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字,是浑南二校的魂。
她像小溪清澈见底,她像大海深邃无边。在孩子们的眼神里,你可以读到这个字;在孩子们的歌声里,你可以听到这个字;在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的读书笔记里,你可以看到这个字。
这一个字,凝聚着浑南二校的核心价值观;这一个字,更昭示了教育的良知。浑南二校人用自己的心对这一个简单的“爱”字进行了解读。2007年3月26日,在学校报告厅,丛莲芳校长向全体老师、学生和家长郑重地宣读了这份“爱的解读”:
爱——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爱是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要求。爱就像阳光、空气、雨露一样,无处不在;爱也像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样,朴实无华。心灵深处最美好的东西,那一定是爱;心灵深处最闪光的东西,那也一定是爱!爱的力量比什么都强大,它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无法去衡量,然而,它的强大却可以改造你,给你带来比任何财富都更多的快乐!爱是打开幸福大门的万能钥匙,有了爱,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
爱——学校教育的基石
教育的真谛就是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人师者,必须追寻爱,让爱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充盈着周身每一个细胞。老师们,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以我们自身的高尚品格,过硬的业务技能,一定会感染我们的学生。让爱激励我们二校的每位教师真心地做到:
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
我们有幸成为二校的教师,就不能忘记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孩子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
爱——家庭教育的沃土
亲爱的家长朋友,对孩子来说,父母的爱就如同孕育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阳光和水那样重要。然而,如此重要的感情,也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误区”。现代家庭,家长爱心之切,爱之过度,爱之过分,集各种爱于一身的孩子竟不知道这是一种爱,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是一种烦恼,使他们失去了自由,因此,家庭的爱,出现了“五过”,带来了“五无”:
一是父母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望;
二是父母过多的干涉,带来的是孩子的无奈;
三是父母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
四是父母过分的关心,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
五是父母过多的指责,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措。
扭曲了的爱,生产出了“五无”产品。孩子在痛苦,大人在焦虑,社会在反思。亲爱的家长朋友,如果你真的爱孩子,请你做到:
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
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我们有幸成为孩子的父母,就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
爱——孩子成长的营养
亲爱的同学们,在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呵护下,你们在享受爱的同时,也一定要在爱中汲取营养,学会去爱。在家长工作繁忙时,你的一声问候,会驱走他们全部的疲劳,就在这话语间,你学会了爱,懂得了亲情之爱;走在校园里,你弯弯腰,拾起一张废纸屑,小树看到了也会对你微笑,你在细微处学会了爱集体;在雨天里你为同伴撑起一把伞,你懂得了爱带给你的快乐,你学会了爱伙伴;在你把一份书写工整的试卷交到老师手中的时候,老师满意的微笑,让你懂得了这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在你手捧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时,你就是在与一个个伟大的人交谈,他们教你学会爱祖国、爱科学、爱自然、爱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
让我们做到:
用忠心爱祖国,用孝心爱父母,用诚心爱学校,用热心爱书籍,
用真心爱科学,用童心爱自然,用善心爱同伴,用信心爱生活。
同学们,爱的营养会让你健康茁壮成长,会让你学会感恩,学会奉献,学会分享,会让你成为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爱——浑南二校的精神力量
可亲可爱的浑南二校的全体师生,相信“爱”会成为凝聚浑南二校的精神力量,我们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关爱下,一定会把“爱”打造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永远牢记爱的宣言,在爱的感召下团结一心,用爱来构造和谐校园的基石。
