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趁早要知道2:女人会做事,还要会来事-掌握主动权——做女人要懂点攻心智慧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讨人喜欢的人,每个人都想顺利地得到别人的帮助,达到自己的办事目的。但要想让别人接受你、喜欢你、信任你、帮助你,你就必须打动对方的心。所谓“攻心为上”,只有从思想上瓦解别人,从内心深处感染别人,你才能轻松地影响别人、掌控别人,从而实现你结交朋友、顺利办事的目的。

    “1分钟内”散发出你最大的魅力

    你知道,初次见面时,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需要多长时间形成吗?是一个小时以后,还是一天以后?很遗憾,答案是4分钟。根据心理学的研究,4分钟就会形成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甚至有专家认为,4分钟太长了,只需要6秒钟就可以形成第一印象。

    在这短短的4分钟之内,你给别人留下的感觉是好是坏,别人是喜欢你还是讨厌你,都取决于你的表现。如果你不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或不小心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么之后你即使很努力地去弥补,也很难改变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初次与人见面时,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一定要展现自己的最大魅力。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叫出别人的名字,主动打招呼。

    一般情况下,你要见什么人,你应该清楚对方的名字。当你和对方见面时,如果你能准确地喊出对方的名字,一定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至少人家知道你的记忆力不错。

    另外,在打招呼时,一定要先下手为强。首先开口打招呼的人,能牢牢把握对话的主动权。有个实验证明,如果让一些人组成小组讨论问题,首先发言的人往往会成为小组的组长。当你笑着和对方打招呼时,对方很容易被你的气场感染。

    第二,面带微笑,展现你的亲和力。

    有个大学生去一家刚成立的公司应聘。他看见公司的设施简陋,马上露出了不满的情绪,一脸不悦。老板见他这般神态,也失去了交谈的兴趣。而另一个大学生见到这些简陋的设备后依然保持微笑,他对老板说:“如果能来贵公司工作,我会非常开心,一定会努力做好工作。”老板笑着说:“非常欢迎。”

    微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语言,如果你想别人对你产生正面的印象,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露出灿烂的笑容。当你发出一个笑容时,你很可能收到别人的笑容,于是你们就开启了正面的互动关系。不管你走到哪儿,笑容都能提升你的亲和力,让你散发更大的魅力,赢得更多人的好感。

    第三,随意聊聊“同病相怜”的话题。

    假设你感冒了,身体不舒服,还时不时咳嗽。你到车站等车,碰巧邻座的人对你说:“感冒了吧,我也感冒了,咳嗽真痛苦……”虽然你和他素不相识,但是当你听到他和你有共同的烦恼时,你是不是立即对他有一种亲近感呢?这就叫“同病相怜”。接下来,你会像和朋友聊天一样说道:“是啊,我最讨厌咳嗽了,喉咙很难受……”可见,谈论两个人都关心的话题有利于产生共鸣。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想赢得别人的好感,赢得别人的亲近,你不妨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对方可能关心的话题,然后和他谈论有可能引起他兴趣的话题,这样你就能给对方一种“自己人”的感觉,从而给对方留下一个好感。这样你们就很容易成为朋友。

    第四,学会用眼神和别人沟通。

    初次见面时,尤其是和异性见面,万万不可盯着人家不放。否则,对方会觉得不好意思,容易对你产生误解。在与对方交流的时候,要保持眼神的平视,这样你会给人家留下十分强大的印象。

    透露点秘密,让他人感到你是“自己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之所以不愿意透露给别人,是因为我们认为那些隐私和秘密是不便于公之于众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绝大多数人明白窥探别人的隐私是不礼貌的。但是如果有人主动把自己的隐私透露给你,你一定会觉得他对你很坦诚,把你当成了“自己人”,这代表着你们的关系不一样。同样的道理,当你主动透露点秘密给别人时,也能让别人感觉你是“自己人”,从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你赢得别人的信任。

