相待,不能说谎话,多大的事,说实话就能解决问题。三是互尊互爱,这是家庭和谐的基础。说起“保鲜”,一般妻子还比较重视,但丈夫也应有几招鲜:工作上要踏实能干,经常有进步,自己有所成绩时也会给妻子带来一种荣耀和满足的感觉;生活上要尽可能安排得丰富多彩一点,让妻子时常有新鲜感;经济上要留一手,有了钱就经常买点好吃的或小礼品回家,让妻儿们高兴高兴;家务上要干而求精,能而不炫,既要显示出不懒惰,又要保持男子汉的风度。这样持之以恒,爱情才能永葆青春。

    三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

    现代爱情的困惑导致婚姻和家庭的种种不幸,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爱情观,彻底清除从国外带来的某些不健康的婚恋观。同时,也要排除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引起的爱情、婚姻方面的不良现象和旧社会遗留的不良习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

    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应该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这主要有:一是在现阶段尽管经济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在物质财富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仍较大的情况下,选择配偶及谈恋爱时,完全不考虑经济条件是不可能的。二是在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的条件下,选择配偶及谈恋爱时,更多地要考虑生活质量、生活品位和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在现代科技及社会发展条件下,选择配偶及谈恋爱的方式、场所有新的变化,如在酒吧、网上谈恋爱等。这本无可厚非,但也要把握好一个度,特别是在公共场所、众人面前不应该有爱情交流的拥抱亲吻等现象。这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是具有充分自由的。新中国成立前实行一夫多妻制和家长制,包办买卖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形式盛行,很少有什么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解放、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婚姻自主等替代了旧的封建制度和传统习俗。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农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们走出农村进城打工,纷纷自由恋爱、自主婚姻,把自己的心上人领回家。这在旧社会甚至改革开放前是不可思议的,它大大推进了农村旧婚姻习俗和观念的彻底转变,为自由恋爱和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是有责任、有义务的。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爱情开启着婚姻,婚姻自然构成一个家庭;家庭是爱情的归宿,也是爱情与责任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是爱情与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但有的人也许受西方独身主义的影响,怕爱情进入婚姻家庭后承担责任和受各种矛盾的烦恼,把自己的爱情闸门紧紧关闭,或在门外寻求爱情。这与社会主义现代爱情观不相适应,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评论:“婚姻,如果是一座牢狱,那么,独身是一种犯罪,每一个独身者,是一个在逃未获的通缉犯,直到他归案。只有受到该受的管束,别人心里的石头才会落地。”

    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是合乎道德规范的。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不过,个人性爱的持久性在各个不同的个人中间,尤其在男子中间,是很不相同的。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这只会使人们省得陷入离婚诉讼的无益的泥污中。”可见,社会主义的现代爱情观应是合乎道德规范的,没有道德的爱情是不持久的,或者就根本不是真正的爱情。因此进入婚姻的爱情时常要用道德规范来保持爱情的永久性,一旦确实失去了爱情的婚姻就应该解除它,否则也是不道德的。当一个人回忆爱情往事的时候,并不会因为爱人之多而感到幸福和满足,只有那专情的历历在目的情节才能够回味无穷,也才能从中感悟到爱情的魅力和伟大。

    四 全社会都应加强青少年的爱情观教育

    当今,我国经过大改革、大开放和大发展的历史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同时,在某些方面也无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反映在爱情、婚姻和家庭领域里,主要是受旧的封建意识和新时期的个人至上、性自由等思想的影响,致使爱情困惑、婚姻不稳定、离婚率上升。特别是有些青年学生甚至初中生,在萌动中就朦朦胧胧谈恋爱、稀里糊涂地失身子。这不仅危害了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致使前程被葬送,造成终身遗憾,也给父母亲带来痛心和烦恼,给社会增添了不和谐因素。因此,全社会都应该高度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爱情观教育。

    首先,要从家庭教育入手。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问题。许多父母在子女面前避而不谈有关爱情的话题,更不谈生理卫生和性知识,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不敢正面教育。当然,父母对子女进行爱情观教育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采取简单、粗暴、压制或欺骗的方法,要推心置腹、和风细雨地谈心和交心;也可以以身说法,谈自己的恋爱经验和教训,孩子们也喜欢听父母的恋爱史,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其次,学校教育是关键。人到了青春期,生理条件发育成熟后,爱情的需求是一个必然现象。如果这期间没有正确的爱情观的教育,不帮助他们提高对不良行为的自制能力,就很容易在爱情方面发生问题或走上邪路。因此,建议学校在生理卫生课中增加社会主义爱情观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们认识到树立社会主义爱情观的重要意义,明确爱情是要有道德的,婚姻是爱情与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的,不论婚前婚后都要认真对待婚姻,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不能一时冲动、不顾后果、不负责任。

    最后,社会教育迫在眉睫。社会教育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戏剧、音乐、书刊、报纸等形式的教育,进入信息时代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些不法商家私欲膨胀,利用计算机网络大肆开设淫秽网站,严重毒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有些商家与公安战线的腐败分子相互勾结,使打击淫秽网络的活动受到严重阻力。因此,应在惩处社会腐败分子的同时,政府牵头组织公安、城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统一组织、统一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查处和取缔非法淫秽网络活动,严禁青少年进入网吧。这是我们对青少年的爱情观教育中,迫在眉睫的大事。

    (本文曾发表于《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