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歇根大学的校长波顿曾经说过:“弗罗斯特先生不一定会到我们学校来执教,除非他心中有十分重要的心得愿意到大学里来上课。”这句话,就表明了学校的大门一直为他敞开着。英文系的系主任考顿先生、校长波顿先生和训导主任布莱先生,亲自欢迎罗伯特光临该校。
罗伯特的新家周围都长满了树,门前还有一片大草坪,就像安墨斯特市的宿舍一样,罗伯特第一次来到中西部,看到这么有乡村风味的房子,心中十分高兴,这一带还种满了相思树,专门为诗人们提供思考的环境。
校园的建筑和安墨斯特大学相仿,都是旧式的建筑,这让他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罗伯特说自己在密歇根很清闲,其实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很忙。他在都葛夫人家中隐匿了三个月,用新英格兰的方言写了一首《古斯巫婆》,主要题材是来自罗伯特的一些零散经验以及他所做过的梦,还有一些他从学生身上所发现的灵感。
学校有一个文学校刊叫《文学奇谭》,后来罗伯特将其改名为《内地人》。这本杂志的稿源来自20位同学。
在第一学期的开始,罗伯特就给他们提出意见:“当你们有真正的看法的时候再把它们写出来。”罗伯特除了在该大学教书以外,还在继续创作新书。《古斯巫婆》在1月的《诗刊杂志》刊登出来,在给莫洛小姐的信中,他说明“古斯”是法兰克尼亚附近白山上的一个地名,他曾经到那个地方游历,也听说过当地的一些传闻。他打算把新书叫做《东北角》,因为书的大部分都是描绘新英格兰地区。他希望将来能够到底特律、芝加哥住一段日子,寻找写诗的灵感。
芝加哥的朋友帮他安排了很多场朗诵会,他与艾莉娜打算住在芝加哥诺蒂夫人的家中,但是,他们最后决定让莱丝莉去,以便艾莉娜留在家中照看家务。莱丝莉已经对大学生活十分厌倦了,她在学校成绩很优秀,厌倦大学也许是受了父亲不喜欢大学教育的影响。
二人到了芝加哥,诺蒂夫人邀请莱丝莉到她家中住几个月,莫洛小姐邀请了罗伯特与当地的诗人一起吃饭。罗伯特与莫洛小姐因为诗的押韵问题,争辩到了凌晨3点,原来,莫洛小姐是《诗刊杂志》的编辑。
1922年春天,芝加哥举行全国性的朗诵大会,连续进行了5个礼拜,全国有名的诗人差不多都到了。
等到朗诵大会结束之后,罗伯特立刻返回纽约,许多芝加哥的爱诗者,继续与罗伯特通信。
一学年很快就过去了,安墨斯特大学希望罗伯特继续在下一学年返回学校教书。后来当罗伯特到达南休兹堡之后,写了《新罕布什尔》这首诗。他花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把在芝加哥的生活都写了出来,这首诗题名为《风雪夜晚的林子》。在《新罕布什尔》一诗中,他称赞该州与佛蒙特州是全美最好的两个州。《风雪夜晚的林子》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押韵十分工整,令人吃惊的是,这是他仅用了一个晚上就写好了的绝等好诗。
1922年的夏天,罗伯特全家人计划攀登佛蒙特的一座山,林肯·麦维在8月间时常会从纽约过来拜访罗伯特,而锡尼·考克也经常来到这里度假,罗伯特与锡尼常会到法兰克尼亚待几天,遇到天气热的时候,他们就到立特顿休息。罗伯特最喜欢吃冰淇淋,一边吃一边聊,这真是最愉快的事情了。
在回家之前,他们去了面包山一趟。一年之前,罗伯特与温特麦尔在这地方创立夏令学校,训练一些作家,此项运动很快便向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回家后不久,罗伯特收到一封来自安亚布(密歇根大学所在地名)的信,信中说他们学校希望他继续回校任教,但是罗伯特正为各地的朗诵会而忙碌,实在没有办法再抽出时间去密歇根大学教书。9月间,《书评传说》撰文推崇罗伯特为全美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原来那篇文章是艾美·诺威所写。
