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闫峻
录取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毕业中学: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获奖情况:2009年、2010年两次获得贵州高中数学联赛第一名
2010年数学冬令营二等奖
2011年数学冬令营三等奖
2010年贵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在乌蒙山父老乡亲的印象中,很多优秀的孩子是通过复读一年或两年的高三才考取北大、清华的,最好的也是高中毕业的当年就考取。所以去年当我们从重庆(2010年数学冬令营的承办城市)发来儿子已被北京大学预录取的消息时,他们中学的校长在电话里反复确认了三遍,然后是语无伦次的激动和兴奋,并说要开车来重庆接我们。从通话中我感受到了校长极度欣喜的心情。其实,作为母亲我比校长更高兴,只是儿子一直在身边,我怕他在成绩面前飘起来,故只是在拿到预录通知书的时候,说了句“我的儿子真不错”,然后就是说儿子早已经听烦了的“这些都只是过去的成绩,以后还要更努力”……
儿子对数学的兴趣应该源于小学时数学老师的培养。小学时基本上数学都能考高分,老师就不停地夸奖,说他是数学天才、数学王子等,这么小的孩子当然经不起老师如此高的评价,所以每一次有数学的考试,我看他都在极其认真地复习和准备,在高分的背后,浸透了他辛劳的汗水。如果说小学一、二年级的高分是认真、仔细的结果,那随之以后的数学高分绝对是勤奋换来的。从初一到初三,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次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三次拿了一等奖,这让他产生了一定要参加高中数学联赛的想法。幸运的是,升入高中后,他遇到了学校最优秀的班主任,这个班主任有着极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保护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这时他如鱼得水,在老师胜似母亲的关爱中,开始了他幸福的准备竞赛的高中生活。儿子是幸运的,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在老师的鼓励、夸奖声中度过的。这些赞许的声音,就如同丰富的营养,让他在辛苦的学习之余得到了很好的滋养,使他一路健康快乐成长。真的要感谢这些辛勤的老师们,是他们多年的付出,才培养出了今天成为“北大人”的儿子。
回望儿子准备参加数学竞赛的这些年,他能在高中二年级拿到全国数学决赛的银牌并被北大预录,真的可以说是奇迹。也许对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孩子来说,只要家长重视,孩子聪明努力,从小准备就可能实现。因为这些城市有很好的条件,各级各类的培训班应有尽有,什么年龄、什么层次都能找到辅导老师,有些中学可能还有针对竞赛的教学。但是,在贵州,在乌蒙山区六盘水,竞赛对于大众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高不可攀的。从1985年开始有高中数学联赛到2009年的24年间,只有一个重点中学的数学老师从小培养的儿子得过一次省级一等奖,高考加了二十分,其余的没有任何动静。当2009年的高中数学联赛老师带我儿子去报名的时候,他老师还被数落为瞎起哄。因为在六盘水从来没有高二的学生参加比赛,这会被认为影响正常的学习,幸亏他的老师是学校相当棒的班主任,要不然我怀疑他们能不能顺利报名。
几乎所有参加竞赛的孩子,都生活在一个团队里,有老师,有同伴,当然还有家长;记得在重庆冬令营的时候,北京等很多强队都带来了随队老师,临考前还对参赛的孩子进行心理调理。而我的儿子在准备竞赛及参加竞赛的过程中都是孤独的,他没有老师,也没有同伴,只有一台上网的电脑,一堆自己认为有用而买来的参考书,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申请不上晚自习而投入到他的数学王国里。因为找不到辅导老师,我就经常帮他拿问题去问我们学校数学系的教授,多数的情况下,只要那些问题能解决,老师都会热情地帮助他。但是竞赛和平时的教学不一样,记得有一次他的一道不知从哪弄来的题把我们数学系的几位教授折腾了好几天,他们都说我有一个麻烦的儿子,当然责怪声中透露出来的更多是赞许。由于找不到可以请教的老师,他只有自己从网上、从参考书中寻找帮助,久而久之,培养了他较强的自学能力。
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那些有老师、有同伴的孩子可能会感觉有累、有烦的时候,而作为独行者的儿子感觉最多的是难、是无助。没有老师,有问题只能上网查,很多时候我看他一个问题在电脑上磨了好几天还没有结果,满脸的迷茫,这个时候我只能给他递上一杯牛奶、一块巧克力或是别的零食。在他为问题迷茫的时候,我也为支持他参加竞赛而迷茫,好几次我都想劝他放弃,但是看到他不知疲倦、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又不忍心开口。奇怪的是,尽管有这么多的难题,他居然从来没有灰心过,每次被卡住了,站起来找点零食吃吃,在屋里转悠两圈,敲敲他的架子鼓,又回到书桌前,至于他是怎么解决遇到的难题,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我的初生牛犊一样的儿子呀,是乌蒙山赋予了他山一样坚韧的性格。
