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迷对你说:军用飞机的魅力-军用直升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直升机是靠发动机驱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和推进力,能在空中垂直起降、悬停、定点回转、前飞、后飞和侧飞等可控飞行的飞行器。直斗机按照旋翼数量的多少和布局形式可分为三大类:单旋翼带尾浆式直升机、双旋翼直升机(包括共轴式、纵列式、横列式)以及新概念苴升机(如美国的倾转旋翼机V-22)。

    直升机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武装直升机在军事上更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直升机速度低、载荷小、航程短、振动大、噪音高等弱点也非常明显,这正是当代航空科学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章重点介绍几种主要的武装直升机。

    (第一节)直升机的诞生及发展

    直升机的发展历史漫长而又艰难。在人们为了实现升天梦想的探索过程中,它是最早被人们想到的一种升天方式。然而,直升机却像是一个难产的婴儿一样,就是迟迟不肯降生人世。当固定翼飞机已经升上天空自由翱翔时,直升机的探索者们还处于模型的研制阶段。

    早在4000多年前,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就懂得了利用风力,并相继创造出了风车和风扇。此后,又发展出了一种由一根竹棒和几个竹片构成的“竹蜻蜓”。如果用双手夹住竹棒使劲一搓,“竹蜻蜓”就会发出“嗖嗖”的响声,飞向高高的天空,当它的惯性减弱以后,再慢慢地向地面降下。

    虽然这种“竹蜻蜒”没有连续提供动力的装置,在与空气的摩擦过程中会越转越慢,当它飞到空中一定高度后便会慢慢地下降到地面,但它却给那些做升天梦的“发烧友”们以很大的启示。如果给这种“竹蜻蜓”装上一个适当的动力装置,连续不断地给它提供动力,那么它不就可以克服空气的摩擦力,在空中长时间地飞行了吗?但这又谈何容易。

    大约到了明代的时候,中国的“竹蜻蜒”传到了欧洲,被称作“中国的飞行陀螺”。

    15世纪,欧洲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探索直升机的发展道路。最先设想直升飞行器,并画出了草图的人是意大利的一位著名画家达·芬奇。他在此之前曾提出过扑翼机的设想,虽然他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但他的设想却为后人提供了帮助。后来,达·芬奇又画了一张直升飞行器的草图,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直升飞行器草图同他的扑翼机草图一样,当时并没有发表。直到1893年,达·芬奇的这两种有关人类飞行探索的飞行器草图才出版发表。

    虽然达·芬奇的这些设想都没有能够得以实现,但他的设计思想却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了说明直升机探索的艰苦过程,后人根据他的草图仿制了一个直升飞行器的模型,并将它摆放在纽约的一个博物馆里,供人参观。

    19世纪中叶,英国发明家乔治·凯利制作了一架直升机模型,它的头部尖如鸟嘴,机身就像海鸥一样呈流线型,上面装有两副向相反方向旋转的旋翼,旋翼为横向布局,尾部有垂直方向舵,并装有一台蒸汽机为其提供动力。虽然这个模型制作得相当完美,但它并没有飞起来,只是停留在模型阶段。

    30余年后,意大利的一个土木工程师恩里科·弗拉尼尼又研制出了一架直升机模型。这个模型的重量仅3.6千克,采用双桨共轴式旋翼,装有一台0.184千瓦(0.25马力)的蒸汽机。恩里科·弗拉尼尼的这个模型比乔治.凯利的模型前进了一步,它在试飞中最高曾飞到了12.2米的高度,并在空中停留了20秒钟的时间。

    2.直升机诞生的重重障碍

    飞向天空的梦想,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投身到发展飞机的科技领域中来,一部分人致力于固定翼飞机的发展,一部分人致力于直升机的发展。到20世纪初,直升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美国、俄国等国家的许多科学家,都在为直升机的研制而奋斗。这一阶段,诞生了许多直升机模型。

    1907年8月24日,法国工程师布雷盖驾驶着他自己设计制造的一架直升机飞离了地面。这是世界上第一架由人驾驶着飞离地面的直升机。布雷盖的直升机模型成了直升机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

    由于受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布雷盖直升机与现代直升机相比,看起来相当笨重。它装有四副旋翼,每副旋翼由八个巨大的双层桨叶组成,上面装有一台36.7千瓦(50马力)的发动机,可乘载一人。