同时,《诗刊杂志》推荐《古斯巫婆》为全年最佳作品,罗伯特获得200美元的奖金。鲁特夫人的公司已经倒闭,罗伯特与它再也没有瓜葛,由于林肯·麦维的努力,从1923年起,罗伯特的书将由英国另一个出版社发行。
罗伯特与艾莉娜在10月间和波顿校长达成协定,他仍然是密歇根大学的教授,而且可随意居住,并从事写作。罗伯特开始紧锣密鼓地计划,这一年,不但有许多诗要写,也有很多朗诵会要出席。
冬天到了,罗伯特去南部旅行了一次,最远到达德克萨斯州霍斯堡和新奥尔良,他受到了美国南方人的热烈追捧。这次旅行罗伯特是受了蓝生先生的邀请。蓝生在田纳西州的凡德彼大学教书,他组织了一个诗会叫“逃亡者”,他觉得与罗伯特·弗罗斯特见面,能够对这个诗会的发展有帮助。
到了早春时节,罗伯特又返回北部。
1923年3月15日,罗伯特献给艾德华·汤玛斯的《诗选》一书出版,并寄了一本给他的太太。
独获殊荣
罗伯特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回到密歇根大学教书,而且现在的协定也是暂时的,他不想成为这种大型学校中的一分子,因为文学院只是学校的一部分,而密歇根大学是以理工及法学院闻名,他比较喜欢像安墨斯特那样的纯粹是文学院的小学校。要不是与校长意见不合,他是绝对不会离开安墨斯特大学的。
安墨斯特大学的老校长在刚开学的时候就被迫辞职,这引起学校一阵风波,新任校长邀请罗伯特回到安墨斯特教书,罗伯特在南休兹堡听到不少关于学校的事情,他觉得老校长被迫辞职对自己来说也是个机会,于是他打算到英文系继续执教。
所以,罗伯特再度面临作诗与教书的选择。当想到安墨斯特大学是第一个承认他是教授的学校时,他决定回到学校继续教书。
罗伯特认为在走之前,应当向密歇根大学的校长解释一下,于是他写了一封信说明前因后果。当然他很怀念在那里的许多朋友,这一阵风波之后,他将继续写作新的诗集,他决定在这一本新书出版后,接受霍特公司编辑的职位。他在课堂上建议同学们自己成立图书馆,然后他根据同学们所买的书,进行个别指导。
经过一番思量之后,罗伯特决定把第四本书叫做《新罕布夏》,在安墨斯特大学的一些教授们,认为《新罕布夏》是在描写安墨斯特大学的风波,可是罗伯特仍然坚持用“新罕布夏”这4个字作为该书的书名。
1923年罗伯特家中举行了第一次婚礼。凯洛在去年爬山中认识了莉玲。很快,他们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罗伯特的第四本书在1923年的秋天出版。很多书评都认为,罗伯特的新书很可能会获得“普利策奖”。
1924年春天,罗伯特与艾莉娜回到密歇根大学参加朗诵会,校长与罗伯特谈到了回学校执教的问题,罗伯特答应考虑看看,但是他现在要回安墨斯特大学给学生考试,而且他还要参加马萨诸塞州他女儿莱丝莉所经营的书店开业仪式,莱丝莉请马乔妮与她共同合作,这所书店店名叫做“开放书店”。
后来,人们的预测果然成真,罗伯特的诗获得“普利策奖”,颁奖典礼在哥伦比亚大学举行,艾莉娜与一家人全部到场,这是他获得4次“普利策奖”的第一次,随后,罗伯特又获得耶鲁大学、密德堡学院所颁赠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颁奖仪式结束之后,罗伯特回到了南休兹堡。林肯·麦维从纽约赶过来拜访。开学后,凯洛与莉玲生了一个男婴,取名为威廉·夫瑞斯高·弗罗斯特。就这样,罗伯特与艾莉娜成为了祖父母。
10月,密歇根大学校长去世,罗伯特在密歇根大学教书的事情便没了结果,而罗伯特在安墨斯特大学越来越受学生们欢迎。
罗伯特51岁的生日到来了,他的朋友在纽约为他庆祝生日。在生日会中,一共有40位嘉宾参加,其中有琴恩、路易斯·温特麦尔、郝古、戴乐丝·费雪等好友。生日宴会临结束之时,罗伯特朗诵了一首他特地为这次庆祝会所写的诗《麦田中的牛》。
