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正-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

    二

    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商务印书馆,1987。

    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卢风:《应用伦理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刘湘溶:《人与自然的道德话语——环境伦理学的进展与反思》,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刘湘溶等:《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

    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徐嵩龄主编《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王伟主笔:《生存与发展——地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95。

    何劲松编选《池田大作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余谋昌:《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洪大用主编《中国环境社会学——一门建构中的学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刘大椿、〔日〕岩佐茂:《环境思想研究——基于中日传统与现实的回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万以诚、万岍选编《新文明的路标——人类绿色运动史上的经典文献》,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曲格平:《我们需要一场变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曲格平:《中国环境问题及对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杨东平:《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西苑出版社,2001。

    杨明主编《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华夏出版社,2002。

    许先春:《走向未来之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易正:《中国抉择——关于中国生存条件的报告》,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秦大河等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新华出版社,2002。

    刘江主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何强:《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张兴杰主编《跨世纪的忧患——影响中国稳定发展的主要社会问题》,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环境科学大辞典》,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绿色工作室编著《绿色消费》,民族出版社,1999。

    新吉乐图主编《中国环境政策报告:生态移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廖小平:《伦理的代际之维》,人民出版社,2004。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现代价值》,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

    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林培英等主编《环境问题案例教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宋国涛等:《中国国际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王恩铭:《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妇女与环境网络编著《妇女与环境——中国部分地区妇女与环境调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吴国盛:《现代化之忧思》,三联书店,1999。

    邓晓芒:《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三联书店,2001。

    李敖:《李敖语萃》,文汇出版社,2003。

    沈晓阳:《正义论经纬》,人民出版社,2007。

    孙未:《富人秀》,广西大学出版社,2006。

    三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英〕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曾建平译,重庆出版社,2007。

    〔澳〕彼得·辛格、〔美〕汤姆·雷根:《动物权利与人类义务》,曾建平、代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简·汉考克:《环境人权:权力、伦理与法律》,李隼译,重庆出版社,2007。

    〔美〕彼得·S. 温茨:《环境正义论》,朱丹琼、宋玉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彼得·S. 温茨:《现代环境伦理》,宋玉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林官民、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威廉·福格特:《生存之路》,张子美译,商务印书馆,1981。

    〔美〕 R.T. 诺兰等:《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姚新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美〕费舍等:《责任与控制——一种道德责任理论》,杨韶刚译,华夏出版社,2002。

    〔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美〕弗里德里克·杰姆逊、三好将夫编《全球化的文化》,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毕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美〕威廉·拉什杰、库伦·默菲:《垃圾之歌——垃圾的考古学研究》,周文萍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施里达斯·拉夫尔:《我们的家园——地球》,夏堃堡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美〕约瑟芬·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美〕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日〕池田大作、〔意〕奥锐里欧·贝恰:《二十一世纪的警钟》,卞立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韩立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法〕埃德加·莫林、安娜·布里吉特·凯恩:《地球祖国》,马胜利译,三联书店,1997。

    〔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龄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

    〔瑞典〕托马斯·安德森等:《环境与贸易——生态、经济、体制和政策》,黄晶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美〕迪帕·纳拉扬等:《谁倾听我们的声音》,付岩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Tom Regan, Peter Singer (ed.), Animal Rights and Human Obligations    (2n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89.

    B.Bryant (ed.), Environmental Justice: Issues, Policies, and Solutions,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1995.

    Vandana Shiva, Let us Survive, in R.Reuther (ed.), Women Healing Earth, New York: Orbis Books, 1996.

    Ruxiu Qun,    "Establish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Justice Study Modles," 14 The Georgetow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Rev., 2002.

    Thomas L. Friedman,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2006.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