    布雷盖直升机的严重不足之处,那就是没有飞行操纵系统,这就使得布雷盖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极差,不能在天空自由飞行,为了制造更加完善的直升机,布雷盖又于第二年制造了第二架直升机,仍然没有解决飞行操纵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困扰下,布雷盖于1909年制造了第三架直升机,因为他仍然没有解决直升机的飞行操纵问题,便暂时放弃了垂直飞行试验,等待时机成熟时再重操旧业。

    虽然布雷盖放弃了垂直飞行试验,但许多不屈不挠的人们仍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着艰苦的探索。在法国,有一个名叫保罗。科尔尼的人,他在布雷盖直升机飞行后不久,也制造了一架直升机。他是布雷盖的同乡。他制造的这架直升机采用双旋翼,旋翼直径约6米,纵向安装在旋翼支架上。这架直升机的动力装置为1台约18.3千瓦(25马力)的发动机,起落架很简单,是用四个自行车轮子制造的。保罗·科尔尼的直升机在多次试飞中,最高只飞了几十厘米(几英尺),留空时间也仅有20秒。这架直升机的问题同布雷盖直升机的问题一样,也是操纵性能很差。

    1910年,在尤里耶夫的领导下,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的大学生们成立了一个直升机科研小组,经过两年的努力,制造出了一架与实物大小相当的单旋翼式直升机模型。这架直升机在1912年举行的国际浮空器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尤里耶夫是前苏联气体动力学家,前苏联直升机制造的创始人。1910年,他就发明了自动倾斜装置,并成功地应用在直升机模型的设计制造上。

    移居美国的俄国科学家德保泰扎特在垂直飞行方面的研究成就使其成了一个垂直飞行专家。他在1961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垂直飞行理论的论文中,详细地论述了直升机的设计问题,并给出了比较完整、准确的设计数据。德保泰扎特的论文对于直升机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后来被刑登在美国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的报告上,引起了美国陆军的极大重视。

    1912年,美国陆军与德保泰扎特签订了一项合同,为美国陆军研制一种直升机。经过一年的努力,德保泰扎特的直升机终于研制成功,并决定于1922年11月18日进行首次试飞。上午9时左右,美国陆军的试飞员坐上了早已停放在试飞场上的直升机。随着发动机轰鸣声的响起,直升机的四副大旋翼就像巨大的风车转动了起来,只见直升机慢慢地飞离了地面,十分稳定。直升机的试飞成功,赢得了现场观众一阵阵的欢呼声。

    德保泰扎特制造的这架直升机重达1626千克,其动力装置为一台132千瓦(180马力)的发动机,旋翼的转速为90转/分。为了控制旋翼的转速,德保泰扎特在发动机上安装了一个油门调节器。这架直升机的飞行操纵系统与普通飞机的飞行操纵系统相似,但机械操纵系统比普通飞机的要复杂,因此,驾驶起来比较困难。鉴于这种情况,美国陆军提出了对第一架直升机进行改进的要求,主要有:重新设计中机身,提高结构强度,减小振动;重新设计旋翼,并减小尺寸。虽然德保泰扎特进行了种种努力,但后来试飞的结果仍不能令人满意。由于德保泰扎特设计的这种直升机的机身结构超重,实用升限太低,不能满足美国陆军的要求,美国陆军便于1924年放弃了这项长达三年之久的发展计划。

    德保泰扎特的失败,竟使直升机的发展出现了一个停滞不前的时期。虽然不甘寂寞的布雷盖在此期间又制造了一架共轴式直升机,但在1922年到1936年问的15年中,直升机在技术上没有取得惊人的进展,在性能上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

    令人不可想象的是,从直升机模型向实用型直升机的过渡竟然如此艰难。但世上却又有一些人,就是不向困难低头,敢于向困难发起挑战。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本世纪30年代后期,直升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并迅速地向实用型迈进。

    3.直升机的诞生

    1937年,德国的福克·沃尔夫公司研制成功了一架直升机。这架直升机的研制成功,不仅打破了直升机发展多年停滞不前的局面,而且它的试飞成功震动了全世界的航空界。

    这架被称为FW-61的直升机袭用了普通飞机的机身和方向舵,采用双桨横列式旋翼,安装有一台121千瓦(165马力)的发动机,发动机安装在机身的前部,起落架为三轮式,看起来样子十分古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架直升机打破了垂直飞行器的全部记录。这个样子古怪的飞机,就是世界上第一架能够在空中盘旋的真正的直升机。