这次的庆生会,艾美·诺威没有到场,她最近所写的两本有关济慈的传记,被英国书评家随意批评,她决定到英国为自己的书辩护。在去之前,她希望罗伯特能参加她4月4日的生日会。艾莉娜写了一封信给艾美,信中说罗伯特最近很忙,可能没有办法在她的生日会上演讲,这是她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联络。5月12日艾美·诺威因为中风不幸去世,罗伯特与艾莉娜打了很多电话给她丈夫,以示哀悼。当罗伯特向学生们讲到艾美的事时,他谈道:
有很多人以为,一首诗的价值需要时间来考验它的永久性,其实一位真正懂得诗的人,一见到好的作品就知道它会不朽,也就是说诗的永久性,就像爱的永久性一样,马上可以看出来,并不需要时间的考验,如果我们能在第一次读它的时候,便永远不会忘记,这就是好诗……
也许,罗伯特的这些话与艾美无关,可是却道出了罗伯特对诗的看法。罗伯特在《居住》这首诗中,写了几句献给艾美的诗,这几句诗后来被登在《基督科学真理报》上。
5月,罗伯特到密歇根大学参加校长去世的追悼会,并决定在秋天到该校教书,年薪是6000美元,他在学校附近找了一栋新房子。
9月,罗伯特一家人住进了新房子,孩子中只有艾玛跟来。没到一个月的时间,艾玛便与肯恩结婚。肯恩是建筑系的学生,学期结束之后,艾玛与他搬到了德克萨斯州去住。50多岁的罗伯特,十分希望与孩子们住在一起。后来,罗伯特在南休兹堡附近帮艾玛与肯恩买了一座农场,这样孩子们可以常常来看望罗伯特。
罗伯特回到密歇根大学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学生们似乎更喜欢接近他,跟他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人数众多,他只好放弃学校的上课方式,他采用了集会的方式。学生的作品可以在会议中朗读及讨论。罗伯特很少批评学生的作品,而且会给予几句客观的评论,他希望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缺点。
密歇根大学新校长立德博士是一位生物学家,他除了行政事务之外,还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他很了解身为诗人的罗伯特,除了教书之外应该有自己写作的时间。
罗伯特认为,一首诗应该包括直觉与格式,直觉是最重要的,格式寄托在直觉之上;写诗最重要的是要能立刻把握住灵感,并且不能拖太久,如果有灵感就要马上写出来。
1926年6月,罗伯特·弗罗斯特辞掉了密歇根大学的工作,不过他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因此而缓慢下来,他已经成为最具创意的诗人之一。
妻子的去世
后来,罗伯特又回到安墨斯特大学教书,虽然他的薪水只有4000美元,可是他有着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而且还有很多时间可以作诗。罗伯特继续从事创作,每年只需在安墨斯特大学教课三个月就可以了。天气渐渐寒冷,罗伯特身体扛不住,患了感冒,所以他常到南部去避寒。
后来,罗伯特还写了三本诗集:1928年的《西流的小溪》、1930年获“普利策奖”的《诗选》,以及1936年的《更高的山脉》。
因为《西流的小溪》这本书到1928年秋天才能够出版,所以罗伯特整个夏天都是空闲着的,罗伯特与艾莉娜决定去往英国和法国旅行。到了英国后,罗伯特发现只有一些佐治亚州的人仍然留在这个地方,之前的诗人朋友只剩下吉本生。看到了战后英国的现状,罗伯特感慨颇多,回来之后,他写了一首十四行诗《军人》,以此纪念艾德华,纪念曾经牺牲过的这一代人。
新书终于在1928年11月出版了,书中虽有很多悲哀的诗,但是书的开头,却有具有莫扎特特性的《春池》,还有描述情爱的《玫瑰家庭》。
