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读什么
“把我们家的书都给老师拿来吧”
学期伊始,我们班开设了图书角。
放学时,我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够参与到我们班图书角的建设当中,每人给孩子带几本图画书。
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许多家长都表示自己家里有许多许多书,用他们的话说:“架子上满满的。带个十本八本的一点问题没有。”
第二天,带着满满的期盼,我站在门口等着家长带书来,想要先睹为快。
“老师,我们的书,给!”
乐乐妈妈领着乐乐走过来,提了一个好大好大的袋子。
“哇,这么多!”我一边接过来一边由衷地向乐乐妈妈表达谢意,“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打开袋子,里面整整齐齐放了足有二十本书。
“乐乐妈妈,你这是把你家的书都搬来了呀?”我一边翻看着书一边说。
“没有,家里还多得是呢?你如果需要,我明天再给你拿点来……”
乐乐在旁边站着,小手抄进口袋说:“明天把书都给老师拿来吧!”
乐乐的表现让我很意外,乐乐平时特别宝贝自己的东西,怎么这次表现得这么“大方”?
我一本本打开看,看着看着,我明白了乐乐为什么这次变得这么大方了,我暗笑,也许这些书,乐乐压根不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看图认物》《宝宝填色》《看图识字》《从小学算术》《学拼音》……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我支开乐乐,和乐乐妈妈单独聊了这个问题。
一提到乐乐读书的事儿,乐乐妈就像打开了话闸,她有一肚子的苦水,也有一肚子的疑惑,“乐乐怎么就是不喜欢看书呢?”
乐乐妈妈是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她和乐乐爸都出身于书香之家。因此,她和乐乐爸爸从小就重视孩子的教育,也真切地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喜欢读书。
为此,他们可没少用心思。
从乐乐半岁起,他们就开始陆陆续续给乐乐买书,有认字的,学英语的,学图画的,每次去书店都会给孩子捎回一两本书,孩子过生日的时候也会给孩子买书。有时候还会指着书教乐乐认字,念儿歌。他们希望喜欢读书的习惯能够伴随孩子成长起来。
然而,乐乐的阅读之路没有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反而对图书一点兴趣也没有。
每次,妈妈给她买回书当成礼物送给她的时候,她总是没有表现出妈妈期待的那种喜悦,而是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那感觉,好像是在说:“唉,怎么又是书呀,好失望哟!”
说完这些,乐乐妈妈担忧地问我:“沈老师,你说我们家乐乐是不是天生不喜欢读书的那种孩子呀,唉,一点儿也不爱看书,就爱瞎玩。”
给家长看的书
平静地听完乐乐妈妈的话,我坦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无可厚非的,没有孩子天生不喜欢读书。乐乐之所以现在表现得不“喜欢”阅读,是因为我们选择的书不是孩子感兴趣的书,我们首先要学会帮助孩子选择书,选择给孩子看的书。
乐乐妈妈很不解:“这些书不都是给孩子看的吗?”
我笑了,很直白地说:“这些不是,这些大部分都是给家长看的呢。”
一番恳谈之后,我开了一个书单子给乐乐妈妈,让她以后买书从里面选择着给乐乐买。乐乐妈妈满意地离开了,她一再表示感谢,并说回去一定要试一试。
送走乐乐妈妈,陆陆续续又有热心的家长从家里带来孩子的图画书。有故事书,儿歌书,迷宫书,学拼音的,学画画的,学识字的,也有动画片的影印本,装帧精美,价格不菲。然而我发现这里面很少是有给孩子看的书,多半都是给家长看的。
听到这儿,可能很多家长会很疑惑:孩子的图画书,怎么会是给家长看的呢?
