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海史话:人海和谐共生之路-和谐人海——“吃”的底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每当需要形容人的惊人涵养或事物的巨大容量时,大海总会第一个被我们所提及。广阔的海洋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和药物,我们也一直在向海洋索取着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但任何的利用和索取都是需要尺度的,当我们过度地消耗一切时,海洋环境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

    海洋产品知多少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在这巨大浩森的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据科学家研究,海洋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素,因此,是21世纪人类的重要食物资源。但是,由于数量、捕获技术、食用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也不是所有的海洋生物都能够作为人类食物资源。那么,作为人类食物资源的海产品主要有哪些呢?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作为人类食物资源的海产品主要是:大多数的海洋鱼类,比如带鱼、鲅鱼、鲳鱼、比目鱼、石首鱼、鲱鱼、沙丁鱼、鳗鱼、鳕鱼等;大多数的海洋贝类,比如牡蛎、贻贝、扇贝、蛤蜊、蛏、海螺、乌贼、章鱼、鱿鱼、鲍鱼等;海洋甲壳类,比如对虾、龙虾、蟹类等;海洋棘皮动物,比如海参、海胆等;海洋藻类,比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另外,某些海洋腔肠动物如海蜇等也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海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习惯的变化,许多原先没有作为食物的海产品,也将逐渐成为人类的食物资源。比如,南极磷虾以及大量的海洋菌藻类生物等,由于它们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独特的生理活性和极高的蕴藏量,在不远的将来都可能成为人类餐桌上的美食佳肴。

    海产品为什么叫海鲜

    如果要问大家海产品在口味上有什么特点,你们会怎样回答呢?想必大多数人会回答鲜美、细嫩吧?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同学都知道,海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叫做“海鲜”,这充分说明了海产品的最突出特点就是鲜味。许多烹饪书籍也告诫人们在做海鲜菜时,最好是清蒸或水煮,而且不要放味精,免得破坏了它们自身的鲜味。

    海产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特的鲜味呢?这主要是由于海产品中含有较丰富的鲜味物质的缘故。科学家们指出,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游离谷氨酸、甘氨酸、琥珀酸、甜菜碱、次黄嘌呤核苷酸等具有鲜关味道的成分,所以,海产品食用起来要比其他的食品更为鲜美。这也是海产品为什么会被称做“海鲜”的原因。

    许多人都喜欢食用丰富多彩的海产品,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海产品所具有的特点决定的。要说海产品的特点呀,首先就是它们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分。绝大多数海产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脂质等,而且海产品所含的蛋白质很容易消化,平均消化率可以达到97%。海产品的蛋白质中还含有所有的必需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极高,是优质蛋白质。海产品的第二个特点是肌肉柔软,汁液丰富,呈味成分多,使大多数海产品的口感甜嫩鲜脆,老少皆宜。海产品的第三个特点是含有大量的具有保健功能的物质,比如说牛磺酸、活性多糖、多烯脂肪酸类、生物碱类等物质的含量就很高。这些物质有的能起健脑益智作用,比如多烯脂肪酸类(也就是常说的脑黄金);有的能起抗癌作用,比如活性多糖类;有的能降血压、降血糖,比如海藻多糖类;有的能提高我们机体的免疫功能,比如从贝类中提取的多糖。除了上面说的这些以外,海产品还能抗茵、抗病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可以说它是长寿食品了。

    根据统计,我国海洋海产品的总产量为2500多万吨。其中,产量较大的品种有带鱼、鳀鱼、小黄鱼、黄鱼等。年产居全国前列的省份有山东、广东、福建、辽宁等。全国年人均占有的海产品量为36千克。

    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的海产品的人均占有量并不少。但是,在海产品的构成中,食用和经济价值高的品种占的份额较少,而且在逐年减少。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未来的仿生海洋食品

    仿生海洋食品实际上包含了两种意思,一种是仿生食品,另一种是海洋食品。什么样的食品才是仿生食品呢?从营养上,或从风味上,或从外形上,或从组织构造上模仿天然食品而制造出来的食品就是仿生食品。那么,海洋食品又是什么样的食品呢?海洋食品就是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

    仿生海洋食品就是以海洋生物为主要原料,采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制造的,在风味、口感、质地等方面与天然海洋食品十分相似,营养价值不低于天然海洋食品的新型食品。

    仿生海洋食品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健康食品,实际上它也属于海洋食品。也许有人会问,直接食用海产品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费时费力去制造仿生海洋食品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让我们来看看海产资源的变化情况吧!虽然我国海产品总量年年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增加的海产品主要是食用价值较低的品种,而优质的海产品产量实际上是在不断地下降。比如,我国四大渔业中的大、小黄鱼,其产量逐年下降,1998年只有26万多吨,比10年前下降了一半还多。这样就造成了优质海产品供不应求、低值海产品供过于求的困难局面。怎样解决目前所面临的这种矛盾呢?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利用低值海产品做原料,制造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较高的仿生海洋食品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制造仿生海洋食品还有其他的理由。比如,天然海洋食品虽然营养价值很高,风味也很好,但是,它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营养和风味缺陷。我们在制造仿生海洋食品时就可以根据营养和风味平衡的道理来搭配各种营养和风味成分,使生产出来的仿生海洋食品的风味更好,营养更加全面合理。另外,仿生海洋食品还可以去掉海产品中大多数人不喜欢的海腥味,省去了许多繁琐的清理原料的工作,比如剥壳、去鳞、剖鱼、去鱼骨头等,使得人们食用起来更加方便,非常适合目前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制造仿生海洋食品所产生的下脚料还可以集中处理,这样既能防止污染环境,又可以增加海产品的利用价值。

    1.仿生海洋食品的种类

    仿生海洋食品虽然是一种新型的海洋食品,但是,由于它具有营养价值合理、色香味俱佳、食用方便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所以,仿生海洋食品不仅产量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像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仿生海洋食品每年的产量都在几十万吨以上,品种也多达数十种。

    现在常见的仿生海洋食品从种类上可以分成6大类,它们是仿蟹肉食品、仿鱼翅食品、仿虾食品、仿墨鱼食品、仿海蜇食品和其他仿生海洋食品。在这6种仿生海洋食品中,仿蟹肉食品不仅生产量最大,而且消费量也最多,是目前最常见的仿生海洋食品。