贵州带队参加数学冬令营的老师说,我儿子这么喜欢数学,真是生错地方了。而在2009年的省级复赛结束后,当成绩公布他以157分获得第一的时候,儿子兴奋地对我说,生在贵州太好了,他才157分就是第一名,而这个成绩在上海连三等奖都得不到,他脸上的表情是由衷的高兴。这时我高兴的不是因为他的第一,而是他的成长,他竟能在一个事件中发现其积极的方面并尽情地享受它。我在想儿子长大了,会辩证地看问题了,这才是我心目中的优秀儿子。
随着2009年复赛结果的公布,我陪同儿子进行了参加竞赛以来最辛苦的准备,他入选了贵州省队,将代表贵州参加2010年在重庆的决赛。在这以前,他一直在学校上课,只是利用晚上的时间准备竞赛,而现在他要全力准备决赛,他提出不去上学,在家准备。我从来没有想过他通过数学决赛可以拿到北大的预录通知,我只是想让他通过竞赛开阔些眼界、增长些见识,主要是获得省级一等奖,高考可以加二十分,为他报考北大数院提供帮助。我清楚地知道贵州的竞赛水平,我带他到贵阳参加复赛的时候,组织复赛的老师说历年来贵州参加决赛的最好成绩是三等奖稍微靠前。如果选择不去上学,意味着要耽误功课,对于准备参加高考来说会有极大的影响。实际上高考时他的理综成绩受到了影响。在高一的时候,他数、理、化的成绩均是年级第一,老师们都认为他能考上北大。此时我没有了主意,老师也没有了主意,只有儿子最有主意,他坚定地要求全力准备决赛,又是乌蒙山孕育了他果敢的品性。
在家准备决赛的生活是枯燥、单调、辛苦和乏味的,他的班主任为了调剂他枯燥的生活,安排他们班的足球队和别的班级一周进行一次比赛,他是他们班足球队的前锋。班主任的良苦用心让他释放了很多不良情绪,球场归来,他又信心十足地准备决赛。值得一提的是,当他从网上得知天津南开大学数学学院要在2009年的12月初举行数学冬令营的赛前集训时,马上就为自己报了名,这次集训为他在重庆数学冬令营中获得银牌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参加集训的学员是各省队的队员,很多队员参加过不止一次的培训,和家长们交流知道,那些孩子们复赛的成绩都在260分以上,在竞赛强省只有这个成绩才能进冬令营,而来参加赛前集训的多是竞赛强省的队员。集训时间为十天,前三天儿子每次上完课回到招待所,就说他在老师提问的时候总是想不出问题来,而他邻座的同学很快就想出来了,我说这样是正常的,因为你从来没有经过培训,不熟悉老师的思路,如果你和他们没有差距,那培训不是没有作用?我其实是安慰他的话,儿子却认为很有道理。每天上课回来,吃过饭稍事休息,就拿出听课笔记消化吸收,在这集训的十天里,他几乎没有浪费一分钟。每天晚上给他洗衣服,发现他的内衣都很油腻,原来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促使其身体高速进行代谢。中间的三天,他说他也能想出问题来了,而后面的三天,他居然说他有时会比邻座的同学快一点了。我的对数学痴情的儿子呀,看来乌蒙山还给了他水一样的灵性。
我学的是生物学,他父亲在中学上信息课,在他上初中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帮不上忙了。我们能做的只是给他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较合理的饮食保证,还有就是让他每天都保持愉悦的心情;每天保持愉悦的心情靠的是不断的交流、偶尔的宠爱、及时的疏导、恰当的鼓励,这个真的很有难度。自从他升入高中以来,他的衣食住行、他的身高体重、他的喜怒哀乐均成了我研究的主要内容,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周到的地方。就像他在竞赛中尽力了一样,我们也尽力了。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他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次的欣喜,我们也给了他无限的温暖和爱,我想这就是天伦之乐。
随着北大录取通知书上报到日期的临近,我知道放飞儿子的时间快到了,我相信燕园的老师和同学会让他感觉到如家般的温暖,我也相信乌蒙山赋予他的坚韧、果敢和灵性,他也一定会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保持下去。因为无论走到哪里,他永远是乌蒙山的孩子。儿子是幸运的,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是在老师的鼓励、夸奖声中度过的。这些赞许的声音,就如同丰富的营养,让他在辛苦的学习之余得到了很好的滋养,使他一路健康快乐成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