可是,并不是危言耸听,市场上充斥着的“幼儿读物”,为数不少的都是给家长准备的。为家长的虚荣心,为家长的功利心准备的。
还是回到老问题,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我不觉得现在哪个孩子会早熟到说:我现在要刻苦学习,所以一定要多看书,因为阅读可以促进我的成长。对孩子而言,看书其实就是玩儿。那么给孩子看的书要求什么呢?首先,是有趣儿。
那么,学拼音,学古诗,看图识字,属于有趣儿的书吗?我们有谁会说:哎呀,今天我看了一本书,真好玩呀,我给你讲讲吧,那是一个大大的“a”,上面还有一张张着的嘴巴……
不会吧,因为这没有什么好玩的事儿。
只是,这些书却让家长的心里痒痒的。看见书,脑海里就浮现一个场景,几天之后,孩子在家里一边看书,一边认真地读“a”,“o”,“e”……哎呀,如果我的孩子看了拼音书,就会学拼音了,看了认字的书,就会认字了,看了画画的书就会画画了,看了折纸的书,就会折纸了……于是,家长们在自己的想入非非中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了书。可是买回去之后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基本上都扔在墙角,无人问津了。
还有一种“貌似”很有趣的书很常见,故事书。
比如《儿童故事365》《四季的故事》《天天睡前好故事》,这些书大部分对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可是翻开故事,我们却发现,很多故事书缺乏美感,内容不加选择,语言不加修饰,尽管包装很精美,吸引着孩子,但内容却很拙劣。大有些“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气势。
我常常说,我们的孩子是很宽容的。再枯燥的故事书,在孩子眼中都是充满魔力的,不管它的语言再粗糙,设计的图画再拙劣,孩子都会津津有味地全盘接受它。可是,正因了孩子的宽容,我们成人才应该多一点的“计较”:对书的质量,我们应当斤斤计较。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因此,如果想让图画书伴随孩子成长的脚步,我们先要帮助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优秀的书。
有趣儿的书
什么样的书是给孩子看的书呢?刚才说的,有趣儿是第一要义。
给孩子选择有趣儿的书,首先需要家长做一个有“童心”的人。一个有童心的人才能真正找到有趣儿的书。我真的害怕许多家长一提到有趣的书,会直奔《笑林广记》而去,把它捧回家献给自己的孩子。“从前有一个老和尚,每天都要喝一碗粥……”
有趣的书,我们读了也会觉得:好玩儿。
有段时间,我看了一本图画书《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看完后,乐不可支。故事真的是太好玩了。
有一只小鼹鼠清早起来伸了个懒腰,不幸的是,不知道是谁的一坨便便不偏不正地掉在他的头上。于是,他顶着这一堆“嗯嗯”到处去质问:“是不是你嗯嗯在我头上?”他问过鸽子、马、牛、兔子、猪、山羊,最后问到了“嗯嗯”专家——苍蝇。他终于知道,是狗“嗯嗯”在他头上。他跑去问狗,可是狗已经睡觉了,作为报复,他跑到狗的屋顶,用力挤出一粒“嗯嗯”,迅速钻回洞里去了。
读图书的时候,小鼹鼠的表情和他的遭遇每每让我忍俊不禁,呵呵,多可爱的小鼹鼠,傻乎乎又近视的小鼹鼠!看过故事后,我马上忍不住讲给孩子们听,讲给到我们班的老师们听,甚至讲给朋友们听,弄到最后,同事一见我就调侃:“沈老师,你是不是要嗯嗯在我们头上?”
老说“嗯嗯”有点不雅,让我们再来说说和吃饭有关的趣事儿,顶顶有趣的一本图画书《獾的美餐》。
獾对自己家里的萝卜、白菜、土豆都失去了兴趣,想到寻找一顿真正的美餐,用咱们的话说,想开开荤。于是,他出发了。他碰到老鼠,又碰到鼹鼠,兔子,可是运气不佳的獾一只也没抓住,他们全都跑掉了,还找到一个好地方躲了起来。饥肠漉漉的獾可怜地大叫:我饿得可以吃下一匹马!你们猜接下来怎么样?刚巧有匹马听到了他的大叫,结果很悲惨,獾被马一脚踢飞了,踢到哪儿去了呢?直接踢回老家……獾的洞里去了。
獾还是很乐观地说:没关系,我还有土豆、萝卜、白菜呢!