浑南二校把校训确定为“爱”,让爱充满校园;让我们坚信有爱就有生活,有爱就有希望,有爱就有明天。让我们在师生的问候中,在愉快的课堂学习中,在为校争光的各项活动中,相亲相爱,让我们浑南二校师生的成长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让每一位走进浑南二校的人都能够感受到爱意拂面,感受到爱潮涌动,都会被爱感染,都愿意投身到我们爱的活动中来,和我们一起享受爱的幸福与快乐。让我们携手,用爱心点燃爱心,共创美好的未来。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浑南二校校训的特点,我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在网上“百度”了一番,随机查找到了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47所小学的校训,这些学校,来自祖国的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有直辖市,有省会城市,有中等城市,有小城市,还有农村乡镇,其间不乏赫赫有名者,大多则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学校。现摘录如下:
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求真感恩,知耻励行。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四条小学:知耻自励,存诚不欺。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以爱育爱,以学论教,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
北京市光明小学:我能行。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上海浦东新区塘桥第一小学:一笔一画练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上海市徐家汇向阳小学:求趣。
上海市宝山区同泰路小学:勤,俭,智,恒。
重庆市天台岗小学:言行儒雅,博学善思。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苏州叶圣陶实验小学:善教善导,主动发展。
广东省汕头市锦泰小学:好学,尚礼,合作,创新。
汕头市升平区溪东小学:文明,健美,勤奋,进取。
东莞市东城区东城小学:报效祖国,服务人类。
东莞市朝天实验小学:明德归仁。
扬州市梅岭小学:爱国,修身,齐家,治学。
宜兴市张渚小学:行文并进。
宜兴市城北小学:坚净(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
陇西县城关第一小学:健康,快乐,团结,进取。
溧阳市上黄小学:忠诚俭朴。
杭州市萧山高桥小学:爱众亲仁,乐学笃行。
九江市浔阳区龙山小学:永远微笑。
常熟市实验小学:崇德尚文,厚积薄发。
常熟市花溪小学:真(坚信真理,言真行直),勤(勤学勤练,勤劳勤勉),活(动脑动手,活学活用),新(求实创新,学做新人)。
连云港市院前小学:厚德,笃学,励志,树人。
吉林市船营区实验小学:以德威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廉示人,以博深的学识影响人,以精湛的业务信服人,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人,以激励的语言鼓励人。
海门市通源小学:真爱真知,笃信笃行,溯本溯源,通识通才。
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小学:勤奋好学,诚信为人。
成都航天小学:以书籍为友,与诚信相伴。
湖北省黄石市武汉路小学:健康,聪慧,高尚,快乐。
遵化市实验小学:尚礼,博爱,坚毅,创新。
江都市丁沟中心小学:有理想,有责任感,平等合作,奋发进取。
隆安县乔镇建镇中心校:崇德兼善,奋发图强。
阜新市铁路小学:勤奋好学,守纪团结,文明健美,尊师爱生。
张家口市桥东区五一路小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新疆伊宁市第十五小学:勤学多思,团结创新。
绍兴市鲁迅小学:独立,独特,独创。
肥城市王庄镇北尚小学:用爱心连接你我他。
山东省章丘朱家峪村山阴小学:忠勇为爱国之本,孝敬为齐家之本,礼仪为出世之本,仁义为道德之本,民众为国家之本,教育为兴国之本,创业为发展之本,整洁为强身之本,学优为栋梁之本,策略为目的之本,无知为败事之本,有恒为成功之本。
山东文登文峰小学:养浩然之气。
吉安市师范小学:我努力,我成功。
南京市鼓楼区赤壁路小学:做最好的自己。
仙桃市实验小学:我们用心去做。
张家港实验小学:端、勤、毅。
长沙市天新区青园小学: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四川省都江堰浦阳中心小学: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幸福,并懂得如何追求幸福。
在网上搜索各地学校校训的同时,我还利用工作之便,在寒假之前,向全市13个区、县(市)900多所中小学下发了“沈阳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调查表”(附后),就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歌、校旗等进行了调查,收回问卷514份。关于校训一项,在514所学校中,有509所学校有校训,5所学校没有校训。其中,在600多所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中,回收问卷317份,在回收的问卷中,仅有1所小学没有校训。需要说明的是,除了新建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外,这些学校大多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甚至是百年老校,但相当一些学校校训确定的时间却是最近几年。在此摘录沈阳各区县部分小学(含设有小学部的学校及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校训:
东北育才学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爱国,诚信,勤奋,健体。
和平区河北街第二小学:养成奠基品格,创造开启智慧。
和平区南京街第一小学: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和平区四经街第一小学:日事日毕,日有所进,日后有为。
和平区望湖路小学:刻苦求学,创新探索,面向世界,报效祖国。
沈阳市岸英小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勤学,创新,文明,合作。
沈河区中山路小学:诚,洁。
沈河区文萃路小学:荟萃真知,磨练真能,学做真人,陶冶真心。
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责任。
皇姑区步云山路小学:自尊,自强,勤奋,向上。
皇姑区昆山西路第二小学:质朴,求实,勤勉,守信。
皇姑区宁山路小学:严谨治学,博学生动,平等互助,和谐发展。
皇姑区珠江街第三小学:崇德,敏思,健康,快乐。
皇姑区新北小学:文明,勤奋,健美,创新。
铁西区齐贤街第一小学: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铁西区齐贤街第二小学:书香儒雅兼容并蓄,启智创新和而不同。
铁西区保工街第二小学:尚德,重义,善学,负责。
铁西区太阳小学:勤思自律,活泼创新。
铁西区勋望小学:亲近绿色,共享快乐。
大东区白塔小学:厚德,守责,创新,求优。
大东区东新小学:正直,谦逊,勇敢,坚韧。
大东区北海小学:睿智,修身,博学,自主,诚挚。
大东区木匠小学:礼,立,理,励。
大东区杏坛小学:博学,慎思,明辨,笃行。
于洪区国奥小学:博,搏。
于洪区三十家中心校:为人要正,做事要公,治学要精。
于洪区朝鲜族吴家荒小学:勤奋,思想,励志,奉献。
于洪区郑家小学:乐思,睿思,善思,思之本源,勤学,好学,博学,学无止境。
东陵区泉园第二小学:规范有序,健康向上。
东陵区浑河站小学:做人求真,做事求勤,思维创新,目标求高。
东陵区南塔街小学:我健康,我快乐,我成长。
东陵区祝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崇德,求真,向善,尚美。
沈北新区财落中心小学:文明守纪,勤思乐学。
沈北新区尹家乡中心小学:立德立志,成人成才。
沈北新区石佛寺朝鲜族锡伯族乡小学:重德,勤学,明理,思进。
沈北新区朝鲜族学校:诚实进取,勤学敬业。
苏家屯区牡丹街小学:勤学严教,尊师爱生。
苏家屯区文化路小学:阳光伙伴,快乐同行。
苏家屯区永乐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永不言败,敢为人先,乐教勤学,开拓创新。
苏家屯区十里河九年一贯制学校:厚德。
辽中县辽中镇第二小学:和谐,诚信,善思,创新。
辽中县肖寨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求知,立志,养德。
辽中县大黑岗子九年一贯制学校:厚德博学,日新月异。
辽中县于家房九年一贯制学校:求严,务实,勤奋,进取。
新民市第九小学:理想美好,学习勤奋,言行文明,体魄健美。
新民市兴隆堡九年一贯制学校:勤学,健体,明理,守信。
新民市前当堡九年一贯制学校:求高,树德,思远。
新民市罗家房曹家九年一贯制学校:团结,进取,立志,成才。
康平县方家中心小学:勤,严,细,实。
康平县含光小学: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全面发展。
康平县康平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莘莘学子刻苦攻读,辛勤园丁爱岗敬业。
康平县西关乡逸夫九年一贯制学校:务本求实,争优创新。
法库县法库镇中心校:厚德启智,益能健体。
法库县柏家沟九年一贯制学校:文明,勤奋,求实,创新。
法库县冯贝堡中心校:诚实做人,追求自立。
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勤学,苦练。
遴选校训的过程中,我努力地规避那些单调的词汇和句式,但是在300多条小学校训中,能够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并具有独创性的校训实在是少之又少。东北育才学校旗下的东关模范小学是周恩来总理少年读书的地方,学校把总理当年铿锵有力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校训,彰显了学校的历史,育才学子在校训精神的感召下,发奋读书,屡屡在国际比赛中为祖国摘取桂冠,可谓有名有实。新建于2005年11月,由原5所小学和乡初中共同组建的苏家屯区永乐九年一贯制学校“永不言败,敢为人先;乐教勤学,开拓创新”的校训将学校所在地名称同时也是学校名称中“永”和“乐”两个字拆分开来,智慧地运用到校训当中,字面上渗透出浓浓的乡情,妙不可言,在内容上则充分体现了广大师生在实现农村九年一贯制这一新的办学模式后,面对崭新的学校,以实际行动开创学校美好未来的勇气和决心。
偶然间也会眼前一亮,定睛再看,却和我在网上收集到的外地某校校训完全一致,没有时间去考证是否“正宗”,只能忍痛割爱。缺乏特色,大概是沈阳市中小学校训的通病吧。首先是用词重复,形式单一。某地区一所小学和一所高中的校训不谋而合;300多条小学校训中,“四词八字”式校训193条,占60.88%,在“四词八字”式校训中,使用“团结”“勤奋”“严谨”“求实”“务实”“进取”“向上”“创新”“求新”“和谐”“文明”词汇中两个以上的共96条,占30%;使用到其中两个的36条;三个的36条;四个的24条,在这24条中,以“团结勤奋”开头的就有8条,后面紧跟着的不是“务实创新”就是“求实进取”,以“文明勤奋求实”开头的有2条,后面分别跟着“创新”和“进取”,全部使用“团结勤奋求实向上”的有3条,全部使用“团结文明求实奋进”而且顺序都完全一致的有3条。数百条校训,用词略有重复,在所难免,但比例如此之高,甚至表述完全一致,似有不妥。其次是内容上把校训混同于校规校纪,缺乏对学校文化内涵和传统的挖掘,未能体现出学校自身的精神特质,略显平淡肤浅。三是大多数校训似乎只是用于训导学生,与校长、教师和员工没有关系。一些校训在字面上虽然看不出针对学生还是教师,但在对校训含义的阐释中则非常明确地标明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劝导。