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法国人弗兰西斯·沙威格尼发明了可以自由装卸的仿自然人造岩壁。他实现了人们要把自然中的岩壁搬到城区的设想。因人工岩壁比自然岩壁在比赛规则上易于操作,并利于观众观看, 1987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
人工岩壁的主体结构组成
1.地基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工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工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2.钢架
钢架是人工岩壁的主体结构,一般采用钢铁结构。承建厂商需要根据用户的要求和人工岩壁使用地点的自然环境条件,向用户提供精确的力学分析计算过后的安全数据和结构搭建的设计方案。方案必须得到具备钢结构设计资质的设计院的确认方可进行搭建,并在搭建的过程中需对结构进行防腐处理。
3.攀岩板
人工岩壁是由多个一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攀岩板组装而成。由于在制作中广泛采用了现代技术,透过工程力学分析,工程师将岩板组装成攀登难度不同的倾斜度,如直壁、大斜面悬挂地形及屋檐地形等在大自然中见得到的各种岩石状态,固定在钢架结构上,为攀岩者营造出各种攀爬空间。
4.攀岩支点
攀岩支点是人工岩壁的重要配件,其制作材料和工艺与攀岩板相似,但形状各异。设计师根据攀岩运动的特点设计而成,攀岩支点的类型非常丰富,不同形状的支点超过上万种。常见的支点分类有:按照用力的方法可以分为抓握点、捏点、指洞点及组合点等系列。它们均由不锈钢螺栓或自贡螺丝固定在攀岩板上,攀岩者在攀爬时手抓握的点和脚蹬踏的点都由这些不同系列的攀岩支点所组成。
5.其他辅助设施
人工岩壁如搭建在室外,岩壁顶端建议搭建遮雨棚,岩壁下端地面必须平整并需要硬化处理。遮雨棚需要完全覆盖整个岩壁,一般周边挑出岩壁最远端2米左右。
人工岩壁的分类
人工岩壁是由单位攀岩板组合而成的,制作攀岩板的基本材料是玻璃纤维补强多元脂。
1.按攀岩板的材料分类
(1)木质岩板岩壁
木质岩板的主要材料是热压木合板,为了增加岩板表面的摩擦力,会在岩板表面喷涂树脂,岩板背面则以钢架结构支撑建构。木质岩板岩壁由多块木板组合而成,除了最基本的平面搭建形式以外,也可以经过力学计算,裁剪成多块不同尺寸的岩板,组合成立体凹凸的岩面,并且可以在板面上加装巨形支点,增加人工岩壁造型的立体变化。其优点是建造成本相对较低,岩板上的支点孔距相对较小,可以满足训练和比赛的线路设计要求。其缺点是触感离真正的岩壁相差较远,表面的凹凸变化基本上由平面组成,没有曲面弯曲变化,而且建造在室外的岩壁,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岩板特别容易损坏,会因潮湿而腐烂。
(2)合成岩板岩壁
合成岩板岩壁的基本材料是玻璃纤维补强多元酯。透过模块化的简单组合,简单的、变化复杂的造型设计,都可以如积木般组装起来,而且合成岩板岩的材料特性及其表面粗糙化处理,使得它在触感和立体变化上都有了木质岩板不具备的优点。岩板表面的树脂和特殊板材经高压处理后,具有较好的耐磨损及摩擦力,符合攀岩的需求。其缺点是岩板上的支点孔距相对较大,有时在线路的设计上需要定线员慎重考虑。
(3)喷浆混凝土岩壁
喷浆混凝土岩壁是在确认岩壁造型后,利用钢筋组成整个岩场的骨架结构,在钢筋上覆上一层增加结构的钢网,并在预定的地方安置凹入式岩点的空模,最后将整座架喷浆。待混凝土还未硬化时,由具有攀岩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混凝土表面利用手工做出仿真岩石的效果,打上确保固定点,形成锁上岩块。喷浆岩场不像木质或合成岩板等模块化的岩场那样可以随时组装拆除,在完工之后不能再做改变,也正因为如此,它的设计不用考虑岩板组合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设计造型,从而使得每一座喷浆岩场几乎都是艺术雕塑品。
2.按攀岩板的造型分类
(1)平面造型岩板
平面造型岩板人工岩壁是由多块平面岩板组合而成,它除了最基本的平面搭建形式以外,在经过力学计算后,还可以裁剪成多块不同尺寸的岩板,组合成立体凹凸的岩面,并可以通过在板面上加装巨形支点,增加人工岩壁造型上的立体变化。
(2)3D曲面造型岩板