结果,他回过神来才发现,他的那些大餐已经被吃得只剩下皮和核儿。谁吃了,谁吃了?
现在,我们知道老鼠、鼹鼠和兔子找到的“好地方”是哪儿了吗?不用说,就是獾的家呀!
给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讲到兔子,聪明的孩子就开始捂着嘴偷着乐了,细心而富于意趣的画者已经把这个小小的细节表现在画面当中,当那个“好地方”的成员不断增加,孩子们就小声地跃跃欲试地叫起来:“那个好地方就是獾的家!”
有趣儿才有魅力。它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你没读完就不忍释卷,读完了忍不住还想读第二遍。
如果我们的孩子拿到这样的书,我们完全不必担心他不喜欢读书,不是吗?
要不要有“教育意义”?
谈到教育意义,就不由得想到小学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句式大抵是这样的“通过……教给我们……的道理。”
大概是这种教育接受的太多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后遗症。就是无论拿到什么东西,很习惯先拿这个标准卡一卡。
就比如书吧,拿到之后,我们很多人在心里先会掂一掂,看了这本书,孩子能学到什么?通过这本书,孩子能学到什么道理?这本书对孩子而言有没有什么教育意义?
更有许多家长直接会把“教育意义”作为选择图书的不二法门。
就拿这次阅读角收上来的故事说吧,很多书的题目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的三十六个小故事》《宝宝智慧故事》《提高宝宝情商的小故事》……翻开故事,类似的话比比皆是:“小花猫变成了诚实的好孩子,谁都喜欢它了。”“从此,小老鼠天天早上起来都刷牙,牙齿再也没有疼过……”许多家长认为,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够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引,因此对这种“教育意义”明显的书倍加推崇。
好的图画书要不要教育意义?
答案是肯定的。
好的图画书就像一顿营养又美味的大餐。所谓美味,就是有趣儿,而所谓营养,就是有意义。这顿大餐,每个孩子都会觉得它美味,可是吃进去后,营养要慢慢吸收,每个孩子吸收的也不一样。好的图画书有一种隐含的美丽,每个孩子读到它,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能读第一遍有感悟,读第二遍又有了新的想法。而孩子的思想就是在这样一遍遍的感悟中慢慢建立起来。
事实上,孩子们是非常喜欢一遍遍咀嚼故事的。
小班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小鸡救妈妈》,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对它的兴趣竟一发不可收拾。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每当我问他们:“孩子们,今天想听什么故事啊?”他们便央求我给他们讲《小鸡救妈妈》。在一遍遍的故事欣赏中,他们从来没有告诉我他们收获了什么道理,但从他们聚精会神的目光中,从他们听故事时脸上焦急的表情中,我知道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会悄无声息地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给他们的社会人生带来最初的情感体验,比如亲情,比如友谊,比如团结。
我不否认这些故事也可以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然而像这样直接把教育意义摆在纸上,是不是太过功利了?那些提炼出来“教育意义”就像一块嚼碎了喂到孩子嘴里的馒头,已经谈不上什么营养与美味了。它剥夺了孩子品尝和吸收的权利,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记住就行了。”
因此,意义,是必须的。但是,不要太功利才好。
幼儿阅读,怎么读
“老师,我喜欢听那个故事!”
