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盗的另一面-招领风波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到这里,李老汉突然转变了话题:“过去我打扫垃圾,那里面多是煤炉渣、烂菜叶、萝卜缨子,这会儿多是橘子皮、香蕉皮,还有易拉罐儿,他娘的,还是城里人有福,样样都比咱乡下人强得多。”

    李老汉发现自己跑了题,忙纠正说:“这些年我一直靠这垃圾维持着家里的开支。我不能断了这条财路,我得把这钱退还给人家。”

    张长安问:“你是在哪个家属院捡到的?”

    李老汉说:“我记得,我记得!是县委北边那个家属院,一进门往北拐,那个新楼就是哩。”

    张长安给李老汉出主意说:“大伯,这么办吧,让明霞写张招领启事,贴到那个院子里,看看有没有人来领。要是没有人领,那钱就归你了。你说这办法中不中?”

    老汉犹豫一下,最后点点头:“也中,也中。”

    李玉林站在一旁没有吭声,他不知张长安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李玉林对张长安向来是言听计从,他让明霞写了一张招领启事,贴到那栋新建的宿舍楼前。

    那招领启事像一块石头投入河水里,引起层层波澜。不管是当官的还是一般办事员,都在反问自己和家属小孩,你扔过点心盒吗?那个年头把点心当饭吃的人家不多,但逢处过节,买盒点心品尝品尝,不少家庭还是有能力的。于是乎,担忧者便不是少数了。他们都说自己家里没有丢过点心盒,可又怀疑那笔钱是自己无意扔掉的。招领启事妙就妙在没说那点心盒是什么样的,更没说那里面装的钱有多少,这怀疑便增强了。不过,多数人认为,一定是谁给哪个官员送礼,把钱装到了点心盒里,那官员没有留意,过了些日子,便把那生了毛的点心盒扔了。他不知道那里面有钱,所以扔起来很不在乎。这么一分析,怀疑对象便集中在这楼上住着的几位局长和部长了。那局长和部长决不认可这种分析,俺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哪会有这事呢?但是,话虽这么说,可心里却不安宁。有人吃不好,睡不安,血压升高,甚至犯了心脏病。整个家属楼沉浸于不安和烦恼之中。后来,有个局长的秘书来看望局长,他灵机一动说:“哎,是不是那老汉故意耍戏咱?让他把点心盒拿出来,咱当面看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大伙都说这办法好,可也有人提出:“人家是拾金不昧,不是犯法行为,咋能强迫人家把点心盒交出来呢?”有人立马提出怀疑:“那老汉表面看着挺老实,谁知他心里是咋想的?他每次来打扫垃圾,总是在院里转来转去的,不知他打的啥主意。”有人进一步举出实例来:“我有套西装在院里晾晒,后来就没了踪影。说不定是他顺手牵羊,拿走了哩。”接着又有人提出怀疑:“有一次我把提包放在院子里晾晒,后来发现那夹壁袋里面装的五十块钱没有了。是不是那老汉——”怀疑越来越多,于是那小秘书综合这些情况后,便把电话打到了公安局。公安局雷厉风行,立马把电话打到派出所。于是,就在李老汉贴出招领启事的第二天,两位民警赶到刘店村,把李老汉带到了派出所。这让李老汉大为震惊,也大为恼火。我贴了招领启事,不等于把钱送来了吗?你们把我当成贼人来审查,天下有这样不讲理的事吗?最后李老汉脑袋瓜儿一转悠,矢口否认说:“没这事。我天天在做梦,一心只想发大财。有一天做梦,我从垃圾箱里捡了个点心盒,里面装的全是钱。我把这事说出来,年轻人当成了真的,才贴那个启事。你们县里的领导都清廉得很,哪会有人送大礼呢?”情况反馈到县里,那楼上的局长和部长们松了口气:“这是有可能的!”

