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里华东
录取院系:物理学院
毕业中学: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
获奖情况:2009年叶圣陶杯作文大赛二等奖
2009年辽宁省跆拳道52kg级第5名
2009年辽宁省三好学生
2010年全国网络英语听力大赛“2U4U”杯破五关奖
2010年辽宁省优秀学生
终于,在2011年7月25日收到了我们全家日里想、夜里盼的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此刻,我泪流满面,捧着通知书,内心激动感慨,捧读里面的内容,百感交集,时年45岁的我,很有写些什么的欲望,而看到《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时,这种自我的喜悦促使我用指尖敲击成电子文稿,发送到心仪的北大网页上,一个母亲最终看到女儿走入燕园的激动有了一个倾诉的空间。写此文章时心潮澎湃,愿看到此文章的您分享我们作为父母的喜悦,更愿我们夫妇共同撰写的东西能引起您的共鸣和认同,更愿您的孩子努力、阳光、勤学……将来能与燕园相融,能信步博雅塔下,未名湖畔。
抚今追昔,我们思绪万千:回忆着女儿的咿呀学语,回忆着女儿的蹒跚学步,回忆着女儿初入小学……那么多的记忆犹在昨日,那么,就让自己的思绪以时间为线,将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展示在大家面前。
一、天真烂漫,初露头角的幼儿园时光
1991年7月25日,我们夫妇迎来了女儿的降生,欣喜伴着措手不及,我们就升格成了爸爸妈妈……女儿幼时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因而我们为她取名为“乐乐”。乐乐的日渐成长成了我们快乐生活的一部分。她爸爸是个化学老师,而我是个英语老师。我们这一文一理,当时就职于辽宁省海城市的一所普通高中,后来经教学大赛,被调入海城市高级中学这所省级示范性高中。首先,我们讲讲孩子的学前教育。刚上幼儿园时,孩子是那种有些腼腆的小姑娘,不是很爱出头露脸的样子。应该说我们生活在“才美得外现”时代,小女在四岁左右时,见人还是很羞涩,直往我们大人身后躲。当时,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但心急,行动不能过急、过激,于是我便尝试着让女儿体验自己的内在外露时被别人认识、赏识时的快乐。那时她上幼儿园,至今回忆起来我都感谢当时教我们家孩子的李文兰老师。我们和她谈了孩子的腼腆和内向,介绍了她的优点和强项……希望并相信李老师会利用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给予她鼓励,给予孩子适时的表现机会……李老师是个很会做工作的老师,女儿的点滴进步都会得到她的认可与表扬,这让女儿尝到了被欣赏的快乐,进而自信心大增……于是我们每天放学时经常会听到她的“捷报”。四岁的女儿在涂鸦时、在唱歌时、在跳舞时,都会受到好评,在好评中渐渐由被动走向主动。五岁时,女儿代表镇幼儿园去海城市电视台参加歌舞及视图讲故事比赛。那时我和丈夫都是班主任,没时间陪她,一路陪着她的就是幼儿园老师、园长。女儿参加市幼儿故事大赛获得一等奖,歌舞比赛时唱的是《爱唱什么歌》,获幼儿卡拉OK大赛一等奖。我们问她面对那么多观众时害不害怕,她偏着头说:“都不认识,怕谁呀!”听着孩子的回答,我们的心里荡漾着她成长的快乐。在这种渐被欣赏中,孩子的腼腆内向被乐于表现代替了。
二、阳光向上,健康成长的小学阶段
1998年,女儿正式成了一名小学生。上了小学,我们依旧很忙,我们夫妇都是那种比较敬业的老师,我们家也有了一个约定:到了期末时我们家也要评一评谁在工作学习中有上佳的表现,到了期末我们是否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或者孩子是否在学校获得荣誉,直接影响着每个人在家庭中的“地位”。
有了幼儿园时的基础和历练,女儿在小学时已经能够独立地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些挑战。在知识爆炸的新时代,作为家长,在孩子幼儿及小学阶段最应该注重的是孩子的“养成”教育。萨克雷曾说过“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这段话无疑在讲,良好习惯、良好性格,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必博学,但必须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切实地让孩子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让孩子崇尚知识、崇尚老师、崇尚与智者相交。这一点犹太人做得简直太让人佩服了。他们的做法是:即便倾家荡产,也要将女儿嫁给学者——这常常让我感慨万千。由于我是老师,身边更容易接触到各个学科中的佼佼者,于是在孩子上小学时,我经常利用自身之便,让她与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能手、数学教学能手交流,她从中受益匪浅。记得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的一篇文章《一个老花盆的自述》,被我们学校的张月溪老师当堂诵读给高二的学生听,学生们啧啧称叹……我们所在的高中是一所寄宿式高中,学生大部分是住校的,课内外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条件允许,孩子都会参与进来,这样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孩子得到了很多东西。