一次在幼儿园做图画书阅读讲座,邀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来。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
“听故事啰!”随着我的一声欢呼,孩子们向一群小鸟一样向我拥来。他们坐在我的身边,往我的身上靠了又靠,一副极为享受的样子。还好,今天来的宝贝并不多,否则,我想我的怀抱是不够用的。放舒缓的音乐,我营造着享受的气氛,故事还没开始,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期待了。
“夜深了,可是小兔子使劲抓住大兔子的长耳朵不放……”我学着小兔子的样子,仿佛前边有一个大兔子。孩子们也兴奋地纷纷学着我的样子,拉起了“大兔子”的长耳朵。
“哈!我是孙悟空!”钧飞一个健步冲到了屋子中间,旁若无人地大叫着。看来,他没有进入到我故事的氛围中去。我轻轻冲他摆手,让他过来。他看了我一眼,不为所动。“钧飞,到老师那儿去!”这时,他妈妈着了急。随后,钧飞妈妈拽着他来到我跟前。“好好听老师讲故事,再捣乱妈妈生气了!”
钧飞不乐意地坐到我的旁边。
我故意转过身,面朝着他,继续讲:“他要大兔子好好儿听他讲,他说:‘猜猜我有多爱你……’”钧飞看到我在看他,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一会儿又抬头看看我,还不时地点点头,朝我笑笑,表示认同。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有意地关注着钧飞,从他脸上的表情,我看出他开始愿意和我互动了。我很感动,孩子接受一个人,就是这样简单,只要别人尊重他。只是这种互动没有持续多久,当我的眼神去关注其他孩子的时候,他又在左顾右盼,精力不集中了。一会儿又拿出自己的小手绢在玩。
我给了他一个特殊待遇,把他抱在我的腿上,继续给孩子讲故事。我能感受得到他坐在我腿上的舒适和随意,他的表现明显积极了很多。我和孩子们一会儿学着小兔子的声音,模仿着小兔子的动作,一会儿又变成大兔子,又蹦又跳。一个故事讲下来,我和孩子们都很尽兴。
我讲完后孩子们乐得直拍手,一个劲儿地说还想听。钧飞指着我的图画书说:“老师,我喜欢听那个故事!”讲座结束后,钧飞家长找到我,感慨地说:哎呀,我一直以为我们家钧飞不喜欢听故事呢,原来是因为我们不会给他讲啊!他今天表现还真不错。
哪有孩子天生不喜欢听故事的呢?哪有孩子天生不喜欢读书的?其实,问题都出在我们成人身上。
调动孩子阅读的积极性
讲座结束后,钧飞妈妈一再表示,自己不会讲故事,问能不能让我把故事录下来,她回家放给孩子听。还有几个家长追问,为什么我的故事比他们更有吸引力。他们表示,孩子在家也有图画书,爸爸妈妈也会给他们讲,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专注。
我乐了,这里面其实有很多是群体效应,是因为大家都在一起,互相感染了气氛。但另一方面,给孩子读书的确是有讲究的。给孩子读书其实有许多小技巧,运用得当,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巧妙营造快乐的气氛。
我在讲故事之前都会兴奋地叫孩子们:“讲故事啰!”手里捧着一本精美的图画书,看着孩子们兴奋地飞奔过来,团团坐在我的身边,就感受到一种莫明的幸福。孩子们是极容易受到情绪感染的,愉快的情绪给了孩子一个积极的暗示:听故事是件很开心的事儿。既然是件开心的事儿,那么听故事就是“我们要听”而不是“要我们听”,他们的情绪就会更加积极主动,而那我们的教育也就更随意一些,更容易一些。
音乐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去营造故事的氛围。因为书是要读出来的,音乐的韵律和语言的韵律相得益彰,能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美丽的熏陶。
如果气氛没有营造好,一听到讲故事,孩子们都是垂头丧气,一脸的茫然;如果孩子在听你的故事的时候不停地左顾右盼,不时地找机会开溜,那我们的情绪也不会很高。
适时与孩子进行一些小小的互动。
这些互动可以贯穿在整个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是眼神的交流,可以是身体上的接触,可以是角色的融入,也可以是对话的交流。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动的。因此,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站在那里干巴巴地讲,要想办法让孩子动起来。