    2.我国的仿生海洋食品

    我国虽然是海产品的世界超级大国,但是,无论是在仿生海洋食品的数量上,还是在仿生海洋食品的品种方面,都处于世界落后的地位。不过,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仿蟹肉食品生产线,开始生产仿生海洋食品以来,我国仿生海洋食品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目前,我国每年的产量大约在10万吨,主要是仿蟹肉食品,还有少量的仿虾食品、仿鱼翅食品、仿海蜇食品和仿生鱼子食品等。另外,仿鲍鱼食品、仿海参食品、仿扇贝食品等也已经开发成功,或正在开发之中。

    丰盛的粮仓和菜篮子

    1.藻类食物

    据不完全统计,海洋中的藻类有近百种可供人类食用。

    人类食用海藻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早在公元前2700年前,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已经有人食用食藻了。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食用海藻的历史也很长。

    海藻含有丰富的营养,它们不仅含有许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且还含有20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B12还是一般植物所没有的。藻类被人类称为是“第三种粮食资源”。

    海藻还广泛地被用作饲料和肥料,甚至某些疗效显著的药材,也是来自海藻。

    海藻有哪几类

    海藻是海洋中的低等水生植物,可分成两大类:一类为水中浮游植物,主要是大量单细胞水生植物,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它们靠阳光和海水里的营养盐类生活。浮游植物是海洋里有机物的基本生产者,是一切海洋动物的“粮食仓库”。这些浮游植物除了含有某些维生素之外,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第二类为近岸大型水生植物,如海带、紫菜、裙带菜等。这些水生植物形成了一条围绕世界海洋的带子,在一定的宽度以内,有些地方的藻类一年会繁殖数百倍。

    尽管目前人类所能利用的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海藻的加工业还刚刚开始,但是,人类已把它们看作丰富的粮食资源,并正努力开发利用。

    藻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很强,从80℃到200℃都有可以生长的种类,有的在0℃以下也同样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沿岸生长的一种大叶藻,每天可长50厘米。褐藻是海中生长较快、个体粗大的藻类,个别红藻和绿藻也生长较快,特别是在温带和寒带的海洋中生长更繁茂,如同平坦的草原一样。有的藻类也和陆上的森林一样,生长茂密。

    海藻的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海带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大众化食品,含褐藻酸24.3%、粗蛋白5.97%、甘露醇111.13%、钾4.36%、碘0.34%,还含有大量的降低血压、治疗气管炎、哮喘、促进产妇分泌乳汁等医药成分。而裙带菜的干品含粗蛋白11.26%、碳水化合物36.81%、脂肪0.32%、水分31.35%,还有很多维生素。紫菜的营养价值也很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还含有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现在,人们的饭桌上,海带、紫菜、裙带菜等海藻,已是司空见惯的美味佳肴。

    目前对海藻的食用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不管怎样,海藻成为人类的“第三种粮食资源”是大势所趋。

    2.鱼类食物

    鱼,是海洋的主要生物,也是人类饭桌上最早的佳肴之一。

    鱼的种类很多,现已查明的种类有2万多种,其中海洋鱼类约有1.2万种。

    据专家估算,海洋的总体积约为13.7亿立方千米,浩瀚的海洋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最广阔的场所。生物资源中,食用价值最大的是鱼类。

    世界上有四大著名海洋渔场:

    北太平洋渔场。从黑潮和亲潮相汇的日本近海,直到阿留申群岛、阿拉斯加等广大海区,盛产大麻哈鱼、鳟鱼、螃蟹、鲽鱼、虾、鳕鱼、狭鳕等。

    东北大西洋渔场。渔获物主要有大西洋鲱鱼、鳕鱼、黑线鳕、鲐鱼、毛鳞鱼和头足类、虾类等。

    西北大西洋渔场。主要渔场从前是在美国北部和加拿大相接近的纽芬兰岛附近,现在已经向北延伸,一直扩大到格陵兰岛的西岸。其渔获物大体与东北大西洋渔场相同,其近岸盛产虾类。

    秘鲁沿海渔场。这个渔场是1958年开发的,它的形成是由于秘鲁海流和上升流的作用,使大量的磷酸盐和其他营养盐类不断上升,形成了世界上第四大渔场,主要盛产鲲鱼。

    其他渔场有中国沿海渔场、东非沿海渔场、澳大利亚东海域的渔场等。

    渔业生产和农业、畜牧业生产相比,投资少、收效快。所以,世界渔业的增长幅度比农牧业大。

    近些年来,中国重视了远洋捕捞业,捕捞作业能力也大大提高,再加上近海养殖业的发展,人们的菜篮子将更加丰富,人们餐桌上的蛋白质含量也得到了改善。

    开辟蓝色农牧场

    一说起农场、牧场,人们一定会想起陆地上那绿色的种满各种农作物——粮食、油料、棉花、糖料的农场和茵茵芳草上放牧着牛羊的牧场。原始人靠渔猎为生,在陆上用弓矛猎取野兽,在水中用网捕捞鱼虾。后来人们懂得了驯养牛羊猪鸡等动物,于是有了牧场。以后又学会了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于是有了农场。海洋里的水产资源比较丰富,捕捞天然的动物、采集天然的海藻还能勉强满足人们的需要,对建立海上的农牧场还不那么迫切。加上海洋的环境远远比陆地上恶劣,在波浪汹涌的海上发展人工养殖困难很多,因而海洋渔业的主力还是捕捞。

    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提出海洋农牧场的概念,主张把蓝色的国土变成种植海洋植物的农场和养殖海洋动物的牧场。他在我国首先培育出海带和紫菜的种苗,研究出人工繁殖海带、紫菜等海藻的方法。海带、紫菜都是体形比较大的褐藻,是海生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碘和钙。在浅海海面用塑料浮球把供海带、紫菜附着的结构浮起来,使这些藻类能在透光层里生活,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施化学肥料,过去荒芜的海面就变成种植海藻的农田了。裙带菜、巨藻等藻类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种植。

    体形比较大的藻类可以种,微小的藻类也可以养。螺旋藻是一种很小的藻类,可是它有生产蛋白质的惊人本领,繁殖速度特别快。在广东、海南等亚热带、热带海边筑池引海水养螺旋藻,产量很高。有人甚至设想螺旋藻将来可能发展成为餐桌上的主要食品,这也许有些夸张。目前螺旋藻还只限于掺在面包、饼干里以增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大部分产品作为饵料,饲养鱼虾等水产品。