四是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较低,多数情况是,学校的校训与其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似乎看不出什么内在的联系。五是作为学校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统领其他可以承载和彰显学校精神的重要元素如校歌、校旗的特征不够明显。由于缺少统筹策划,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训、校歌、校旗等不是浑然一体,而是单摆浮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训独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发挥。
与我所能收集到的全国各地以及沈阳本地区小学校训相比较,浑南二校的校训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个特点:表述简洁。
仅有一个字,应该说是简洁得不能再简洁了。在我所能收集到的校训中,除了于1928年11月由张学良先生创建的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的校训“诚”以外,一个字的校训便只有浑南二校的“爱”了。
简洁的最大好处是便于记忆。浑南二校的每个学生、每位老师、每位家长,甚至每一个来访的客人,都能记住“爱”的校训。而且我想,会牢记终生。
校训是学校为了树立优良校风而制定的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准则。既然需要共同遵守,前提是每个成员必须知晓。不知道,何谈遵守。在统计汇总沈阳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基本情况调查表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校在调查表“教师和学生是否很熟悉校训”一栏中都填写了“很熟悉”、“非常熟悉”、“是”的字样,只有极个别学校在这一栏中填写的是“一般”。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3月1日新学期开学后,我请我的同事代劳,从上面提到的学校中随机抽取了20所学校,通过给校长打电话的方式,了解校长对自己学校校训的掌握情况,调查的结果是:能够不假思索地立刻回答出来,并且和学校填写的调查表中的表述完全一致的有6位校长;能够回答出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校长是4位;对自己学校的校训竟然一无所知什么也说不出来的有6位;能够回答但是所言内容和学校在调查表中的表述不一致的是4位。是校长反应迅速,急中生智,还是工作人员不负责任随意填写,我不好去妄加猜测,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恐怕都足以说明,在那个学校里,校训只不过是一个摆设而已。
相对于我们随机抽查的学校,浑南二校的校训之所以能被师生牢记,客观地说,显然首先是沾了简洁的光。
简洁是智慧的真谛。
第二个特点:语义浅显。
语义浅显便容易理解。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爱”的解释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喜欢;爱惜,爱护;常常发生某种行为。词典中列举的基本词组主要有:爱不释手、爱戴、爱抚、爱岗、爱国、爱国主义、爱好、爱护、爱怜、爱面子、爱莫能助、爱慕、爱情、爱人、爱屋及乌、爱惜、爱心等。在浑南二校,我特意翻看了孩子们的语文教科书,“爱”这个字作为生字出现在第一册第三篇课文《学校是乐园》中,课文中写道:“我爱我的学校,学校里有老师,有同学,大家一起学习,亲亲热热。我爱我的学校,学校里有教室,有操场,大家一起做游戏,快快乐乐。”接受了学前教育的孩子,大多在上学之前就已经认得这个字了。
爱,这个不折不扣的常见字,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率也极高。登录互联网,打开电视、收音机、MP3甚至手机,翻开报纸、杂志和书籍,会友、吃饭、闲谈,我敢说,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听到或说到这个字,躲都躲不过,不信你试试。
第三个特点:体验在先。
在把“爱”确定为校训之前,对于“爱”,浑南二校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就都已经有了亲身的体验。且不说那风华正茂的教师群体,也不说那些含辛茹苦养儿育女的平民家长,更不必说年近花甲饱经岁月风霜、历尽人间冷暖的老校长,单说那一个个调皮天真的小孩子,哪一个不是沐浴着爱的阳光一天天长大?没有哪一个人会说他从来就没有被爱过,也没有哪一个人会说他从来就没有去爱过别人、爱过人世间美好的事物。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我们先从小孩子说起,他起初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9)是的,他必定是被爱过,才懂得了什么是爱,他懂得了什么是爱,才会努力去爱。
人人都曾感受到,人人也都曾做到,人人定会做得更好。知行合一,可谓教育乃至人生的佳境。
在学校教育中,没有什么比让孩子们获得一份感动更有力量,更没有什么比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更为可贵。因为生命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的体验。你的生活,不是别的,不是你所拥有的一切,而是你所经历的一切,是你在经历过的一切中,留在内心深处的感受。因此,学校决不仅仅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场所,而应该成为孩子们体验生活、丰富经历、享受生命的天堂!