    比如,你和关系一般的同事聊天时,察觉到他的感情出了问题,于是你漫不经心地说:“不瞒你说,我曾经有一段非常失败的爱情,那时候我简直没有活下去的勇气,可是呢?现在我还不是好好的。”或许同事听了你这话,会马上豁然开朗。同时,他觉得你对他比较坦诚,就有可能对你袒露自己的感情困扰。然后你针对他的困扰,给他一些安慰和开导。通过这次聊天,你们的关系更进一步了。

    孙莉对公司的一个男同事有好感,她想让他和自己坦诚地沟通,于是她想了个办法。一天,他和这位同事闲聊时,无意间说道:“实话告诉你,这几年我一直忙着工作,想多赚点钱买个房子,好让父母有一个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不怕你笑话,我忙得都没心思谈恋爱。”言外之意是,孙莉目前还是单身,之前忙得没心思谈恋爱,现在想谈恋爱了。

    男同事第一次听孙莉透露自己的事情,马上感觉到孙莉对他的信任。同时,他也领会到孙莉的画外音——还是单身,想恋爱。虽然当时他只是笑了笑,但是几天后他就通过短信对孙莉展开追求。

    原来,这位同事一直对孙莉有好感,但不知道孙莉是否有男朋友,也没好意思开口问。但是当他得知孙莉单身时,心里特别兴奋,于是就追求孙莉。两人互有好感,自然是一拍即合,很快就走到了一起,开始了甜蜜的恋爱。

    在透露秘密的时候,我们应该进行两方面的分析:一是为什么要透露秘密,二是透露哪方面的秘密。对于第一个问题,答案不言自明,自然是想拉近与别人的距离,和别人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孙莉的做法,她想恋爱所以透露了感情方面的事情,而且分寸把握得非常好。这样才不会显得轻浮,同时又给男同事留下了一个懂事孝顺的印象。

    如果你和别人第一次见面,适当透露点秘密就更加容易打开别人的心门。通常来说,人们在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往往会守口如瓶,戒备心理特别强烈。因此,如果你懂得反其道而行之,适当透露自己一点无关紧要的秘密,那么别人更容易接受你。

    值得注意的是,透露秘密要注意场合,不要在公共场合透露个人秘密,否则针对性就弱很多;还要选择时机,不要在别人心烦意乱,根本没心思和你聊天的时候透露。另外,还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透露的秘密最好具有真实性。如果是你故意编造的,也应该让人听起来合情合理,不要让别人发现其中的漏洞,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把他当傻瓜。

    第二,透露的秘密应该与对方的性情相对应。对方是什么类型的人,你就透露什么样的隐私,以此找到彼此的共同点,激发彼此的共鸣。比如,对方重视感情,爱和你谈论个人感情问题,你就向他透露个人的感情秘密;对方重视理财,你就透露点理财秘诀。

    第三,透露的秘密不要影响个人形象。什么样的秘密可以透露,什么样的秘密不可以透露,你应该三思而行,千万不要把有损你个人形象的秘密透露出来。

    偶尔暴露一下缺点,别人更容易接受你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是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缺点掩藏起来,而尽可能宣扬自己的优点。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主动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缺点,往往会赢得别人的信赖。这并不意味着你把所有的缺点都说出来,否则会破坏你的形象。你只需要透露一点无关紧要的缺点,比如,睡懒觉、性子急、粗心大意等。这样给别人的感觉是“虽然有些缺点,但大体上还不错”。

    有一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长官换届选举,在竞选即将开始的一段日子,作为有意竞选的候选人之一的香港前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在公共场合不断暴露自己的缺点,比如说,“我曾经患过乳腺癌,身体不太好,可能不能胜任我要竞选的工作”,“我一直在立法会工作,没有行政工作的经验,唯恐胜任不了”等。

