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对于穷困的人来说,幸福是一种温饱;对于远方的人来说,幸福是跟自己的家人更多的团聚;对于恋人来说,幸福就是每一次的执子之手,朝夕相处;对于夫妇来说,幸福就是在流水般的日子中相伴到老。世界上幸福的方式有千万种,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那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幸福地生活。
我们说幸福是一种对自我的欣赏。欣赏真善美,欣赏每一个感动,懂得欣赏的人生,就是一种幸福。
人生要懂得欣赏,既要欣赏别人,也要欣赏自己。欣赏自己的生活,关爱自己,要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一定要幸福。人总是活在当下的,而幸福就是你在当下的每时每刻的付出和收获。
幸福是一种收获,比如你每天收获着美食,一日三餐,都可以把它们安排得色香味俱全;你每天收获着友情,你关心着每一位朋友,同时也受到朋友们的关心和爱护;你每天收获着爱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无论多少风雨都与你终生相伴;你每天收获着亲情,你的父母姐妹兄弟对你无私的牵挂,使你在生活中无论面对多大困难都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这正是他们给你的精神支持。
幸福也是一种付出,付出你对生活的热爱,努力工作,付出劳动;关心朋友,常送温暖;关心爱人,知寒知暖;关心家人,即使常年在外,也要常打电话,常回家看看。
这些都是你的幸福,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欣赏自己,又怎么能奢望别人来欣赏你呢?要想成功,欣赏自己就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有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每次的成绩都是倒数,在班级里总是抬不起头来。父母为此对他严格要求,但是他的成绩还是不见起色,父母对他很失望,他自己也以差等生自居,常常很自卑。然而,他喜欢上了文学,有一次,他无意间读到一篇散文,深深地被它吸引了,并引起了自己的思考。他忽然发现,原来自己也有很多长处,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他热爱劳动,每到他值日,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为班级争得卫生红旗;他也很孝顺,父母除了为他的学习成绩发愁,在其他方面还是很为他骄傲的;他动手能力强,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他都能摸索着自己修好;他最喜欢的就是玩儿电脑,但是并不沉溺于游戏,而是学习怎么熟练地运用它,父母有时候还要向他请教,甚至说过要让他以后学计算机。他还很有耐心,他喜欢养花,他种的花花草草都长得很茁壮。花红叶绿,把自己的小屋装扮得很美丽。这样想,他的生活里也是有很多的希望和乐趣的。就像他养的花那样,一棵小草也自有它的一份新绿,一朵小花也自有它的美丽,即使是一片落叶也可以发挥它的长处,“化作春泥更护花”。只要自己努力,就总会有进步的时候,就总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从此,他变得自信了,学习成绩也渐渐地提高了,老师同学都惊讶于他的进步,还以他为学习的榜样。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欣赏自己,要自信,要不断地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我有我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修为,一种能力。一个人若总是站在角落里远远地观望着别人的幸福,然后顾影自怜,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福的人,那么久而久之,你只会离幸福越来越远。每个人都会有专属于自己的幸福,只要用心看待周围的一切,掌握幸福的能力,你不仅仅会觉得自己幸福,还会把幸福带给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幸福是很简单的事,幸福就是当下的事。有一个关于亲情的演讲,在一所中学,演讲人给在场的听众——老师、学生、家长算了一笔账,是要孩子好好地爱自己的父母,好好珍惜家庭的温情的。他说,不要做后悔的事,不要等将来爸妈都老了,生命走到尽头了,才意识到身为儿女的失职,再跪在他们面前说对不起。仔细想一想,中学生还可以时常在家跟父母在一起;上了大学,可能就剩寒暑假了;上了班,可能就剩春节了,见面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对于自己最亲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在场的孩子们听得热泪盈眶,许多家长也哭了,不止为自己,他们也在考虑自己的父母吧。所以,不论走多远,都要常回家看看。
以年轻的情怀拥抱幸福吧,不仅是你自己,还有你身边的人,当幸福来临,一定要好好把握。
对着自己说:我爱你
人生在世,幸福是永久有效的课题。自信满满地爱自己;坦坦荡荡地拿起,放下;自在热情地地处理生活中的大小事。任谁的生命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那些真真正正懂得如何爱自己的人,才会切身体会到生命的滋味。爱自己是学会珍爱的开始,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教他如何去爱身边的人?