    李老汉放回来了,他发誓再不去县城打扫垃圾了。让县城的垃圾堆成山,堆满院,出门也没路可走。

    村民也被激怒了。世上还有李老汉这样的老实人没有?城里人这样看待咱庄稼人,真是天理不容。李玉林心头更是燃起一股怒火。他找到张长安说:“城里人真坏,咱得想办法报复报复他们。”

    张长安拿出一份新出版的报纸让他看:“你看,中央又发文件,要求惩治腐败。可下边是啥样?一个点心盒里就装着上千块钱!”

    李玉林也突然变聪明了。他说:“一个县级干部才有几个工资?他们又是住高楼,又是买小车,一个个富得流油。钱从哪里来?”

    这也许是个大转折。从此以后,他们的目标便转向了贪官。他们刚把小麦种上,便开始了新的行动。

    这次目标很明确,就是那座扔点心盒的家属楼。

    过去他们作案多在农村。这次来到县城,发现这里跟农村大不相同。成年人去上班,小孩子去上学,老年人去买菜,整个大楼空荡荡的。张长安决定在白天下手。他随身带着钳子和螺丝刀,伪装成电工来查电表。整座大楼静悄悄的,只有一个老太婆领着两个小孩在楼前空地上捡树叶玩,对他的到来竟懒得看一眼,问一声。张长安大摇大摆地走进楼洞,奔上楼梯,看看那房门,顿时发了愁。这楼房几乎家家都安了防盗门。那铁皮钢筋制作的铁门牌号就叫“撬不开”。张长安过去只学会用薄铁片撬门,那弹簧锁几乎是一捅就开。这防盗门连插铁片的缝隙也没有,他几天的谋划变成了泡影。但他又不死心,他一层一层地往上爬,到了六楼他终于笑了。左侧的那一套房子仅安装一扇木门,他掏出薄铁片,非常轻易地就把门打开了。

    房间里空无一人,室内收拾得很干净,设备也很豪华,壁灯、席梦思、大沙发、落地窗,这表明房主不是普通干部。他推开向阳的房间,除一张宽大的写字台,就是两排书架,那上面堆放着一本本像砖块似的书籍和杂志。张长安最后走进卧室,打开壁橱,里面不是男人的西装和领带,就是女人的套裙和皮包。张长安更断定这是个有钱人的家庭。他耐心地翻找着,最后终于从一个皮包里翻出一本活期存折。他打开一看,一千元!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数目,乐得他把门一关,便急匆匆跑下楼了。

    李玉林在院外负责接应,具体说来就是把张长安抢来的东西转手给他,这样的话,张长安即便被抓获,也可避免“人赃俱获”的下场。张长安乐颠颠地走出楼来,李玉林断定这次行动必有大收获。然而,张长安并没把成果交给他,他只能尾随着张长安走出了那座家属院。

    张长安从来没有偷过存折,他见上面印着“活期”两个字,便以为什么时候都能取出来。他急匆匆跑到附近一家储蓄所,想先把钱取出来。当时正赶上一股抢购风,有钱人急着把钱取出来买家电,因而那排队取钱的人像长龙。这长龙倒帮了张长安的大忙,让他有时间仔细看看那存折上的数字。这一看他脸上的喜悦消失一空,他在储蓄所还没停一分钟,又垂头丧气地返回来。李玉林问:“咋了?”张长安气得把那存折往路边垃圾箱里一扔,急匆匆离开了县城。

    李玉林顺手把那存折捡回来,急忙去追张长安。他们来到乡间一片小树林,李玉林打开那存折仔细一看,看那存折上1字后面写着三个0,他以为是1000块哩,便问张长安:“这么多钱你咋舍得扔了?”张长安说:“你仔细看看,那第一个0字后面还划有一杠,那后面两个0代表的是角和分,总共才有10块钱。娘的,让我白高兴半天!”