3D曲面造型岩板具有天然岩石的感觉,经过精心设计及安排,可用一定数量的岩板组成如天然岩壁样的立体岩场。这样的岩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重新安排岩板,再建一座崭新的岩壁,可以保持攀岩者的新鲜感。
(3)自由造型雕塑岩壁
自由造型雕塑岩壁的外形没有任何限制,它的材质与平面造型岩板及3D曲面造型岩板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依照用户的需求,做成各种不同造型的图案,如卡通图案、企业标志、艺术图案。自由造型雕塑岩场不是用固定尺寸的单位岩板组成的,它没有尺寸大小的限制,只要设计出来的图案都可以做成岩场。所以,自由造型雕塑岩壁可以设计成各种山水景观,或者做成可攀登的公司产品的外形,也可让设计者发挥其创造力,配合整体建筑的设计,设计出既可作为景观又可攀登的岩场。
3.按岩壁的用途分类
(1)训练比赛型岩壁
攀岩比赛分为难度赛、速度赛和攀石赛。
国际攀岩联合会规定正式比赛的难度赛和速度赛场地不低于12米,岩壁造型、岩面角度要尽量丰富。攀石场地一般高度在4.5米,并要求配置安全的保护垫,垫子表面需一体化。
(2)儿童娱乐型岩壁
儿童娱乐型岩壁的表面一般采取天然的环保材料,设计者须根据儿童的喜好,在造型设计上既要满足攀爬功能,又要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娱乐价值。
(3)可移动岩壁
可移动岩壁是将岩板以钢结构安装在拖车上,将拖车拖到指定地点后,启动拖车上的油压,即可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架好几米高的岩壁。该岩壁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快速搭建,适合在运动会、攀岩推广活动中使用,当然,也可以租来给孩子们的生日派对等其他活动使用。
人工岩壁的用途和优势
1.人工岩壁的用途
(1)攀岩者可以熟练地掌握攀岩装备器材的正确使用及安全操作。
(2)攀岩者可以模拟户外天然岩壁参与各种攀爬。
(3)攀岩者可以进行基本攀岩技术的训练。
(4)攀岩者可以进行专业攀岩技术的训练。
(5)此类岩壁可以承接高水平竞技攀岩赛事及攀岩推广活动。
2.人工岩壁的优势
(1)攀岩者可以在没有外在危险的状况下进行攀爬,不必担心落石等自然危险因素。
(2)岩壁既可以搭建在室内,也可以搭建在室外。在室内搭建的岩壁几乎不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3)定线员可通过人工线路的设定,满足不同水平的攀岩者的需求。
(4)通常人工岩壁都搭建在城市里,攀岩者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到自然岩壁攀爬,即使周边没有自然岩壁的城市,也一样可以享受攀岩的乐趣。
近年来,我国人工岩壁的搭建每年都在扩大。除了承办国际性和全国性攀岩赛事的人工岩壁之外,不少大专院校、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都搭建了人工岩壁,有些学校将攀岩运动纳入到体育课程中。值得一提的是攀岩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锻炼,他们将学会如何面对挫折与接受挑战。在国外,人工岩壁非常普遍。例如,日本东京人工岩场就有一百多个,很多人会在这些搭有人工岩壁的休闲娱乐中心或健身房运动。随着攀岩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推广,人工岩壁的攀爬已成为青少年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
自然岩壁场地
自然岩壁主要位于山区、海边、公路边。成熟的岩场通常具有表面平整干净、岩石结实、可攀登的路线集中、接近性好、岩壁下方平整安全等特征。适于攀登的岩质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砂岩。
自然岩壁主要岩石类型
1.花岗岩
花岗岩由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上升、失热、冷凝而成。花岗岩岩壁经过极端天气和冰川运动的影响,外形多样,或致密平坦,或粗糙繁杂。花岗岩岩壁经常存在宽窄不同的裂缝。在攀登过程中,易于放置传统保护器材,往往使用手和脚胀入裂缝进行攀登。在花岗倾斜面地形,通常具有良好的摩擦力。在攀登时,如果不使用膨胀螺栓,很难进行保护。
北京的白河地区、拉萨地区为典型的花岗岩岩区。
2.石灰岩