互动是有技巧的。
多看,多微笑。
每次我在讲故事的时候,都会用眼神和孩子们交流,有时是一个小小的微笑,有时是鼓励的目光。注视其实是一种尊重。当孩子感受到这种交流和互动时,他们更容易接受你,也是更容易融入到故事的情境当中去的。
说起来很好笑,小时候的我就特别在乎老师是不是上课的时候看我了。刚换了语文老师的时候,还因为这个和同桌争风吃醋地大吵一架。我们两人互不相让,都说老师上课看自己看得最多。
身体上的接纳很重要。
读图画书是提升亲子质量的绝好机会,让孩子坐在你的腿上,钻进你的怀里,挽着你的手,这会让他们完全放松身心,而人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东西的能力会大大提升。这也就解释了许多孩子为什么上课老师教的东西没学会,反而平时听到的话一听就学会了。
能动就动。
动是孩子的天性。而图画书本身是偏于静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平衡点就在于,找到书中动的点,让孩子动起来。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模仿书里的小动物,模仿他们说话,模仿他们做事。让整个过程变得动感十足。
话到嘴边留半句。
我的故事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小熊终于找到了……”有时候,孩子们完全理解了故事的内容,是可以和我们一起去讲故事的,让他们以“讲故事人”的身份参与到故事中来,会让我们有着许多惊喜。他们也会在其中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读图画书中来。
我们的老祖先真的是充满智慧的,造字造词都值得推敲。就说读书吧,为什么叫读书,而不是看书呢?看来,阅读阅读,不仅仅是要阅,更是要读的。
对于孩子的阅读,读就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因为孩子是整个儿地来学习的。他们需要眼睛、嘴巴、身体一起来读书。
走出阅读的误区
“喜欢?这几本咱都买回去!”
某日,石头妈妈邀我去书市,帮孩子挑选几本适合他读的书。我刚好也想去书市转转,便欣然应允。
那家书店有许多好的儿童图画书,我徜徉在书海中,一边挑选着书,一边静静享受着遨游书海的快乐。看看这本,再看看那本,哪本也不舍得放下。
“儿子,快来看看你喜欢哪本?”正犹豫间,忽听得耳边一个中年女子的声音,听声音有些耳熟。我回头一看,真巧,是我们班欣欣和他妈妈。“沈老师,是您啊,周末过来买书吗?”“是啊!”我笑着点头,“你也带欣欣来买书吗?”
“嗯,上次家长会您给推荐的那几本书真好,我家欣欣都看得入迷了。现在每天都嚷着要看图画书呢!”欣欣妈妈边说边对照着书单子找书,边找还边喃喃自语:“嗯,《爷爷一定有办法》,对,就是这本。”“这是……”一会儿工夫手上就拿了五六本书。
本以为她会从里面选,可我发现她压根没有要挑的意思,而是径直走向收款台。
“这几本书,多少钱?”欣欣妈妈把书放在桌上,边掏钱边问营业员。营业员迅速算了一下,麻利地说:“八十五。”
“欣欣妈妈,怎么一下子买那么多书啊?”“这书好啊,孩子每本都很喜欢,平时一个玩具就七八十块钱,这么多书才八十多。”“不用一次买那么多的,一次买一本,看完再买呀!”我话音未落,却看见旁边的营业员对我侧目而视,赶紧知趣地闭上嘴巴。
“没事,那样多麻烦,一次就买上,省得以后来回跑。沈老师您先忙,回头再聊。”我刚想再说什么,欣欣妈妈却急急忙忙地交上钱,走了。
真是一位不差钱的家长。
几天之后,放学时我和欣欣妈妈聊到这个问题,想了解欣欣最近读书的情况。欣欣妈妈不无担心地说,欣欣读书好像没有以前那么专心了。一本书,两分钟就看完了,有时候,一本书没看完又看另一本,老是心不在焉的样子。总是对妈妈说:妈妈我看完了,我要看那一本。
我坦言,欣欣的这种情况和妈妈喜欢一次性购买许多书有关。
许多家长喜欢一次为孩子购买大量的绘本。既然绘本好,那就多买点,让孩子看吧!孰不知,绘本的购买并非多多益善。一次最好只买一本。一次买得太多,孩子容易不珍惜,于是囫囵吞枣地看,浮在表面,难以深入地品读。好的绘本,是经得起一遍又一遍的玩味的。
人在饿的时候吃饭才香,读书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一次给的太多,孩子始终处在一种过度满足的状态中,那么他对于书,就没有渴求。
“那怎么办?”欣欣妈妈听了频频点头,可是接下来就有了疑惑,“书我都已经买了呀!”
