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前,妈妈一定要懂的那些心理学-序言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做孩子最好的老师与心理医师

    从出生开始,你就满心欢喜地看着他成长。但是,有一天你却“惊奇”地发现,这个从你体内出来的宝贝,却和你越走越远。你无法接近他,更无法理解他。

    什么时候起,你的孩子从学校回家之后,不是躲在自己的小房间一个人搭积木,就是一个人看动画片。原来见到你就叽叽喳喳讲着幼儿园奇闻逸事的宝贝哪儿去了?你以为长大了他就会变好,但是,现在他已经十多岁了,却变得更加沉默起来!

    什么时候起,你的小天使变成了小魔鬼。他开始对爷爷颐指气使,甚至让你年迈的父亲给他当马骑,在老人大汗淋漓的时候,他还在一边嘟囔:“爷爷怎么这么慢!没意思!”天!这还是原来那个纯净的孩子吗?

    什么时候起,你的孩子开始变得难缠起来?身边堆满了零食和玩具,但是他却叫嚷着玩具没意思,零食不好吃,不住地央求你陪他出去买东西,只要见到好看的东西就耍尽一切手段,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你知道那些东西买到家之后两天的新鲜劲儿一过,他就会扔一边儿!

    什么时候起,那个聪明勤奋的孩子开始逃课?如果不是老师找到家里,你恐怕过上两三个月也不会知道!这小家伙为什么就不明白,给他找一个好的学校要花多少钱?你每天加班加点为了什么?

    ……

    你发现他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当生命降临的最初惊喜淡去的时候,你开始因为他变得焦躁起来——

    “我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是这个样子?粗鲁、怯懦、没志气……”

    “为什么他就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活泼一点儿?认真一点儿?大方一点儿?”

    你绞尽脑汁都弄不懂这一切。为什么自己每天把80%的爱都给了他,但是在他身上,你却看不到20%的成长!

    为什么会这样?是孩子错了吗?

    错!是你错了!每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心灵都是美好的。他们干净、单纯,就像没有雕琢过的璞玉,而母亲就是打磨这块璞玉的磨石。打磨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孩子以后是最珍贵的玉石,还是一块废石!所以,当你发现孩子不能理解你的好意和苦心的时候,首先应该想想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位这样的母亲,以为花钱把孩子送到一流的幼儿园、一流的小学和中学,或者把他送到各种名气很大的“艺术班”中,然后自己一心一意地去上班,为他准备以后成功的“资本”,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个“全优”孩子。那么,你注定会“人财两空”!

    因为从来没有人可以替代母亲的职位!母亲的关怀、帮助和引导,也不是金钱能替换的!如果你把自己的孩子“委托”给别人,在孩子看来,不过是不爱他的表现!而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怎么可能心理健康地成长呢?

    试着回答一下下面的问题,如果你还记得回答他的最初答案——

    1.当你的孩子向你抱怨练琴很累的时候,你是怎么和他说的?

    2.你知道他很胆小,但是当他想去参加班级竞选,又没有勇气的时候,你在他身边吗,鼓励他了吗?

    3.当你的孩子对你说新来的老师如何不好的时候,你又是怎么做的?

    问题1:如果你的孩子在抱怨的时候,你只是大吼他一通,那么你会发现他不再抱怨,但是更可怕的是,他开始逃避你!

    问题2:如果你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当“头头”的表现欲,这就足以说明你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当然,如果你给了他鼓励,并在他失败的时候,进行了挫折教育,那么,恭喜你,你很称职!

    问题3:如果你和孩子一起抱怨老师,或者只是听听,那么他的成绩肯定会下滑!为什么不尝试让他不必过度排斥老师?当然,如果是老师的问题,你应该亲自到学校走一遭。

    生活无大事,孩子的教育才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总是在小事上忽视孩子的成长,那么孩子在以后必会给你点儿“颜色”看看。要知道,孩子心灵的伟大工程就是“小事”堆积的。你应该在日常细节中观察孩子的心里需要什么,当你更懂得孩子需要什么的时候,你也就明白了从什么方向去打磨他!

    但是,总会听到一些母亲看到孩子出现问题之后这样说:“我没有时间和他交流,我整天忙着工作!”但是她们却忘记了,工作和孩子,哪个更重要?我的忠告是:“无论你多么忙碌,都不要忘记孩子!”

    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忙碌的母亲和她寻求爱的小儿子的故事——

    一位5岁小男孩的母亲很忙,就像很多母亲一样不能陪儿子玩耍、聊天。每天早晨,她就要早早起来赶公交车去上班,这时候她的儿子还在睡觉,而到了晚上,这位母亲又总是因为加班而很晚回家。到家之后,儿子已经睡着了。

    一个周五的晚上,她回家的时候,儿子还没有睡觉,等她洗漱完毕,快要睡觉的时候,儿子对她说:“妈妈,你一天上班能挣多少钱?”“50美元。”母亲很是奇怪儿子莫名其妙的问题。儿子听后很高兴,没有说什么,就跑去睡觉了。

    第二天,母亲加班,一大早又出去了。到了晚上,她发现儿子坐在沙发上,看到她回来,一脸兴奋。很显然,儿子在等她。“发生了什么事?”“妈妈,你能借给我30美元吗?”母亲没有说话,阴沉着脸,她想儿子肯定看上什么玩具了。“你想买什么?”“我已经攒够20美元了,只差30美元,就能买下你一天的时间了!”儿子开心地叫道。

    天知道有多少孩子像这个小男孩儿一样等着父母的关怀和疼爱!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智商去“买母亲的时间”,得到母亲的教导和爱护。所以,更多的孩子心灵生病了。内向的孩子开始孤单、沉默,整天躲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外向的孩子开始惹麻烦,逃课、上网、谈恋爱……只要能引起你的注意,他才不管什么手段!

    “忙碌”“压力大”,让你找出很多理由忘记他。但是事实上,这样的理由是极其可笑的!难道和孩子交流沟通,还要像坐在教室里那样,找出固定的时间来“授课”?如果真的是这样就不正常了!

    其实,母亲的每个举动、每个眼神、每句话,都是在和孩子交流。这些都不需要特定的时间,也不需要什么压力。

    每位母亲都是孩子天生的“心灵导师”,时时刻刻都在告诉孩子——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怎么为人。这些无形的爱的教育和传播,足以让一个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长下去。但是,不幸的是,很多母亲都疏忽了!

    如果从孩子身上看到了懒散,那么他的母亲身上大概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如果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冷漠,那么他的母亲待人也相差无几!

    如果从孩子身上看到了粗暴,那么他的母亲控制情绪的能力也很差!

    ……

    千万不要等到孩子的心灵出现裂痕时再想怎么补救,因为心灵有了裂痕,无论怎么补救都不会修复成原来的样子!而这也会造成孩子一生的缺憾。为什么不在孩子心灵美好的时候,给予他最好的引导呢?

    对于幼年的孩子,每一天的成长都是极其迅速的。他们心智的发育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并且不同的时期,孩子的心理变化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你知道他对人信任和不信任的时期,出现在几岁吗?

    你知道他心智定型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吗?

    你知道他为什么会在某个时期突然反抗你吗?

    以上这些,只是一位母亲应该了解的孩子的一小部分。当然,想要了解更多内容,那就翻开本书吧!要知道,只有读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和因材施教。同时,你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打磨好自己,这样才能帮孩子打磨出更完美的“心灵玉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