    1937年的一天,一个名叫汉娜·里特斯的女子,驾驶着这个样子古怪的飞机,从德国的柏林起飞,以68千米/小时的速度慢慢地飞到了英国的伦敦。进行这种长距离的飞行,在当时,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FW-61直升机诞生不久,就赶上了希特勒发动的世界大战。虽然法西斯德国于1940年将其作为FA-233型战斗机投入了生产,但却因为德国官方的意见分歧和战时的生产困难,预定计划未能实现,直到1945年仅生产出三架飞行性能良好的样机。

    就在德国人生产直升机样机的同时,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名叫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尔斯基的人,于1939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的代号为VS-300的直升机,并成功地进行了试飞。

    早在20世纪初,西科尔斯基就曾从事过直升飞机的设计制造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他设计的“格兰德”、“俄国勇士”和“伊里亚·穆罗梅茨”三种飞机,均以航程远而著称,并为多发动机飞机奠定了基础。前苏联十月革命后,西科尔斯基于1919年移居美国,不久在美国开办了一家航空公司。1939年后,西科尔斯基再次转回到直升机的设计制造中来。

    西科尔斯基设计的VS-300是一种比较成功的直升机,在最初的设计中,他采用了一副主旋翼和三副尾桨,经过多次的试飞,他发现只要有一副尾桨就足以产生所需的偏转力矩,便将三副尾桨拆除了两副。这样,西科尔斯基就为实用型直升机制定了一种比较完美的外形,为后来直升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直升机从一个莫名其妙的旋锥体,到具有现代直升机初步功能的FW-61、C-8LII、VS-300和R-4,形成了最初样式的实用型直升机。但对于有巨大发展前途的直升机来说,这仅仅是解决了直升机升空与飞行的最必要的技术,其工艺水平也还停留在较为粗糙的原始阶段。20世纪40年代后,直升机在人类几百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发动机从活塞式发展为喷气涡轮轴式;旋翼由木料加麻布结构、金属木翼结合结构、全金属结构、玻璃纤维结构,发展到新型材料结构;材料和制作工艺的进步,也使直升机的性能和用途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自VS-300直升机之后,1942年,第一架生产型直升机VS-361、军用编号为R-4的直升机进入定型生产。这种可供两名驾驶员并排而坐的R-4直升机于1942年作了首次飞行。飞行实践表明,R-4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有发展前途的直升机。继R-4后,直升机被逐步运用于专用航空,军方则逐步将其用于一定的军事目的。至此,直升机才真正走上了服务于人类的坦途。

    4.直升机在军事上的应用

    在旋翼航空器的分类上,旋翼机与直升机尽管在外形上有相似的地方,但它们却是两种不同的航空器。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全称自转旋翼机。直升机则是以动力驱动的旋翼作为主要升力来源,能垂直起落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从外型看,旋翼机同单旋翼直升机非常相似,都装有一副巨大的旋翼。但是,单旋翼直升机的旋翼是由其发动机驱动,使其在空气中运动产生升力的,所以空气对它有反作用力矩。为了平衡掉这个反作用力矩,才需在机尾装一抗扭螺旋桨。旋翼机则不需要装尾桨。因为它的旋翼是靠迎面气流吹动的。其气流的产生是靠装在前部或后部的螺旋桨牵引(推进)旋翼机前进,旋翼机与空气相对运动的结果,就会有气流吹动旋翼。旋翼机出现于19世纪20年代,而旋翼机与直升机是有本质不同的。现代直升机要发展,必须告别旋翼机型,向动力旋翼机型发展。40年代后,直升机的兴起基本完全取代了旋翼机。但早期的旋翼机也曾发挥过一定作用。如1942年,美国凯雷特公司制造的Y-60旋翼机曾被美国陆军用于观察。2名空勤人员串置于封闭座舱内。该机装有1台210.5千瓦的星型活塞式发动机。