    对于范徐丽泰的举动,有人表示她看似是在自我揭短,自我示弱,实际上是在运用心理学策略,想通过暴露缺点来赢得选民的信任和支持。试想一下,对于范徐丽泰的身体不太好的缺点,如果不幸被她的竞争对手揭露出来,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呢?因此,与其被别人揭露出来,不如主动暴露,这就是范徐丽泰的智慧之处。

    然而,在生活或工作中,大多数女人并没有范徐丽泰那样的睿智。她们在求职的时候,喜欢在面试官面前自吹自擂,对自己的缺点绝口不提,甚至当别人指出她们的缺点时,她们会为自己辩护。可是,这样做并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有位人力资源经理讲到自己招聘员工的经历时说:“如果求职者锋芒毕露,夸大自己的优点,对自己的缺点却说不上来,我一般不会录用他。如果求职者真的很出色,我能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以及简历等,大概地判断出来,毕竟招聘还有测试。”他建议求职者不要掩饰自己的小毛病,有意无意地卖点“傻”、学点笨,反而使人觉得更真实可信,更容易被人接受。

    这位人力资源经理曾面试下面三位求职者:

    第一位求职者说:“我的学习成绩优秀,有出色的社会活动能力和领导才能。”在他的简历中,他特别强调了喜欢做饭,而且味道很好。

    第二位求职者也讲到了自己的优点,与第一位求职者相差无几。但是在简历中,他提到曾经不小心碰翻了牛奶,搞得满地狼藉,他表示自己有些粗心。

    第三位求职者和前面两位不同,他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糟糕,社会活动能力不怎么样。但是他说自己做家务的能力很强,能快速把房间收拾干净。

    这三位面试者,第一位十分完美,第二位略有欠缺,第三位小有优点。表面上看来,第一位面试者更容易录取,但是这位人力资源经理却录用了第二位。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完美的人,是人就会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因此,当一个人既强调自己的优点,同时又适当指出自己的缺点时,才会给别人一种真实的印象,更容易给别人留下好感。由此可见,适当暴露一下缺点是不错的攻心策略。这种策略可以运用到各方面,能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别人感觉到你的坦率和真实。

    比如,有个男孩和女孩谈恋爱,女孩告诉男孩:“我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要经常加班;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提前暴露了自己的缺点,一方面是提醒男孩做好心理准备,另一方面是在日后的交往中,如果女孩因为加夜班、不爱讲话影响他们的交往,男孩也不好意思生气。再说了,这样不是显得更加坦诚吗?

    想获得别人的好感,就别把精明挂在脸上

    生活中,有这样一种女人:她们精于算计,爱争强好胜,觉得只有保持清醒、积极争取才不会吃亏上当。实际上这种想法大错特错,真正看起来精明的女人,往往不容易讨人喜欢,很难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

    更严重的是,这些看似精明的女人很容易成为男人的“玩具”,她们的精明最终换来男人的一颗假心。几番交手之后,落败的还是女人。不是说女人不够精明,手腕不够高,而是因为男人没有那么傻,他们不会对一个时刻把精明挂在脸上的女人认真。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希望看到别人比自己精明。正如英国19世纪政治家查士德·斐尔爵士对他的儿子所说的:“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女人如果想获得别人的好感,就要牢记这句话,努力做到比别人聪明,但是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更不要时时把精明挂在脸上。

    曾馨莹是一个舞者,2008年,她和台湾首富郭台铭喜结良缘。一时间,她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媒体关注的不是她的漂亮脸蛋,也不是她的性感身材,而是她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赢得郭台铭的心,为什么能打败周围各色美人?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以郭台铭以往的绯闻女友来看,她的气质不及刘嘉玲,美艳不及关之琳,性感不及林志玲,为什么她能突出重围,成为郭太太呢?用郭台铭的话说,就是:因为她身上闻不到钱的味道。

    郭台铭的话一下惊醒梦中人,让无数爱钱爱势的女人败得非常彻底。难道曾馨莹真的不爱钱吗?当然不是,只是她没有把“钱”写在脸上,没有把那点小心思、小精明写在脸上。所以,她才会让郭台铭觉得舒服,郭台铭才愿意娶她为妻。

    纵观那些失败的女人,不是因为她们不够聪明,也不是因为她们不够魅力,而是因为她们心无城府,把一些小心思、小精明挂在脸上。比如,很多女人与明星、富豪交往,说白了就是冲着男人的钱去的,这样的女人不论何种男人见了都会胆寒。男人不是傻瓜,怎么会轻易让一个把“钱”写在脸上的女人成为自己的妻子呢?

