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纪念鲁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今年是党号召“百家争鸣”之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也恰好在今年,我趁此伟大的纪念日作一家之鸣,用以纪念鲁迅。

    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鲁迅的第一篇创作《狂人日记》是不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写的?许多在大学里讲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老师们都说是的,鲁迅的《狂人日记》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写的。我的意见相反,认为不是的。我还认为这个问题本不成一个问题,事实上问题既已存在,就应该提出来解决罢了。

    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里面告诉我们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中国的先进分子,是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首先在中国接受了无产阶级的宇宙观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鲁迅不属于这一种人,他是小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孙中山也不属于这一种人,他代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鲁迅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而欢迎十月革命,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毛主席说得很明白,“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我们要注意这里的“重新”两个字,就是“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而重新用另一个方法考虑问题。这个迷梦,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得最早,是因为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鲁迅的重新考虑,那就比较地晚了,的确如他自己一九三二年在《二心集》序言里说的:“后来又由于事实的教训,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却是的确的。”若他写《狂人日记》的时候是一九一八年四月(四月写成五月发表),那不是“后来”,那是太早,连最早的中国共产党人都还没有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哩。鲁迅是伟大的,在写《狂人日记》的时候,他是“先进的中国人”。其所以为“先进的中国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没有送到中国来,而在辛亥革命之后,在五四运动之前,他以革命的热情高呼封建历史是吃人的历史,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包括最早的共产党人在内,谁都读了《狂人日记》,谁都受了影响。所以鲁迅是中国反封建运动的启蒙者,是空前的民族英雄。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送到中国来,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劳动运动真正开始,鲁迅的《狂人日记》的思想马上退到舞台后面去了,往下的问题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鲁迅自己的思想改造问题哩。这只表示中国的事情变化得快,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力量大,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大,而鲁迅,同孙中山一样,是伟大的“先进的中国人”。这些事情,本来属于常识范围,而好心的朋友们,生怕减低了鲁迅的价值,把鲁迅一开始写小说(刚好在十月革命后几个月)就同十月革命联系起来,其实从这里不能发生任何教育作用,相反地只好形成教条主义。

    好心的朋友们认为《狂人日记》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写的唯一的旁证材料,是《热风》里的一篇杂感《圣武》。其实《圣武》这篇文章,内容不用说,就连字面上与十月革命也丝毫没有关系,关系在于《圣武》是紧跟着另一篇杂感《来了》写的,是《来了》的续篇,在《来了》里面明明提到“过激主义来了”,那么《圣武》里面虽然没有“过激主义来了”,也就等于“过激主义来了”,有“过激主义来了”就可见鲁迅的文章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写的,内容如何在所不问。这两篇杂感都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发表的,而《狂人日记》只不过早一年,《狂人日记》里面虽然没有“过激主义来了”,也等于有“过激主义来了”,所以《狂人日记》是鲁迅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写的,内容如何在所不问。所谓证据就是如此。其实在鲁迅写《来了》、写《圣武》的时候,共产党人李大钊同志,倒已经在中国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而鲁迅不与焉。而提前一年鲁迅写《狂人日记》的时候十月革命的炮声是不是传到了中国?最好是说没有。因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人还没有响应。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大声疾呼歌颂起十月革命来,鲁迅“却并未留心他的文章”,有鲁迅的《〈守常全集〉题记》为证。正在这个时候鲁迅写的杂感,虽说上面有“过激主义来了”,那是他说他“近来时常听得人说”,听得人说这一句话,因而引起了他的感想。他的感想主要写在《圣武》里面。

    《圣武》的主题思想是希望中国人看见“新世纪的曙光”,“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鲁迅这种思想,在他那时写的《我之节烈观》里也有表现,都是对当时中国的事情发生叹惜。《我之节烈观》里面说,“时候已是二十世纪了;人类眼前,早已闪出曙光。”而在中国当时,“将时代和事实,对照起来,怎能不叫人寒心而且害怕?”所以我们说他是叹惜。在他更早写的《文化偏至论》里更充分地表现他的“新世纪的曙光”的思想,他认为二十世纪不同于十九世纪,他概括为二事,“日〔曰〕非物质,日〔曰〕重个人。”所以在《圣武》里也有“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的话。总之他认为新世纪的曙光是个人求得解放。好心的朋友们,一看见鲁迅的“新世纪的曙光”的字面,便指为十月革命的光辉所照,不然就不能算是鲁迅似的。鲁迅倒真是鲁迅,他要求个人解放,以这个思想为基础,乃在辛亥革命之后,五四运动之前,为中国人民写了声讨封建文化的檄文《狂人日记》。

    一九一九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鲁迅由“呐喊”而转为“彷徨”。到了一九二七年,大革命之后,他自己首先说现在倘再发《狂人日记》似的议论“连我自己听去,也得觉〔觉得〕空空洞洞了。”往下鲁迅在自我改造上所用的功夫真值得我们学习!往下鲁迅对反抗反革命的文化“围剿”所树立的伟大功勋真值得我们纪念!我们去读从《二心集》起一连八个杂文集,我们想一想毛主席说的“共产主义者的鲁迅,却正在这一‘围剿’中成了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这句话!

    鲁迅的学习理论与自我改造决不是简单容易的事。他自己动手翻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书,他喻为“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又说他翻译的情形:“打着我的伤处了的时候我就忍疼,却决不肯有所增减”。这就是说学习理论同时自己作思想改造,是痛苦的事,同时是痛快的事,决心要做。他在《〈守常全集〉题记》里说:“在《新青年》时代,我虽以他为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伙伴,却并未留心他的文章,譬如骑马不必注意于造桥,炮兵无须分神于驭马,那时自以为尚非错误。”可后来以为是不对的。在《我们要批评家》里他说:“这回的读书界的趋向社会科学,是一个好的、正当的转机,不惟有益于别方面,即对于文艺,也可以催促它向正确,前进的路。”这些话对我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等于鲁迅的自我批评,他早期的个人解放思想就是因为不趋向社会科学,离开阶级斗争而求个人解放。

    如果说鲁迅在一九一八年开始创作就是因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则鲁迅的价值我们完全认识不清,教条主义是把人愈弄愈糊涂的。伟大的鲁迅,你是五四前夕反封建运动的第一个旗手!你是中国人民反文化“围剿”的唯一的功臣!我们学习你学习理论!我们学习你自我改造!你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