    1943年,由弗兰克.皮阿赛基设计的PV-2单座单旋翼直升机问世。这种直升机的旋翼有三桨叶,可折叠旋翼放在普通的汽车内。Pv-2曾进行过多次公开表演,观众为之轰动。

    1944年,美国制造的第一架共轴反转双旋直升机,是由小斯坦利·希勒设计的,经试飞获得成功。

    1944年,英国谢尔瓦(亦译西尔瓦)公司用w·9单旋翼直升机进行了一项试验,这是该公司最后一批研究项目之一。这架直升机的旋翼有三片桨叶。试验目的是用机身尾段装的空气喷气系统来抵销空气对旋翼的反作用力矩。

    在这一阶段,军用直升机还基本是处于最初级的探索阶段。设计师们的主要精力不是解决军事用途问题,而是进一步解决直升机的基本性能问题。但就在这一时期,即1944年,德国在“龙”式运输直升机上加装了一挺7.92毫米的机枪,从而使Fa-223“龙”成为世界上第一种装有武器的直升机,“武装直升机”的帷幕也由此被拉开。

    二、军用直升机及其分类

    1.军用直升机

    直升机买际上严格地说小算是飞机,它是一种航空器。直升机是依靠发动机带动旋翼产生升力和推动力的航空器。它能够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原地转弯并能随意向各个方向飞行,是军队的重要技术装备。

    直升机主要由机体和升力(含旋翼和尾桨)、动力、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行设备等组成。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系统来驱动,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

    直升机由机身、旋翼、洞里和操纵系统组成。按水平旋翼数目,它分为单旋翼机、双旋翼机和多旋翼机;按重量,它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直升机。目前实际应用的是机械驱动式的单旋翼直升机及双旋翼直升机,其中又以单旋翼直升机数量最多。现代直升机因为用途不同,大致可分为军用运输机和武装直升机两大类。军用运输机是承担运输和通讯勤务等工作的直升机,是军队行动的主要工具:武装直升机是携带空地导弹、鱼雷、火箭及航空武器的直升机。它是反坦克、攻击潜艇的“空中杀手”。

    直升机的最大速度可达300千米/时以上,俯冲极限速度近400千米/时,使用升限可达6000米(世界纪录为12450米),一般航程可达600~800千米左右。携带机内、外副油箱转场航程可达2000千米以上。根据不同的需要,直升机有不同的起飞重量。当前世界上投入使用的重型直升机最大的是俄罗斯的米-26,最大起飞重量达56吨,有效载荷20吨。

    直升机的突出特点是可以做低空(离地面数米)、低速(从悬停开始)和机头方向不变的机动飞行,特别是可在小面积场地垂直起降。由于这些特点使其具有广阔的用途及发展前景。在军用方面已广泛应用于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抗等。在民用方面应用于短途运输、医疗救护、救灾救生、紧急营救、吊装设备、地质勘探、护林灭火、空中摄影等。海上油井与基地间的人员及物资运输是民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前直升机相对飞机而言,振动和噪声水平较大、维护检修工作量较大、使用成本较高,速度较低,航程较短。直升机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直升机基本上算是一种空中运输部队,它可以将两个部队搭载到行动范围上的任何一个方格之上,无论旁边是否有敌军部队。直升机只能运载步行部队而无法运载机械化部队。

    2.军用直升机分类

    军用直升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航空器,具有空中悬停、近地飞行和不受起落场地限制等特点,可以完成攻击地面目标、投射、侦察、空降作战、空中机动、反潜、救护和运输等任务。按照用途,军用直升机分为反潜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和观测/侦察直升机等类型。

    (1)反潜直升机

    反潜直升机主要用于搜索和攻击潜艇,并能执行后勤支援、搜索营救等任务。和水面舰艇反潜相比,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巡视范围广等优点,在一定海域内是潜艇的“克星”。

    (2)运输直升机

    运输直升机承担着战术运输的任务,特别是搭载作战部队、实施战场机动和机降作战任务,具有不受地面条件限制、快速有效、可与地面部队协同完成战斗任务,以及战斗行动隐蔽、便于发起突袭和保存自己的特点。几乎哪里有战争,运输直升机就会出现在哪里。

    (3)武装直升机

    武装直升机具有机动性强的战术性能,可以完成袭击敌军司令部、摧毁敌军通信枢纽和雷达站、捕捉战俘以及直接轰击敌军坦克等任务。最有代表性的武装直升机是美国的AH-64“阿帕奇”。