记得她在四年级时便会背诵高中课本中的《滕王阁序》、《琵琶行》等,孩子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全镇学生爱国文章大朗诵比赛,11岁的女儿竟然用充满感情的音调、富有激情的手势,声情并茂地朗诵了《祖国啊,我永远与您相偎相依》,征服了全场7名评委,获得了一等奖。让我们欣慰的是孩子在各项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同时,学习成绩更是让我们欣喜,历次考试,女儿的成绩均名列年级第一名。在孩子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被评为当时所在学校唯一一名“鞍山市三好学生”,这个荣誉的获得为孩子六年的小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骄傲地用“阳光、健康、向上、致学”来形容小学时代的女儿。而女儿对北大的憧憬,源于一场几位来自北大、清华的学子的报告。那次报告之后,女儿用很正式的语气向我宣布:她将来要成为一名北大的学生。我们当时很激动,因为我们坚信,“法乎其上,则中;法乎其中,则下”,“追求卓越,志存高远”是我们对孩子的第一期盼。
三、“勇夺第一”的初中时代
2004年,女儿上了海城市第二中学,此时我的工作也调入辽宁省海城市高级中学,这是一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可以这样说,我的调入是因为2003年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时作的一场报告。来到了新的重点高中,虽然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有了15年的教学经验,但面对的环境不一样了,学生水平不一样了,我也准备在这里,让事业更上一层楼,而女儿也将步入学业生涯中的又一个阶段——初中阶段。女儿眼界更宽了,所学的知识由原来的语文、数学,发展成了多学科、多模式。女儿原来就读的学校是一所镇上的小学,虽然在那里出类拔萃,但到了这里,便是那么的普通。原本自信,颇具“领袖范儿”的女儿是否能继续“独领风骚”,说句实话,不知道。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数学都很好,但看到英语科的成绩,给了我们很大的打击。原因在我们的孩子没有系统地做过什么考试题。小学的时候,我们培养了听说能力,但做题训练没弄过,所以她的成绩很糟。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和女儿认真地谈了谈,分析她的弱势。我个人一直认为初学语言注重的是会说、会听,至于答题应试则是其次的东西。正因为如此,孩子小学阶段一直是在听、说状态中学英语的。常伴着孩子的是英文版《狮子王》与“洪恩软件”的《GoGo学英语》,而这次考试的分数让我们觉得,应该在卷纸上展示孩子的英语水平。孩子当时说:“妈,您不用担心,我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做题,找差距。”因为前文我已经说过养成教育很重要,女儿在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形成的勇于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做事专注的习惯,为她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许多裨益。此后的一个月,孩子独立面对英语中的应试问题,做了许多题,巩固基础知识,求助老师,期中考试后,女儿的英语笔试成绩迎头赶上,也为她增添了许多自信。当时的海城二中全年级共有957名学生,女儿独占鳌头,获得了年级第一名。
三年初中学习,女儿应该说在学习中取得了许多次年级第一名。除了在学习上进取外,还利用周末学习跆拳道,目的是培养“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临战不退”的精神。我们对此很支持,我们觉得真正健康的人生就应该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体育活动应该是融入孩子生活中并贯穿其一生的东西。2007年,女儿参加中考,获得了海城市第一名的成绩,文化分满分650分,女儿得了631.5分,当时海城、鞍山两地用的是一套中考题,女儿在鞍山地区也是第一名,要知道,鞍海两地加起来有一万五千余名考生。当时女儿用这样的话总结自己的三年初中生活:“三年一剑,中考试锋;华山论剑,所向披靡。”初中三年,我们母女实现了各自的夙愿:我带的高三班高考大丰收,女儿考了个状元,锦上添花。综合实力较强,成绩优异的她因此得以进入鞍山地区最好的高中——鞍山市第一中学。
四、心仪北大,锐意进取的高中生活
进入鞍山一中后,女儿开始了寄宿制的高中生涯;与此同时,我又迎来了新一届的高中生——我们母女又一次并肩而行,同步出发了。
鞍山一中是鞍山地区尖子生汇聚的地方。初入一中时,我们与孩子的沟通方式是与老师的电话联系,因为我本身是老师,深知教师在孩子成长中承载着怎样的作用。我也经常和我的学生家长说:您可以一周不与孩子见面,但你必须通过某种方式了解这一周当中孩子的思想与学习动态,而这种了解的媒介,便是老师。女儿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期间建立起的女儿与老师的师生情,及我们与各个阶段的老师建立起来的朋友情,让我感动,岁月积淀下来的这种情谊,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