    哪种藻类可以用作防水层

    有一种生长在海底的蓝藻,繁殖很快,长得特别茂盛,能在海底上形成致密的防水层。把蓝藻种在盐田的盐池里,还能防止盐池渗水。

    在盐田里还可以养卤虫。卤虫又叫丰年虫,是一种很小的甲壳类动物,是虾的远房亲戚。这种动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既可以当海洋养殖动物育苗期间的饲料,又可以从中提取胡萝卜素,作为功能食品和药品。

    大米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饲料,可以种在海边的滩涂上。

    巨藻的生长速度很快,在海中大量种植,收获回来可以作为燃料发电,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可再生能源。

    对虾除了用放流的办法增殖外,还可以在海边筑虾池引海水养殖。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养对虾致富的人很多,对虾也曾大量出口。养对虾最关键的技术是育种、防病和育肥。可是后来养对虾的人多了,养虾池内虾的密度过高,投饵过多,使池内的水营养过剩,连沿海的海水也受到污染,有时滋生了大量的藻类,产生“赤潮”灾害,把海水中的氧都消耗掉了。海水受到污染,虾就容易生病和死亡。对于对虾的疾病,最近几年研究出了一些防治的办法,可是还没有完全解决。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一些养虾池里的对虾大量死亡,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受到很大打击。

    除了对虾以外,还可以养斑节虾、罗氏沼虾、南美白虾和龙虾等,这些虾的抗病能力比对虾强。

    蟹的人工育苗解决之后,可以在海边的池里或人工礁里养殖。

    贝类的活动范围不大,最适于养殖,也不需要很多饵料。我国的贝类养殖发展很快。现在养得最多的是扇贝。扇贝的闭壳肌很发达,味道鲜美。在人工养殖以前,用扇贝的闭壳肌晒成的干贝是很名贵的海鲜。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几个新的扇贝品种,开发出养殖方法,十几年来,已经在沿海大量养殖。扇贝养在网箱里,网箱浮在海面。扇贝以海里的浮游生物为食,在网箱里逐渐长大,过一段时间就把网箱收上来,把寄生在贝壳上的藻类和其他海生动物清除干净再放入海水中,很短时间就可以收获。鲍鱼不是鱼,是贝类,也是一种名贵珍稀的海鲜。它的壳叫石决明,是一味中药,它生活在礁石上,现在也已找到育苗方法,放到海边的海水池子里养。海参、海胆也开始有人在海水池子里放养,收获也不少。贻贝可以用风箱养。牡蛎养殖的历史很久,可以在插在滩涂上的竹片或浮在海面的竹排上养。海滩上则宜养蚶、蛤和蜂等贝类。珍珠贝体内如果进入沙粒之类的异物时,它就会分泌出液体来把异物包裹起来,久而久之,形成光彩夺目的珍珠。广西合浦历史上就以产“南珠”而驰名于天下。在我国,养贝取珠现已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发展农牧场,海洋有陆地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陆地只有表面一层可以利用,而海洋上可以分层利用海水,加上海底,就变成立体的海洋农牧场。鱼虾贝藻混养比单纯养一种水产好得多,可以造成局部适宜的生态环境,对营养物的利用更加充分,有些品种的废物恰好是另一些品种的食物。山东、辽宁渔民同时养多种水产:上层透光,适于养海带、紫菜等藻类;中层用网箱养扇贝;下层养鱼;底层养海参、海胆、蟹等。适当地组合,既节约海面,减少投资,还能防止生物生病,创造更清洁的环境,各种产品产量都能增长,真是一举多得!

    长期以来,人类在内陆淡水养鱼和围海养鱼中,探索了一定的养殖经验,但是,这离在海洋上开辟牧场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鱼类的繁殖和生长是依赖海底的地形结构的,如果这种地形和结构遭到了破坏,鱼类就会迁徙。生活在巴伦支海中的红鲈鱼和鳕鱼,就因为在19世纪末这一带海域的底层被拖网破坏,海底结构和海底植物受损,使它们失去了必要的生活条件和饲料。

    在意大利热那亚沿海,意大利人把1000多辆废弃的汽车投到海底,过了一段时间,这些旧汽车周围长满了水下植物,许多鱼、虾及海洋动物被吸引到汽车周围。这些作为鱼礁的汽车周围,成了人们高产的捕捞基地。

    在美国的一座钻井平台周围,最先引来了一批较小的鱼虾,没多久,大鱼也来了。很快,这一带海域成了一个繁荣的鱼世界,奇怪的是,等钻井平台撤走,鱼群也消失了。

    这给了人类许多启示,建造人工鱼礁就等于开辟了海洋牧场,这种海洋牧场像磁石一样把鱼类吸引过来。

    鱼类为什么喜欢人工鱼礁

    鱼类寻找人工鱼礁,原因并不深奥,这些人工鱼礁,利于鱼类隐蔽,海中猛兽袭击它们时,有人工鱼礁阻碍,猛兽难以发挥威力。同时,人工鱼礁上生长出一些藻类,这些藻类是鱼类的饵料。

    海洋牧场的开辟除了设置人工鱼礁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为鱼类建造一个固定的“家”。

    日本四面环海,但大陆架浅海区太狭窄,渔业资源很贫乏。聪明的日本人从1950年起,就开始为鱼类建造“家”。位于东京湾口的横须贺市鸭居区,1956~1958年为鱼类建造了200多间新居,1965~1968年又增加了715间。结果,日本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目前,日本人已在3300个地点为鱼类建造了78.7万间新居。建造这些鱼类新居,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但日本人所收获的价值,远远超过其投资。

    鱼类牧场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新生产领域,并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鱼产品。那么营养丰富的牡蛎类能不能在海中人工养殖呢?

