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孩子上北大:31位北大新生家长的家教手记-育儿随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家长姓名:邢忠斌 宋群

    学生姓名:邢郴琛

    录取院系:数学科学学院

    毕业中学:浙江省金华第一中学

    获奖情况:201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一等奖

    2011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决赛三等奖

    孩子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消息得到了亲朋好友的祝贺,我们的心情无比高兴。回顾教育孩子的历程,我总结了一点:只有勤奋坚持才会取得进步。

    坚忍不拔,沉醉奥数

    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时,放暑假期间的一个偶然机会,我的朋友的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到金华青少年宫上数学思维训练班,住在我家里。这个朋友是青田县二中的数学老师,他就鼓励我的孩子一起去学习。整个假期。孩子上午在金华青少年宫上课,下午在家做我的朋友给他们出的数学题。通过这个暑假的思维培训和我的朋友的强化训练,孩子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对数学的兴趣和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另外,在暑假期间的每个周末,朋友和我都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书,两个孩子在我们的指导下买了很多书,如奥数教程、小制作、小发明、十万个为什么等。同时我们也提出一些要求,如看完《世界未解之谜》之后,能就书上的内容说上一段或讲一个故事。有时孩子也问我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我答不上来,反过来我得去看一些书,同时跟他学。

    经过这个暑假的训练,孩子开学后学习数学特别轻松,老师上课,他就看奥数的书,做难题。记得有一次儿子跟我说:“老师特意出了一道难题,全班没有人会做,我做出来了,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不久后,孩子参加一次数学比赛,五、六年级一起比,金华市区五年级进入决赛的就他一人,他特别高兴。

    取得了一点成绩之后,孩子开始出现有些骄傲的表现,学习上出现停滞,老师与我们进行了沟通,但效果不明显。怎么办?做家长的采用简单的骂是基本没有效果的,但课本上一些难题又确实难不住他。我多方打听后,找了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一位奥数教师,她给了我两个题目,叫我在合适的时候给孩子做。于是在一个星期天,我陪孩子出去玩,在谈笑间,当他表现出骄傲情绪之时,我装作不经意拿出了一个题目让他做,结果给难住了。这时我就有话说了,跟他讲道理,说数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想学好就不能骄傲,而且要有更加长远的目标,不要为取得这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必须面向全省、全国。这样,将他骄傲的想法逐步打消。从此,他自觉地每天练一题奥数题,总共把小学奥数训练库做了3000道以上,并在做题中找到了乐趣。

    小学毕业那年,他参加了全省的“我爱数学小学夏令营”比赛,获得浙江省第一名、计算第二名、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给学校创造了历史。同年获得在山东泰山举行的全国“我爱数学小学夏令营”的参赛名额,决赛获得小学数学应用题二等奖、计算三等奖的成绩。由此,他开始开阔视野,见识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的性格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平静,不需要我们说什么,就能专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坚持每天背着书包,不管星期天到农村老家看望长辈还是出去玩,有空闲时间自己都会看书,从小学一直到高中毕业。

    统筹兼顾,协同发展

    儿子学习奥数花去了大量精力,但是其他课程也没落下,他会合理安排时间听英语、看语文及课外的书。如英语学习,他从哑巴英语到听复读机里的英语、电脑上的英语,有机会也会与他人用英语交流对话。通过合理安排和努力,儿子的各门学科达到了平衡发展。

    另外,儿子其他的爱好也没有被剥夺。如上初中第一年,他就在校运动会上打破学校跳高记录,并入选校篮球队,这与他在小学每天放学就一路打篮球回家有关。有一次放学后他一直没有回家,他的母亲找遍整个学校也没有找到人,问了老师和学校对面超市老板都说已回去,直到天黑,他满头大汗、全身衣服湿透地回到家。母亲一脸怒气打了儿子,把篮球也扔出去了,饭也不让吃,顿时家里出现尴尬的场面。但我认为,关于如何解决孩子的爱好与学习间的矛盾,家长需要观察和思考,不能一味地要求孩子读书而不玩不动,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进步。十多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观点,爱好不能完全加以限制,会玩的孩子才会学。

    自我规划,明确未来

    从牵着孩子上学,到把孩子推到前面自己学,做家长的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一旦孩子能够自觉地学习,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那对于他的成长就会意义非凡。从初中到高中,孩子也给我们提了很多要求,如给他找某某老师,甚至会叫我们到上海、南京等地去找,我们做家长的只能尽力而为。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而不在乎学校平时考试的成绩排名。初三毕业时,他到北京参加夏令营,在北京的外太公得知后去看他,鼓励他好好学习。回来后他顺利地就读金华一中,还不忘记给外太公、外太婆写明信片。在明信片中他写道:“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努力的方向,成绩是过去的,我会努力。”

    家校合作,共促成长

    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相互沟通,相当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从怕老师到与老师交朋友,互相讨论。我认为,尊重老师很重要。做家长的千万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指责老师、埋怨老师,一旦孩子不尊重老师,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我们时常告诉他,老师和家长一样爱他关心他,要多与老师交流。

    有一次家长会上,数学老师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说我的孩子从来不问数学题目,其他同学都会问。会后回来,在合适的机会找孩子谈了这件事情,他说:“我问过数学老师一个题目,他解不出来,答复我第二天告诉我,但过了一个星期也没反应。”我问他做出来没有,他说做出来了,于是我就叫他讲给我听,听到他那有条有理的分析后,我表扬了他。但是,我也郑重提醒儿子,不能因为一次两次的交流不畅就与老师不相往来,以后还是需要和任课老师沟通,多向老师请教。

    学校开家长会,各科老师常常都会说自己的科目重要,还会表扬一些学生、批评个别学生,会后再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这个过程中,有些家长会发牢骚、抱怨等。但是家长最好不要把家长会上的一些负面信息传达给孩子,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借助老师讲的话促他更加认真学习。

    在教育和培养孩子这件事情上,只有家长与学校默契配合,分工协作,才会最有效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从牵着孩子上学,到把孩子推到前面自己学,做家长的需要很大的勇气,但一旦孩子能够自觉地学习,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那对于他的成长就会意义非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