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古拉山不会忘记-神奇的铁路盐桥——青藏铁路纪行之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锡铁山渐渐地远去了,地势变得越来越平坦。汽车驶上一个高坡,前方出现一片无垠的旷野,察尔汗盐湖到了。

    此时,我们走在闻名中外的青藏铁路万丈盐桥上。青藏铁路察尔汗段,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建在盐湖上的铁路。

    这是一座神奇的大桥,它既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气势雄伟,也没有上海豫园九曲桥那样小巧玲珑,当人们经过这里的时候,甚至连一座桥墩、一跨桥梁、一根栏杆都看不到。但它的确是一座稀世罕见的铁路大桥。在湖面下,有着5.7万根挤密砂桩,如擎天玉柱,支撑着湖面上的路基和钢轨,使火车安全通过察尔汗盐湖。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建设中,有两大控制工程:一是海拔3700米的关角山隧道,二是32千米的察尔汗盐湖铁路盐桥。

    察尔汗是蒙语,意为“盐渍”。它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央,面积达5856平方千米,约有两个半太湖大,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湖里蕴藏着丰富的氯化纳、氯化钾、氯化镁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盐可供当今全世界人口吃两千年。

    青藏铁路就从盐湖中穿过。由于长年干旱,盐湖水分蒸发量大,湖面凝结成一层20——30厘米厚的盐盖,远远望去,就如同一片坦荡无垠的原野。可盐盖下面的地质,却极为复杂。据勘查探明,在铁路通过盐湖的32公里区段内,就有8种不同的地质结构。由于受雨水和季节河的溶蚀,许多地段的盐盖下全是大小各异的溶洞,不要说在上面修铁路了,就是人在上面走都很危险。更为可怕的是,铁路还要经过一段5千米长的粉细沙震动液化地带。这种地质结构松软,一受震动,立刻变成一片泥沼。

    然而,铁路必须从这里经过。

    困难没有吓倒英雄的铁道兵第七师的官兵们(现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他们在科研部门的指导下,经过技术攻关,采取挤密砂桩和加固地层施工办法,成功地征服了地下溶洞和粉细沙震动液化地带。

    工程艰难,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盐湖恶劣的自然环境。盐湖坦荡无垠,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满湖沙。盐湖里一年四季刮风不断,5、6级的小风每天有,从大漠里或昆仑山里钻出来的10级以上的大风经常光顾。在盐湖里,无法盖房子,筑路官兵们只能住冬天冷夏天热的帐篷。每当到冬春大风季节,大风常常把官兵们住的帐篷掀个底朝天,被子、衣服等生活用品吹得满盐湖都是。

    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湖中高浓度的盐碱气体大量蒸发,一身新衣服,要不了多久,就被腐蚀得像纸一样脆弱,用指头轻轻一捅,就是一个窟窿。由于长期受高浓度盐碱气体的熏蒸,官兵们经常头晕,四肢无力,眼睛红肿,身上长疥疮、流黄水。施工中,官兵们的衣服常常被盐水浸湿,干了后结成盐块,硬如铠甲,盐刺在身上划出一道道口子,钻心、钻心地疼。有许多战士,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夏天施工干脆脱光衣服,好在大家都是“和尚”,不需要遮羞。

    盐湖里的施工和生活用水更是困难,要用汽车跑50公里外的格尔木去拉,真可谓滴水贵似油。官兵们为了节约用水,一盆水早晨洗了脸,留在晚上洗脚,就这还舍不得倒掉,积攒起来澄清之后,再用来洗衣服;洗完衣服后,再把污水用来打煤砖。战士们风趣地把这叫做“一水四用”。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巨的工程任务,铁七师的官兵们没有丝毫的怨言和退却。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早一天完成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早一天造福祖国和人民。”

    铁七师的官兵们就凭着这种对祖国、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敢打硬仗、恶仗的战斗作风,顽强拼搏,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先后打下5.7万根挤密砂桩,总进尺达13.5万延长米,相当于15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察尔汗盐湖铁路路基工程,受到国家建委的表扬,先后荣获铁道部优秀设计奖,铁道部优质工程甲级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科技进步奖。铁七师被人们誉为:“高原筑路雄师”。

    我们在青海省政府、海西自治州采访中,许多领导多次谈到,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的通车,带动了青海盐化工业的崛起。建在察尔汗盐湖的青海钾肥厂,是我国唯一生产钾肥的企业。钾肥,是农业不可缺少的一种肥料。过去我国所用的钾肥,全部靠进口。青藏铁路的西进,带动促进了青海钾肥厂的投产步伐,改变了我国无钾肥生产的历史。

    在青海盐湖工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采访中,董事长兼总经理安平水激动地告诉记者:“没有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的开通,就没有我国钾肥企业的兴起。目前沿着铁路线,察尔汗盐湖建起了30多个钾肥生产企业。铁路是我们这些企业的生命线,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通过铁路运向全国各地的。”

    察尔汗盐湖火车站,是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货运量最大的一个站。车站站长杨书铭告诉我们:仅2000年发往全国各地的钾肥就达近百万吨。今年1至4月份,已发运钾肥40万吨,年底突破百万吨不成问题。

    夕阳燃红了远处的昆仑山巅,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察尔汗盐湖,告别万丈铁路盐桥。

    当我们走下万丈盐桥的时候,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油然而生:多少年以后,火车被另一种更先进的运载工具所代替,人们不再需要铁路。当后人们拆除铁路的时候,捡拾起的不仅仅是钢轨、枕木,还有我们铁道兵战士滚烫的汗珠和为祖国铁路建设事业顽强拼搏的精神。

    2001年5月8日于察尔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