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护国讨袁-四川护国战役始末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邓锡侯 田颂尧

    一、袁世凯图谋称帝派陈宧带兵入川

    辛亥革命推翻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袁世凯于民军与清廷媾和时,凭借其北洋兵力和内阁总理权力,操纵其间。民国成立,竟盗窃了国家政权,做了临时大总统,国柄在握,又进而建立专制独裁统治,抑制民主力量,杀害革命党人。癸丑讨袁之役失败,国民党在各省的基本势力被消灭了,袁即积极进行总统选举,以军警数千,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环顾国内,还有川、滇、黔三省,力量未能达到,又于一九一四年十二月,派陈宧以会办四川军务为名,率领冯玉祥、伍祥祯、李炳之三旅北洋军入川。继又以陈宧为成武将军兼巡按使,接替了原来所恃心腹爪牙胡景伊和陈廷杰的职务,总揽四川军政两权,震慑滇黔。袁世凯认为从此西顾无忧,全国已定,踌躇满志,于是解散国会,另组所谓参政院,代行立法院职权,废止临时约法,设立鼓吹帝制的筹安会,并强奸民意,在全国进行所谓国体表决,推戴他为皇帝。在举国反对和各国警告下,迫不及待,竟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设立帝位大典筹备处,明令改明年为洪宪元年,准备于一九一六年元旦登上皇帝宝座。

    陈宧在清末曾任四川武备学堂会办,本是袁世凯的私人。民国成立,黎元洪以副总统兼领参谋总长,体贴袁的意旨,推荐陈宧为参谋部次长,川省各级军官中多与陈有师生关系,袁认为他通晓川情,故派之入川。

    陈入川后,即以收回军用票和派兵清乡,迎合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心理。同时并将带入四川的北洋军队分驻各要地,各方面都安插了带来的亲信文武闲职人员。原有的厅道县局官员撤换了大半。对川军尤不信任,处处歧视,待遇与北洋军队悬殊,撤换编遣,为所欲为,缺额不补,余械缴库,从师团旅长以至营连排长,大部分都改派了北洋亲信充任。如川军周骏师长的旅长熊祥生、刘存厚师的旅长雷飙,都是陈宧新安插的。陈宧并借清乡分割川军,如命令刘存厚师两旅,分戍原川西和下川南两道,而师部驻成都。刘奉命往下川南清乡,只限随带部分兵种前往。又将刘师一部编组永、荣、隆、内清乡独立支队,以削弱刘师实力。在清乡期间,并派其顾问刘一清,以慰劳官兵为名,对刘师各级军官,多方笼络,于个别谈话中窥测其倾向,准备相机取刘自代。继见刘师团结一致,始废然而返。以此,川军对陈极为不满。而其拥袁称帝,更为四川爱国军民所反对。

    陈宧举行的所谓表决国体推戴袁世凯为皇帝的国民代表会议,即在将军署(设在归皇城内)致公堂举行,完全按照北京御用机关指示方案办理,派警察厅长和成都、华阳两县长临场监视,军警密布会场周围。这样一幕掩耳盗铃的把戏,也全是在高压下进行的。江安代表冯某于投票后返县,对人谈,投票时所用的纸、笔、墨盒,都是定制的,上面分别印上和刻上“赞成君宪”字样。致公堂前,警卫森严,名为保护,实则在警告各代表,非投赞成票即不能走路。言下极为愤慨。

    二、刘存厚率部响应起义讨袁

    当袁世凯的帝制筹备正在积极进行时,蔡锷设计脱出虎口,潜离北京,间道进入云南。蔡在清末,曾任云南新军协统,辛亥起义,被推为云南都督,军民极为拥戴。时革命党人云集滇中,业已几度集议。蔡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十九日抵达昆明,坚决主张反对袁世凯的帝制,保卫民国,重造共和,得到滇军各级将领的一致赞成。云南将军唐继尧与巡按使任可澄联名电袁,促请取消帝制,并限期答复,袁置之不理。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蔡锷、唐继尧等通电宣告云南独立,声讨袁世凯,反对帝制,维持共和。定其军曰护国军,蔡任总司令,分兵两路入川,第一路出昭通、盐津,第二路出贵州毕节,声势甚盛。

