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的内陆水上交通要道,也是欧洲最具有人文价值、旅游特色和浪漫魅力的美丽河流。据德国相关资料介绍,莱茵河的名字从凯尔特语而来,其意大致为“流淌”。这条起源于阿尔卑斯山下瑞士境内格劳宾登州的河流,总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2252,000平方公里,一路奔腾不息,最后在荷兰入海。它的沿途到处是旖旎的风光,而最具魅力、最吸引人的是流经德国美茵兹到科隆之间的莱茵河中部流域。
我们考察团的考察路线,正好经过中莱茵这一段路程,所以有机会浏览这一画卷式的德国风景。我们是从中莱茵的一个小镇码头登上的莱茵河游船。这是一条中型游船,分上下两层,可以承载五六百名游客。正是七月的一天下午,风和日丽,碧波生动。一上船,我们就拥到了甲板上。甲板上游客很多,有几十个来自美国和英国的中学生。听说我们来自中国,这些中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纷纷用英语向我们问好,还有的用中文给我们打招呼。这充分显示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的心情一下子灿烂起来,游兴也陡然高涨起来。
看上去,莱茵河十分普通,既没有我国长江巨浪翻腾、两岸群峰争雄的磅礴气势,也没有黄河一泻千里、沿途高原竞秀的壮阔景象,甚至没有运河、淮河云霞弥漫、沿岸一望无际的碧绿的田园风光。然而,随着游船的缓缓行驶,你就会发现莱茵河承载着的是德国的另一种风貌。
莱茵河两岸连绵起伏的山峦上,矗立着一个个古时的城堡。看上去,这些城堡有的很古老,有的则明显是后来重建的。城堡大都建在山顶,因而,山势高时,城堡也高;山势低时,城堡也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高高低低、错错落落、十分别致的气势和景观。城堡的造型各异,风格不同,特色鲜明,让人一看就明白是因为城堡的主人身份不同、投资不同以及城堡的作用不同造成的。据陪同我们的翻译介绍,这些城堡大多是中世纪留下的,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有的是后来陆续重建的,但保留了当时的原貌。这些古代城堡中,有的住过英雄,有的住过盗贼,也有的住过一方诸侯。每一座城堡都有一段传奇故事,都有一个历史人物。德国史料记载,中世纪时莱茵河两岸是较为富庶之地,物产丰盛,人烟稠密。因为大量的物产要通过莱茵河运输,每天装载着形形色色的财富的过往船只穿梭不息。源源不断的财富吸引着众多英雄豪杰、江湖大盗纷至沓来,在莱茵河上纵横驰骋,有的向来往商船征收税赋,也有的公开抢劫。那时的莱茵河上刀光剑影,战火纷飞,河中几乎每天都流着鲜血,河水日夜如泣如诉。那些在莱茵河上获得了财富的人,在两岸修筑堡垒,据险自守。如今,这些古老的城堡,成为莱茵河两岸一道绚丽多姿的风景,也成为德意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想,如果把莱茵河两岸比做中世纪德国的博物馆,一点儿也不过分。
莱茵河中段不仅史迹多,传说也多。在游船上,不时可以听到广播员用德语、英语和汉语的介绍,其中在德国脍炙人口,也在世界所有到过莱茵河的游客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名叫罗累莱的山崖。这个山崖虽然仅有132米高,但由于所处的河面只有90米宽,将其衬托得陡峭、险峻。罗累莱山崖在莱茵河的东岸,河水流到此处时形成了一个曲线型的弯道,河水拍打崖壁,发出一种十分美妙的回音,动人心弦。因此,也有人称罗累莱为声闻岩。关于这个罗累莱山崖,还有一个美丽而古老、凄惨而浪漫的传说。传说中的罗累莱是个美丽超凡、楚楚动人的仙女。她生在莱茵河畔,迷恋着莱茵河,每天日出之后,都站在山崖上歌唱。她的歌声有一种磁石般的魔力,吸引着众多往来的船夫和商人。他们听见她的歌声,情不自禁地会仰头张望,想目睹她那迷人的风采,因而常常有人在不知不觉中忘乎所以,连船带人撞碎在岩上。有一天,一位伯爵的儿子乘着一艘豪华船只经过这里,也被罗累莱美丽动人的歌声迷惑,想登崖目睹她的风采,结果船撞到山崖上,人和船一起葬身河中。伯爵闻听此讯勃然大怒,当即派兵遣将前来捉拿她。