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由来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货币的起源,从夏商起,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有据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贝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黄帝时期,中国货币自使用贝至今已有四五千年。
金属货币起源于殷商,中国先民已经掌握了冶炼金属技术。在一些殷商墓葬中曾出土青铜块,这些也许是最早的金属货币。
早期仿形货币是中国经过长时间的以物易物贸易阶段之后产生的,随着递减经济的不同,不同的部落使用的早期货币也不一样,现今出土的是一些有争议的青铜器,如斧、磬、鱼、网状器。
知识小链接:早期的商品货币
货币通常以商品货币开始,到许多物品被当做交易媒介,如斐济群岛用鲸鱼的牙齿;早期法国人用兽皮;美国早期移民人用巧克力;印度一些原住民用杏仁、乌龟、贝壳、小刀,另计有食盐、烟草、干鱼、食米、衣物,等等。
中国铜圆的由来
铜圆俗称铜板,是清末民初各省所铸的各种铜币的总称。铜圆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仿照香港铜辅币铸造而成。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疯狂的划分“势力范围”和抢占“租借地”的瓜分浪潮。随着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全面深入,中国对外贸易一再入超,大量白银外流加上沉重的战争赔款,清政府的财政恐慌日益严重。同时,由于帝国主义掠夺对中国的投资,客观上使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于是,社会对货币的要求量日益增大。铜圆,就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
1905年,清政府为使铜圆整齐划一,解决流弊,着手铸造“大清铜币”。
分四种:当二十重四钱,当十重二钱,当五重一钱,当二重四分,成色定为紫铜九五,配白铅五。因为滥铸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铜圆日趋贬值。
知识小链接:古币铜钱中间方孔的由来
我国古代铜钱不论大小,其形状都是外圆内方。铜钱中间有方孔是由当时的工艺条件决定的。铸币的时候,先把铜熔化,然后注入模中,由于古代铸币技术的限制,钱的边缘总有许多毛刺,既不美观又不方便使用。然而要去掉这些毛刺,必须靠锉刀加工,一次不能只锉一个,必须把钱串起来锉才省时省工,而要把钱串起来,钱中间必须留有一孔。但是,如果留下圆孔,穿在棍上的钱就会滚动,这样便有碍操作,因此留下方孔,把钱穿在方形棍上,钱就不会转动了。故而古代的铜钱才在中部留有方孔。
中国银圆的由来
银圆俗称洋钱、大洋,即用银铸成的货币。银圆源于9世纪的欧洲。银圆作为外来币流入我国,始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16世纪,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墨西哥铸造的“本洋”(亦称“佛头印”)首先流入我国,从此,日本、英国等国的银圆也相继流入。但其影响之大、数量之多,则莫过于独立后的墨西哥新铸造的“墨洋”。它不仅工艺考究,而且成色亦佳,在流通领域享有极高的信誉。鸦片战争以后,大量流入我国,并逐渐取代了本洋。辛亥革命后,墨洋才在我国市场消失。外国银圆的流入,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币制和金融,但也促进了我国的币制改革。1889年,广东地方当局正式设立银圆局,仿照墨洋的重量、成色和式样,用机器大量铸造,开了我国自制银圆的先例。新中国成立后,银圆在我国退出币制历史舞台。
知识小链接:如何鉴别银圆
1.看成色
真银圆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银量的银圆,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
2.听音韵
真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
3.用比重法测试
白银的比重10.5克,低于黄金、白金的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的比重。
中国银圆
中国纸币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当时称为“交子”。
纸币的产生绝非偶然,这源于北宋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达兴旺,当时的四川就是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的中心之一。
据史籍记载,交子最早出现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原由十几户富商发行。在此期间,交子的图案有“屋木人物”,用朱、墨两色,还有各私人铺户的押字,“各自隐秘题号”,以防伪冒。12年后,即宋仁宗天圣元年,由官府接收,特令在四川设置交子务,作为发行交子的机构。纸币先用木版印刷,后又改用铜版印刷。
交子的币面价值,最早限于1贯至10贯,在发放时临时书填,似近代的支票。宋仁宗宝元二年,改为发行5贯与10贯两种交子。宋神宗熙宁元年,又改为发行1贯和500文两种交子。币面价值临时书填改为定额印刷,这是纸币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知识小链接:我国古代流通的纸币
南宋时期,纸币已在全国大多数地区与铜板、铁钱并行。当时各地流通着不同的地区性纸币。南宋政府发行的“会子”,民间纳税、交易都广泛使用,几乎成了一种法定货币。元朝是我国古代使用纸币最兴盛的时代,曾先后发行过“中统元宝交钱”、“至元通行宝钞”等四种纸币。明代200多年间,只发行一种“大明通行宝钞”。清代咸丰年间,发行了“大清宝钞”钱钞和“户部官票”银票,合称钞票。这两种钞票都是不能兑现的纸币,不为百姓所接受。因“户部官票”发行太滥,“大清宝钞”面额越来越大,形成通货膨胀,同治初年即全部停用,历时不到10年。但“钞票”的名称却一直流传下来。