    牡蛎采集和养殖最先出现在法国,后来传到整个欧洲。1967年,仅在大西洋沿岸阿尔卡雄到埃居翁之间就收获了5亿个牡蛎。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贝类养殖场中,或是把牡蛎放在吊篮中吊养,或是用绳拴起来系养。

    海洋牧场的另一方法是“移植”。

    人类用人工培育鱼的幼苗,待生长到一定大小后,放流到自然水域成长,借以增加资源,提高海洋生产力。这一做法,日本人称其为“栽培渔业”,欧美则称为“增殖业”。人类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了人工培育和放流海洋鱼、贝和虾种苗,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增殖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自然放养,这种方法是把刚孵化出的幼鱼放流到沿海水域作为资源增殖的一种方法;二是粗养,即采取自然纳苗,饲养一些河口鱼和洄游性鱼类;三是围养,由人工养殖幼苗,控制产卵和受精。另外,世界水产新的养殖技术方法还有海水网箱养殖和网围养殖。

    2011年5月24日,随着200个混凝土人工鱼礁礁体被慢慢投入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标志着中国首个热带海洋牧场正式开建,未来海洋渔业部门还将利用这里的自然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大型人工海洋渔场,增加海洋渔业资源。

    建设海洋牧场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由自然集捕型旧渔业向增殖型新渔业的转变,是人类与海洋打交道“悟”出来的经验。海洋牧场的兴起,将为人类开发海洋生物,使面临资源日趋贫乏的海洋渔业生产带来新的活力。

    随着海洋牧场的开发,一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将应运而生,用不了多久,海洋牧场这个在今天看来是陌生的词,会让人类逐渐熟悉起来。

    蓝色保健箱

    当被污浊的空气熏染得呼吸不畅、被嘈杂的噪声搅得心烦意乱的都市人们,走下拥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似的车厢,来到大海身边的时候,便欣然走进了一个清新、宁静的世界。

    海洋,不仅奉献给人类宝藏和食粮,还使人类益寿延年。科学家认为,海水的比热系数较大,白天可以最大限度地吸收热量,夜晚又将大量的热量释放出来。因此,一年四季,气温变化不大,是一个良好的自然“空调机”。这样能保证人体的代谢稳定,内脏负担均衡,对人体健康有益。

    大海波涛澎湃,海浪的撞击可以产生大量的负离子。据测定,海滨地区的负离子浓度高出内陆的1倍。负离子使空气清新,人们呼吸这样的空气,心旷神怡,增进健康。特别是在工业化的社会里,被空气污染困扰的人们,能呼吸到这样清新的空气,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民间曾流传着“海水亦良药,可祛风瘙癣”的说法。这是因为海水有杀菌的作用,常在海水中泡浴,可祛皮肤上的癣。另外,那涌动的海水,对身体还有按摩作用,夏季洗洗海水浴,会使人浑身舒畅。

    大海,不仅创造了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环境,而且还为人类提供了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辽阔的海洋,是人类硕大无比的“保健箱”。

    我国传统医学已经知道很多种海洋生物可以入药。例如鲍鱼、牡蛎、砗磲、珍珠贝和海龟等的壳可以明目、镇惊;海马、海龙是增强神经功能的补药;海蛇是治疗风湿的良药;鹧鸪菜可以驱除消化道内的寄生虫;珍珠粉和珍珠贝壳内层的粉既可以内服,有定惊安神、清热益明的功效,外用还可以治眼病,并可使皮肤细腻。

    章鱼能治什么病

    章鱼尽管相貌丑陋,但是却有很好的治病健身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章鱼能够“养血益气”,《泉州本草》中则说章鱼“主治气血虚弱,痈疽肿毒,久疮溃烂”。并且告诉人们,用章鱼治疗痈疽肿毒的方法是把章鱼捣烂后,用冰片调和均匀,敷在患处。现代科学研究还发现,章鱼中含有的牛磺酸能保护视力,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降低血压,防治胆结石,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另外,研究人员还从章鱼中提取到一种能够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多肽成分和能够抑制肉瘤的物质。它们有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新药物。

    海鱼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D,身体衰弱、缺钙、患肺结核病的人吃了可以强壮身体。海鱼的内脏、骨头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功能食品,对心血管、脑神经有益,难怪广告里把它冠以“脑黄金”的美名了。藻类可以提取藻酸双酯钠(简称PSS),是心脑血管病和高血粘度综合征的防治良药,在国际上得过金奖。珍珠精母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新药,用量小,疗程短。刺参多糖注射液是用一种海参的粘多糖制成的滋补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对血栓性疾病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也有疗效。褐藻淀粉硫酸酯(简称为LS)也能抗凝血、降血脂、抗血栓。甘露醇酸酯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海力特”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免疫增强药物,对乙型肝炎、肿瘤有很好的疗效。从海洋生物中精炼出来的药物除了有对心血管病有特效的品种以外,还有治疗糖尿病的良药。

    用海洋生物还可以制成很多其他药物。例如从海洋头孢菌素中可得到用途很广的广谱抗菌素先锋霉素。从海绵的阿糖酸苷可得到抗白血病的药物。用河豚毒素能提出缓解后期癌症的药。褐藻酸钠对放射性锶有特殊的抑制功能,是抗放射性病的药物。柳珊瑚中有前列腺素,能有效地使人类避孕、助产、降血压,还能使牲畜怀驹增产。沙蚕的毒素是理想的无残毒农药,而沙蚕是海滩上的主要“居民”,海边的人用沙蚕当鱼饵钓鱼,它们的数量很多,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从海藻中也能分离出杀虫、抑制真菌的活性物质。从海洋天然有机物中还能提取细胞分裂素,这在细胞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牡蛎、蚶、蛤的壳中含有大量石灰质,在窑里焙烧后,可以制成活性钙,这种药物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缺钙的人吃了可以补钙。甲壳类动物虾、蟹的壳内的甲壳素是一种几丁质,成分跟人的皮肤很接近,可以用来制造人造皮肤,在外科手术和医治烧伤中很有用,覆盖在伤口外面,能使伤口很快愈合。

    除了药物以外,还有很多重要试剂也是从海洋生物体内取得的。河豚和海豚虽然只是一字之别,可完全不是一类动物,河豚是人们对生活在海水里的豚科鱼类的俗称。这种鱼在受到攻击时,能吸收空气,使身体膨胀成一个球,把敌害吓跑。河豚肉很鲜美,是江南的名菜,可是它的血液和内脏有剧毒,一不小心吃了就有丢掉性命的可能。江阴人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河豚的毒素有很大用处,可以在神经生物学、生理和药理学中作为试剂。鲎是一种样子奇特的甲壳动物,像安了一条尖尾巴的钢盔,它的血是蓝色的,可以做成临床检验用的试剂。

    流行食品——磷虾

    海洋中最大的水产资源不是海洋鱼类,而是海洋中的磷虾。磷虾主要生长在南极,南极磷虾的总量有50亿~60亿吨,即使每年只捕捞1%~2%,也要比全世界的渔产量的总和还要多。磷虾将是人类蛋白质的主要提供者,将会成为人类的一种重要食品,并将成为本世纪的流行食品。