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关心不爱护,又怎么敢奢望你能好好地去爱别人呢?爱自己,就要关注自己的形象,要时刻注意化化妆,这个化妆不仅是指外表,还包括内在的气质的修养。
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了,很多大学生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形象的问题而遭遇就业的瓶颈。
李静是一所知名的传媒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在大学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虽然外表不是很好,但是专业成绩一直都是排在班里前几名,还拿过不少奖。在毕业参加学校举行的专场招聘会时,她信心满满地去自己中意的一家电视台面试,还准备了一本详细的个人资料,想着这次一定会把自己“推销”出去,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谁知到了招聘会现场,还没等她递上简历,那家电视台的面试官只看她一眼就把她拒绝了:“你是想应聘主持人吗?但是你的形象相对其他人来说好像欠缺了一点。对不起,我们不能收你的简历。”
这样简单直白的拒绝让李静感到很难堪,也很受打击,面试前积累起来的信心也被一扫而空了。虽然说,形象不等于能力,形象好的不一定在能力方面很强,但往往在应聘的时候,面试官在15秒之内就已经决定录不录用你,仔细想一想,面试官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形象问题都不在意,那他的工作态度也就值得怀疑。你能指望他好好地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吗?
人,尤其是女人,美丽是她们毕生追求的事业。正所谓内外兼修,为了容貌更加秀丽,为了吸引更多目光,她们需要化妆。但是化妆并不只是在脸上涂脂抹粉,中国台湾作家林清玄有一篇文章叫《生命的化妆》,里面讲了一个化妆师对化妆的境界的深刻理解:
化妆只是最末的一个枝节,它能改变的事实很少。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体质,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运动与营养,这样她的皮肤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妆有效得多。再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样的人就是不化妆也丑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我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明: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一个人要好好地爱自己,使自己变得更美丽,功夫不止在脸上,还在于改变自身的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有尊严”,这才是“一流的化妆”,也是对生命的化妆。改变一个人表相的最好方法,就是改革内在,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位,这才是真正地对自己的生命个体的爱。
所以,无所谓美丑,也许你不够美,但是只要你懂得这一点,注重提高内在的品味,你可以从各方面来展现自己的美丽。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工作、爱情、享乐是人生的三个重要的方面,偏废了任何一方面都不算完美的人生。”怎么处理这三方面的关系,哪个放在第一位,怎样做才算好好地爱自己,都是需要好好思考的。
我们不是不赞同工作狂,干一行爱一行,为了工作,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只要是兴趣所在,就是一种执著。我们只是说,不要一味地工作,而忘了怎么去生活。人生如旅途,沿途有很多风景,一旦错过了,就再没有机会回头了。我们也不赞同享受狂,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不会挣钱,只知道“啃老”,自己花天酒地不管父母的辛劳,或者像有些“月光族”,不管挣多少,都是自己花光,不管别人怎样,只要自己吃得饱穿得好,这样也是不行的。
人们都说爱情需要经营,婚姻需要经营,其实整个的人生都需要一个很好的规划。日子是过出来的,只有合理地安排,才可以过得有声有色,五彩缤纷。比如去喜欢的地方旅游,就可以愉悦身心,感受到别处的不同的风景。这也是给自己的生命化妆吧。
佛向心中求
年轻时风流倜傥、潇洒英俊的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和佛印禅师一起谈佛论道。有一次,他和佛印泛舟西湖之上,他问佛印道:“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轼听了很是飘飘然。佛印问他看自己像什么,苏东坡瞅着佛印胖大的样子,就很想调侃他,于是说:“看你一身横肉,我看你就像一坨屎。”没想到佛印一点没生气,反而对他微微一笑。佛印的反应令苏东坡很纳闷,他回到家后见到苏小妹,告诉苏小妹事情的原委。苏小妹听了摇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苏东坡恍然大悟,想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禁羞愧难当。
每个人心中都有佛,它会决定你观察世界的视角,影响你对世界万物的最终判断。在电影《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儿和王薄两人,傻根儿是一个心地很纯净的人,没有接触过多少社会的险恶,在他心里,世界到处是清平,怎么会有贼呢?他就想不明白,他自己是个好人,他就认为周围都是好人。而王薄不一样,他自己是个贼,凭着经验,他可以一眼看出黎叔不是一个好人,还有他的那些同伙,也不是什么好人。这就跟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是一个道理,傻根儿内心很单纯,看人看事也不会太复杂;王薄虽不能说是一个坏人,但是“职业”的素养或者叫经历,使得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的判断也都很犀利,对一些丑恶面能一眼看穿。