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在海湖盆地生成的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从海边到高山,所有的海拔高度都存在石灰岩。石灰岩具有各种质地和形态,从十分紧密、光滑、发亮的岩面,到粗糙的、褶皱的或锋利边缘的岩洞。其独有的特征使攀岩者十分喜爱。在石灰岩的岩石结构中存在着很多的空洞,这是攀岩者喜爱石灰岩攀登的原因之一。这些洞有的很大,往往具锋利明显的边缘,大到足以整个人都可进入。而有些洞又小到只能够一两根手指挤入。石灰华是一种石灰岩独特的岩石形态,可以进行有趣的攀登,往往出现在较难的路线上。由于其独特的攀登方式,很受攀岩者的喜爱。石灰岩岩壁由于其不规则的表面,适于开展运动攀登。进行传统攀登时,需要攀登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国内的广西阳朔、贵州紫云格凸、云南富民为典型的石灰岩岩区。
3.砂岩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可以以传统攀登的方式攀爬。
由于表面粗糙,砂岩会对攀登者的手部、腿部和衣服产生巨大的摩擦。但是这样的岩质也会让人感到很微妙。
河南新乡万仙山景区为典型的砂岩岩区。
自然岩壁场地指南
1.场地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自然岩壁存在于路边、山区或者海边。在山区中攀登通常需要良好的体能。有些岩场由于距离公路较远,需要背负器材徒步较长时间才能到达。在徒步过程中,自然界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如天气的变化,温度的变化,徒步路线的情况,攀登路线上岩石的松动等等,需要攀登者在野外活动中充分做好应对的准备。
在热天中,攀岩者应尽可能地穿少量的衣物。炎热会使人很容易变得精疲力竭。很多攀登者更愿意选择在一天中凉快的时间攀登,如在早晨或在下午的晚些时候。如果想在炎热的白天进行攀登,最好选择背阴的岩壁,或者去海拔更高的地方。在热天中,穿短裤和背心或者T恤衫将会很舒适。但这种着装方式对于攀登时擦伤和撞伤的保护有限,而且容易晒伤,应选择具有弹性的和防晒功能材质做成的背心或T恤。如果穿着短裤,则需要由结实尼龙材质制成和具有良好的设计,否则将容易受伤。如果想遮住更多的裸露皮肤,轻重量的、浅颜色的长裤将会保护皮肤不被晒伤或擦伤。
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将会在很坏的天气中进行攀登。在大雨中攀登是很不舒服的,而且岩壁变得十分湿滑。如果进入山区进行攀登,一定要随身携带防水和保暖的衣物。
为了背负所有的装备到达攀登场地,或在长距离的传统攀登中,攀登者都需要一个背包。在从攀登路线的起点到路线结束的长时间中,攀岩者需要背负所有的衣物。在欧洲,背包的容积是按照“升”来计量的。
在攀岩时一定要携带大量的水,这样你在攀登时才能够随时补充水分。不同大小的水瓶都可使用,也可以携带便携式的水袋,通过吸管方便地饮用。在一些设计中,这种水袋集成在背包中,但水袋也可以取出来,单独使用。
在自然环境中,尤其是在距离公路较远岩壁的路线上,如果发生事故,外界救援人员往往很难及时到达。这需要攀登者充分了解潜在的风险,意识到实际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预防措施。并具备基本的急救技能,携带基本的急救器材。
2.自然岩壁场地指南
自然岩壁场地信息主要从岩场的向导书中获得。最新的信息也可通过从其他攀登者,或者网络上得到。向导书中一般包括本自然岩壁场地的基本情况,如天气、交通、食宿等信息。向导书包含对岩壁及路线进行描述的图片和手绘图,包括标识不同难度路线的指示线,以便攀登者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选择路线。
攀岩运动的装备及使用方法
攀岩运动自诞生那一天开始便注定将发展为一项人类期盼回归大自然,同时向自我能力极限挑战的时尚运动。随着运动的开展,运动的安全一直被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人们不断地研制生产各种为攀岩者提供安全保障和便于这项运动开展的各种装备和器械。装备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攀岩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攀岩装备通用的标准是:国际攀岩联合会(UIAA)测试标准或欧洲安全标准(CE),所有合格的攀岩器材被检定后都刻有安全认证标志。
