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这样的人,他魅力十足,能够轻而易举地把周围的人引入他的轨道。当你和他谈论人生时,他的目光中洋溢出亮丽的光彩。每次和他聊过以后,你会觉得刚才好像沐浴在一道美丽而温暖的阳光里。
这光就是爱,我们大家都可以得到这古老的、美的秘诀。当我们真诚关心他人,美就会降临,使人难以抗拒。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变成这样的人,我们一定能够!
我们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烦恼的时候要多于平静的时候。然而只要我们花时间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去关心他人,我们就能获得上天的力量,我们的心情便会豁然开朗。
不管你有多忙,都不要敷衍家人、朋友、恋人、同事。轻柔地说,专心地听,把每一次谈话都当做今天你心里最重要的事。交谈时请凝视孩子们和伴侣的眼睛。摸摸猫,拍拍狗,对你遇见的每一个生灵都慷慨施爱……
看看一天结束的时候你的感觉会有多么不同。
冰心先生曾说,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用爱播种,一定能使生命之树翠绿茂盛,无论是阳光下,还是风雨里,都可以闪耀出一种读之即在的幸福。
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没有它,一切只余苦涩。
所有的爱,都是人性的通道
爱,在原本的汉字中是有心的,这有着很深的含义,爱从心里发出,然后流到别人的心里,在人与人之间搭建起一条长长的爱心之桥。爱,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力量。
一战期间,美、德两军在一处平原相遇,双方交战激烈,枪声不断响起,在他们之间的是一条无人地带。一个年轻的德军尝试爬过那个地带,结果被带钩的铁丝缠住,发出痛苦的哀号,不住地呜咽着。
相距不远的美军都听得到他的惨叫声。一个美军无法再忍受,于是爬出战壕,匍匐向那德军爬过去。其余美军明白他的行动后,就停止开火,但德军仍炮火不辍,直到德国指挥官明白那年轻美军的行动,才命令军队停火。
此时,战场上出现了一片沉寂。年轻美军匍匐爬到受伤的德军那儿,救他脱离了铁钩的纠缠,扶起他走向德军的战壕,交给已准备迎接他的同胞。之后,他转身走回美军阵营。
忽然,一只手搭在他肩膀上,他转过来,原来是一位获得铁十字勋章的德军军官,从自己制服上扯下勋章,把它别在美军身上,才让他走回自己的阵营。当该美军安全抵达己方战壕后,双方又恢复那毫无理智的战斗。
我们知道我们生存的世上,不仅有嗜血无情的战争贩子,也有腐败堕落的政府官员;不仅有着流血和死亡,也有着欺诈和虚伪;不仅有着纸醉金迷的享乐,也有着声色犬马的诱惑。这些,不是我们能够无视其存在的,也不是我们能够荡涤殆尽的。但是,我们能在自己的心里将这些东西清扫干净,还自己一片洁净的空间。应该相信,“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的思想造就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爱护自己,爱护自己善良、朴实的天性,爱护自己懂得爱并珍视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一块纯净生动、仁爱无私的净土,永不放弃对真诚的情感、对善良的人性、对美好的人生毫不犹豫的、执著坚定的追求,即使我们不能使所有人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至少也可以使自己的世界更美好。
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爱,加入那个传播爱的队伍,你慢慢就会发现,爱拥有传染的魔力,她可以波及任何人的心灵,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坏人,在他们灵魂的深处也还保留着一块温软的园地,可以感受爱,可以感动。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谁不愿意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呢?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经常能够看到各种“献爱心,送温暖”的活动,因为在大家的心中还有爱,爱心让这个世界充满了温暖。
这个世界是由爱来维系的,如果失去了爱,失去了人性,那么离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幸福需要被提醒
毕淑敏有篇文章中写道: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会一起说:别骄傲!沉浸在欢快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睁大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地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守住零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