    曾馨莹懂得不把精明挂在脸上,最后赢得了大富豪的芳心。那么试问,如果普通女人懂得不把精明挂在脸上,是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别人的好感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涉及到的利益关系相比较于婚姻爱情中的利益关系少得多。因此,如果你懂得把精明藏起来,做一个有点傻的女人,即便是极品男人也会纷纷落马在你的脚下,更何况你只是想和别人成为朋友,这有什么难的呢?

    作为女人,可以有野心,可以有心机,可以有精明,但是请不要把精明挂在脸上,藏在心里就好了。在与人交往中,少一点咄咄逼人,少一点争强好胜,少一点斤斤计较,你会变得更有魅力。正所谓温柔的女人可爱,平和的女人可亲,懂得装一点傻的女人有智慧,这种女人才是攻心的高手。如果你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女人。

    让别人做主角,自己心甘情愿当配角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腼腆甚至有点木讷的男孩,更容易获得女生的好感;谦逊甚至有些卑微的员工,更容易得到上司的欣赏和信任;善于聆听甚至附和的妻子,更能得到丈夫的宠爱和关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一点,这些人甘愿做配角,而把做主角的机会让给别人。反之,如果你处处争当主角,无形中让别人成为了配角,那么你就失去了亲和力,你就会变得不受欢迎。

    某传媒公司新来一位女员工,她的口才特别好,说起话来就像竹筒倒豆一样,哗啦啦地响,又像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她思维缜密、旁征博引、抑扬顿挫,经常把人驳得不知怎么反驳,一时间哑口无言,好没面子。

    后来,同事们都不愿意和她说话,比如,几个同事在聊天,见她过来了,就纷纷散去。同事们也不再和她争辩,她说什么大家权当没听见,懒得搭理。就这样,这个女员工被大家冷漠的态度孤立了。

    或许你真的很优秀,但是你不一定要做主角。在与人交往中,你要做的是让别人喜欢你,而过于张扬、争当主角往往招人厌烦,因为你这样容易把别人比下去。也许你会说:“我没有和别人比啊!”对,你本意不是和别人比,但是你成了主角,别人不就自然而然成为配角了吗?

    所以,还是把主角让给别人吧,你去做别人的配角,让别人在你面前获得一种优越感,他们会更愿意和你打交道,更容易对你产生好感。不要认为配角只能替别人做嫁衣,对自己没有一点帮助。其实不然,只要你有能力,做配角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赵本山是大家非常喜爱的“小品王”。谁与他做搭档,无疑都只能做配角,因为他的光芒太过强大,容易把别人的光环盖住,但是范伟不在意这些,和赵本山合作了很多小品。在舞台上,范围只是想演好自己的角色,事实上他做到了,他把自己的配角演得非常出彩。最后,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最后他获得了在电影《看车人的七月》中扮演主角的机会,并因此获得了第28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从努力做好一名配角,到最佳男演员,再到成为影帝,范伟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你有才华,只要你努力,就算是做配角,你也一样会成功。当然,如果你暂时没有出众的才能,你就更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配角,等到你能力、条件具备时,你一定有机会做主角。

    做配角不可怕,相反,做配角是你赢得人心的好办法。因为做配角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一种合作的态度,你很容易散发出一种亲和力,给别人留下好感。而且做配角时,你能从主角那里学到想要的东西,主角也愿意和你分享他的处事技巧和工作技能。这样你会不断提高自己。