在许多家长看来高中生活是枯燥的,课外活动能无则无,能减则减。对此,我个人的看法则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高中生活是知识积累与能力增长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的(虽然学习能力占主导地位)。虽然孩子到了高中在心理方面日益成熟,但作为家长适时的点拨、开导、鼓励及困惑时的劝慰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三年的高中生活,女儿用智慧、努力、勤奋、热情书写着新的成长历程。在这里我带着欣喜盘点女儿高中时期取得的一些成绩。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英语成绩尤佳,在各种考试中一直稳居年级前十名,在“2U4U”杯全国网络英语大赛中获“破五关奖”。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个中学互访团来一中访问时,女儿在组织接待及全程的陪同中,口语水平受到访问团的诸多褒奖。2008年学校举行的英语剧大赛中,女儿在《白雪公主》中扮演的皇后一角,将霸气十足、狂妄无比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获得观众及评委一致认可,被评为全校20个英语剧中唯一一个最佳女配角。用女儿的话讲,“最佳的表演便是能将配角演成比主角更令人难忘的角色”。高一时女儿是学生会的组织委员,高二经过竞选,成为学生会主席,这一职位让女儿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日益提高。“5·12”地震后,女儿代表学生会倡议广大学生为汶川捐款,当时女儿将自己积攒的862元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在鞍山传递时,一中是终点站,女儿作为活动的主要宣传者,组织者,在震耳欲聋的呐喊中,流露出无比的自豪!难忘女儿作为校合唱团团长,在《鞍山一中校歌》、《长江之歌》、《天路》等合唱过程中的那份豪迈。多方面的参与活动,及学业上的努力,让品学兼优的女儿,在鞍山一中期间,多次被为校“三好学生”、“学习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十佳”、“鞍山市三好学生”、“辽宁省三好学生”、“辽宁优秀学生”,又于2010年7月被吸纳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
2010年女儿参加高考,成绩揭晓后,女儿的分数为656分,作为一名辽宁省考生,以8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要知道女儿对北大向往了十余年,高考之前曾放弃了北航给予我们的自主择专业的保送资格,也放弃了参加清华暑期培训时给予我们免面试的自主招生优惠。女儿毅然选择了复读之路。虽然未知下一年高考能否被北大录取,但作为父母,我们经过深思,决定支持女儿的选择——什么是父母的支持?就是哪怕孩子失败了100次,我们也会带着希望和鼓励给予她第101次的支持(前提是孩子的选择是理性的,正确的)。带着成为“北大人”的理想,女儿信心百倍地投入了复读生活。期间我们一边做好生活上的调理一边时刻营造宽松的精神氛围。12月中旬,我们在北大招生网上看到自主招生的相关信息,这又一次让我们领略了世人眼中北大海纳百川的胸襟。于是女儿自荐参与,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的情况及对北京大学的情有独钟……材料邮递出去二十余天里,我们在期待中盼来了好消息:北大的自主招生初审女儿通过了!经过了充足的准备,于2011年2月19日女儿参加了辽宁赛区的笔试,笔试成绩很理想——女儿的分数是356,位居鞍山地区第一名。之后女儿又于3月12日到北京大学参加面试。最后捷报传来:北京大学给予孩子30分的优惠!您可以想象出那一刻我们的喜悦。
2011年6月7、8日,带着又一次的希望与向往,我们的女儿走进了考场。我们的百感交集自不必说……25日女儿的成绩揭晓,分数为664,加上自主招生的30分优惠,女儿一定能与梦中的燕园相拥,终于有机会聆听燕园里大师们的谆谆教诲……
2011年7月20日,我们在网上查到了女儿被录取到北大物理学院的信息,7月25日,我们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一旦戴上北大的校徽,每个人顿时便有一种被选择的庄严感,因为这是一块圣地,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这段话写在了北大录取通知书信封的背面,让我又一次地理解了女儿心仪北大的原因。
作为父母,想着女儿将容身于这样一个优秀环境下的优秀人才气氛之中,相信女儿会自觉地用“北大人”的精神要求自己,塑造自己,用自己的坚持精神向北大证明:她是优秀的“北大人”,她将继续用努力创造奇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必博学,但必须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切实地让孩子意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让孩子崇尚知识、崇尚老师、崇尚与智者相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