    很早以前,人们传说地球最南端有一块富饶的土地,南极陆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航海探险家去寻觅。1768~1775年,英国探险家库克带领船队到南极圈去探险。

    一天,库克的船队正在南极海域航行。库克拿着望远镜观望,发现远处大海中隐现一片紫红色的“沙滩”。库克异常激动,以为发现了“新大陆”。库克指挥船队靠近“新大陆”。驶近一看,“沙滩”消失了,眼前看不见陆地,仍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才发现那片“沙滩”原是一大群虾群。

    这一大群虾群便是南极磷虾。南极磷虾大都生活在距南极400~1800千米的水域里。它们喜欢集群活动,常常形成上百米宽的阵容。随着它们成群结队地游动,海面上银波闪耀,一片流萤飞舞的景象。

    南极磷虾有几十种,大多数能发出蓝绿色的光,所以得名磷虾。南极磷虾体长4~6厘米,外表像小型龙虾,长着一对黑眼睛,故又称“黑眼虾”。它的体色几乎是透明的,外表呈金黄色,体内呈粉色。它所以会发光是因为腹部有一个发光器官,夜晚会发出蓝绿色磷光。在磷虾体内有一种叫做糖蛋白的物质,能使体内冰点下降。所以,南极磷虾即使生活在冰冷的海水中,身体也不会冻僵。

    磷虾繁殖能力很强,生长速度又快,在盛产磷虾的南极水域每立方米海水中,磷虾的数量可达几十千克之多。磷虾的繁殖速度极快,年增长率大于5%,人们的捕捞能力却低于它的繁殖能力。

    磷虾是海洋中鲸、海豹、企鹅和海鸟喜爱的食物。它味道鲜美、营养物质丰富,也适合于作为人类的食品。在新鲜的虾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磷虾中含有65%的蛋白质,所以,磷虾可望成为人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磷虾既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制成虾油、虾丸、香肠等食品。用磷虾制成的蛋白膏可用来防治肥胖症、胃溃疡和动脉硬化症。所以,它是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对南极磷虾的捕捞,开始于1961年。一些国家相继在南极进行试捕,包括前苏联、日本、波兰、法国、德国。1974年,日本渔民试捕量平均每日16吨。1976年,德国渔船的捕捞量平均每小时8~12吨。

    捕捞磷虾有专门的捕虾船。捕虾船构造坚固,有一定的破冰能力,不怕浮冰,能在南极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在捕虾船上装有探鱼仪,可以用声波探测虾群,也可用光的反射进行探测。夜晚,捕虾船采用灯光诱捕。

    当进行灯光诱捕时,人们打开了水下灯,整个海面立刻被照得通明,磷虾争先恐后地朝水下灯光源处游来,越聚越多,于是大功率的鱼泵开始启动。连水带虾一起吸上捕虾船的船舱里。捕虾船也可用拖网、围网来捕捞磷虾。由于磷虾在水下250~400米水深处生活、暖季时,它们浮上海面来吃硅藻,它们喜欢在早上或黄昏时游出海面,所以捕虾船在黄昏时出海进行捕捞,可以获得大丰收。

    由于磷虾容易变质,要是把捕到的磷虾放在甲板上,2小时后,磷虾壳体会变成黑色,虾肉变软,质量大大下降。所以,捕虾船捕上磷虾后,在船上必须立即进行加工处理。如果来不及加工处理的,需要及时放进冷藏库里冻起来,或者留在拖网里,让拖网浸在海水里,等以后慢慢加工。

    捕虾船装备有磷虾加工车间。磷虾加工设备都是自动化的。自动运输带从虾仓里把磷虾送到去壳机中,把磷虾壳去掉,又自动将磷虾肉煮熟,送到碎肉机中,出来的磷虾肉已成为颗粒,然后进行脱水处理,最后干燥成虾仁,直接装进罐头,成为虾肉罐头。有的磷虾清洗后进行冷冻成为冷冻磷虾,被制成冷冻磷虾罐头。

    有的捕虾船上还装备有磷虾的深加工设备,采用压榨的办法来处理磷虾,把榨出来的蛋白质进行加热,使蛋白质凝结,然后进行浓缩、冷冻,成为食品工业、医药工业的原料。磷虾加工后剩下的虾渣可以制成动物饲料。可见,磷虾身上到处都是宝。

    磷虾是鲸的天然食品,一头鲸每天要吞食3~4吨磷虾。随着大量鲸的被捕杀,使南极生态失去平舒,一些依靠海洋微生物为生的鱼类处于饥饿状态,大量捕捞磷虾可以改变这一状态。磷虾寿命不长,一般3年左右,不进行捕捞,也会自生自灭,残骸会溶入海洋,宝贵的海洋生物资源会白白耗掉。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在进行南极磷虾的捕捞、加工,并已研究如何充分开发、利用磷虾这一海洋上最大的生物资源。全世界磷虾捕获量也在逐年提高。1977年时,全世界磷虾捕获量为10万吨;1979年,磷虾捕获量为30万吨。目前磷虾的捕获量每年百万吨左右。

    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磷虾的开发与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磷虾这种宝贵的海洋生物资源将会被更加充分地开发与利用,磷虾有可能成为人类的重要食品来源,成为新世纪人类的流行食品。

    鱼中珍品——美味加吉鱼

    加吉头,鲅鱼尾,刀鱼肚,鲕鱼嘴。

    ——俗语

    加吉鱼,又叫真鲷、铜盆鱼,由于独特的名字,所以加吉鱼的别名一箩筐。

    甲级:加吉鱼名贵,通常名人贵客才能品尝,又因体色鲜红是吉庆之意,故名“甲级”。

    家鸡:鸡肉是家禽羽族之中的美味,宴席上加吉鱼可代替鸡,故又称“家鸡”。

    佳季:每年春季加吉鱼最为肥美,故民间有“椿芽一寸,佳季一阵”之说。

    嘉鲯:嘉,美好之意。鲯,加吉鱼的古称。此名由清代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所取。

    加吉鱼分红加吉和黑加吉两种,其中红加吉尤为名贵。加吉鱼自古就是鱼中珍品,民间常用来款待贵客。在中国胶东沿海都有出产,以蓬莱海湾的品质最佳。每年初春,香椿树上的叶芽长至3厘米长时便是捕获加吉鱼的黄金季节,有“香椿咕嘟嘴儿,加吉就离水儿”的民谚。清朝学者郝懿行在《记海错》中有云:“登莱海中有鱼,厥体丰硕,鳞髻赦紫,尾尽赤色,啖之肥美,其头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加吉鱼肉质坚实细腻、白嫩肥美、鲜味醇正,尤适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气血虚弱者食用。

