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中山装: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职场外传(1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二天一大早,李一光早早起来,提上装满百万现钞的手提箱给谢书记问安。谢书记酒意早已散去,洗漱完毕正在室内做着自创的健身操,见李一光进来,笑呵呵地说:“这个酒喝的真是爽快,多少年了,没这么痛快过了。”“是啊,书记。一个单位事情庞杂,您也难得机会能到下边散散心,弟兄们善意地体察领导的心思也是人之常情。再说,您一年到头操劳大事,也很难得这么放纵一下。即使想放纵,一个月下来就那么点收入也放纵不起,更何况您又是那么的正人君子,从来不沾公家的便宜,那么大的一个书记,也真是难为您哪。所以,为了表达我这份心思,我给您准备了一点礼物,我想书记在尽心工作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单位的发展,注意自己的身体,以便于为我们谋更多的福利。”说着把手提箱递了过去。

    接着,李一光向谢书记汇报了工地上的工作,当然吕晴的事也顺便提了一下。谢书记惦记着箱子里的东西,对李一光的话也就三心二意,哼哼哈哈。等李一光汇报完了,谢书记仍然是一副心不在焉的神态,愣了一会,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尤艺敏在指挥部吗?我得去见见他。”李一光见书记的真神终于归了壳,就一本正经地说:“尤部长这几天出去了,去干什么我也不知道,他只是说后天回来。您来的事我已经跟他打过招呼了,他会腾出空来见您这位老领导的。”书记若有所思地点着头,眼神又瞟向了那只箱子。李一光知道书记的心思,就说:“书记您先准备一下,一会楼下吃饭。”说完走了出来。

    到了餐厅,谢书记一见正在等候他用餐的李一光和吕晴,那张白面馒头似的脸上顿时现出了盛开的向日葵一样灿烂的笑容。还没坐稳就满口生香:“一会再去看看你的工地,我在机关就听说李副总的威名,年轻人嘛就是有朝气,我很欣慰。吕晴的事,我会照顾好,孩子大了嘛。”李一光心中暗笑:怎么刚才不这么说?看来钱这东西真是好东西呀!吕晴更是心花怒放,自己舍身的代价终于有了明确的回报。于是几个人都暗揣着兴奋的心情,慢慢地享受完了丰盛的早餐,上了轿车,一路春风地到了工地。

    工地上当然是彩旗飘飘,生龙活虎。看得谢书记喜上眉梢,不由得大加夸赞。

    看完工地,李一光引着谢书记走进职工宿舍,谢书记惊奇地发现,每个职工的床头都放着一本精致的小册子,小册子的封面上赫然写着:谢书记勤奋工作二三事。谢书记好奇地拿起来,慢慢翻了几页,里面的内容顿时让他兴奋地涨红了脸。回头对陪着他的李一光说:“一光啊,你们这不是在搞个人崇拜吗,我哪有这么高尚啊?”李一光收敛起一直都是兴奋的笑容:“书记,我们这都是本着为单位负责,为个人负责的态度编制的,书记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本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印发这个小册子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学习您这种工作态度,为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书记我认为您不能太谦虚,您的精神固然是您个人的财富,更重要的那也是我们大家的财富。”谢书记连连说了几个好字,就不太勉强李一光的做法了,但心中的那份成就感自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

    谢书记在工地舒舒服服地住了两天,尤艺敏也回到了指挥部。当天,他就邀请谢书记单独吃饭。

    十

    这样的见面按说多少会有点尴尬,因为仅仅时隔几个月,摆在两个人面前的形势已然是主客易位,并且是以前的下属已经握住了曾是领导者的要害。但是,谢书记不做此想,在人们心目中他在为官之道上一直是以豁达大度著称,特别是对那些敢做大手笔的年轻人尤为赞赏。所以一见面,谢书记就表现得相当自然,他依然是谈笑风生:“小尤啊,你怎么走得那么匆忙啊?通知我一声也好给你送个行嘛!”话语之间似乎他们曾经相处得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亲密无间。本来尤艺敏自出走那一天起,心里就恨死了这个只认钱不认人的恶棍,但自听了李一光的一番话之后,心里对谢书记的憎恶就全部转到了苟巨中的身上,反而觉得自己的离开似乎是欠了谢书记什么,今天听谢书记如此表示,那种感觉又更加强烈起来,于是说:“谢书记,都怪我们年轻人办事不周到,您也别见怪。”谢书记爽朗地笑了:“哪的话?只要你觉得比在单位好,我就放心了。”说话间,几样精致的小菜已经摆到桌上,尤艺敏给谢书记和自己斟上茅台,然后举杯敬酒。