罗累莱不愿落到伯爵手中受辱,她和六位姐妹亮开歌喉,一边歌唱,一边纵身跳到莱茵河奔腾的激流里。她在河里每天依然不停地歌唱,只是歌声越来越凄婉。德国著名诗人海涅曾写过一首《罗累莱》的诗:“传闻旧低徊,我心何悒悒。两峰隐夕阳,莱茵流不息。峰际一美人,灿然金发明,清歌时一曲,余音响人云。凝听复凝望,舟子忘所向,怪石耿中流,人与舟倶丧”。其实,不仅是海涅,雨果也写过歌颂莱茵河的诗篇。雨果笔下的莱茵河,是一头雄狮。可见当年的莱茵河水流湍急,气势磅礴。中国作家朱自清在游览了莱茵河后,也对着莱茵河抒发了一腔激情:“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
莱茵河谷自古至今一直是德意志思想最活跃的地区。马克思就诞生于莱茵河支流摩泽尔河畔的一座城市里,在那里发表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共产党宣言》。在莱茵河畔古老的城堡中,有一座叫马克思的城堡。刚听到介绍时,我们都感到惊讶:难道马克思也曾在莱茵河畔筑过城堡?后来翻译告诉我们这只是巧合的重名,我们才恍然大悟。莱茵河畔的科隆,古时就是大主教居住地。建于1248年,历时数百年,竣工于1880年的科隆大教堂举世闻名,每天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们前往参观。那座诞生过贝多芬的莱茵河畔的小城波恩,从1949年到1990年则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莱茵河沿岸一座座城市,仿佛一颗颗明珠,又如同一串串思想的火花。这不禁使我想起一位先人的话:大江大河不仅承载着商品,也承载着思想。看来十分有道理。
游船在缓缓行驶,莱茵河两岸的一座座城镇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时,你会感到目不暇接。在德国,城镇和乡村已经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这些城镇尽管可以看到中世纪教堂的钟楼、尖塔,或者一些中世纪的其他建筑,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但更多的是一些现代化的景观。沿岸的高速铁路上,不时有一列客车飞驰而过,在那些城镇的车站上下着旅客;高速公路上,红色、绿色、黑色、白色等不同色彩的车辆川流不息,仿佛流动的巨龙,又似跳跃的画面。在那些临近莱茵河的每一座小城镇中,都可以看到超市、医院、停车场、游乐场、公园,让人觉得那些城镇十分成熟,又十分现代。尤其让人不能不赞叹的是那些小城镇优美的环境。无论是屋顶、地面、街道,几乎一尘不染,像水洗过一样。岸边、坡上、田里,绿树或成行或环绕,苍翠欲滴。在河道窄的地方,岸上行人的表情都可以看得很清晰。不管是牵着牧羊狗散步的老人,嬉戏打闹的孩子,还是在工作着的人们,都显得很平静、很平常、很平安,给人一种和谐的印象。而这一切在青山绿水的衬映下,就像在画中,透露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同时,也给古老的莱茵河增添了热情和活力。真是灵性的河水,灵性的人群。
据说,今天的莱茵河两岸,依然是德国经济比较发达、思想比较活跃、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我由莱茵河想到了黄河。那条哺育了中华民族光彩夺目文明的古老河流,那条被我们称之为母亲河的河流,很早的时候两岸也是富庶之地,曾经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然而,这条河流,这位母亲正在日渐消瘦,慢慢衰老。据有关媒体报道,黄河流量在大幅度减少,而且经常出现断流。确实到了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为黄河当尽一份保护之力的时候。
莱茵河流过的德国,是一座博物馆,是一幅水彩画,是一首美妙的诗。莱茵河畔的德国,是一个古老的德国,充满文明,充满诗意,充满魅力;莱茵河畔的德国,又是一个年轻的德国,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