    那么,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配角呢?比如,当你碰到大家都能做的事情时,不要抢着做。因为即使你做成了,别人也不会夸奖你,而且你抢着表现自己容易引起别人的不满,影响你的人际关系。但是,当别人做不了时,你及时站出来,这叫有担当。如果你表现得好,那你就很容易赢得认可。

    再比如,当你和同事们开会商讨问题时,不要抢着发言,不要做结论性的言论,而应该把这个机会让给领导。而且在你提建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气,你可以说“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这样显得你很谦虚,很低调。如果你对别人说:“我决定这么干,你看怎么样?”那你就显得有些狂妄了,容易招人反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际交往中甘愿做别人的配角,不是让你一辈子当配角,有能力也不表现。而是说,在你羽翼未丰满的时候,做一名配角更有利于你成长;在你职位低人一等、年龄比别人小、资历比别人浅的时候,做一名配角显得你懂得尊重领导、长辈、前辈;在你与同事、朋友交往的时候,做一名配角显得你谦虚、低调、谦让,更有利于你赢得别人的好感,维护好人际关系。这才是做配角的意义所在。

    少数人才懂的攻心智慧:投其所好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打动人心呢?其实最佳的办法是投其所好。别人对什么感兴趣,你就跟他谈论什么,让他谈得开心;别人的优势是什么,你就跟他谈什么,让他谈得得意;别人有哪些成绩,你就跟他谈什么,让他谈得自豪。如此,你能不招人喜欢吗?

    不过,在投其所好之前,要对别人有一定的了解,要善于捕捉别人的真实意图,看透别人的心思,然后才投其所好。这是最神奇的人际关系攻心术。如果你懂得运用这招,就算别人在勃然大怒的时候,你也能三言两语让别人喜笑颜开。

    袁世凯被称为“窃国大盗”,他曾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然后每天做梦都想当皇帝。一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一位侍婢送来参汤,供袁世凯睡醒之后进补。但由于进门的时候不留神,侍婢的脚被绊了一下,结果把盛汤的羊脂玉碗摔碎了。

    袁世凯被玉碗破碎的声音惊醒了,顿时勃然大怒,大声吼道:“你居然把我的羊脂玉碗摔碎了,今天我非要了你的贱命!”

    在这生死关头,侍婢赶忙跪下来哭泣:“不是小人的过错,侍婢刚才被吓到了,才摔碎了玉碗的。”

    袁世凯骂道:“什么?说来听听。”

    侍婢哭着说:“小人刚才端参汤进来时,看见床上睡的不是大总统。”

    “混账东西,”袁世凯怒不可遏道,“床上不是我,那是谁?”

    “小人不敢说!”侍婢哭泣道。

    袁世凯咬牙切齿地说:“赶快说,否则我马上杀了你!”

    “我说,我说,刚才我看见床上躺着一条五爪大金龙!奴婢见了,吓得跌倒在地……”

    袁世凯一听,内心不由得一阵狂喜,以为自己是真龙转世,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于是怒气全消了,还重重奖励了侍婢。

    侍婢终日侍奉袁世凯,对袁世凯做梦都想当皇帝的心理了如指掌。因此,在那生死关头,侍婢才能精准地抓住袁世凯的心思,通过投其所好来逢迎他,使他转怒为喜。为此,她不但捡回了一条小命,还得到了重奖。可见,投其所好的攻心术威力无比强大。

    在你的周围,你的上司、同事、朋友、老公都有不同的喜好。如果你想他们越来越喜欢你,你不妨学学那位侍婢,用投其所好的办法与之交往。那样你一定会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在运用投其所好的攻心术时,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你要搞清楚别人的兴趣爱好、内心意图,掌握别人的心思。然后,你要注意察言观色,摸清别人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再对症下药,投其所好,就可以迎合别人的心理,满足别人的需求了。如此,你在职场中才容易赢得上司的好感,得到上司的重用;在同事们中,你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成为人人喜欢的搭档;在老公面前,你才会成为善解人意、女人味十足的妻子。

