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不说,就说县城那所中心小学吧,教师没有宿舍,学生的课桌大多会摇的,连教室也是屋顶开天窗,墙壁有裂缝,全是危房。学校多次打报告要求拨款改造,但上面总说:“唉呀,我们县是省里挂了号的重点扶贫对象,哪有钱造学校呀?再艰苦一下,将就着用吧!别急,总会好起来的。”
有一天,校长得到消息,说省里又拨下来一笔扶贫款,数目还不小,便直奔教委。教委说这事要找“扶贫办”,校长又厚着脸皮找到扶贫办,诉了一顿苦,求主任开恩,多少给一点,以解燃眉之急。校长的态度十分恳切,就差没有抹眼泪下跪了。
可是扶贫办主任却无动于衷,说:“我知道你们学校有困难,但比你们困难大的还多着呢!省里最近是拨来一笔扶贫款,可这就像胡椒面,只能到处撒撒,如果拨给你们建房,其他地方咋办?”
听扶贫办主任这么一说,校长只得悻悻而归。可一路上他越想越生气,因为他知道,扶贫办主任就曾经拨了一大笔款子给他自己的老家修公路,说什么“若要富先修路”,还拨了一笔款子给一个朋友搞房地产开发,说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才能带动全县人民脱贫致富。校长刚才真想拿这些事去驳斥他,就是没敢说……
校长像泄了气的皮球回到学校,刚刚踏进校门,五(2)班的班主任就拉住他直诉苦:“校长,我们班有张课桌已经破得实在不能用了,分给哪个娃都不要,你看咋办?”
校长没好气地说:“那就给那些当官的娃,让他们体会体会。”
这本是校长一句气话,可五(2)班的班主任却真就那么干了,因为他觉得这办法好,可以减少干部子女的优越感。可是他们班里干部子女有七个,该让谁用这张破课桌呢?嘿,这班主任也真是有意思,他一查一比较,李长江同学的爸爸职位最高,“官”大为先,就让他用这张破桌吧。
也真是无巧不成书!谁知李长江的爸爸,正好就是那位扶贫办主任。别看李主任平时盛气凌人,可他儿子李长江在学校里却表现很好,是老师和同学们一致公认的好学生,他分到那张破课桌后,啥也没说,挺乐意地接受了。
问题是那张课桌实在太破了,一条腿已经摇摇欲坠,如果写字的时候不用膝盖顶住,非倒了不可。你想想,一天到晚用膝盖顶着桌子听课做作业,那该有多难受?可他又不敢对爸爸说,因为他们这一个家是:他怕爸爸,爸爸怕妈妈,妈妈怕他。所以李长江只有趁爸爸不在时,把关于这张课桌的事告诉妈妈。
妈妈一听急了:“你这孩子,为什么不早说?我找你们老师去。”
李妈妈心急火燎赶到学校,特地去儿子教室看那张课桌。看了以后心疼呀,找到班主任说:“老师,怎么让我儿子用那样一张课桌?那么破的桌子,叫他怎么读书写字?”
班主任笑笑说:“是啊,这课桌早该换了,要是校长能给一张新桌,这事不就解决了?”
李妈妈听出了班主任老师的言外之意,于是转身就去找校长。
校长朝她两手一摊,说:“没办法,学校实在拿不出一张哪怕再好一点点的课桌来。而且,课桌好坏还算事小,学校里那些破教室塌了,事就大喽!”
“那你们为啥不打报告向上面要?”
“怎么不打?教委说没钱,扶贫办有钱,可就是不给我们。”
李妈妈一听校长说扶贫办有钱,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不行,再苦也不能苦了咱们孩子。我帮你们去说!”她别转身就走。
瞧她那风风火火远去的背影,校长差点“扑哧”笑出声来:说不定这钱能要来咯!
再说李妈妈,回到家里,一个电话就打给丈夫:“我说老李,你还要不要儿子?”
李主任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儿子怎么啦?”
李妈妈操着电话筒气呼呼地直吼:“你儿子在学校里上课,用的是三条腿的课桌,教室的顶是漏的,墙壁是裂的,那样的地方能读书吗?”
“那是教委的事,我管不着呀!”
“怎么管不着?你不是当的扶贫办主任吗?学校那么穷,你怎么就不去扶一下?你这主任是怎么当的?钱在你手里,只要手头紧一紧,挤几万块钱给他们,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办成了,儿子说你好,学校说你好,全社会都说你好。我就不明白,这样的好事你干吗不赶快去做?”
一番话,训得李主任只得连连称是:“还是夫人有远见。好吧,你让我找个时间好好研究一下。”
“什么找个时间?我告诉你,你今天就得给我研究。问题不解决,你别想回家!”
真是“夫人出马,一个顶仨”!没过几天,一笔经费便拨到了学校。有钱好办事,危房和课桌椅于是都得到了修理,虽然没有解决所有问题,但教学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全校师生为之眉开眼笑。
事情一经传出,各校纷纷仿效,几乎所有的破课桌椅都安排给当官的子女用上了,有人戏称之为“课桌效应”,还说:“课桌不怕破,就看怎么用!”
(作者:林荣芝;讲述者:吴文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