    加吉鱼最鲜美的部位是它的头部,含有大量脂肪且胶质丰富,熬出来的鱼汤汁浓味美,还可以解酒。在胶东沿海,渔船出海有一个规矩,若捕上一条加吉鱼,鱼头自然是要留给船老大的。若在饭馆里点上一条加吉鱼,行家必不动鱼头,先吃鱼肉,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吉祥之名

    加吉鱼在历史上有许多别称,但在胶东,人们比较认同的还是“加吉”,一来因为有“吉上加吉”之意,二来也与一段传说有关。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来到登州(现在的山东蓬莱),择吉日渡海游览海上仙山(现今的长山岛),在海岛上品尝了一种色味俱美的鱼之后,问随行的文武官员此鱼为何名。众人不知又不敢胡说,只好作揖答道:“皇上赐名才是。”唐太宗想到今日是择吉日渡海,品尝鲜鱼又为吉日增添光彩,于是赐名“加吉鱼”。

    不管这传说是否属实,只因加吉鱼属鱼中上品,身形优美,很适合人们的审美倾向,赋予它一个美好的名称便不足为奇了。有了这样一个吉祥的名字,招待贵客或喜庆家宴一定要用加吉鱼,便成为胶东民间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加吉鱼的常见烹调方法

    清蒸加吉鱼

    “清蒸加吉鱼”是鲁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也是蓬莱“八仙宴”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名菜。清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加吉鱼的原汁原味,这也是烹调海鲜的真谛。越鲜的东西做法越简单,将加吉鱼身两面改斜刀,然后将调料拌匀后撒在鱼身上,入锅旺火蒸约20分钟,掀开锅盖,满屋即可闻到浓浓的鲜香味。再加上鱼皮殷红,鱼肉嫩白,色、香、味样样精到,足以使人久食不腻。

    加吉鱼香椿芽

    老辈人有句俗话:“香椿芽和加吉鱼一块炖,吃了这顿还想吃下一顿。”收拾加吉鱼的时候,鱼腹通常是不剖开的,而是把内脏从鱼嘴处摘除,鱼腹内保留鱼子和鱼鳔。鱼子结实饱满而鱼鳔空虚,若直接烹制就端上桌,显得对客人失礼。厨师使出妙招,把剁好的瘦猪肉馅和切好的香椿芽塞进鱼鳔内。对此,民间有“椿芽一寸,加吉一湓”之说。用香椿芽来烹制加吉鱼,两鲜合一鲜,越吃越觉鲜。香椿树在胶东民间被视为受过皇封的树王,加吉鱼又含吉祥之意,因此这道菜承载着人们祈盼富贵、吉祥的美好愿望。

    在胶东,加吉鱼向有“一鱼两吃”的习惯,即用一条鱼做两道菜:一道是清蒸加吉鱼,一道是加吉鱼头汤。先是把整条鱼烹制上席,吃完鱼肉后将头及骨刺入锅氽汤,2次上席,味道仍然鲜美,还能作开胃醒酒之用,品味之妙胜过全鱼。这种独特吃法在其他菜系中甚为少见。

    加吉鱼趣闻

    一夫多妻:加吉鱼一般以一二十条群居,其中只有一条雄鱼,为“一夫多妻”制。如果雄鱼死了,便有一条最强壮的雌鱼变成雄鱼,带领其余的雌鱼开始新生活。

    由雌变雄:为什么加吉鱼可以由雌鱼变成雄鱼呢?原来,雄加吉鱼身上有鲜艳的色彩,一旦死去光色便会消失,身体最强壮的雌鱼神经系统首先受到影响,随即在它的体内分泌出大量的雄性激素,使卵巢消失,精巢长成,鳍也跟着变大,蜕变成一条雄鱼。

    快乐健康——有“贝”无患

    1.常吃贝类能调节人的情绪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们血液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高低,还可能影响其情绪,有时甚至可能引起某些精神性疾病。研究人员曾将试验人群分成两组,一组人每天在其饮食中都添加一定量的水产品,使其血液中ω-3脂肪酸保持较高浓度,另一组则不添加水产品作为对照。经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食物中添加水产品的一组,人的心态明显好于对照组人群。因此他们认为,经常食用水产品可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并且可以减少抑郁症的发病率。

    当血液中ω-3脂肪酸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时,人们大都心态平和,情绪乐观,不容易产生感情冲动;当血液中ω-3脂肪酸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时,人则心情低落,情绪容易出现冲动,并且还有可能产生轻度或中度抑郁症状。

    此外,人体血液及体液中钾和钙的浓度也可能影响人的情绪。缺钾会导致人体内钠-钾失衡,容易引起血压不稳,情绪波动,心情烦躁,甚至还可能出现轻度痉挛抽搐等症状;体内缺钙也容易引起人烦躁不安,情绪波动。贝类等水产品中都含有丰富的钾和钙,同时其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经常吃贝类可以补充体内的钾和钙,提高血液中钾、钙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因而可以使人情绪稳定,心态乐观,避免抑郁症的发生。

    2.常吃贝类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科学家经实验研究后认为,水产品中的DH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影响血管结构来产生降血压作用,因而经常吃水产品可以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美国心脏学会的专家还发现,经常吃水产品可以降低妇女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发病率。

    贝类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其脂肪的构成大多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因此经常吃贝类等水产品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大有裨益的。

    3.多吃贝可防癌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在全世界呈现普遍上升的趋势,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世界范围内的癌症高发,除了与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之外,人们的不合理饮食也被认为是其重要的诱发原因。有统计资料显示,人类的脂肪摄入量与直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关联性。例如:欧美人的脂肪摄入量比日本人高4倍,并且前者摄入的脂肪中ω-6系列脂肪酸比例高,而后者摄入的脂肪中ω-3系列脂肪酸比例高,统计结果是欧美人的直肠癌发病率要比日本人高得多。该统计结果还显示,在食用不同类型油脂的人群中,经常食用动物性脂肪的人群乳腺癌发病率明显高于食用植物性油脂的人群;而食用植物油脂为主的人群中,食用的油脂中含亚油酸(ω-6系列脂肪酸)多的人群要比油脂中含亚油酸少的人群乳腺癌发病率高。日本关西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认为,高纯度的EPA有抑制直肠癌的作用。秋田大学医学部的科学家认为,DHA比EPA抑制直肠癌的作用更强。