    另外,要做到投其所好,还应该从小事入手。比如,你知道某个同事喜欢吃苹果,你可以带一些苹果给他吃;当别人心情很好时,你就不要说大煞风景的话;当别人心情很差时,你就别说自己得意的事情,而应该真诚地安慰他。通过这些小事投其所好,别人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你。

    善用同理心,女人社交更顺利

    有句话叫“理解万岁。”什么是理解呢?其实理解就是一种同理心,是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领悟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在人际交往中,善用同理心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可以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的感受,还可以提高你的说服力,让你赢得更多的认同,赢得更多的朋友。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20岁的玛莉亚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高级珠宝店当售货员。在圣诞节的前一天,一位30多岁的顾客走进了珠宝店,玛莉亚发现他衣着破旧,满脸哀愁,不断地看店里的高级首饰。

    突然电话响了,玛莉亚在接电话的时候不小心把碟子碰翻了,碟子中的6枚钻石戒指落到地上。她赶紧弯腰捡戒指,但发现只有5枚,第6枚哪里去了呢?正在这时,玛莉亚看到那个30多岁的顾客正向门口走去,她马上意识到戒指被他拿去了。于是她追了过去,轻声叫道:“对不起,先生。”

    男子听了玛莉亚的喊声,转过身来问:“什么事?”

    玛莉亚神色黯然地说:“先生,这是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工作,现在工作很难找,想必你也有体会,不是吗?”

    男子审视了玛莉亚十几秒,然后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是的,的确如此,但我能肯定的是你在这里做得不错,我可以祝福你吗?”说完他把手伸向女孩。

    “谢谢您的祝福。”玛莉亚立即伸出手,两人握了一下手,男子把第6枚戒指还给了她。

    在意识到男子拿走了第6枚戒指时,玛莉亚没有大喊抓贼,她选择了一种温和的、给人留面子的方式轻松要回了戒指。在这个过程中,玛莉亚运用了暗示和同理心,赢得了那名男子的理解,在“工作难找”这个问题上引起了男子的共鸣,最后顺利说服男子归还了戒指。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像玛莉亚那样为人处事,既要考虑别人的自尊心和面子,给别人留台阶,又要想办法让别人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困境。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赢得别人的认同和帮助,我们才能顺利地办事。

    身为女人,最优秀的品质莫过于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在人际交往中,你应该把这些优点发挥出来,在说话做事的时候,保持温和的态度;在与人共事、求人办事时体谅别人的难处,保护别人的自尊心;在别人犯错、失败、沮丧的时候,对别人表达理解和同情,选择宽容和谅解。这样你的魅力将会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在中国的人情世故中,最讲究的一点是给人留余地、留台阶、留面子,直截了当、图穷匕现是不明智的。因此,女人一定要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同时又温婉地把别人引导到自己的角度上来看问题,给彼此一个回旋的余地,使大家达到互相理解的交往效果。具体而言,善用同理心应该怎么做呢?

    方法1:不要在众人面前揭别人的隐私

    谁都不愿意把自己的错误或隐私曝光在众人面前,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甚至恼怒。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避免触及别人的隐私,更不能公然当众揭发别人的隐私,让别人出丑。明智的做法是点到为止,给别人留面子,给自己留一个受人欢迎的机会。

    方法2:不要有意渲染张扬对方的失误

    谁都不是完美的人,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对于别人的失误,女人真的没必要锱铢必较。比如,老公有一次喝醉了酒,吐得满地都是,出尽了洋相。做妻子的不应该经常把这件事拿出来说,甚至夸大其词,说老公经常喝醉酒。否则,会搞得老公很没面子,而且会显得妻子为人刻薄,内心狭隘。

    方法3:多说别人的长处,少说别人的不足

    俗话说:“打人莫打脸,骂人莫揭短。”中国人很讲究面子,为了面子,小则翻脸,大则闹出人命。如果你不顾别人的面子,当众说别人的短处,那么你会因此而吃苦头的。因此,聪明的话就多说别人的优点,这样既能帮别人树立形象,给人面子,也能让你赢得好人缘。