我建议欣欣妈先留下一本,每个星期只读一本书。“可是他两分钟就看完了呀。唉,当时要是听你的就好了,他看完了就不新鲜了。”欣欣妈妈一脸的失落。
怎么让孩子对一本书保持长久的兴趣?
变个花样试试。
许多家长认为,图画书买来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只是开始。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绘本只是一种媒介,一种工具。陪孩子一起读绘本,不只可以使孩子自身的价值表现出来,而且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一举多得。
怎样和孩子一起阅读图画书?
比如,一开始先由父母给孩子讲图画书,接下来,等孩子比较熟悉故事情节,可以鼓励孩子们讲给家长听,过后,可以和孩子一起亲子图画,画画图画书里讲的故事,如果有条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扮演游戏,分别扮演图画书中的角色,将故事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别小看这个过程,它不但可以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带来的意境,更好地领会书面语言,更能提高孩子的表演能力和胆量,使亲子关系更为融洽,一举多得。
原则上,我们每周只和孩子读一本书,一方面让孩子保持对书的渴望,另一方面,能够“读”得比较深入。一本好书,一家三口一起演绎,一起玩味,把它的精华都读出来,谁说不是一件惬意的事呢?
带着任务听故事
“孩子们,快坐好,沈老师给你们讲故事听好不好?”
“好……”孩子们拖长着音回答,一个小小的声音夹杂在孩子的声音中“不好……”
我愕然,飞飞。
“飞飞最喜欢听故事了是不是?”我冲飞飞笑笑,想给他一个积极的暗示。话一出口,便觉得错了。这简直就是在剥夺孩子的感受嘛。
“我不喜欢听故事。”飞飞仰起小脸,一脸的不高兴。
“为什么呢?”我较真了,这个有个性的宝宝,我倒要弄明白他为什么不喜欢听故事。
“听完故事还要回答问题呀,”飞飞把双手抱在胸前,显得很酷,“可是我又不想回答问题。”
“……”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应飞飞,因为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的问题。几个字跳进我的脑海:带着任务听故事。
我并不讳言,就在几天前,我还眉飞色舞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带给你们一个好听的故事,要认真听哦!听完老师会提问的,我看谁听得最认真。”就在几天前,我还在为孩子们听故事时的“全神贯注”而沾沾自喜,全然没有顾及到孩子们紧绷的神经。
是啊,带着“任务”听故事,不全神贯注哪行?
可是,这样的全神贯注中,能有多少孩子体会到故事带来的快乐,有多少孩子陶醉其中,有多少孩子能够真正地被故事所感染?恐怕答案并不乐观。
我想,很多孩子都像飞飞一样,不喜欢在听故事之后被提问的。
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这种情况也是会常常出现的。我们总希望孩子能够记住点什么,于是不停地提问“小猪看到小狗了吗?”“最后小猫怎么样了?”这样的问话多了,故事便变得索然无味了。
有时让孩子体会到“纯粹”的阅读的乐趣,恐怕比“让孩子记住”来得更加有意义。
文字的枷锁
今天我值班。6:00以后,没来接的孩子统统交给我了。
我捧着一大摞故事书,快步走进大厅:“孩子们,看书啰!”