    李玉林犯了一阵思索:“看来那大楼里并不都是富豪。”

    李玉林的分析绝对正确。那被盗者是一名剧作家,只因他新创作的两部现代剧颇有影响,被破格提拔为文化局副局长,这才有资格搬进专为领导建造的那栋新楼。那存折被李玉林扔到马路边,有好心人捡到后送到派出所,几经曲折又回到剧作家手里,这一下便触动了剧作家创作的灵感,一出讽刺喜剧便很快问世。可惜他只看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挖掘事件背后潜藏的内涵,只把矛头对准了小偷,公演后反映平平。但这事对那些官员和富翁却是一次警告,人人都提高了警惕性。那塌了几个豁口的院墙被堵好,没有安装院门的院子也安装上一道大铁门了,而且干部家属轮流值班,手里拿着红白相间的警棍,连卖青菜的和打扫垃圾的也被拒之门外……

    赵理民跑出去好多天才回家。那天在滑县失散,让他胆战心惊了好多天。他一合眼,面前便出现那三股钢叉。那钢叉在月光中闪闪发亮,他当时想,完了,完了!一旦那钢叉插进自己的胸膛,自己必死无疑了。谁料在这关键时刻,杨道行把那孩子撂进了粪坑,这才让他得以死里逃生。他不敢回家,也不敢跟张长安联系,他一直在外地游荡着。他下定决心,就是外面有个金山银山,这辈子再不瞎胡来了。

    对于赵理民的回来,丁桂英反应平淡。他不在家,她也不想他;他回来了,也没表示多大的热情。他们虽是合法夫妻,可在丁桂英心里,他却是个多余的第三者。如果不是他的存在,她便可以跟村里的年轻人自由交往了。打牌,下棋,互相逗笑,甚至偶尔“越越轨”,生活得很自由,很开心。但是每当赵理民回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年轻人不再到她家来,她也失去了玩乐的兴趣。她话也少了,笑声也没有了,连家务活儿也懒得做了。唯一让赵理民满意的是,她还没有拒绝尽妻子的义务。

    她不爱他。当她第一次跟他见面的时候,她就明确意识到这一点。仅仅为了让那个腹中躁动的小生命有个归宿,也仅仅为了解脱父母的抱怨和邻人的白眼,她才答应嫁给他。然而那婴儿还没有见到他合法的爸爸就夭折了,她独自守在这座远离村庄的独家小院里,她后悔自己太软弱,太无能,为什么仅仅为了一个不应该出生的孩子而牺牲自己的宝贵青春呢?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她正是为这唾沫星子所惧,才嫁给了赵理民。然而,经过这几年破罐子破摔,她发现唾沫星子也没啥可怕,你不理睬它也就没事了。

    正是这认识上的飞跃,她摆脱了过去受制于人的状态,她变得超脱了。我行我素,天马行空,谁又奈何了我?人生能有几度青春?我不能为别人活着。

    她要自己解放自己。她想了好多方案。第一是离婚,但是赵理民死活不同意。一个二十大多的光棍汉找了个如花似玉的老婆,他能舍得离婚吗?你就是叫他戴绿头帽子他也不干。第二是……她说不出口。就是盼望赵理民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被雷电击死,被汽车轧死。不不,这太残酷。最好是得个不太痛苦的病,比如乙肝什么的,她一定尽职尽责地守候在他身边,直到他离开她。可这实在不可能。赵理民壮得像头公牛,哪能会有什么病呢?第三,赵理民外出闯荡,爱上一个小妞,而且像那小说里和电视里那样,爱得死去活来,最后把她抛弃。然而,这又是不可能。赵理民能是那多情种吗?他要是有这本事,还能打这么多年光棍吗?想来想去,还是最后这一条比较实在,就是跟张长安私奔。但她又不能撇下赵理民不管,她要想法为他多存些钱。只要有钱就不愁娶不上媳妇。本地女人娶不到,到四川花几个钱也能娶个山里的女人。只要是女人,赵理民都会喜欢。在他看来,啥爱情不爱情的,有个女人陪他睡觉就中。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和判断,丁桂英才动员赵理民跟张长安外出跑生意。眼下跑生意都是制假贩假,坑坑哄哄,管他哩,只要能把钱弄到手就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