佛性其实就是本性,就是做人做事要从自身出发,要听从自己的心。佛性其实绝大多数时候是一种无意识,是一种自觉,也是一种直觉。它是由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内化的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佛性更多的时候注重的是道德。
佛学,其实也是一种人生哲学,它讲究人的一生要切实澄明而圆满。佛家讲究因果报应,果必有因,其实跟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相通的。我们常说,生活是一面镜子,你的心态怎样,它也会以同样的生活回报你。
有一个关于回声的故事:有一对父子正在山谷里旅行。突然,儿子不小心摔倒了,并且还碰伤了自己,他忍不住尖叫了一声:“啊——”然后,他吃惊地听到山谷里也传来了同样的尖叫声:“啊——”他很好奇到底是谁发出了跟他一模一样的声音,他就大声问:“你是谁?”同样的声音也传来:“你是谁?”他生气了,吼道:“胆小鬼!”山谷也回应:“胆小鬼!”孩子不理解,他回头问父亲:“那是谁?”父亲只是微笑了一下,然后他也对着山谷喊:“你真棒!”山谷同样也回应他:“你真棒!”儿子还是非常吃惊,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父亲这时就跟他解释说,那个声音并不是人发出来的,而是山谷的回声。它其实也如同人生,你在生活中无论说什么或做什么,生活都回报给你同样的东西。你付出多少,生活就回报你多少;你对它怒吼,它也同样吼你;你称赞它,它也会同样称赞你。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关爱,那你的内心里就要有更多的爱。
西方一位哲人也曾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她微笑,她便以微笑回报你。”在镜子里,你本身是什么样的,它反映出来的也就是什么样的。你微笑,它也对你微笑;你生气,它也同样生气。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镜子,恰如其分但又真实地反映着你的一切。无论你做了什么,即使别人看不到,生活也会真实地反映。怎么样都是过每一天,如果你开心,那么你就会发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阳光每天都是明亮的,天空每天都是纯净的,周围的人也都是友善的、和蔼的,你的生活就会鸟语花香,有声有色,多姿多彩。相反,如果你不开心,那么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不开心,天空是灰暗的,阳光是刺眼的,周围的人也都是冷漠的,你的生活了无生趣,你会变得很悲观。即使你的不开心是深藏在心底的,没有人看到、听到,你以为没有人知道,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不开心会在你的生活里蔓延,你会觉得自己喝个凉水都塞牙,心情低落到极点。长期下去,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所以要经常保持一颗愉悦的心,快乐的心情,愉快地生活!生活既然是一面镜子,何不真心地同时又开心地生活,这样你才可能过得幸福快乐!
佛教里也有一些思想的确能给我们以感悟和智慧。还有一个比较有哲理的故事。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出家后生活得非常清苦。有一次,他的老朋友、著名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去拜访他,见他吃饭时只有一道咸菜,就很关切地说:“难道你不嫌这菜太咸吗?”法师说:“咸有咸的味道。”
过了一会儿,法师又端起一杯白开水喝,夏先生又说:“怎么不喝茶,喝这种白开水?”
法师依然笑着说:“淡有淡的味道。”
“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这看似平淡无奇的两句话,其中暗含着禅机。
佛法的真谛是,每个人的幸福感都来源于对自己的心灵的超脱,无论咸淡,无论穷达,如果能始终把握住自己,驾驭住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心静如水,圆融澄明。这才是大自在。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要懂得欣赏自己
一位德国哲学家说:“在生活中,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欣赏美,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放下偏见与世俗,你将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因为美,就藏在你的心中。”
懂得欣赏自己,因为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一种天性就是被欣赏。但是,要想受到别人的欣赏,首先就要学会欣赏自己。世界上没有哪两片叶子是完全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之处,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很多长得不是很帅气的男孩子在追女孩子的时候,往往会用到一句话,那就是: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句话很坦诚,很热诚,信誓旦旦,简直就是一块敲门砖,一般的女孩子都容易感动,屡试不爽。其实这句话出自20世纪80年代著名中国台湾歌手赵传的成名作《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首歌也是专为赵传而做的。这位其貌不扬的中国台湾男歌手,因为这首歌而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女歌迷,这不能不让人惊奇,是他的歌声的魅力,高亢、沙哑的嗓音,略显“沧桑”的长相,使他独具一种成熟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其实是他的外貌阻挡不了的,甚至很多男性歌迷也被他的歌声中饱满的雄性特质所折服,很多人还将赵传视为知己。他还有一些经典的歌曲如《我是一只小小鸟》、《爱要怎么说出口》等。有爱,有梦想,歌颂爱,歌颂梦想,所以一经播出,就红遍了大江南北,久唱不衰。甚至成了那个年代的一个标志性印记,至今还有不少人对这些歌耳熟能详。
