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莱茵:访德随笔-雨中德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德国回来已经很长时间,但是,雨中德国却久久不肯从我的记忆中离去。

    我们到达德国考察的第一天,从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股票公司出来,正逢天上下起了雨。这是我们到德国后遇到的第一场雨。我一边走,一边欣赏着雨中的城市。雨水就像天上飘下油彩,把远远近近的一幢幢古老的建筑涂染得五光十色,而那一幢幢现代化的高楼,在雨中也更显得身姿伟岸,朝气蓬勃。一排排绿树泛着浓浓的苍翠、一簇簇鲜花绽着新鲜的笑貌,让这座城市越发散发着现代化气息。

    大街上一些行人可能没有预料到会下雨,所以没有带雨具,但没有人慌乱地奔跑,没有人叫骂天气变化,一个个步履稳健,一片秩序井然。在一个十字路口,红灯虽然亮了,但对面并没有车过来,那些排队等待过马路的行人却没有一个闯红灯,而是耐心地等候。让人不能不对他们的行为感动。

    德国人的原则性强闻名世界。比如约定的时间是10点钟,你早到了半小时,对方也不会开门让你进去。因为他们在这个半小时里,还有其他安排。红绿灯在德国就是一个原则的象征。红灯亮时过马路既违背了交通规则,也违背了德国人的做人原则。也正是因为办事讲究原则,才使德国这样一个国家的法制化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

    其实,生活中最能让人感动的是一些细节。在经过一个街道中心花园时,我看到一顶碎花布雨伞,开始我并没有留意,但是,当我们的车子调转方向时,伞下的人出现在眼前,引起了我的注意。伞下是一个身穿粉红色上衣的少女。她膝盖上放着一本书,一手托腮,目光望着雨中的城市。那姿势仿佛一尊雕塑,充满了诗情画意,散发着青春活力,也给这座雨中的城市增添了一道风景。我不知这位少女在读什么书,也不知她面对雨中的城市想些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思想是自由的。

    在德国第二次遇雨是到达埃森的那天晚上。隔窗望去,远处的一座座高楼如奇峰争雄,散布四处的灯火似明珠争辉,仿佛是用神来之笔勾勒出的一幅壮丽的画面。细密的水珠落在窗户的玻璃上,撞成片片晶莹剔透的水花,与近处灯火辉映的苍翠欲滴的草木重叠成一幅水彩画,让人生发出无限的退思。站在窗前看了半天,只见车水马龙,不见一个人影,那种宁静,那种安详,那种清爽,真的让人有置身世外的感觉。

    再一次遇到雨天,是在德国东部的高速公路上。

    德国的高速公路两边有时是连绵不断的森林,有时是五彩缤纷的田野。当田野出现在眼前时,人们的目光就会被吸引。碧绿的是庄稼,金黄的是油菜,偶尔还有一块块被耕翻过、露着本色的土地。被雨水洗刷后的田野十分新鲜。

    由于地势忽高忽低,德国的田野不像在中国平原地区常能够见到的那种一往无际、一马平川,非常开阔,粗犷、豪放、雄伟壮观,让人视野开阔,心胸也壮阔。德国的田野尽管也是一片连着一片,但层次分明,一片是绿油油的庄稼,仿佛一片湖泊;一片又是金灿灿的菜地,就像一地碎金子;一片或是赤裸裸的土地,好似女人丰满的胸脯。看上去,很容易让人认出是一个个农场。而田野上一片片茁壮的树林,又将一片片田野衬托得线条分明,风格突出。虽然下着雨,但田野里不时可见成片的牛群。那些牛显得很懒散,容易让人想起德国文学大师尼采的一段话:“所有美好的东西,多少有点懒散的特质,好比一头母牛躺在牧场一样。”

    车在快速行驶,雨也在下个不停,雨中的德国田野,也越来越迷人,就像一首清新的诗篇,让人感到陶醉。我的同行们,纷纷拿出相机,隔着玻璃拍起照来,一边拍照,一边赞不绝口。我也情不自禁地打开了相机的镜头,隔着玻璃出现在镜头中的雨中田野,仿佛一幅美丽的油画,尽管是雨天,但天空依然碧蓝,天地之间飘着淡淡的雾霭,碧蓝的天空映着绿色的田野,不能不让人怦然心动。如果不是为了赶路,我真想让司机停车,下到雨中的田野里去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在田野中间,不时出现一条弯曲的公路,像一条飘带,顺着飘带看去,不远处就会出现一个小镇或村庄。德国城镇村庄里,最高的建筑多是教堂。被雨水洗刷过的教堂,就像被涂了一层油漆,光彩夺目。最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出现在高处的一个个电力风车,风轮不停地在蓝天白云间转动,让田野凭添几分诗情画意。

    雨中的德国,给人的是像雨一样连绵的情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