    四川陆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时任川南清乡军总司令,驻扎泸州。陈宧派有督察员率兵同驻,监视其军中行动。刘在清末曾在云南新军协统蔡锷部下,与唐继尧、雷飙、刘云峰等同任管带,又与蔡同为留日士官生。因此,蔡锷入滇后即电致刘的旅长雷飙,令其转嘱刘氏,相机发动;二十三日,又与唐继尧联名电刘,说:“滇日内首义,与袁宣战”,“决出二师,分援湘蜀,现已先发一旅(指刘云峰梯团)已于二十二日出发”,希望刘“速作准备,克日发动,并将计划大致及川中近状电示,以便相机援应。”雷飙与蔡同为湖南邵阳人,陈宧入川时,蔡以雷相托,故雷又为陈宧干部。后来蔡策动陈宧独立,雷飙居间,也起了桥梁作用。

    蔡、唐讨袁通电发出,西南大震,陈宧即电令刘氏移驻叙永(永宁),并派队扼守古蔺雪山关,防堵滇军入川。刘既与蔡、唐有了联系,决心响应,不愿放弃泸城形胜之地,迟迟其行。陈宧一再电促,另派了川军周骏部的熊祥生旅及北军一部进驻泸城,名为增援,实属监视。刘不得已,才率部开赴叙永。北京统率办事处随即迭次来电,动以侯封,诱以奖金(说能守待曹锟部来援,即予该师以奖金四十万元)。而陈宧又来电,盛称曹锟军蔽江而上,饷械丰富;蔡锷病危,滇黔贫瘠,反对帝制,定遭奇祸……以威胁刘氏。时曹锟已率张敬尧、李长泰、吴佩孚、齐燮元等部来川,目的在协同陈宧,进窥滇黔。形势已迫,刘乃召集所部军官密议,咸主反帝讨袁,响应云南。酝酿成熟,乃密将部队集中,预为作战准备:并于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日晚间,秘密召集当时营长以上军官在叙永忠烈宫歃血宣誓。个个激昂慷慨,均愿以身许国,拥护共和,奋力讨袁,铲除帝制。次日,支队长邓锡侯率部由长宁赶到,陈礼门团长见了邓就说:“我们昨夜已经宣誓了,我焦虑的是老父在成都,陈宧曾特别派人慰问了他两次,我怕打起来,陈宧对老父不利。”邓当即安慰他,叫他放心,说:“陈宧是个有心计的人,不会鲁莽从事。”

    当时护国军川军的计划,在曹锟军未入川之先,一俟滇军第二路先头部队进入雪山关,即出其不意,以主力攻取泸城,以一部略取江安、南溪,防御宜宾(叙府,又称叙州)之敌,掩护滇军第二路部队集中泸纳,然后联合分向成渝两地进展。时刘部械弹,贮存蓉库,到叙永后,以防堵滇军为名,又请准领得步枪子弹十万发,连同原存械弹,正派队由蓉从水道星夜赶运来叙。并与驻渝川军第一师师长周骏约定,届起义时,周师担任封锁夔巫,阻止曹锟军入川,刘部协同滇军对付川中袁军。刘继又于一月中旬,派梁镇前往渝城促周践言,不料周阳表赞同,阴电京、蓉,泄我军情。又刘有电请蔡乘北军未集,速行入川,也被毕节县刘知事扣留,转向陈宧告密。泸城敌军遂时时对我戒备,攻取就不容易了。幸械弹及时运达,全军得此补充,士气更加振奋。

    时滇军刘云峰梯团取道昭通、盐津,进入四川。横江一战,击败了防守宜宾袁军的伍祥祯旅和汉军(即清巡防军,辛亥革命后尹昌衡任都督,改称汉军)朱登五部,已于一月二十一日占领了宜宾。刘云峰梯团长因接得袁军有由泸、富、犍、嘉分数路反攻宜宾的报告,催促刘存厚早日进攻泸城,借分敌势,以解宜宾之危。同时刘存厚又接得北京统率办事处电令分兵会同陈督进攻宜宾滇军,攻克后奖洋四十万元。刘遂乘此电复北京统率办事处,并分电陈宧,阳谓已派队经长宁安宁桥会攻宜宾,实则在与滇军切取联络,进扼安宁桥,警戒江安、南溪之敌,掩护我军在纳溪集中。适滇军经由威宁、毕节入川的第二路先头部队董鸿勋支队已到达雪山关,与我守关部队取得联络,引导入川。刘遂命舒云衢为先遣支队,于一月二十八日进占纳溪城东南棉花坡、马鞍山一带高地,掩护全军在纳集中,其余部队统限于一月三十日前齐集纳城待命。刘于二十九日进驻纳城。我军起义,至此已无秘密必要,便于一九一六年一月三十一日大张旗鼓地发出讨袁露布,并布告全川军民(全军官兵所戴军帽一时都沿上与护国滇军同样的红布条)。兹录露布全文如下:

    袁氏不道,悖戾民彝。昔当鼎革之时,即欲拥兵肆逞。同人本天下为公之义,付以治权,冀其出精白不二之忱,宏兹国度。何图数年以来,言夫内政,则苛敛如此;言夫外交,则败辱如彼。任官吏则引其所昵,选总统竟临之以兵。立法之权,摧残尽净;暗杀之案,亲与其谋。妨功害能,殄民败国;综其昏暴,罄竹难宣。同人惧摇国本,犹复沉吟。乃袁氏悍然不顾,放恣日厉,甚至假民意之厌弃共和,挥党徒而谋兴帝制。蝇营狗苟,上下若狂。劝进之表,出于宫闱;选举之场,设于军府。势威利诱,无丑不陈;中外腾讥,群情愤激。卒召强邻之干涉,将促国命于沦胥。凡有血气之伦,莫不仰天兴叹。滇南首义,一檄遥传,薄海同钦,景从恐后。存厚不敏,外审大势,内问良知,痛此危亡,中心欲裂。爰整其旅,擐甲出征,联合滇黔,挥旌北讨。誓拟成盟白马,重翻五色之旗;行看痛饮黄龙,一扫群凶之焰。公等或为众望所归之俊彦,或系手创民国之元勋,同领师干,身关治乱,岂于此日,遂负初心?宁以爵赏之羁,尽入奸雄之彀,致令先人庐墓,化作丘墟,不惜祖国庄严,任其沉陷?是可忍也,予甚惑之。抑我群豪,更犹有待;时乎不再,敢作先驱。呜呼!枕戈饮血,事不同于阋墙;拨乱扶危,义实严夫救国。倘袁氏能及时悔祸,还我共和,则本军当卷此义旗,不为已甚。皇天后土,实式凭之。我师出矣,为此露布。

    中华民国护国川军总司令刘存厚世印

    讨袁露布发表后,防泸司令熊祥生即据以入告。袁奖熊三十万元,并赐封为男爵,叫他固守泸城待援。同时明令免刘的爵官勋职(袁曾封刘男爵),悬赏二十万元,拿获就地正法。当护国军于三月七日退出纳溪时,熊祥生又派刘部附袁的参谋长胡泽膏办理招抚,到处张贴四言告示,文如下:刘师附逆,连累平民。大元帅令,剿抚兼行。弃械免死,概准投诚。胡参谋长,招抚军人。在蓝田坝,设所报名。川资护照,回家通行。勿再执迷,自速灭门。

    胡泽膏并把我部留泸被熊拘禁的官兵释放,贿以重金,纵回诱抚。我部起义官兵,深明大义,卒无一人受抚。

    三、护国川滇两军的兵力和部署

    蔡锷总司令所部入川滇军,计有三个梯团,每梯团辖二个支队。主要将领:总参谋长罗佩金;梯团长刘云峰、赵又新、顾品珍;支队长邓泰中、杨蓁、董鸿勋、何海清、禄国藩、朱德等。刘云峰率第一梯团由昭通、盐津进取宜宾,蔡总司令亲率顾、赵两梯团出毕节,预定攻下泸州,即进取成渝,策动四川独立,联合各省共谋倒袁。

    刘存厚总司令所部川军,因经陈宧分割,起义时只有在下川南清乡的步兵第六、第八两团,工兵一营和炮兵一部分,及总部直属部队等。雷飙旅长因与蔡系同乡,避嫌不肯随刘同到叙永。故护国川军仅就当时在叙部队及干部于名义上编成两路,各辖两个支队,每支队所辖营数不等。主要将领有参谋长万成,路司令陈礼门、刘柏心(刘借故未参加作战),支队长舒云衢、邓锡侯、田颂尧、廖谦等。其余干部有梁镇、王立本、刘防、龚襄、何子珪、张季昭、侯旅、王思忠、谢松、孙震、范世杰、谢家驹、费东明、杨天信、陈光仁、金象鼎、邱瑞生、刘崇俊、田伯施等。

    贵州独立(一月二十七日)后,黔军编入滇黔联军,重新布置战斗序列:蔡任滇黔联军总司令,黔军总司令戴戡所部熊其勋旅,这时已由松坎进窥綦渝(后于三月二十三日攻占綦江),因以綦渝方面为右翼,泸纳正面为中路,宜宾方面为左翼,后以罗佩金为左翼军总司令。