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不要受骗……提醒宠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是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简而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她。
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
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轰轰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你需要静静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所以,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我们常常被生活中的苦难蒙蔽双眼,从此无法找到幸福的曙光。记住提醒自己要幸福,不要丧失找寻幸福的能力,擦亮双眼,其实身边的许多事都是幸福的源泉。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
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
自给自足,自己就是一切,这就是幸福最主要的品质。我们无须过多重复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在商福特那措词巧妙的话语中也出现过同样的思想:"幸福决非轻易获得的东西,在别处不可能找到,只有在我们身上才能发现。"
当一个人确信自己不能依靠其他任何人时,生活的重负和不利的处境、危险和烦恼就不仅难以计数,还不可避免。
追逐名利,饮酒狂欢,生活奢侈,所有这些都是通往幸福之路的最大障碍。它们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享受到种种乐趣。欢快和愉悦,但它们同样也导致期望和幻想的过程,而不断变幻的谎言将成为其不可避免的附属物。
一个社会必须包括成员之间的互相适应和社会对其成员的制约。这意味着社会的规模越大,越令人乏味。只有一个人独处时,他才是他自己。倘若他不喜欢独处,他便不热爱自由。只有当他孤独无依时,才真正时自由的。社会,常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这种压抑感如同社会必然的附属品一样,使人无法摆脱。一个人的独立性越强,越难成为与他人交往关系的牺牲品。对于独居,是欢迎、忍耐还是逃避,要根据个人价值的大小来决定。当一个人独处时,可怜的人体验到的是他的全部不幸,聪明人喜欢的却是独处的高尚和伟大。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如果一个人在自然禀赋中居于较高的地位,那么他感到寂寞冷落便是自然而然且不可避免的。如果他周围的环境干扰了这种感觉,那么这个环境对他就不适宜。如果他不得不会见许多性格迥异的人,他们将会对他施加种种影响,破坏他精神的宁静;他们将使他失去自我,却无法补偿这种损失。
一个人丧失了自我,变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就丧失了对幸福的判断和追求。只有找到“本我”,才能咀嚼幸福的味道。
涤荡争吵,弹奏生活的和谐
我们总是觉得生活亏待了自己,所以总是对生活怀有很大的怨气。这些怨气发泄出来的时候,又会牵连到我们身边的人,于是很多无缘无故的争吵,破坏了我们生活的和谐……
有两个有着特殊背景的人都有着亚洲血统,后来都被来自欧洲的外交官家庭所收养。两个人都上过世界各地有名的学校。但他们两个人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别:其中一位是40岁出头的成功商人,他实际上已经可以退休享受人生了;而另一个是学校教师,收入低,并且一直觉得自己很失败。
有一天,他们一起去吃晚饭。晚餐在烛光映照中开场了,他们开始谈论在异国他乡的趣闻轶事。随着话题的一步步展开,那位学校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讲述自己的不幸:她是一个如何可怜的亚细亚孤儿,又如何被欧洲来的父母领养到遥远的瑞士,她觉得自己是如何的孤独。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表现出同情。随着她的怨气越来越重,那位商人变得越来越不耐烦,终于忍不住制止了她的叙述:“够了!你一直在讲自己有多么不幸。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的养父母当初在成百上千个孤儿中挑了别人又会怎样?”学校教师直视着商人说:“你不知道,我不开心的根源在于……”然后接着描述她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
最终,商人朋友说:“我不敢相信你还在这么想!我记得自己25岁的时候无法忍受周围的世界,我恨周围的每一件事,我恨周围的每一个人,好像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对似的。我很伤心无奈,也很沮丧。我那时的想法和你现在的想法一样,我们都有足够的理由报怨。”他越说越激动。“我劝你不要再这样对待自己了!想一想你有多幸运,你不必像真正的孤儿那样度过悲惨的一生,实际上你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你负有帮助别人脱离贫困旋涡的责任,而不是找一堆自怨自艾的借口把自己围起来。在我摆脱了顾影自怜,同时意识到自己究竟有多幸运之后,我才获得了现在的成功!”