    几杯酒过后,尤艺敏神秘地对谢书记说:“谢书记,在来这里之前,我回了一趟老家,是一件意外的事情才使我下决心离开单位。”谢书记似乎很是好奇,停住手中的竹筷,问道:“什么事,能不能讲给我听听?”尤艺敏似乎有些犹豫,又像是有些不好意思,半吞半掩地说:“说出来您会笑话,不说也罢。”“那有什么?又不是什么正式场合,就当聊天。”谢书记鼓励道。尤艺敏不好再坚持,慢慢说道:“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很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千年古庙,庙里住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人们都说这个和尚很是了得,能知一个人的过去未来。起初我是不大相信,但当时我在单位受了那么大的打击,心里很懊丧,也是寻求一种寄托吧,我也就去了。可是那老和尚的一席话顿时让我目瞪口呆,也正是听了他的话,才坚定了我离开单位的决心。”说罢,他停住了,谢书记正听在兴头上,见尤艺敏不说了,顿时觉得心痒难搔,不禁催促道:“继续说,是什么话?”尤艺敏微微笑道:“来,谢书记,我们先喝酒,不急,我们有的是时间。”谢书记自觉不好意思起来,心想自己都这个年纪了竟还没一个年轻人来的沉稳,于是哈哈一笑:“对、对,不急、不急,你慢慢说,我也慢慢听。”他们喝口酒,尤艺敏继续说道:“那老和尚眯着眼睛听了我的来意,说看施主的神态举止,是一个国家工作人员,目前内心正有一场激烈的较量。脱离现在的位置,会有所不愿,继续现在的工作,又有极大的压力。那你就先抽个签吧。因为和尚正说着了我的心事,心里就有了七分的相信,于是摇了摇和尚跟前的签筒,拿出一根竹签,只见上面写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八个字。和尚端详了刹那,慢慢说道:前半句正说明了你目前的处境和继续发展下去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改变现状,那么你的苦恼将永远也不会有个尽头。后半句是说你从家乡走出去,眼下又回到故乡。久在大海中挣扎的人,突然见到堤岸,那当然无异于灾难面前遇到了救星。也就是说你在家乡一定会遇到一个使你改变现状的贵人。和尚说完闭上眼睛,再也不言语。我有心再想问几句,但看到老和尚的神态,也就作罢。”“那后来呢,果真遇到了贵人?”谢书记显然已经被尤艺敏的故事所吸引,极想知道结果。尤艺敏继续说道:“是啊,我一回到家,就见家里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我只是恍惚记得,大概是小时候见过,听说现在是在铁道部工作,做什么就不清楚了。我爸告诉我,这是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前几天刚探家回来,听说我也回来了就赶来看看。当我们两个互相介绍完自己的情况以后,我心里惊住了,这不就是那个和尚说的贵人吗?于是我就向我那个亲戚说出了我的心事,恰也奇怪,那个亲戚当时就邀请我到这个地方来,老和尚的话言犹在耳,不由得我不相信。”“世上的事本来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人的一生能力固然重要,运气也是不可或缺的。”谢书记听完不由得感慨道。