    (4)观测/侦察直升机

    观测/侦察直升机能随时执行战场侦察、观测及校正炮兵射击、直接为地面部队指挥员提供情报,以及为武装直升机指示目标等任务。它还能悬停于空中,便于从己方区域对敌整个战术纵深的活动目标进行监视。

    “科曼奇”武装直升机(美国)

    美国RAH-66“科曼奇”是波音公司为美军研制的下一代攻击侦察直升机,原计划取代AH-1战斗直升机和OH-56侦察直升机,并部分替代AH-64战斗直升机。“科曼奇”是美国陆军的主力机种,执行武装侦察、反坦克和空战等任务。

    “科曼奇”武装直升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隐身直升机,“科曼奇”采用消散雷达反射波的外形设计、内藏式导弹和可收放式起落架;广泛采用复合材料,机上所有复合材料重量占全机结构重量的一半以上,其雷达反射截面仅为AH-64的1/600;运用红外线抑制技术,使RAH-66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冷”直升机。这一切均有利于其隐身效果的实现。

    “科曼奇”直升机的维修要求很严格:复飞需要时间为3人15分钟,平均飞行1小时维护工作需要2.5小时;转场飞行需要5名机务人员,要求做到安装短冀3.5分钟,挂大副油箱及加满油3分钟,挂2枚“毒刺”导弹以及装l500发炮弹4.5分钟。到达目的地后,去掉短翼、副油箱及武器15.5分钟,卸下其他转场设备3.5分钟。实际上,达到这些指标便能解决现代军用飞机日益复杂的维护问题,提高飞机使用率,以此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战争的时间要求。

    CH-47“支努干”运输直升机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一种双发重型运输直升机,也可用于反潜和救援。CH-47运输机于1956年开始研制,它不像其他直升机一样只有一个主旋翼,而是有两副可人工折叠的主旋翼,分别位于机头和机尾的上方。作为现代直升机家族中的另类,CH-47以其卓越的性能备受青睐,越战后的历次美军行动中几乎都出现过它的身影。

    越南战争中的实践证明,CH-47直升机特有的旋翼系统使它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它可以将一个成建制的M198榴弹炮炮兵连迅速地运送到作战地域,着陆后可迅速形成打击火力。当敌人发现并作出反应时,CH-47直升机又可将火炮迅速转移到安全地方。使用这种方法,在24小时内,10架CH-47可将一个炮兵连运送到36处不同阵地。作为一种重型运输直升机,CH-47不具备强大的火力和防御性,这使它很难抵御地面防空火力的袭击。AH-1“超级眼镜蛇”直升机(美国)

    AH-1“超级眼镜蛇”直升机,是由贝尔直升机公司于60年代中期为美国陆军研制的专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当时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直升机。由于其飞行与作战性能好,火力强,被许多国家广泛使用,经久不衰,并几经改型。

    贝尔的AH-1W“超级眼镜镜蛇”是美国海军使用的全天候攻击直升机,它为实施突击的直升机及机上运送的士兵提供护航。AH-1W有两名乘员,前后设置座位,该直升机装备两台发动机,可以在陆地和海上执行任务。在实施两栖攻击行动时,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或协调火力支援。最初的AH-1“眼镜蛇”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参与了越南战争。在服役期间,它经历了许多改进,最新型号是AH-lZ。它是沿袭最初设计理念的最后一种型号,与技术不够领先的前辈相比,进入21世纪新的设计型号除了相似的外形外,改进之处更多,以面对激烈的攻击直升机市场。当AH-1“超级眼镜蛇”以各种涂装在世界各地的武装部队中服役时,“超级眼镜蛇”代表了AH-1改进的顶点。这种直升机参与了20世纪后期的冲突,取得了很高的声誉,包括海湾战争、巴尔干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在现代战场上,“超级眼镜蛇”先进武器带来的有效火力是它显著的优势。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美国)

    美国AH-64是目前直升机的最终极表现,它的强大火力与重装甲使它像是一辆在战场上空飞行的重坦克。不管白天或黑夜都能够随心所欲地找出敌人并摧毁敌人,而且几乎完全无惧于敌人的任何武器。