装备的基础知识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攀岩装备多由法国、意大利、英国和美国等一些较早开展这项运动的国家生产,像大家熟知的PETZL、BLACK DIAMOND、SIMOND、KONG等等,但这些装备商也有自己的主营方向。近些年来,我国涌现出了很多登山攀岩装备的代理商,而且个别装备我国也已经开始自主研发,并通过了认证,这些都为我国开展登山运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装备都会涉及到攀登者的生命安全,在选择和购买时必须考虑其质量、用途、性能等因素,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挑选适合自己的装备,使用时还需要具备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不可以随意使用。
攀岩运动基础装备的分类
1.按材质分
(1)织物类(尼龙等材质)
绳子(rope);扁带/绳套(sling);安全带(harness)。
(2)金属类(铝、合金等材质)
铁锁(carabiner);保护/下降器(belay/rappel devices);上升器(ascender)。
(3)其他类
头盔(helmet);攀岩鞋(rock climbing shoes);镁粉袋(chalk bag)。
2.按功能分
(1)保护性装备
绳子(rope);扁带/绳套(sling);安全带(harness);铁锁(carabiner);保护/下降器(belay/rappel devices);上升器(ascender);头盔(helmet)。
(2)辅助性装备
攀岩鞋(rock climbing shoes);镁粉袋(chalk bag)。
装备使用基础知识
1.绳子
攀岩中最直接的危险来自于脱落对攀岩者产生的冲击力,使用攀岩用专业绳索是解决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手段。它是由高强度的尼龙按特殊的方法编织而成,结构上由绳芯、表皮两部分组成,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可以吸收脱落时所产生的大部分冲击力,从而起到对攀岩者的保护作用,并在攀岩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连接关系。绳子一般分为动力绳(dynamic rope)、静力绳(static rope)和辅绳(cords)三类。
(1)绳子的相关指标术语。主要包括:静态延展性、坠落系数和冲击力。
①静态延展性
国际登联对绳子静态延展性的测试方法是将绳尾先系上5千克的重物实现一个预拉伸,之后增加至80千克,此时绳子的延展率单绳不得大于10%、双绳和对绳不得大于12%。
②坠落系数(fall factor)
由坠落的严重程度决定。系数越大坠落越严重。在攀岩中,坠落系数的值通常是从0到2,它由下坠距离除以起作用的绳子长度计算得出。坠落的严重程度并不是坠落的距离,而是这个比值,因为起保护作用的绳子越长,它就可作更长的延伸来吸收坠落时的能量。
坠落系数=坠落距离/有效的绳长
坠落系数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参考值,因为攀登过程中每个保护点之间、绳子的拐点等都会产生摩擦力,加上绳子具有延展性,保护员制动的绳长也不等,致使最终的坠落系数还是会有偏差的。
③冲击力(impact force)
当攀登者发生坠落后,所产生的能量将被保护系统,特别是绳子所吸收。如果绳子能够很好地吸收坠落的能量,攀登者受到的冲击力就会减小。当发生坠落后直至被制动住,攀登者所承受的力量,我们称为“冲击力”。冲击力的大小是根据坠落系数,攀登者的体重和绳子吸收坠落能量的能力所决定的,是一个综合动态的系数。
(2)动力绳
一般分为:单绳(single rope)、双绳(double rope)和半绳(twin rope)。
①单绳:
符号:①
直径:9.1毫米—11毫米,一般长度为50米和60米。
用途:用于可能会产生冲坠的各种攀岩,最常见的是Sports Climbing。
②双绳:攀岩时必须两根同时使用,两根绳可轮流挂入不同保护点。
符号:· ·
直径:7.8毫米— 9.4毫米。
用途:常用于攀冰(Ice Climbing)、大岩壁攀岩(Big Wall)、器械攀岩(Aid Climbing)、结组攀岩以及登山结组过程中使用。
使用双绳攀岩可有效降低因路线改变而造成的绳索摩擦,从而使攀岩和保护更加安全;此外,在下降操作时又可延长双倍的下降距离。