港币的由来
英国割占香港初期,通用银两,后来清朝废两为圆。在香港,清朝发行的银圆、铜仙、铜钱,还有英国英镑、印度卢比、墨西哥或西班牙的银圆等都可通用。1866年香港设厂自铸1元、5毫、1毫、5仙四种金属港币。但铸币厂很快就因不堪亏损而关了门。
到1914年香港当局统一币制,宣布除港币外,只许中国铜钱流通,其他外币都不许用。1935年宣布管制银币,发行钞票来收回银币,这以后就成了钞票世界。香港流通的钞票,大多数是香港当局指定的银行来发行的,主要是汇丰银行,还有渣打银行与有利银行。由香港当局直接发行的钞票,是战后的1元钞及印单面5毫与1仙的小钞,但小钞很快就只供纳税与交水电费使用了。现行流通的港币中,虽以汇丰银行发行的为多,但早先发行港币钞票的,却是一间开业于1845年的东蕃汇理银行,当时的发行额是5.6万元。这间银行的寿命不长,到1884年就歇业了。它发行的25元面额的钞票,后来便成了收藏家眼中的稀世珍品。
知识小链接:港币的符号怎么写
港币符号是:HK$或HKD
dollar,代表符号是$,由于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使用dollar,为了区别,所以美元用US$(读作USdollar),加元用Can$,澳元用A$,港元用HK$来表示。
欧元的由来
1957年3月25日,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卢森堡和荷兰六国签署《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扩大了共同市场这个概念。
1969年3月,当时的欧共体六国领导人聚会荷兰海牙,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并委托时任卢森堡首相的皮埃尔·维尔纳就此提出具体建议。1971年3月,被后人称为“维尔纳计划”的方案得以通过,欧洲单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
1979年3月,在法国和德国的倡导和努力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
1992年9月,欧盟各成员国于马斯特里赫特签署的《欧洲联盟条约》中做出实行单一货币的决定。该条约所附的议定书允许英国和丹麦游离于单一货币体系之外。
1995年12月15日至16日,在马德里召开的欧洲理事会上,15个成员国的首脑一致决定,“Euro”被选为欧洲未来货币名称,汉译为“欧元”,取代欧洲货币单位“埃居”,并一致同意单一货币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2002年1月1日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知识小链接:“欧元之父”是谁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被世人尊为“欧元之父”。20世纪60年代,当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研究处研究员的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最适货币区”的概念,引起了欧洲委员会的注意。
1999年,他获得了瑞士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获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30多年前就勾勒了今天的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情况并提出了迄今仍然正确的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不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货币,而由几个国家采取联合的共同货币也许更有利——这一思想促成了欧元的诞生。
银行的由来
11世纪时,欧洲商业逐渐兴起,当时威尼斯和热那亚曾经是沟通欧亚的贸易要冲,四面八方的生意人云集于此,这里也流通着各国货币,为了鉴别和兑换就出现了钱币商。由于条件简陋,办事处只有一条长凳,所以商人们称它Banco。
有趣的是,译成汉语时称为“银行”,这里有段故事。这个词传入我国的时候,我国货币的主要形式是白银。早在西方文明来到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钱庄、银号等经营货币业务的商行。“银”字成了货币的代名词,而“行”来自商行。
最早提到“银行”一词的是清朝咸丰六年(1856年),在香港出版的一本书中谈到了“银行钱票”。
我国开设的首家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1904年清廷户部(即财政部)奏请成立“大清户部银行”,1908年更名为“大清银行”,这是我国首家国家银行。
知识小链接:中国银行的由来
1912年,中国银行由孙中山先生批准并成立,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目前,中国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主要业务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在内的全面的金融服务。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分别在香港和澳门成为发钞行。
储蓄的由来
在我国,“储蓄”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左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这里的储蓄指的是积谷防饥,与今天说的储蓄金钱,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就勤劳节约和未雨绸缪这两方面来说,其意义实际上是一致的。
说到储蓄金钱,我国古代有一种工具叫做“扑满”。它是用泥土做成的,只有入口,没有出口。钱币从入口投进去,待到积满之后,便把它敲碎,取出备用(“扑”是击破的意思,“满则扑之”,所以叫做“扑满”)。这种积钱的方式好在积零成整、积少成多,便于推广。因此,一直到现在还有人在使用它(即储蓄罐)。