赵传后来很坦然地说,这首歌其实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当时中国台湾的音乐制作人黄韵玲特意找了一个专门写诗词的作家叫李格弟,说起赵传这样一个人,看他能不能为赵传写一首词,后来李格弟还真的就写出来了。但是可能当时谁都没料到,这首歌后来居然变成了一个话题、一句口头禅。其实这首词的本意是有一种自我调侃的味道,还有一点点的不以为意,就是不在乎长相怎么样,主要是人要有追求,有梦想,像歌中唱的有音乐有啤酒,白天暗淡,夜晚不朽等等,它是这么一个主题,所以旋律上是比较轻松的。但是现在这首歌被当成了一种口号、一种宣誓,成了普通大众的一个最善意的阐释。
也是因为这首歌,使得大家一说起赵传,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形容词就是:丑。赵传刚开始还是很介意的。但是做了多年的歌手之后,他转变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歌手最好不要长得太漂亮,这样可能会让人家忽略你的实力。我很丑,但丑得很有个性,我是一只小小鸟,但却在自由自在地飞。”
就是这样一个人,不因外表而自卑,他懂得欣赏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从第一次站在舞台上,赵传就向大家证明了他不同于寻常男艺人的独特魅力。平凡的外表,善良的心,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赵传好像变成了众多平凡男生的代言人,大大方方吼出了在心底隐藏已久的心声。他积极,乐观,向上,追逐音乐梦想,从不退缩。
做一个善于欣赏自己的人
首先要做一个欣赏自己的人。欣赏自己,是对自己的一种接纳,也是对自己的重视和爱。《鲁豫有约》曾经做过一期节目叫做《静静绽放》,讲述了一个玻璃女孩王静的故事。
玻璃女孩,顾名思义就是人就像玻璃一样,一碰就碎,这是一种先天性的成骨不全,也就是俗称的脆骨病,患病概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但是王静很不幸地赶上了。因为病情,小王静出生不久就被亲生父母丢弃在医院的门口,幸好被王克俭看到,看到小女孩望着自己的眼神,他义无反顾地抱起这个小婴儿。路人提醒他,恐怕这孩子是活不久的。王克俭不为所动,将宝宝暖在胸前带回了家。他觉得只要肯治,就一定能把她治好。
事情的走向超出了王克俭的预料。这名女婴不仅患有侏儒症,即便能顺利长大,身高也超不过80厘米。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让王克俭始料未及的是这名女婴居然患有“脆骨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玻璃人”只要不小心磕到、碰到,病人的身体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骨折。即便这样,王克俭依然心存希望,他总觉得自己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遇到一个神医,这名神医会治好孩子的病。所以,他还是留下了女婴,给孩子取名“王静”,希望孩子在安安静静的世界里长大。
王静虽然身体不好,但是她聪明,也很好学,还没有上学时,用一个星期就学会了拼音,她用爸爸捡回的一本字典,自学认写了2800个汉字。后来还考上了大学,因为学电脑的天赋,她选择了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本领,将来能挣钱孝敬爸爸。
这是一个很坚强的女孩子,在病魔面前,她选择接受现实,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凭着自己艰苦的努力,一直坚持着。在镜头面前,王静精心地化了妆,很漂亮,她平静地讲述着她的故事,她没有过多地刻意去回顾她的病史,而是充满希望地聊她的理想,聊她的偶像罗志祥,她甚至学会了他所有的歌,称自己是罗家人。她有着所有正常人都拥有的梦想。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张海迪,身体的三分之二都是瘫痪的,但是她用剩下的三分之一鲜活的身体点亮了她的整个生命,每次在公众面前,她都是微笑的,自信的,亲切的,阳光的。她的坚毅和乐观精神,也照亮了万千观众的心灵。
自我的欣赏是自信的来源,它像一股暖流,当我们用它来观照自己时,身心都会变得很明亮。即使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容颜变老,疾病不期而遇,都要时时刻刻地注意给自己一个欣赏的目光。有时候一个心态可以改变一切。
自我欣赏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只有积极的暗示才可以成就自己。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分的弱智孩子,入学的时候是妈妈跟校长说尽了好话他才没有被送进特殊学校。妈妈相信他可以接受正常的教育。不仅如此,他小时候身体还站不直,脊椎有问题,运动上有障碍,他的妈妈为了矫正他的身形,就给他的腿上加了一对腿撑,这让他看上去更是怪异,周围的邻居议论他,坏孩子们总是欺负他,但是妈妈对阿甘说,不要管别人怎么说,上帝是在眷顾你。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就会给每个孩子一对腿撑了,可是,你看现在只有你有,别的孩子都没有。阿甘听了妈妈的话,并不觉得戴上笨重的腿撑有什么不妥,乖乖地练习适应它,渐渐地矫正了自身的不足,学会了跑,最后跑进了大学,还跑进了国家橄榄球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最后也成就了一番事业。