③半绳:任何情况下必须两根同时使用,两根绳子必需同时挂入每个保护点。
符号:(m)
直径:8.0毫米—8.3毫米。
用途:与双绳类似,但由于要双股同时通过一个保护点,所以更安全,多用于易于出现较大摩擦的自然岩壁攀岩,其单根的重量也是最轻的。
(3)静力绳的基本知识
颜色:有一种主色覆盖率达到80%以上(目前主色多见的为白色、黑色、红色等)。
用途:多用于下降及无冲坠状态下的操作,如下降、探洞等。
(4)辅绳的基本知识
性状:花色,比攀岩绳细(直径多为5—8毫米)。
拉力:视不同直径辅绳而异。
用途:攀岩中的辅助保护,如保护站设置用绳、抓结用绳等。
(5)攀岩绳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应经过国际登联(UIAA)或欧洲标准(CE)的认证。
考虑到易耗性,最好不要互相转借。
为保证安全,尽量避免接触强烈的紫外线。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性、碱性化学物品。
避免接触水、冰、火、高温物体。
避免接触尖锐的东西(锋利的岩石、沙砾、冰爪、冰镐尖等)。
(6)攀岩绳的保养
①使用前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可用手捋一遍,应该粗细均匀,无鼓包,柔软度适中,没有明显变硬或变软的地方,检查绳子表皮有无破损。
②使用中
绳子在使用时,使用绳包、绳筐或防水布垫在绳子下(尤其在攀冰时更为重要)。使用绳子时不能踩、拖或当坐垫用,以防岩屑、细沙进入绳子纤维里面而形成缓慢切割。使用绳子时避免用做他途,如捆扎物品、晾衣服、拖拉重物等。
③使用后
使用绳子后解开所有的绳结并散开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处。绳子要避免经常清洗。如需要清洗,应使用清水冲洗,如果要添加洗涤液,必须使用专业的洗绳液,然后风干。
(7)攀岩绳的使用寿命和报废
更换绳子时需考虑的因素有:承受过的冲坠次数、使用频次、磨损程度、使用舒适度等因素。
从绳子购入时,就开始进行编号管理,记录购买时间、每次使用的时间、使用频率等。
达到以下使用条件的绳子要进行报废处理:
承受过几次坠落系数接近于2的冲坠。
经过野蛮使用,如拖拉重物、汽车等。
被落石或落物击中过,经检查有明显伤痕。
表皮明显破损。
超过使用期限(使用频次不多的绳子超过5年也要考虑报废)。
2.扁带/绳套
(1)用途
在保护系统中做软性连接,通常与人工或自然保护点直接连接后经铁锁连接形成保护点。
(2)分类及性能指标
①机械缝制(sling):拉力达22kN。
②手工打结(runner):由于打结,拉力很难达到20kN。
3.安全带
(1)用途
为攀岩者和绳索之间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连接。
(2)分类及适用范围
按结构不同可分为:
①全身式安全带(胸式安全带):多用于拓展、探洞等类似的活动。
②坐式安全带:用于登山、攀冰、攀岩等,也是最常用的。
4.安全及使用注意事项
(1)穿戴时分清上下、里外、左右,尽量避免颠倒、扭曲。
(2)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号码,穿好后须松紧适度。
(3)安全带须穿在衣服的最外层,操作时不得有任何遮掩。
(4)腰带和腿带必须反扣回去,反扣后的长度应大于8厘米。
(5)在进行任何操作前如攀岩、下降等必须再一次进行检查是否达到安全规范。
(6)攀岩过程中不能解开或调节安全带。
(7)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保护、下降等任何受力操作(最多承重5千克)。
5.铁锁
(1)用途
在保护系统中起连接作用,通常与扁带、安全带、绳子直接连接。
(2)分类及适用范围
①丝扣锁(保险锁、主锁等):用于相对永久的保护点连接,如保护站中与主绳的连接点。
②普通锁(简易锁、一般锁等):用于临时性的保护。
(3)性能指标(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的主锁拉力指数会略有不同,以下数值仅供参考)。
①纵向拉力:大于20kN。
②横向拉力:大于7kN。
③开门拉力:大于7kN。
(4)铁锁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保养:
①尽可能保证纵向受力。
②丝扣锁在使用过程中要拧紧丝扣。
③锁门开口一侧要避免与绳子接触。
④使用中妥善佩戴,避免从高空坠落。
⑤丝扣处如有沙粒要及时清理。