开设专门办理储蓄的机构大致始于唐代,当时的柜坊仅替人保管钱币。明清时,大商人为了筹集资金,设立了钱庄、银号,接受存款,并付给存户一定的利息,此即储蓄业的开端。
知识小链接:世界银行小介
世界银行集团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融资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目前有184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华盛顿。
目前世界银行将利用其资金、高素质的人才和广泛的知识基础,把帮助发展中国家走上稳定、持续、平衡发展之路作为其贷款政策的目标。
信用卡的由来
信用卡于1915年起源于美国。
最早发行信用卡的机构并不是银行,而是一些百货商店、饮食业、娱乐业和汽油公司。美国的一些商店、饮食店为招徕顾客,推销商品,扩大营业额,有选择地在一定范围内发给顾客一种类似金属徽章的信用筹码,后来演变成为用塑料制成的卡片,作为客户购货消费的凭证,顾客可以在这些发行筹码的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
195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发行了银行信用卡。1959年,美国的美州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发行了美州银行卡。此后,许多银行加入了发卡银行的行列。到了60年代,银行信用卡很快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信用卡不仅
在美国,而且在英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各国也盛行起来。从70年代开始,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发行信用卡业务。
知识小链接:信用卡的发展前景
按照信用卡信息存储媒介划分,可以分为磁条卡和芯片卡。如今,美国的商家销售点的终端大多都采用磁条扫描技术,将芯片技术和磁条技术进行集成化还没有一个经济可行的方法。智能卡在美国的普及还存在一些障碍。当今,智能卡在全世界的总卡数大约刚超过2亿张。在美国和加拿大,约有3100万张,约占付款卡市场的4%。由于智能卡具有众多的优越性,如先进的技术、良好的保密性以及高度的信息存储特征等,智能卡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商标的由来
商标起源于原始部落或个人信仰的象征符号,例如古人曾用圆形表示宇宙的无限。在法国南部山洞中发现的原始人壁画可上溯到1万年前,绘画的主题是一些具有强烈符号特征的动物,专家们认为这些可以被看成人类日后设计商标、标志的动机。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用三角形作为象征智慧的符号,而随后的基督教则用三角形表示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在很久以前都在各种陶器、金属器具和手工制品上使用各种标记,以便于官方征税,或用于作坊主与工匠之间记账,这是商标的萌芽。
13世纪时,欧洲大陆盛行各种行会,并要求在商品上打上行会认可的标记,从而起到区分生产者的作用,这已经具备了现代商标的内涵。
当人类在运用符号上逐渐从精神象征走向功利性标记,当这种符号与商品概念结合起来时,“商标”就出现了。
1262年,意大利人在他们制造的纸张上采用水纹作为产品标志,水纹标志设计甚至成为当时造纸技术人员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
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商标制度在欧洲各国相继建立,法国1804年颁布法典,第一次肯定了商标权受保护,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商标注册制度的国家。
知识小链接:名牌相机的商标起源
佳能(CANON)、美能达(MINOLTA),这两个著名的品牌都有其一段值得炫耀的起源。前者是取自一位美女之名,而后者表示丰收之意。尼康(NIKON)是由生产尼康相机公司的名字日本光学公司(NIPPON KOGAKU)二字的字首部分组成的。生产奥林巴斯(OLYMPUS)相机的公司叫高千稳(TAKACHIHO),而高千稳是位于日本西南部的一座山名,日本人相信山上住着神,类似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神。为祈求神的保护,给相机起了奥林匹斯。奥林匹斯相机上的镜头是以查霍(ZUIKO)为名,意为神的光辉。
第二节 金融贸易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
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一揽子协议,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3个参与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国家进行谈判,相互削减并约束关税,达成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1948年1月1日起临时生效。
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成员国部长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发起了新一轮谈判,谈判议程主要涉及15个方面的议题,其中包括农产品、纺织品与服装等敏感部门和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措施等新领域。1994年4月15日,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在马拉喀什签署了乌拉圭回合一揽子协议。从1995年1月1日起,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取代临时适用的关贸总协定。
知识小链接:世贸组织的成员