所以,正确地欣赏自己,即使是缺点,即使有缺陷,也要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给自己适当的赞扬和鼓励,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只有内心强大起来,生活才会更舒心,更快乐,也更幸福。
我们心里有神仙,现在出发拜访他
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是对人生的一种敬畏,或者说是一种信仰。当然这个神明,不是什么玉皇大帝、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之类。而是一个人的良心,是一种良知,是一个人在道德层面的东西。这就是我们心中的神明,一直伴随我们,在冥冥之中影响着我们的命运,提醒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心里有神的人,比常人容易获得心里的安宁,因为他们做什么事都追求问心无愧。
突然想起丛飞,这个或许已经淡出我们视野的深圳著名歌手,在他37年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300多场义演,做义工服务的时间达6000多个小时。在收入并不丰厚的情况下,从1994年起,到2005年,丛飞捐助事件被媒体披露出来,他一共默默地坚持进行了长达11年的慈善捐助。在这11年里,他一共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认养孤儿32人,累计捐款捐物达300多万元,被评为“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
2005年1月,丛飞已经患上了胃癌,咽食物都很困难了,但是他还是坚持抱病参加了东南亚的海啸赈灾义演,还把原来打算治病的一万五千元钱捐了出去。他本可以成为百万富翁,但是因为慈善捐助,他不仅捐出了自己的钱,还从自己的好朋友那里先后借了十万元,去世时身上还背有十几万的债务。他的家庭生活更是时常捉襟见肘。丛飞的事迹在社会上传开后,有很多人为丛飞捐款让他治病,他还从这笔救命钱中拿出两万元捐给了贫困山区。
丛飞这样说:“如果命运再给我5年的时间,我会兑现向孩子们许下的诺言,会用更多的爱回报社会。”
也是在2005年,丛飞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很多观众都说他是那一年里最能让人真正地从内心里感动的一个。在那天的颁奖典礼上,丛飞坚强地走上领奖台,带着像从前一样的纯真微笑。他为全场观众唱起了那首经典的《送货郎》,因为刚从失声状态中恢复不久,他的声音略有些沙哑。很多人几乎已经以为他的病真的要好起来了,人们在心里默默祝他好人平安一世。
就像颁奖词中写的: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的保留,甚至不惜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堂,用歌声点亮希望。如今,他的歌喉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饱含敬意的喝彩。
丛飞对人生有大爱,对人间有大爱,他去世时还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使数位患者受益,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他的爱,与世同存。
还有80后最美的女教师李灵,为了关注那些留守儿童,在2002年师范毕业后,李灵在自己的家乡周口淮阳许湾乡创办了一所希望小学,她自己任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到2009年,全校共有7个班300多名学生。由于所有学生免费,学校没有能力再给孩子们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李灵为了建学校,7年来欠下了8万元的外债,李灵就趁暑假期间,跟爸爸要了200块钱只身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从城里的孩子们那里收购旧的教辅读物以及儿童读物。
她是80后,为了孩子们,她舍弃了太多,不到30岁,眼角的皱纹已经使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老10岁,为了全心全意地工作,她甚至不想结婚成家。“别人离开的时候,她留下来;别人收获的时候,她还在耕耘。她挑着孩子沉甸甸的梦想,她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
著名教授于丹这样评价李灵:在自己可以开花的年华上,李灵却做了孩子们的泥土,滋养更多花开。她用一个小女子的担当许给家乡孩子一片未来。她用双手撑起了孩子们的蓝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正地体现了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她不但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更感动了所有有爱心的人们。
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曾经说过:“只有被自己感动的生命才会精彩。”这句话让人感触很深。没错,我们经常地被他人感动,我们也需要被自己感动。其实这二者是相通的,无论是被他人感动还是被自己感动,都说明人的内心很柔软,对生活有爱,对人生有大爱,对社会有良知。是心中的神,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教会你这些感动。所以,要好好地关注我们的内心,做人做事,从心出发,问心无愧,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