那位教师深受震动。这是第一次有人否定她的想法,打断了她的凄苦回忆,而这一切回忆曾是多么容易引起他人的同情。
商人朋友很清楚地说明他二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历经挣扎,而不同的是他通过清醒的自我选择,让自己看到了有利的方面,而不是不利的阴影,“凡墙都是门”,即使你面前的墙将你封堵得密不透风,你也依然可以把它视作你的一种出路。
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发生,如果你一直沉溺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中,不停地抱怨,不断地自责,这样下去,你的心境就会越来越沮丧。一直只懂得抱怨的人,注定会活在迷离混沌的状态中,看不见前头亮着一片明朗的人生天空。
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的,你坦然面对,却突然发现原来的事情都不算是事儿了。就像俗语所说的:天没放晴,是因为雨没下透,下透了,自然就晴了。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跟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坦然的生活,追逐自然的幸福。
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个,就是善待自己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
遇到你真正的爱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地和他相处下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个知己真的不容易;
孟尝君在自己的领地广招门人食客,并给予优厚的待遇。于是,天下有识之士,都竞相投奔归附。一时间,食客就达数千人,影响甚大。秦国对孟尝君的才能深为恐惧,便使用了离间之计,使孟尝君失去了齐国相国的职务。树倒猢狲散,他的食客也接二连三地离开了他。
后来,他的食客中有位叫冯谖的人,用计使孟尝君官复原职。孟尝君感叹地对冯谖说道:“我对待客人很热情,在招待上也没什么疏忽,以致食客人数达到了三千有余。但是我一旦失去地位,他们全都背弃我而去,没有人来看望我。幸好有你助我一臂之力,才重新恢复了地位。看那些家伙有什么脸面再来见我?如有厚着脸皮回到我这儿来的人,我必将朝他脸上啐唾沫而大加羞辱。”
而冯谖却对他说:“富贵时,大家都来投奔;落魄了,朋友四处流散,这是理所当然的。您看菜市场,早晨熙熙攘攘,到了晚上就变得空空荡荡了。这并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讨厌晚上,而是因为早晨有要买的东西,所以人们聚集到市场上,而晚上没有东西可买,人们就不去市场了。食客们由于您丧失地位而离开您也与此相同,这是由于他们所求的东西没有了,所以您不应该记恨他们。”
孟尝君听冯谖这样一说,立刻心领神会,仍一如既往地对待再次归附到他门下的食客们。
孟尝君虽然愤怒,但还是替别人多想了一些:食客们之所以投奔而来,是对自己抱有很大的期望,想在相国身边干些业绩;自己失势了,对方的期望落空了,哪有不走之理?所以,是自己的沉浮,影响了他们的去留。想通了之后,孟尝君不再记恨他们,照样敞开胸怀接纳这些人,体现了自己的君子风度。
什么是胸怀?这就是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或者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人们常说得理不饶人,其实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才是做人的大度。如今,很多人都抱怨人情淡漠,世态炎凉,人间沧桑,可是这些并不是今天的社会才有,而是古而有之。古人也同样经历了这些苍凉的往事,只不过有度量的人不会把宝贵的经历用在忌恨他人的身上——何况这样做也不值得,没有任何价值,因此看穿了人性中势利与无奈的一面,也就学会了宽大为怀,正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时候我们会遭遇孟尝君一样的背叛,假如我们不能了解别人的期待与失望,也就无法打开自己的心结。而一个耿耿于怀的人,伤害的不仅是别人,还有自己的快乐与内心。
所以,遇到人生中的贵人时,要记得好好感激,因为他是你人生的转折点;遇到曾经爱过的人,记得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得爱的人;遇到曾经恨过的人时,要微笑着向他打招呼,因为他让你变得更坚强;遇到现在和你相伴一生的人,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因为你们现在都得到幸福和真爱。
遇到背叛你的人时,要跟他好好聊一聊,因为若不是他,今天你不会懂得这个世界;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是希望他幸福快乐;遇到匆匆离开你人生的人,要谢谢他走过你的人生,因为他是你精彩回忆的一部分。
善待生命中每一个与你擦身而过的人,你的人生将轻松无比,了无缺憾。
感恩的心,让幸福更靠近
感恩,是一份无私付出的爱心。只有你付出爱心,你才能收获希望,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救援的双手,在别人迷茫无助时,敞开怀抱让他们依靠……无私奉献你的爱,你收获的将是别人的感动和铭记,还有自己一颗满足而幸福的心。
一个美丽的圣诞之夜,哥特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哥特从他的办公室出来时,看到街上一个小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并不时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哥特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是啊,”哥特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送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哥特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哥特原以为小男孩希望的是也能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哥特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男孩,然后问他:“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哥特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门前?”
哥特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这个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他坐下,然后指着哥特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
哥特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个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哥特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很多人只是一味索取,但他们快乐吗?当他们贪得无厌地掠取利益时,他们丧失了更宝贵的东西。而懂得付出的人,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不仅感动了别人,更让自己充满快乐。付出,并不是没有收获,它会让你得到更美好的东西。
或许,我们的付出,不能立刻得到物质的回报,但日子久了,不经意间,一抬头,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曾经播下的种子已经长成一棵大树,上面有好多鸟儿在歌唱。懂得帮助他人的人,他的一生将会越过堵在前面的高墙,走进春意盎然的花园,寻找到那种特殊的快乐!这种幸福是心中的天堂,不断地耕耘才能收获。它就在你我心中,而不必在大千世界里苦苦地求索。付出本身,便是一种回报。
感恩,是一份对于万物都无私付出的爱心,对于爱,付出便是得到,感恩,便是这样一种得到的付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