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建立的世界性贸易组织。其成员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国政府和单独关税区政府,任何个人、企业或其他非政府机构都不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也不能向它主张权利。单独关税区,是指不具有独立的完整的国家主权但却在处理对外贸易关系及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规定的其他事项方面拥有完全自主权的地区,如中国的香港、澳门。欧盟及其成员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交易所的由来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商人们如果想做生意,就必须见面。由于道路状况较差又缺乏通讯手段,商人们为了谈生意就必须商定一个固定的地点定期会见。这种定期会面对农民和手工业者来说是周末集市,而对商人来说就是交易会。会面大多选在宗教节日,且在一个重要的贸易地点举行。莱比锡、法兰克福以及纽伦堡都是当时十分著名的交易会城市。
其中,佛兰德的布鲁日对经济发展有过特殊的意义。早在14世纪,有一个叫范德·布尔斯的家族在布鲁日开了一间旅店,接待参加交易会的各地商人。在这家旅店里,人们可以聚会,可以收集情报,可以得到新商品信息,也可以知道哪些商人可靠和哪些不可靠。如果人们想开辟新的商务途径,就得去找“布尔斯”。渐渐地,这个说法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到了后来商人们即使在其他城市定期举行交易会,也称其为“布尔斯”,在德文中就是交易所的意思。1531年,安特卫普修建了第一座真正的交易所,向世界各国的商人开放,标志着交易所的正式诞生。
知识小链接:柜台的钱商贸易
15、16世纪意大利繁荣的商业使商人很容易赚取到贸易资本,钱商们开始经营货币,其操作程序与现在的十分相似,包括向外供款,出售保险,处理外汇,以及信用证转账。
税收的由来
在我国,税收在夏朝就已出现。《孟子·滕文公》说“夏后氏五十而贡”,说的就是夏代的租税制度。贡者,“下之所纳于上”也,就是地方官吏把从民间收缴上来的生产物进献给天子。
到了春秋初期,出现了“征”和“敛”的收税方法。“征”是诸侯或大夫向自己管辖的农民,根据其土地好坏征收一定数量的实物;“敛”是国家向农民随时任意征派杂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按土地亩数征税的“初税亩”。其后,普及至各国。后来,捐税的种类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增多,征税的方式也不断改变。以唐朝为例,先后实行过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不管哪种方式,都是剥削民众的苛征暴敛。明代后期,实行了“一条鞭”的新税法。它是以州县为单位,把所有的田赋、劳役以及多种杂捐,统统折合成银两,归并成一个总数,然后按本州县田亩分摊,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清初,继续沿用“一条鞭法”。1713年,清政府下令,依照康熙五十年各地所报人丁数字,作为丁银的固定税额,后来又演变为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丁银和田赋都按田亩征收。这种“地丁合一”是我国古代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式。
“赋”是税收制度的另一种形式。最初,赋是国家在战争时期征收的车马和军需,称作军赋。后来,赋与税逐渐合二为一,赋的含义也就扩大了。汉代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所征的人头税分别称为“算赋”、“口赋”。明代中后期,赋税主要指田赋。除了赋税外,地方官吏还要把当地的土特产进献朝廷,俗称“进贡”。
知识小链接:税率
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税率的种类主要包括:比例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只规定一个征税比例)、累进税率(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又分全额累进、超额累进和超倍累进)、累退税率(按征税对象数额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数额越大,税率越低)、定额税率(即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一般适用于以量计收的税种)。
股票的由来
股票至今已有约400年的历史。在17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猛发展,使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也因此出现了资本短缺、资金不足便成为制约资本主义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绊脚石。于是,股份制公司应运而生。它以股份公司的形态,由股东共同出资经营达到集资的目的,再将筹集资本的范围扩展至社会,于是产生了以股票这种表示投资者投资入股,并按出资额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权益和承担一定的责任的有价凭证,并向社会公开发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会上的资金。1602年在荷兰成立的东印度公司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
股份有限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出现以后,很快被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随着股份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以股票形式集资入股的方式也得到发展,并且产生了买卖交易转让股票的需求。这样,便出现了股票市场。据文献记载,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进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买卖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即股票交易所。