    “阿帕奇”直升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陆军最先进的全天候攻击直升机,代表了第三代武装直升机的发展趋势。“阿帕奇”在海湾战争中战绩辉煌,一架“阿帕奇”曾摧毁了23辆伊拉克坦克。

    AH-64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先进攻击直升机,原型机于1975年9月首次试飞。

    “阿帕奇”的火力是当今武装直升机中最强的,机身上可挂载16枚“海尔法”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机身下装有4具发射器,可悬挂76枚航空火箭。可以这么说,让AH-64发现的装甲目标,几乎都未战先亡。

    美国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作战任务以反坦克为主,也可以对地面部队进行火力支援。直升机最关键的部件是旋翼,“阿帕奇”采用的是4片桨叶全铰接式旋翼系统,旋翼桨叶翼型是经过修改后的大弯度翼型。V-22“鱼鹰”直升机

    1986年由美国海军首先开始研制的V-22“鱼鹰”,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偏转翼飞机,主要用于空运、搜索、救援和预警任务。其后,美国陆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参加进来,因此V-22被称为“三军联合先进垂直升力飞机”,“鱼鹰”的诞生是飞机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V-22的机翼两端各安装了一部旋转式短舱,并配有大功率的涡轮发动机。当旋转短舱垂直向上时,它便可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当达到一定飞行高度和速度后,旋转式短舱向前转动到90。水平位置,它便像普通固定翼螺旋桨飞机一样向前飞行。

    这一系列动作仿佛就像高难度的空中“杂技”,既然是表演“杂技”,那就有一定的危险性,早在20世纪中期,全球掀起了一股研制倾斜旋翼机的热潮。最初,许多航空专家对研制这种飞机寄予厚望,但后来因为这种飞机的结构复杂,试飞时机毁人亡的事故接连发生,所以许多国家都放弃了研制。

    与其他直升机相比,V-22有很多优点:第一是速度快:直升机因受旋翼性能的限制,巡航速度超过300千米的不多,而V-22巡航速度通常为每小时500千米。第二是噪音小:若当V-22悬停时,150米高度的噪音为80分贝,这相当于30米外卡车发出的噪音。第三是航程远:V-22可以从美国本土不经过加油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即具有“全球自部署能力”。第四是耗油少:V-22在巡航飞行时,机翼产生升力,旋翼转速下降,所以耗油率比直升机低。第五是振动小。

    V-22的用途非常广泛,据称可满足32种任务的需求,并能赋予战场指挥官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灵活性。此外,它在出动时所用的支援较少,且不需要机场和跑道,加之维修简单,生存力强,因而特别适于进行特种作战和反毒行动。V-22在商业上也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它能解决相当一部分空港和跑道拥挤问题。对于这一点,日本人早就有所发现。据该直升机的承包商--波音公司和贝尔公司联合研制小组负责人透露,日本正打算从美国购买该项技术,研制成功后再向英国和其他国家出口。

    由于V-22本身性能的优越性,人们对其做了多种改型:像MV-22、CV-22、SV-22和WV-22都是。其中MV-22是v-22系列第一种变型,为海军陆战队使用,部署在海军两栖攻击舰上。CV-22,它的性能更先进,比一般的飞机飞得更快、更远,这将使美空军和陆军的战术突击空运能力大大增强。HV-22是计划中的美国海军特种部队突击空运机型。用于海军战斗搜索与救援,可执行特种作战任务和后勤支援任务。SV-22是美国海军计划取代一些反潜机的舰载通用机型。WV-22是美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计划中的预警型。

    米-24“母鹿”直升机(苏联)

    在动物世界中,鹿是非常讨人喜欢的。旧时欧洲的王公贵族,常常在自己的庄园里放养一些鹿。小鹿班比也是迪斯尼同名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在童话的丛林里千娇百媚,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但是在真实世界的丛林上空,却徘徊着一个非常厉害的“鹿”,这就是苏联的攻击直升机Mi-24,北约代号“母鹿”。

    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制的Mi-24是苏联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至今已有十几个型别,形成了庞大的“母鹿”机族。它于1973年正式装备部队,装备的国家包括阿富汗、越南、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古巴、印度等。Mi-24刚研制成功时,直升机专家们并没对它抱很大的期望,这一点从它的命名可以看出。因为自然界中的母鹿并不善于进攻,遇敌只会以逃求生。然而,“母鹿”出色的战场表现却令为它命名的直升机专家们汗颜。

