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喻故事-对症下药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叶自从当上总经理后,由于饭局增多,酒量一天比一天大,成了远近闻名的“酒坛子”。

    这天晚上,叶总经理又有饭局,去一家宾馆赴宴,酒足饭饱之后,还被安排进了歌舞厅。经不住怀里小姐的软缠硬磨,他后来又灌下十多听“蓝带”,开始晕晕乎乎起来。

    有人见他这样子,便要送他回家。叶总经理笑笑说:“你以为我醉了吗?早着哪,再来一瓶二锅头,我照样自己开车回家。”说完,他跌跌撞撞走出歌舞厅,钻进自己那辆轿车。叶总经理参加这类活动向来自己开车,不带司机,他怕司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可今天不知怎么搞的,他上车后头发晕、眼发花,方向盘也握不稳。他知道自己今天是有点喝多了,也知道酒后不能开车,可自己酒坛子名声在外,今天岂能“趴下”?好在家离宾馆不远,他牙一咬,开起车子就跑。

    幸亏一路上人少车稀,车速也不快,叶总经理两只手死死握着方向盘,心里拼命对自己说:坚持住,坚持住,到了,很快就到家了!他以为自己把车开得很稳,心里甚至还有点得意,可实际上这辆车路上一直在“扭秧歌”,左右摇摆得厉害,开了没多少时候,就“咣”一声撞到路边的护栏上去了。护栏毁了不说,车翻了好几个身,多亏后来一辆出租车路过发现,司机将被撞得鲜血淋漓的叶总经理从破车里拖出来,送进医院抢救。

    医生给叶总经理作了全面检查,发现他腿部受了重伤,由于失血过多,已经休克,决定立即给他输血。

    很快,二百毫升血输进了叶总经理的血管里,可奇怪的是,他依然昏迷不醒。医生怕他还有其他隐性的致命伤,立刻又对他做了一次全面检查,结果什么新的发现也没有。医生决定再给他输一次血。

    又是二百毫升血流进了叶总经理的血管里,但他还是毫无反应。医生想不通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便把老主任请了来。

    这老主任姓周,从医多年,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他围着叶总经理这里看看,那里摸摸,还嗅了嗅鼻子,看了看血液化验单,然后一摆手,安慰医生说:“没事!去拿瓶酒精来,保证他药到病除。”

    医生弄不懂周主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酒精还是很快去拿来了。

    周主任毫不犹豫地命令说:“输!”

    这时候,科里的医生们都已经围拢过来,周主任这一个“输”字,可把他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这老头是不是老糊涂啦?怎么给病人输酒精呢?那个给叶总经理做检查的医生不由叫起来:“老主任,这合适吗?”

    周主任瞪他一眼:“你别婆婆妈妈的,这是治病救人!快输!要不就来不及了。”

    一瓶酒精很快就输进了叶总经理体内,不一会儿,他鼻翼开始扇动,眼睛也眨了一下,慢慢苏醒过来。

    大伙儿松了口气,纷纷问周主任:“老主任,您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的?我们读书时,老师可从来没有在课堂上讲过呀?”

    周主任一听笑了,说:“这叫‘对症下药’。不瞒你们说,这个病人我认识,他原来不会喝酒,自从当了总经理,公款吃喝把他喝成了有名的酒坛子。由于‘革命的老酒天天醉’,血液里酒精浓度过高,他已经适应了这种酒精血液,你给他输血,就如输水,反把酒精浓度冲淡,不但无济于事,相反还有危险。所以只有给他输酒精,以毒攻毒,才能奏效。”

    老主任这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据说从那以后,叶总经理的外号改成了“输酒精”,许多人碰上他都要打听缘由,害得他再也不敢喝酒了。

    (左克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