知识小链接: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
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由美国道·琼斯公司编制,是历史最为悠久,也最具影响力的一种股票价格指数。目前该指数采用美国65家代表性公司的股票为样本,以1928年10月的股价行市为基期(100)编制而成,集中反映了美国证券市场的动向和股价趋势。
保险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东岸的一些地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且有了频繁的海上贸易活动。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装载货物的船舶构造简陋,难于抵御海上狂风巨浪的冲击。因此,船舶遭遇大风巨浪时,有效的应急措施是抛弃货物,以减轻船舶的重量。船舶保住了,但损失了大量货物。为了减少损失,在当时的地中海航海商人中,逐步形成了一个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一人为众,众为一人”,使往海中抛弃的货物能从其他受益的有关方面获得补偿。这就是最初保险的萌芽。这个原则于公元前916年为罗地安海商法所吸收,并正式成文规定。以后,这个保险方法传至其他各国,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后来,保险的项目从海上移到陆地,并进入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知识小链接:什么是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是通过工程参与各方购买相应的保险,将风险因素转移给保险公司,以求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其蒙受的损失能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工程保险是工程风险管理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
公债券的由来
1898年,清廷准奏印造“昭信股票”100万张,这是我国最早发行的公债。
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朝丁粮收入锐减,而军用浩繁,入不敷出。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朝创设了“厘金”,后又开捐钱买官之例,想以此来扩大财政收入。延至甲午大战后,大量的战争赔款使清廷元气大伤,内外虚空,理财之术亦穷。面对大厦将倾之危,遂有光绪庚辰科状元、翰林院侍读学士、南京人黄思永,参照外国筹募国内公债例,奏请发行公债,向商民募债应急。慈禧见奏折大加赞赏,于是下令发行公债。为维护皇室脸面,清廷不愿称债,将之定名为“昭信股票”,以示昭大信于民之意。昭信票印发后交各省派销,由此得一千几百万元。这是我国第一次发行公债。后来有几位大臣为迎合慈禧心理,奏称:“人民爱戴朝廷,愿以昭信票银,悉数报效国家。”慈禧大喜。一千几百万债券就此一笔赖掉,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发行的公债券——昭信票,最终以失信于民而匿迹。
知识小链接:什么是国债
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彩票的由来
彩票起源于西班牙。西班牙原来是世界上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大搞扩军备战,导致财政收入江河日下,入不敷出,国力日衰。为了填补国库的空虚,除了增加各种课税外,西班牙政府还挖空心思,发行一种奖券(即彩票)来增加财政收入。当时西班牙政府规定把所出售彩票收入的25%上缴国库,每年收入约500万比赛塔(西班牙货币名),成为国家一大财源。其余收入,除了发行成本费用外,分为五个等级奖给中奖者。其抽彩办法是:把号数和彩码分别放在两个空球中(当时系使用儿童转球),一球专门摇出号数;另一球专门摇出彩码。当众摇奖,凡已购买彩票者,均可获准参观。由于这种彩票透明度高,没有舞弊现象,而且又迎合彩民们的中彩侥幸心理,因而买彩者非常踊跃。
后来,这种西班牙奖券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认可,被很多国家借鉴,发行销售各国内容不一的奖券,于是,彩票就成了各种奖券的通称,一直流行至今天,可谓久盛不衰。
知识小链接:我国彩票的历史
中国的彩票起源于清末,当时,在江苏、安徽、湖北等地的官厅兽发行过彩票。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都曾发行过各式彩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于1984年11月在福建发行了中国第一种正式的合法体育彩票;新中国第一批8000万张“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奖”,也于1987年7月27日在江苏、浙江、上海等10个省、市发行。
期货的由来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
1848年,美国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最主要的目的是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这是现代期货交易的雏形;1865年,交易所推出第一张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保证金制度(不超过合约价值的10%),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