图画书,是我的最爱。
孩子们飞快地跑过来,一边挑选书,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哦,又看书啰!”“这次你要看什么?”
“嘘”我做了个安静的动作,捧着一本书,自顾地欣赏起来,很陶醉的样子。
“沈老师,讲个故事吧!”“老师,我想听故事!”
今天下午两节美术课,两个小时下来,嗓子真的有些受不了,于是我偷起懒来:“孩子们,老师今天嗓子好疼,自己看好不好?我还想找个小朋友来给我讲故事,怎么样?谁会讲故事?”
“老师,我!”“老师,我讲!”听到这话,孩子们跃跃欲试,平时真小看他们了!今后,真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这样的机会。
在举手的孩子中间,有一个最小的,是蓝精灵班的刘晏孜。
“晏孜,你来给我讲讲你书上的故事听吧!”我冲小家伙招招手。晏孜欣然跑过来,拿着她的图画书,羞涩地低着头。我看着书的插画,故作惊奇地问:“啊,好奇怪哟,兔子旁边站着一只乌龟,要干什么呢?”朋友们,猜到了吗?这是龟兔赛跑。
“小乌龟要请小兔子和小鸟到他家去吃冰淇淋!”我大跌眼镜。
“哇,真的,那可是太好玩了。后来呢?小兔子去了吗?”
“小兔子说,不去了,太热了!”晏孜说完,乐呵呵地指着乌龟头上的汗。
“那小鸟去了吗?”“小鸟也没去,她说,我拍拍翅膀就不热了!”
“哈,原来是这样,多有趣儿的故事!后来呢?”我意犹未尽。
“没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家伙已经笑着跑走了。
我没听够。
“还有谁愿意给老师讲讲他的故事呢?”
“老师,我!”小航跑过来。
大班的小全能。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学习能力都很强。我对他的故事充满了期待。
“春天到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黑黑的……”小航指着图画书上的字儿,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起来。我惊异于小航能认那么多字。可是当我惊喜地抬头看他时,我看不到他目光里的那种渴望,那种享受,那么快乐。我看到的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小蝌蚪终于变成了真正的小青蛙。”故事终于讲完了,小航长吁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是如释重负。
故事“读”完了,可是,快乐在哪里呢?下面的孩子们听到的只是机械的“字”,他们没有感受到快乐,而小航的“快乐”呢?来源于“故事读完了”。
“小航认识的字真多呐!”我笑着摸摸小航的头。“你的故事讲得真不错,其实,你不用照着书念,会讲得更好,那我们就又能听故事,又能看表演啦!”小航不好意思地笑笑,跑了回去。
一时间,我坐在那里,不知道是应该欣慰还是应当惆怅。
阅读,是件好事,只是不要让文字成为限制孩子思维的枷锁吧!
对于早期阅读,太多家长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次家长会,我做过一份关于阅读的问卷调查,59位家长中,有42位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解就是:识字。
其实,早期阅读和识字完全是两个概念。阅读不必以识字为前提。看带字的书叫阅读,看单纯的图画书也叫阅读。所谓早期阅读,是为了养成孩子对书面语言的兴趣,知道怎么看书,怎么理解书中的内容,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要孩子知道了从书中可以得到快乐,那么孩子就拥有了喜欢读书的习惯,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小孩子而言,最好是画面大而且字少的书。在阅读时,可以边指着书上的字边念,让孩子看画面,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家长和孩子一遍遍的共同讲述中,让孩子逐步培养对书面语言的兴趣。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逐步选择一些字比较多的图画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当然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学会了识字。等到孩子感到认字真正成为他的需要时,再有意识地教他,那么我们的教育便会事半功倍。
总之,学前孩子的阅读,以培养孩子对书面语言的兴趣为主。识字是其中的一部分,既不应当刻意追求,也不应当有意回避。孩子喜欢上了阅读,时间久了,你还怕他不认字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