    方法4:见好就收,不要使对方败得太惨

    在与人讨论、争论问题的时候,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见到别人已经败了,已经知道自己的观点不对时,还继续猛烈攻击,非得把别人驳斥得跪地求饶;在比赛中,如果你已经胜了,就不妨“放放水”,给别人留点面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连赢几盘之后,往往会故意走错几步,让对方最后赢一两盘。这样别人会记得你的好,会感激你给他留面子的。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效果更好

    俗话说:“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吃。”意思是批评、责罚别人之后,要记得肯定别人,给别人一些信心。这样有助于别人更好地接受你的批评,朝你引导的方向走。

    如果把批评、责怪比喻为“火攻”,那么肯定、赞扬就是“水疗”了。在人际交往中,难免有批评、责怪别人的时候,但如果一味地“火攻”,会让别人痛不欲生;在人际交往中,也难免有肯定、表扬人的时候,但如果一味地“水疗”,很可能导致别人产生骄傲情绪,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水火并进,双管齐下,这样才能让人在被批评之后心服口服,同时又因你的肯定而倍加感激。

    后藤清一是日本三洋机电公司的前副董事长。他年轻的时候,曾在著名的松下公司任职。有一次,他犯了一个错误,惹恼了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把他叫到办公室,气急败坏地怒吼,还拿起一只火钳死命地往桌子上拍击。

    后藤清一被骂得狗血淋头,正当他准备悻悻地离去时,忽然听见松下幸之助说道:“等等,刚才我太生气了,不小心把这火钳弄弯了,麻烦你费点力,帮我弄直好吗?”

    后藤清一很无奈,只好拿起火钳拼命敲打,他的心情也在这敲打中逐渐归于平静。当他把敲直的火钳递给松下幸之助时,松下幸之助看了看,然后笑着对后藤清一说:“嗯,你真不错,这个火钳比原来还好。”

    后藤清一走后,松下幸之助悄悄地给后藤清一的妻子通了电话,说:“今天你先生回家脸色可能不好看,请你好好照顾他。”原本后藤清一被臭骂了一顿决定辞职不干了,但松下幸之助的做法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定继续效忠于他,而且干得比以前更出色。

    批评下属之后,又找了个题外话来称赞对方,这是松下幸之助的高明之处。从松下幸之助给后藤清一的妻子拨打的那通电话来看,松下幸之助是一个非常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这样的领导怎么会不被下属敬佩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妙用。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来达到“批评别人又不伤人感情”、“责怪别人又不至于打击别人”的目的。通过恩威并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更加服从你,更加喜欢你。

    美国著名企业家玛丽·凯曾这样说道:“决不可只批评不表扬,这是我严格遵循的一个原则。你无论批评什么表现或者批评哪个人,也得找点值得表扬的事情留在批评后。这叫做先批评,再表扬。”当然,“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方式并不是绝对的,你也可以先“给别人一个甜枣”,然后再“打别人一巴掌”,即先表扬别人再指出别人的不足。

    比如,一位妻子对丈夫说:“你穿的衣服真整洁,看起来真舒服。”丈夫听到妻子的表扬非常高兴,喜形于色。妻子抓住时机,接着说:“如果你以后把房间也打扫得这么整洁,那就更好了。”丈夫笑着说:“行,没问题。”

    这位妻子用的就是刚柔相济的方法,让丈夫意识到要重视房间的整洁。试想,如果妻子直接批评丈夫:“你整天把房间弄得乱糟糟的,你知道我多难整理吗?你为什么知道把自己打理得整洁干净,却不知道把房间打扫干净呢?”丈夫听到这样的批评可能会生气,也可能会为自己辩护。这样,妻子就达不到批评的目的。由此可见,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既要把握好分寸,又要善于与赞扬结合好,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