⑥受力后不得与岩石、硬物撞击,要合理选择连接位置。
6.保护(下降)器
(1)功能与作用原理
保护(下降)器是利用器械与绳子产生摩擦力,让绳子因磨擦而减速以至停止滑动,从而达到减速下降或停止的目的。
(2)常用类型及适用范围
①“8”字环:最常用的保护器。
②ATC:可以进行双绳操作的保护器。
③REVERSO:可以进行双绳操作,拥有自锁功能。
④GRIGRI:可以自锁的保护器。
⑤TOUCAN:在多段攀岩中使用更加便利,拥有自锁功能。
7.上升器
在单绳技术中解决向上运动问题的器械,而在攀岩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按用途不同分为手柄式、胸式、脚式上升器,其中手柄式上升器最为常用,分左手式与右手式两种,适应于不同用手习惯的攀岩者。胸式和脚式上升器多用于探洞运动中。
8.头盔
在攀岩过程中用来避免头部受落石或其他落物引起的伤害,起到保护头部及颈部的作用。攀岩中使用的头盔为专用头盔,切忌用自行车头盔、工地头盔代替,因为攀岩用头盔具有特殊的设计特点,在有硬物坠落,当冲击力过大时,头盔会产生裂纹,目的是分散重力对颈部产生的冲击力,从而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此外,现在的
技术越来越先进,头盔在透气性、舒适性、美观性上都有了很大变化。
在较复杂的地形上攀岩时(尤其是看不见上方攀岩者情况下),当听到从上方掉东西的声音时,不能抬头看上方,这样很容易被掉落的物体砸到脸上,头部应该贴近坡面,直到确认已安全。
9.攀岩鞋
攀岩鞋是专门为攀岩运动设计制作的鞋子,鞋底一般用轻便、柔软、粘贴性强的橡胶做成,鞋面一般是用皮革等轻便耐磨材料做成。攀岩鞋的功能是方便攀岩运动员在岩壁上更好地使用蹬踏等技术动作;边缘薄边的设计让脚可以踩稳很小的脚点。
攀岩鞋一般分为:系带式(Lace-up)、粘扣式(Velcro)和拖鞋式(Slipper)三类。
10.镁粉袋
在攀岩运动中,用于存放镁粉的袋子,其作用是吸收手掌上的汗水和增加攀登时的手部摩擦力。
攀岩运动常用绳结
在攀登过程中,绳子要与其他保护装备、固定点及绳子自身发生各种连接,以解决各种实际需要。绳结技术是确保攀登安全的基本技术。打绳结本身很容易,重要的是要能学以致用,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安全、高效的解决方案,这种能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小贴士
从事攀岩运动的注意事项
不管是户外的攀岩活动,还是在室内的人造岩壁上攀登,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攀岩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攀岩前的准备。在正式攀登之前,需要仔细观察岩石的风化程度,以及是否有松动的情况,然后再确定一条相对安全的攀登路线。在确定路线以后,登山者要认真检查自己的装备是否完善,所设的保护装置是否正确、稳固。
2.在攀登过程中,登山者要注意动作要领,用三点固定法逐渐向上移动,即保持手脚中的三点稳定来保证身体的平衡,然后移动一点,逐渐向上攀登。在攀登的过程中,登山者要注意每一步步幅要小,步伐要稳。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不要选择易碎的岩石作为稳固点,用力的时候也只能直上直下地推拉,而不能斜着用力,否则有碎石落下的危险。一旦出现碎石下落,要一边躲闪,一边大声喊叫提醒下面的同伴。
3.初学者或者经验比较少的登山者在攀岩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时刻都想将自己的身体紧紧地贴在岩面上想保持身体的平衡。其实,这样做反而会降低身体的稳定性,使身体失衡。当攀登通过狭窄而没有手抓点的山脊时,只能保持脚下两点的稳固,将身体贴近岩面,然后用手支撑身体慢慢移动。
4.在攀登的过程中,登山者不要以岩面上的植物为支撑点,这些植物的根部一般都不会很深,不能承受很大的拉力。如果遇到有积雪或者苔藓的岩面,最好不要攀登。
5.不管是为他人做保护,还是自己是被保护者,都要集中精力完成自己的任务,这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尽量不要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进行攀岩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