    Mi-24大概是世界上战斗经验最丰富的作战飞机了,在20多年里就经历了30多场战争,从非洲的安哥拉,到南美的尼加拉瓜;从欧洲的波黑,到中亚的俄罗斯腹地……历史上很少有作战飞机比它更具丰富的战斗经历。Mi-24的首战是在1978年的埃塞俄比亚,当时索马里军阀巴尔将军,进攻埃塞俄比亚的厄立特里亚省,埃塞俄比亚的Mi-24在苏联顾问指挥下,由古巴飞行员操纵,发动反击,并在此次战争中,取得了很不错的战果。

    经过长期训练和使用米-24直升机的使用战术发生很大变化。它不仅可以当作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而且还可以作为高速贴地飞行的坦克和用作空战中消灭对方的直升机。

    虽然Mi-24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但它最辉煌的战绩,无疑是在阿富汗成就的。阿富汗多山,经常需要控制制高点;地面交通不便,对手是神出鬼没的游击队,直升机成了作战行动的不二选择。就像越南是美国的直升机战争一样,阿富汗成了苏联的直升机战争。在苏军入侵阿富汗之前,Mi-24已经在阿富汗投入战斗。

    美军武装直升机“阿帕奇”在海湾战争中的表现给Mi-24带来了很大压力,迫使俄军加快了改进升级Mi-24的步伐。改进型Mi-24PM和Mi-24VM具有很强的夜间观察和搜索能力、可靠的全昼夜作战能力,整体作战能力很了很大提高。

    Mi-24经常以双机、四机甚至八机出击,采用多机协同攻击的战术。“车轮战术”也称“死亡之轮”,几架飞机绕着目标兜圈子,边转圈子边不断地向目标射击。“流水线战术”是另一个多机战术,几架飞机成梯队进入,依次转向目标进入攻击。“菊花战术”指多架飞机以极小间隔从不同方向向心俯冲攻击,然后在圆心附近急剧拉起,为友机让路。苏军飞行员的动作很泼辣,有时这边的攻击还未脱离,那边的已经在目标左右开始攻击了。

    米-28“浩劫”直升机(俄罗斯)

    米-捣是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全天候专用武装直升机,北约绰号“浩劫”。该机于1980年开始设计,1982年11月首飞,1992年后少量生产,至2007年沿未批量生产或装备部队。

    米-28放弃了米-24的许多独特设计,如可运载8名步兵的运兵舱、气泡形风挡等,结构布局和作战特点与美国的AH-64“阿帕奇”极为相似,因此被戏称为“阿帕奇斯基”。

    1995年10月7目,为争取瑞典军方的订单,米-28(米-28A)曾与美国的AH-64进行了一场对抗模拟演习。检验结果表明,米-28的机载光学瞄准系统作战性能良好,在较远距离和较大速度情况下具有优异的作战性能,并具有很好的操纵性和惊人的超负载能力等。不过,尽管米-28优点多多,瑞典最后还是选择了AH-64。

    和AH-64相比,米-28机体和重量较大,因此机动性稍差;机载武器和火控系统与西方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飞行员视野狭窄;设计上与卡-50相比没有明显区别,甚至有抄袭西方设计的嫌疑。

    米-28N是米里设计局为了和卡莫夫设计局的卡-50竞争新一代俄罗斯战斗直升机的合同而研发的。该机于1996年8月19日首次展示,10月进行了首飞,继承了米-28的许多优点,最显著的性能是夜间和恶劣环靖下的战斗能力大大提高。

    米-28N装备有为其专门研发的毫米波和厘米波双波段雷达系统,该系统与信息系统配套,可使直升机在黑夜、甚至连微弱星光都没有的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此外,机上还装有自动跟踪系统、多路通信系统、微光电视、激光测距仪、头盔目标指示器、全球定位系统等。

    卡-50“噱头”直升机(苏联)