    关于DHA和EPA抑制癌症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探明,有人认为癌症的发生与一种叫前列腺素的物质(特别是其中的前列腺素E2)有关,前列腺素E2是由花生四烯酸合成的,而DHA和EPA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限制人体对花生四烯酸的吸收,从而抑制了前列腺素E2的合成,以此来发挥抑制癌症的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有抗癌防癌作用。据研究,微量元素硒、维生素E、维生素C可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氧化伤害,可有效预防皮肤癌等癌症的发生。美国的调查资料还显示,土壤中含硒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土壤中含硒量高的地区癌症发病率一般都比较低。虽然人们无法选择居住地的土壤,但通过食用贝类等水产品等来补充硒和维生素却是很容易做到的。

    还有哪些海产品能抗癌

    科学研究认为,鲨鱼的鳍、脊柱等地方存在强力的抗癌物质。美国的科学家已经从姥鲨的鳍和脊柱中,成功地提取出一种物质,用它制成的药丸,能够抑制和治愈实验兔子的癌肿。其次是海藻类。有人做过详细的调查,发现日本人的乳腺癌、肠癌等癌症的发病率比世界其他地方的低。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日本人大量消费海带的缘故。因为海带中含有很多的硫酸多糖、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而这些物质或多或少都能抑制癌症的发生。此外,带鱼、河鲍、黄鱼、海蜇以及海洋贝类等也都具有抗癌的作用。

    此外,贝类中还含有某些生理活性物质,这类物质也具有非常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成的功能,活性肽、虾青素、甲壳素、硫酸软骨素等都已被证实有良好的防癌抗癌效果,因此,经常食用贝类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成、减少癌症发生的作用。

    4.预防老年痴呆症益寿延年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症患者逐年增多,必将给社会与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

    诱发老年痴呆症的主要原因:

    因脑供血障碍引起的,例如脑血栓;

    脑细胞老化引起的,例如随人的年龄增长,大脑海马细胞减少、脑细胞老化、脑细胞突起的延伸发生障碍等。

    贝类等水产品中都含有丰富的DHA和EPA,常吃贝类可补充人体内的DHA和EPA。EPA有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胆固醇、减少血栓形成等功效,可降低脑供血障碍的发病率。DHA则有益于脑细胞的营养,可维持脑细胞突起的正常延伸,降低由脑细胞老化引起的老年痴呆症发病率。此外,贝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12等也有维护神经细胞膜,延缓脑细胞老化,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功能。对于那些已出现老年痴呆症症状的患者,常吃贝类等水产品则可改善症状,延缓其进一步发展。

    美国拉什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周吃一次以上水产品的老年人,比不经常吃水产品的老年人记忆力减退速度慢10%~13%。贝类等水产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这两种维生素都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经常吃贝类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侵害,延缓人的衰老速度。贝类中含有的钙和磷能防止骨质疏松、增强骨骼韧性。硒和锌等能激活多种生理代谢酶,调节内分泌,抵抗有害重金属以及黄曲霉素B等毒物,增强机体活力,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减少疾病侵袭,防病强身。贝类中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质还有抑菌消炎,抑制肿瘤癌变,调节免疫活性,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贝类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经常吃贝类可减少脂肪在人体内的积聚,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对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对中老年人的健康更是大有裨益的。日本人的平均寿命长、爱斯基摩人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率低而长寿者多,都与他们经常吃水产品有关。美国营养学家斯罗德博士曾在《美国医学会期刊》上撰文指出,水产品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减少人们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降低中老年人患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的概率,他建议,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最好能保证每周吃2~3次以上的水产品,每次食入量不少于100克。为了我们的健康与长寿,人们最好能改变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平时少吃一点肉和油,多吃一些水产品!

    海藻美容瘦身的奥秘

    提到海藻,人们可能会认识到它是一种很好的健康食品、长寿菜,至于海藻是很好的美容养颜、美发、护肤、减肥佳品,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在我国古书中早就有记载:常吃海藻食物,会使头发光泽乌黑,皮肤细腻,身体轻盈。在国外,如墨西哥人则认为,海藻加上咖啡因是减肥产品的元素,两者配合,可刺激机体排除多余脂肪,达到瘦身的目的。那么海藻美容瘦身的根据是什么呢?它们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又是通过哪些方法利用海藻来美容瘦身的呢?

    海藻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在螺旋藻、小球藻、紫菜等海藻中含量很高,一般海藻中含量中等),海藻多糖丰富、并有很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及大量的膳食纤维,脂肪很少,是营养丰富的低热量碱性食品。利用海藻酸盐的凝胶特性可助消化、防止肥胖和排毒等作用,就以褐藻胶来说,由于它是大分子构成的,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酸溶液,在酸碱度低于3的环境中,形成致密的网状结构,从而成为具有半渗透作用的凝胶体,当食用了大量的可溶性褐藻胶后,在胃内酸性环境的作用下,便形成网状凝胶,覆盖于摄入的食品表面,并且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允许食物中那些小分子物质(如微量元素、氨基酸等)通过,而被人体吸收。那些大分子物质(如淀粉、脂肪等易于引起发胖的因子)则被包裹其中,不被吸收而随同粪便排除,从而达到人体减肥作用。

    褐藻胶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它是一种可食性的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增强其蠕动排空的能力,使肠道中有毒的代谢废物,迅速排出体外,另外褐藻胶还有排铅解毒的生理作用,其原理是褐藻胶的分子结构为溶于水的褐藻酸钠,当它遇到体内的二价金属铅时,在适当的条件下,便发生置换反应,即体内的二价铅取代了褐藻胶中的一价钠而螯合成为不溶性的铬合物形式存在时,便失去了对人体的毒性,形成不溶物随粪便排除体外,达到排铅解毒的作用。

    海藻的膳食纤维吸水后膨胀,故食后有饱胀感,这样就可预防吃得过多,另一方面它有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泄功能,可预防肠道内剩余糖分被消化吸收,从而避免糖分囤积在皮下组织,达到减肥效果。