罗伯特作这首《玫瑰家庭》,明显是献给妻子艾莉娜的,在罗伯特眼中,他的妻子艾莉娜就是一朵玫瑰。在《西流的小溪》中,还有描写他与艾莉娜谈话和聊天以及争论的《终生不渝》。
与此同时,有人开始出版罗伯特的传记,还有一些出版商想出版他所有诗歌的总集。1930年所出版的《诗选》,包括有他5本诗集的作品,由于美工设计的进步,这让罗伯特的书成为了当时最精美的书之一。《诗选》没发行多久,就好评如潮,罗伯特也因此再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同时罗伯特被提名为美国文学艺术协会会员。
后来,罗伯特与艾莉娜回到了小峡谷。这时候,罗伯特与艾莉娜都年近六十,现在这对老夫妻对在小峡谷的这种平静的生活感到很满意,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他们的孩子和孙子们也时常会过来探望他们。
不久,他们的女儿马乔妮很快也恢复了健康,而且还与当地的考古系学生维金·法兰赛相恋,随后一起前往蒙大拿州结婚并且定居,当他们听到这件喜事的时候,他们感到很欣慰。
婚后一年,在1934年4月初,马乔妮生下了一个小女孩,但是不幸的是她的女儿感染上败血症,输血没有使病情得到好转,后来,所有最好的治疗方法都试过了,可是孩子的病情仍然没有得到好转,艾莉娜与马乔妮彻夜看守着孩子。5月2日,马乔妮因为过于担忧,旧病复发,不幸去世,但是她的女儿却奇迹般被救活。罗伯特把外孙女带回峡谷,让艾莉娜照顾了一阵子,才把女孩送回给在蒙大拿州的父亲。艾莉娜对马乔妮的去世感到伤心欲绝。
后来,罗伯特的第六本诗集《更高的山脉》出版了,这本书也是献给艾莉娜的。没过多久,这本书就获得了“普利策奖”,之后,罗伯特获得了哈佛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的学位。
1938年3月20日,罗伯特的妻子艾莉娜因为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
从此之后,在罗伯特的眼里,这世上所有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已经没有了意义。罗伯特觉得,自己失去了艾莉娜,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继续从事写作
自从妻子艾莉娜过世之后,罗伯特心中总恢复不了以往的平静。他没有心情再去教书。罗伯特毅然地辞去了安墨斯特大学的职位,并且卖掉小峡谷的房子,他与爱妻艾莉娜相濡以沫43年,可是正在罗伯特声名鹊起之时,艾莉娜却永远地离他而去了。
后来,罗伯特在波士顿租了一栋房子,自从爱妻去世之后,罗伯特经过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地恢复了平静,但是精神却大不如以前,现在他可以静下心来写诗了,不过,他心中时时都怀念艾莉娜,他现在写的诗尽是哀伤与悲戚,不过,这些作品还是受到了出版商们的欢迎。
1940年的秋季,罗伯特本打算重新开始执教,但是他又听到了凯洛由于写诗没有成功而失落的消息。随后,莉玲又在医院做手术,罗伯特马上又赶回南休兹堡探望他的儿子与孙子,当罗伯特赶回波士顿的时候,凯洛竟然自杀了,罗伯特悲恸不已。
后来,罗伯特为了摆脱这种总是沉浸在悲痛中的日子,慢慢把精神寄托转到了《圣经》当中,他想探究上帝为何要让自己遭受如此的折磨,不过幸好的是,他将悲痛转换为力量,继续创作诗歌。
1940年年末,66岁的罗伯特在佛蒙特州买了一片农场,那里是靠近山区的300亩林地,农场里还有很多小溪,还有三间农舍与一间木屋。随后不久,罗伯特又在马萨诸塞州康桥附近买了一栋房子,他的余生就是在这两个地方度过的。后来,罗伯特又在佛罗里达州买了一块土地。