国际期货市场的发展,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商品期货主要包括农产品期货、金属期货和能源期货,农产品期货除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期货外,还包括棉花、咖啡、可可等经济作物期货。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期货交易的品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期货发展迅速。期货选择权交易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交易所上市,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其基本态势是商品期货保持相对稳定,金融期货后来居上,期货期权方兴未艾。
知识小链接: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
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其中以铜最为著名,至今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
汇率的由来
汇率或外汇汇率,又称“汇价”、“外汇行市”,指用本国通货来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或用外国通货来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它代表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相交换的比率。汇率或者由政府来规定(例如在钉住的汇率体系中),或者由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的结合来确定(像在浮动汇率体系中那样)。汇率的高低一般以各种货币代表的交际价值为基础,并根据外汇市场上供求状况而变化。
知识小链接:汇率波动的影响
汇率的波动是一柄双刃剑,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直接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
一国货币汇率上升时,有利于进口外国商品,不利于出口本国商品。反之亦然。
如果外汇汇率升高,则人民币汇率降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就会贬值,国内企业就更愿意出口商品以换取外汇,而不愿意在本国销售。反之,如果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出口到国际市场的中国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引起我国外贸出口下降。
泡沫经济的由来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泡沫经济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动荡,甚至经济崩溃。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企业股票或国家发行的债券等。虚拟资本有相当大的经济泡沫,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与实际资本脱离越来越远,形成泡沫经济。
知识小链接: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异同
经济泡沫是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所谓经济泡沫是指经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实体经济因素,如金融证券、债券、地价和金融投机交易等,只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活跃市场经济有利。只有当经济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会演变成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
可见,泡沫经济是个贬义词,而经济泡沫则是个中性范畴的词语。所以,不能把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简单地画等号,既要承认经济泡沫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经济泡沫过度膨胀演变成泡沫经济。
垄断的由来
垄断,英语为Monopoly(或者称卖者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刚好相反。
垄断处在完全竞争完全对立的位置上。当只有一个企业供给整个市场时,我们就说存在着垄断。垄断是对竞争的彻底背离:在垄断的市场上根本就没有竞争。也正因为没有了竞争的约束,垄断企业在市场上就具有绝对的权力,它可以操纵市场,自行决定价格和产量。唯我独尊的地位加上吞噬利润的驱使,垄断企业就会以较高的价格提供较少的商品,使广大消费者遭受损失。因此,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各国政府往往都要采取措施来对付垄断。
知识小链接:产生垄断的原因
一般认为,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障碍,也就是说,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与之竞争。进入障碍产生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资源垄断,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二是政府创造垄断,政府给予一家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三是自然垄断,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