    两个人又喝了几杯,尤艺敏问道:“谢书记,你知道我这几天是做什么去了吗?”许是谢书记还沉浸在刚才的似虚似幻之中,好大一会他才回过神来,懵懂地问:“是不是又到那个老和尚那里去了?”尤艺敏笑了:“书记可不是也学了老和尚的易经,能掐会算?”谢书记只是顺口一说,没想到说个正着,脸上稍稍泛红。尤艺敏继续说:“我正是回家找老和尚去了。谢书记,实话跟你说,我们这里过段时间就第二次招标,这一次比现在正干的大许多,如果这一次单位能中标,单位的效益就会上一个新台阶。我是单位出来的,对单位的发展您说我能不关心吗?所以我这次回去就是要问一下我们单位投标的吉凶。”一听说是因为这件事,谢书记当真是对尤艺敏既感且佩,脱口赞道:“尤部长,你能这么帮助打击过你的人,真说得上是宰相肚里可撑船了,我敬你一杯酒。”说罢自己先喝了一杯,然后问道:“那结果怎样?”“老和尚只是让我抽了一个签,上面也是两句话:句容草不去,桃李谢流萤。我凝思片刻,正要问其中缘由,可猛一抬头,眼前哪还有什么老和尚?我庙前庙后找了个遍,别说老和尚,就一个出气的也不见一个。无奈只好下山,忧郁地回到家中。我在家里茶饭不思,难得话中要领。我又一次到了山上,庙里依然是空空如也。没办法我只好回来,回来后,我打开电脑,想从中找到答案。等我上网查询,才隐隐约约地明白了一个大概。不妨跟您说说,您也一起参详参详。”说到这停顿下来,两个人又心不在焉地喝口酒,谢书记凝眉说道:“我知道句容是一个地方,在江苏省,好像是一个县。”“不错,网上说句容有一种特产,叫葛藤,这是一种中草药,生命力很强,可以长到十来米长。它因为是句容的特产,所以又有人叫它句容草。桃李谢流萤呢?桃李当然是指桃树和李树,你想句容草可以长得那么茂盛,一旦盘在树上,那树还能健壮吗?所以最终会枯萎,谢当然就是取凋谢的意思,流萤当然就是指短暂的光明了。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其中的奥妙可又参详不透。但是这句话显然是对我们这次投标乃至我们单位今后的发展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其中的隐意弄不清,一定会让我们陷入迷茫。”谢书记也不免忧郁起来,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大概有一盏茶的工夫,谢书记终于有了悟解,一边寻思一边说:“句容草,不就是一个苟字吗?下半句好像是取桃、李、谢三个字。”尤艺敏也似有所悟:“对呀,但是怎么会这么巧合呢?”他接着摇摇头。谢书记也摇摇头:“应该是这样解释。艺敏,你还记得我们单位也曾经有一个王半仙吧。他也曾说过苟巨中是我们单位的丧门星,当时我也觉得有些迷信,没有在意。可回过头来想想,这苟巨中是有点那个搅屎棍子的味道,一天到晚总是挑动是非,弄得大家人心惶惶。”“书记你要这么一说,似乎就可以说得通,串起来讲就是:如果苟不离开,那么陶、李、谢就会像流萤一样,光芒很快就会消失。这从你们的关系上讲,似乎也合情合理。”尤艺敏证实着谢书记的思路。谢书记又想了想,确实也想不出更好地解释,心中自然也就承认了自己想法的正确性。

    谜底终于揭开,喝酒的人自然也就心底轻松,茅台下去的也就快了起来。不一会,两瓶茅台见底,两人皆大欢喜,尽欢而散。

    其实,不说也知道,谢书记自下飞机以后的所有这些都是李一光布的局。欢迎的场面那是李一光摸透了谢书记好大喜功的心思,专门布置的一场场闹剧,他是要在精神上给足谢书记的面子。那一百万当然更不用说,他是要在物质上彻底击垮谢书记的防线,彻底买通谢书记心中的那杆秤,让谢书记死心塌地地向他李一光倾斜。至于尤艺敏的戏,那更是胡说八道,纯属子虚乌有。可见,人性的弱点一旦让人揣摩透彻,就很容易被人利用,不知不觉中就会让人带入彀中。谢书记当然也不会逃开,因为他也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的人。

    所以,谢书记回机关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苟巨中调离了单位。顺便也把吕晴安排进了机关的工程部。

    可以说,谢书记在单位那真的是只手遮天呼风唤雨一言九鼎。谢书记也明白自己的唯一对手易总虽然也是聪明过人,偶然之间也会略施小计弄点风波,但那毕竟无关大局,于他谢书记的威严无伤大雅。并且眼看易总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对他谢书记的所作所为更是睁眼闭眼,有一搭没一搭,只要不伤及自己,绝不说出半个不字。谢书记自己也觉得自己很有人情味也很顾及同僚的感受,从不与易总正面交锋,不是原则性问题也从不和易总争执。所以他和易总两个人各取所需,十来年下来倒也相安无事。

    工作上的顺风顺水,并不一定说明谢书记幸福圆满,他也有难以启齿的苦恼,并且这个苦恼几十年来一直咬啮着他的心灵,就像附骨之蛆,驱之不走挥之不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