    海藻能调节水分,改善过于干燥皲裂的肌肤,因为海藻的细胞液与人体细胞液相类似,因此海藻制剂易被人体吸收,又如褐藻酸能刺激皮肤的新陈代谢,墨角藻聚糖有很强的保湿能力,让肌肤滋润柔滑。碘和溴化物能调节细胞再生,泛酸与氟能强化结缔组织,维生素能捕捉自由基及平滑再生肌肤,甲硫胺酸和组氨酸具有消炎作用,硫能清洁皮肤。海藻中具有强效修复酶素,混合革新的氧化物和调肤剂(密集修复液),能改善皮肤明净度及预防皮肤干燥和出现细的皱纹。海藻中的活性酵素衍生物能淡化色斑黑色素,提高细胞含氧量,有助皮肤吸收营养。海藻中具有多种微量元素、矿物质,渗入皮肤,能激活细胞活性,促进弹性蛋白与胶原蛋白的合成。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碘是制造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素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物质,它能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如头发有光泽,就是由于甲状腺发挥了作用之故。碘还可刺激大脑的垂体,使女性体内雌性激素水平降低,恢复卵巢正常机能,纠正内分泌失调,消除乳腺增长、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肌瘤等隐患。适当摄取碘,可使人青春美丽,尤其是女性朋友更应适时补碘,多吃点海藻食品。海藻中的铁含量高,使人体皮肤光滑、毛发滋润,锌缺乏会引起皮肤病,海藻中锌的含量也是较高的。

    海藻中的维生素A能维持上皮组织的健康生长,维生素B能平展皮肤的新皱纹、维生素C能弹性蛋白质,保持皮肤滑润健康,减轻色斑,使皮肤白皙、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多种维生素能抑制细菌生长,增加细胞活力,调节脂肪代谢,有效地纠正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可以减轻皮肤黄褐斑、痤疮、老年斑,促进头发生长,防止毛囊角质化、皮肤干燥,使皮肤保持弹性、光泽、红润,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海藻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胺氨酸,它们对女性的头发十分有益,缺乏它们,头发会变脆、分叉,失去光泽,它们又能使油性皮肤改善油脂分泌。海藻有助脂肪细胞分解,令身体流汗时排出多余的水分及毒素。海藻胶还能提供深层保湿防止皮肤失去水分。

    海藻作为天然的美容瘦身佳品是具有很多优势的,特别是海藻蛋白具有柔和性、营养性、保健性、功能性及安全性五大特点,海藻蛋白与人体皮肤的毛发相融性极佳,对皮肤和毛发的附着性、渗透性好,人体易吸收,给皮肤充分营养,它还具有强抗氧化能力,提高了皮肤的自我保护能力,所以海藻可以作为高级化妆品的理想添加剂。

    美容的基础首先是营养,海藻能提供较全面均衡的营养,可调节脂肪代谢。由于海藻中含铁量丰富,因此在减肥过程中不会发生缺铁而造成贫血现象。它们含有的蛋白质易被吸收,脂肪含量少,因而产生的热量少,藻体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钠等碱性离子,能中和皮肤的酸性物质,海藻及其酶的水解产物具有很好的作用,利于治疗暗疮、雀斑、黑斑、减轻皮肤的酸性,令皮肤呈中性,柔滑和富有弹性。因海藻是强碱性食品,可消除使人致病的酸性体质,促进人体酸碱平衡,不易生病而使人显得容光焕发、神采奕奕。

    走和谐人海之路

    从世界范围来看,海洋生物多样性正在承受更大的威胁和压力。世界性的海洋开发活动迅猛发展,预计今后几年将出现更大的热潮。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工作,中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将可能进一步受到损害并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从而影响到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因此,抓紧研究与保护中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不仅对于中国海洋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也是世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就是要维持丰富的海洋生物物种,保护各种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增加濒危和珍稀物种的资源量,使各种类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处于良好状态,促进海洋生物资源及其他资源的永续利用。为此,必须加紧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目前哪些珍贵的海洋动物处于濒危状态

    据国际保护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IUCN)新近公布的有关资料,目前已有五种海洋动物处于高度濒危状态。它们是海獭、驼背海豚、普通锯鳐、巴西犁头鳐和鲸鲨。

    1.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尽管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但仍不能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发展需要。因此,尽快制定自然保护区法、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等国家法律,进一步完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的配套法规及实施条例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高度重视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研讨,对现有法律法规不适应新形势的条款进行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技术规章制度。

    2.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人类的频繁活动是对陆地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巨大冲击。因此,为保证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不断繁荣昌盛,对有代表性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自然分布区在陆上或海洋依法划出一定面积并且给予特殊保护和管理是很必要的,这已在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这个保护区是非经营盈利性的,它既不是经济区,也不是行政区,而是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为主的自然区。

    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护濒危生物物种、种质资源以及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基地保障。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和信息系统建设

    根据各地方生物多样性区划特点,建立和完善统一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网络,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对重要目标生物多样性状况及生态环境的长期动态监测,不断积累和完善珍稀濒危动物种数据库、自然保护区数据库、遗传多样性数据库、经济动植物种数据库、生态系统数据库等,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地理信息系统,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并加强内外信息交流,协调国际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

    4.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教育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涉及全社会多个环节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要加强宣传,倡导人们主动抵制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充分利用各种传媒,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开展普法教育,在公众中营造依法保护的观念和意识,特别是要通过宣传争取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局面。

    5.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采取科学研究途径,探索现存野生生物资源的分布、繁殖状况、栖息地、种群数量、濒危原因以及开发利用状况等,并根据濒危等级,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和措施。

    6.广泛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

    广泛开展区域性乃至国际性合作是当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应当充分利用香港、澳门国际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贸易中心的优势,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争取资金和技术援助;继续加强和扩大与周边国家在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双边和多边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沿海省份和珠江流域沿线省区的合作,从物种保护、污染防控、管理体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海洋中的生物资源是一项宝贵的资源,人类对它的依赖不仅仅局限在当代,还涉及子孙后代长远持续地发展利用。海洋生物资源虽然是可再生的,但需要有良好的再生条件,即有好的海洋环境来保证。因此,海洋环境保护应当是首要的。现在海洋环境遭受破坏绝大部分是人类行为的干扰破坏所引起的后果,只有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危害,生活其中的海洋资源自然才可以得到修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才能得到更好地再生、增殖,人们将会更好、更合理有序、有度地开发利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