第四个特点:内涵丰富。
“爱”的校训,虽然表述简单,语义浅显,但浑南二校人赋予其中的内涵却极为丰富。在浑南二校人的心中,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是学校教育的基石,爱是家庭教育的沃土,爱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爱更是浑南二校的精神力量。学校对校训的解读,明确地指出,不仅老师和学生要遵从校训,而且家长也要努力走出“爱的误区”。哪个做家长的都不能说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吧,既然你爱,就请遵循正确的方式。以一个实实在在的“爱”字,无形之中,轻轻松松,征服了家长的心,把家长一个个拉进了教育的队伍。以校训的方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提示,拓展了学校教育的空间,放大了学校教育的功能,也算是一种创新吧。
第五个特点:形成品牌。
“爱”的校训,是浑南二校对其“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引领每个孩子的成功、分享每个孩子的快乐”这一办学理念以及“努力把学校打造成崇尚创意的校园、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发展的家园、社区共享的学园”办学目标的高度凝练。因此,学校在向教师、学生和家长推出校训时特别举行了一个庄重的仪式,详细地解读,使“爱”这个平凡的字眼儿,在每个人的心中平添了几分神圣,提高了师生、家长对校训的认同感。
认同仅仅是一个前提,校训要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必须有行动的支撑。学校围绕“爱”的校训,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人人参与,逐渐形成了“爱”的学校文化品牌。
第六个特点:稳定性强。
浑南二校选取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最好理解的字,一种最基本的人类行为作为校训,不受时代、地域、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随之带来可以永久流传的可能性。同样是百年历史,一些知名大学的校训得以世代相传,而中小学的校训为什么却很少有保留下来的?没有必要期待“爱”的校训能够扬名天下,但求她永远伴随二校的成长。
爱是一种情感,需要用心去体会;爱是一种能力,需要用心去获得;爱是一种行为,需要用心去实践;爱是一种信仰,需要用心去追求。我无意夸大校训在学校办学中的作用。校训的力量不仅在于训,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感召。在浑南二校,我的确能感受到,“爱”的校训营造出的温暖气息和她所支撑着的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教育专家,丛校长十分重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校训的确立。在浑南二校,“爱”的校训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在确定校训之前,结合浑南地区孩子的特点,结合浑南地区的实际,丛校长首先确立了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朴实,不要高深,要贴近师生和家长,谁都能懂,谁都能做到。
“爱”的校训是在正式开学半年之后产生的。丛校长说,没有爱,我们的学校长不大,这是一种感觉,一种老师、家长、学生共同的感觉。建校之初,丛校长经常把自己熟悉的一些专家、学者和朋友邀请到学校,和班子成员、老师们一起交谈,那种交谈是无拘无束的,是自由曼妙的,有时是和风细雨,有时又是激情四射,心与心的碰撞,不时擦出智慧的火花,有心人便在这火花中获得灵感。
那些日子里,大家谈得最多的,挂在嘴边的,总是学校得到的种种关爱。丛校长说,建校初期,学校面临重重困难,几乎每天,学校都会遇到这样那样棘手的问题,真是步履维艰,人生地不熟,身边一个人都不认识,校园外垃圾成堆,都不知道找谁才能清运走,每当感到孤立无援时,总是有上级领导、朋友伸出援手。每一次临危解难、每一次真情相助,哪怕是一次探望、一个目光、一句鼓励的话,在丛校长眼里,都是巨大的关爱。在二校人的心里,更为珍重的是家长的参与,丛校长说家长对学校特别支持,学校有活动,只要一号召,家长都积极参加。家长们在体力上的付出也让二校人念念不忘。最让人感动的是家长的宽容,他们对学校不挑剔。最初的时候,新教师上课不过关,家长不告也不找,更没有一个提出换老师的,怀揣着一颗本分而善良的心静静地守候着。这份宽容,来自对教育专家领衔的团队的极大信任,而这份信任,在此后的日子里,则转化为教师成长的动力。年轻的老师,没有让任何人失望。
“没有爱,浑南二校长不大。一路走来,我们感悟到的就是这份爱。”
对于二校人来说,“爱”的校训,不是他们在字典里找到的一个词,而是在创业中感悟到的一份情!
这份情,延续在每个人的心里,相互温暖,彼此感动,如此深邃,如此烂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