    卡-50“噱头”还被称作“狼人”或“黑鲨”,是一种强大的、有艺术感的战斗直升机,仅在俄罗斯空军部队服役,共有两种版本。卡-50“噱头”是一种单座战场支援直升机,通过竞争,它满足了俄罗斯航空部队需要一种有夜间反坦克能力的直升机的需求,为的是替代已经服役25年的米-24。这种直升机有许多特点,包括它采用单座来提高作战和飞行中的特性并降低操作成本。它被设计用来执行远程任务,在两周内可以不需要地面维护保养设施。全装甲驾驶舱能够抵御23毫米炮弹。飞行员弹射系统在任何高度都可以使用,在最低海拔高度和最高时速的状态下,都可以成功完成弹射。对付装甲目标的典型武器配备是12枚AT-16空对地导弹,500发30毫米火炮炮弹和两组20管80毫米火箭弹。它还搭载了空对空导弹。卡-50“噱头”最显著的特点是远距离目标定位系统,可以不需要与目标发生接触,即在视线范围之外有效地攻击目标。然而,正如近期俄罗斯军队的许多项目一样,卡-50的研发也受到资金缺乏的影响,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大规模部署。

    PAH-2“虎”武装直升机(德法)

    德国和法国签订的先进攻击直升机计划促使了PAH-2“虎”式直升机的诞生。他们采用了两种基本型号:两个国家都使用的反坦克型和法国使用的攻击/火力支援型。“虎”式的设计是典型的当代攻击直升机。瘦长的机身设计,两名乘员的座椅采用一前一后渐高格局。德国使用的型号采用当前普遍的趋势,即射击手坐在前方,飞行员位于后方,而法国则更喜欢相反的座位安排。“虎”广泛地使用了复合材料,这既是为了减轻重量,也是为了提供生存能力。武器挂架设置在两侧机翼下方,法国使用的攻击型还在鼻锥下方设置了一个炮塔。法国的HAC和德国的UHT是各自的反坦克型,配备了制导天线,装备了HOT-2或“特里加特”导弹。另一方面,法国的HAP的配备主要用于防空和火力支援。它的武器通常是鼻锥下方设置的火炮和空对空导弹。第一批“虎”式直升机在2001年部署到部队,很快就大量装备执行任务。

    CSH-2武装直升机(南非)

    CSH-2“茶隼”武装直升机是南非阿斯特拉公司研制的一种专用的武装直升机。CSH-2直升机机型十分古怪,很像电影里的外星昆虫,但它的战斗性能和美国的“阿帕奇”、欧洲的“虎”式绝对不相上下。

    “茶隼”的火力凶猛程度类似于“阿帕奇”直升机,但与后者不同的是,“茶隼”的炮塔安装在机头下前方,这使得机炮可以自由地向下射击而不受机头遮挡,射击范围比“阿帕奇”大得多。此外,与美国和苏联的武装直升机采用的“弹幕”杀伤的方法不同,“茶隼”的机炮突出了提高机炮射击精度,强调了用少量弹药进行准确打击,大大减少了后勤的压力。为了保证“茶隼”具有良好的生存性,设计者在隐身和静音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方面缩短机体截面,采用后掠短翼的措施减少了“茶隼”96%的红外特征;另一方面发动机也让“茶隼”的噪声降为了普通直升机的一半。

    A-129武装直升机(意大利)

    A~129“猫鼬”武装直升机是由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研制的一种专用的武装直升机。按阿古斯塔公司自己的说法,A-129是目前最先进的西欧现役武装直升机。某种程度上这种定义是对的,因为法德联合研制的“虎”式直升机迟迟未能服役,而AH-1“眼镜蛇”、AH-64“阿帕奇’’又是地道的美国货。

    A-129的生存能力总体上还算不错。它的要害部位都有装甲保护,机体基本上可抵御12.7毫米穿甲弹。试验表明,A-129“猫鼬”完全符合美国军用直升机抗坠毁标准:在以1l.2米/秒的垂直下降速度坠毁着陆,和以13.1米/秒纵向速度碰撞硬壁时,能够保持95%的生存力。阿古斯塔公司为争取市场,于2000年推出了“猫鼬”的出口型。出口的“猫鼬”采用两个独立的红外夜视系统,并采用了头盔显示器,使得夜间和恶劣气象下的战斗力大大提高。阿古斯塔公司还对武器系统做了改善,在机头处加装了类似AH-1“眼镜蛇”直升机的20毫米加特林机炮,用威力更强大的“地狱火”导弹替换了老式的“陶”式反坦克导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