1940~1950年间,罗伯特的孩子和孙子们时常会过来探望。不过,罗伯特仍然继续去往各地执教与演讲,当然他的绝大部分时间仍旧进行创作,他十年之间竟然写了10本诗集,比如1942年的《见证树》,1945年的《理性的假面具》,1947年的《树丛》和《仁慈的假面具》等。
1943年的春天,《见证树》获得了“普利策奖”,那时候,罗伯特正在印第安纳大学教书,这本诗集里还有罗伯特的早期作品《正直的天赋》。
1949年,罗伯特出版了一本《诗全集》,从此,打算隐居或者退休,但是,他现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1950年,罗伯特76岁生日的时候,参议院推荐他为“国家诗人”。
1958年,罗伯特出任国会图书馆诗学顾问。1959年春天,他又被选为国会图书馆会员。罗伯特虽然兼任如此多的职务,但是他仍旧坚持写作。
巨匠的离去
时间到了1961年元月,罗伯特苍白的头发在凛冽的冬风吹动下飘扬。他带着笑容,愉快地听着大会中关于他的介绍词:“罗伯特·弗罗斯特,我们的‘国家诗人’……”罗伯特对于别人介绍他过去的荣誉,总是很友好地对待。
这一天,他身着灰色的外套,将在肯尼迪总统的任职典礼上发表他重视“诗”如国家大事的致谢词。
罗伯特与肯尼迪是在罗伯特担任国会图书馆诗学顾问期间认识的。当时,肯尼迪对于罗伯特的作品十分着迷。
所以,肯尼迪在准备就职典礼的时候,邀请这位新英格兰的大诗人参加。当罗伯特接到邀请后,他对新任总统的这个举动十分感动。
之前,他们是希望罗伯特作一首诗来迎接庆典,但是他表示那样的诗不是他所擅长的,所以只好作罢。经过一系列的商量,肯尼迪先生请他朗读他在多年前所作的一首诗,那时候,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对于自己的历史,开始有了新的觉醒,对于他们国家的存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当希特勒的独裁政治威胁到自由国家的民主政治的时候,这种觉醒与认识更是深植于每个美国公民的心中。
这首诗就是《正直的天赋》,最早出现在罗伯特1942年的《见证树》诗集中。
当罗伯特在典礼中朗读祝贺诗的时候,年近80的他,断断续续地铿锵读出稿纸上的字。随后,麦克风把他的话传开了,听众们热烈地鼓掌,他的心似乎感觉到大家对他的反应。刚宣誓完的副总统从椅子上站起来想过来帮他一把,马上受到了婉言回绝。他颤颤巍巍地把稿纸拿起来,让听众们看到。
当罗伯特回到座位上的时候,热烈而激动的雷鸣般的掌声响彻了整个天际。
1962年3月26日,在罗伯特88岁生日的这天,他出版了《林间空地》一书。这本诗集涵盖了他70~80岁之间的作品。这些诗代表着他这十年来智慧的成熟。这本书刚一推出,就受到了欢迎。
罗伯特老年期间,还曾经去往苏俄旅行,会见赫鲁晓夫和其他重要官员,为美苏双方达成核子武器限制协定奠定了基础。
1962年秋天,罗伯特返回美国,随后继续在各大学讲学,12月他还曾回到达墨斯学院演讲。由于身体原因,从达墨斯回来后不久,罗伯特就进入了波士顿医院进行手术。
罗伯特在医院的疗养当中,还写了一些信以及圣诞卡给亲朋好友,但是这位文学巨匠,不幸于1963年1月29日凌晨,在睡眠中溘然长逝。
可以说,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受敬爱的民族诗人。他生前接受了很多光荣的赞誉,更是四度荣获“普利策奖”。他是这个世界上很多领袖人物至爱的诗哲。他是肯尼迪总统就职典礼上的首位诗人。印度总理尼赫鲁去世的时候,他的床边放着的正是他最爱的《弗罗斯特诗集》。这位一生享尽称赞而淡泊名利的文学巨匠,不仅仅只是少数领导者的益友,更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导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