    护国军起义时,熊克武任护国军四川招讨军司令,随滇军刘云峰梯团入川。川南群众,纷往投效,遂组成一支队伍,由吕超等率领,参加宜宾攻守战和进攻周骏等战役。又泸、宜一带,民间组成的护国义勇队,有张煦(号午岚)、郑英等,对扰乱袁军后方,亦起了相当作用。

    四、护国军首战告捷,乘势进袭泸城

    我军在纳溪集中,并发出讨袁露布,按照当时情况,决定先占领江安、南溪,乘势进取泸城。因占领两城,即可上解宜宾之危,下用全力攻泸。田颂尧支队久在这一带清乡,与当地绅民融洽,所部并有一部分是当地招抚的部队(王凤岗、余成龙、余占标)等。讨袁露布发表之前一日,田即受命攻取两城。其前卫部队截获向泸城递送文书的袁军传达兵,当在身上搜出冯玉祥熊祥生的通报一件,内容是“探悉叙永刘军,已向纳城移动,敝旅应即退泸,免被截断归路”。田支队根据这个通报,遂将队伍分布于江安下游的沿江一带。距江安城三十里的马腿津(俗称马腿子),因地形险要,并配有山炮两门。当船顺流而下,到达有效射程,我沿江截击部队,立即枪炮齐施,敌船多中弹沉没。江流湍急,敌无用武余地,漂流至我岸的,悉被掳获。后面的敌船见前船覆没,多舍舟登岸,向富顺方面逃去。截击三日,以马腿津战果最大,因地形和水势关系,敌船至此,只有靠拢我岸就俘,无法逃遁。沿江共俘敌军官二十余员,伤者十余(内中有韩复榘等),俘敌兵二百六十余人,伤者数十(受伤敌军官兵,当经治疗,悉数资遣赴泸,未予留难)。江面上的敌人全被肃清,南岸的江安城即于二月二日被我占领。北岸南溪敌人,还未得到通报,田支队的谢松营已进抵该城,奋勇环攻。二月三日,南溪又为我军攻克,敌向富顺溃逃。南溪为敌兵站主要之地,获枪炮、子弹、粮食、军用品无数(田部以后每年因有“二二纪念”)。

    袁军分三路反攻宜宾(第一路西由犍为顺流向牛喜场来攻,第二路北由富顺向宗场来攻,第三路东自泸城向白沙场进逼),既被宜城护国滇军(先后在宗场、牛喜场、白沙场)各个击破,今我又攻占江安、南溪,宜宾城之危遂完全解除了。

    二月三日,邓锡侯支队奉令渡江进占石棚、方山,两地在纳溪北面长江对岸,计划是拟由此进攻泸城西面的龙透关。邓支队长望见石棚高地附近人群移动,疑为敌军,即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才看明白是游人,男女老少,去去来来,原来这天是阴历正月初一,老百姓外出游春。于是率队渡江,午间已进到石棚。正准备继续前进,即接到命令,速率队回纳溪待命。因据报泸城敌人业已渡江占领蓝田坝,有由泸纳本道进犯纳城之势,应即改变对敌作战计划。

    时滇军董鸿勋支队长率队到达,会商决定攻占蓝田坝,肃清我岸敌人。刘总司令乃令路司令陈礼门派队协同滇军董支队分道前进。陈路司令即派邓锡侯支队于五日晨出发,由泸纳本道,与由纳溪南面经南寿山抄袭的董支队会攻蓝田坝。邓支队按时出动,上午十时,在我军马鞍山阵地前面十余里与敌军遭遇,当即展开队伍,攻击前进,于黄昏时挺进至蓝田坝。敌退入预筑阵地,据险扼守,我即霹营与敌相持。当夜陈路司令亦赶到,与邓支队长会商攻占蓝田坝计划,并以董支队未能及时到达为虑。邓支队长估计敌军不过二营,经大半天的战斗,伤亡数十,疲惫已甚,明日拂晓,可望攻下。殊至半夜,敌阵枪声寂然,原来敌人业已乘夜渡江撤回泸城。次日晨,邓支队即占领了蓝田坝,并扼守渡江据点。董支队因路径不熟,迂回过远,次日上午才开抵蓝田坝。

    陈、董、邓当午即在蓝田坝会商攻取泸城计划。泸城形势,北枕沱水,南面长江,东据两江会合之口,西有龙透关的险隘,守易攻难,自来有铁打泸州之称。集商数小时,决定了三个方案:

    (一)以主力渡江向龙透关进攻,以一部在蓝田坝助攻;(二)以炮兵全力在蓝田坝附近的高地放射,掩护步兵抢渡沙湾,直捣泸城;(三)以一部在蓝田坝至碗厂一带牵制泸城之敌,而以主力由下游泰安场渡江,经罗汉场向小市进攻,占领五峰顶,以瞰制泸城。当天就把这三个方案送请总司令部采择。

    刘总司令斟酌结果,采纳了第三个方案。但是,要迂回渡江作战,必须再增兵力,乃飞调江安、南溪的田颂尧支队前来参加,另派廖谦支队接防两城。遂合董、邓、田三支队伍组成渡江攻泸部队,以董支队长兼任指挥,率所部滇军及邓、田两支队于泰安场渡江,经罗汉场向小市进攻,夺占五峰顶。刘存厚司令又令陈礼门路司令率舒云衢支队于蓝田坝至碗厂一带选择阵地,向泸城之敌佯攻,与渡江部队的主攻密切配合。

    陈司令于七日晨布置好了蓝田坝至碗厂一带的防务,即率炮队到月亮岩橘林内布置放列。以泸城熊敌旅部及忠山、龙透关敌人阵地为攻击目标。当日分别向此三点发射,弹多命中。事后闻人言,北军李炳之旅长抵泸,我军炮击时,熊适宴之于忠山,突闻炮声隆隆,又见弹如雨下,主客惊愕,相率逾墙而遁。

    邓支队长受命,先于七日拂晓前进攻泰安场,以一部向下游合江之敌警戒,大部掩护渡口,并向北岸敌人警戒。是日晨大雾弥空,久久不散。董支队长先以炮兵一连在老鹰岩放列,继率滇军两营,和川军邓支队刘防一营,田支队全部,乘敌不觉,顺利渡江,赓即向泰安场攻击。老鹰岩滇军大炮怒吼,敌军大为惊惶,仍作殊死抵抗。我军奋勇攻击,敌军节节败退,很快即推进到水淹土地一带,小市业已在望,只要小市得手,即可进占五峰顶这块目的地。入夜士兵遥望到对岸泸城灯火,个个欢跃高谈,明天一定打下泸城,好在城内吃泸州大曲酒。

    可惜的是我军估计后于敌人一着。熊敌早已飞电成渝请援,曹锟师、张敬尧师、李炳之旅的各一部,都是北军精锐,业已陆续赶到泸城。熊竟派队从沙湾袭击月亮岩,以精锐的生力军反攻蓝田坝,截断了我军渡江主力的归路。

    时间是二月八日的黄昏,熊敌以重奖编组敢死队,外穿便衣,内藏武器,夹杂妇女,佯称是难民渡江避难,请准许他们登岸。我沙湾监视队长田伯施,竟受其欺骗,不予阻止。敢死队登岸即拔出手枪,冲击我炮兵阵地。我军措手不及,无法抵御,月亮岩阵地连同大炮数门遂陷于敌。后续敌部亦接踵而至。陈司令适在月亮岩后方,闻警即率领预备队奋力反攻,因仰对居高临下之敌,死伤惨重,毫无进展,阵地和大炮夺回无望,一时激于责任,当即自戕以殉。

    参谋长万成时在蓝田坝指挥,当在电话上将失事情形报告刘总司令。刘在电话上嘱万就近传达命令:董支队长率攻击队迅即退回泰安场,以一部向合江方面取防势,以主力与我蓝田坝之兵共同恢复月亮岩;令舒支队固守蓝田坝阵地,并命总预备队长梁镇率兵一部前往增援。

    敌军由月亮岩向蓝田坝进犯,并有一股窜至泰安场。邓支队长先后接得谢家驹营长(谢参加防守蓝田坝)月亮岩失守情形的报告,及万参谋长火速回援恢复月亮岩阵地,扫清南岸敌人的命令,均速派人转报董支队长,并一面抵御来犯之敌,至十日拂晓始将窜到泰安场附近的敌兵全部击退。

    在水淹土地一带的前线攻击部队,因小市、泸城、五峰顶均已在望,兴奋万分,接到撤退命令,如浇了一盆冷水,九日晚才全部撤回泰安场。董支队长嘱邓、田以一部分队伍分别向渡口对岸及合江方面敌人警戒,自率主力于十日上午向蓝田坝、月亮岩进攻,搜索、扫荡敌人,并命老鹰岩炮队移在攻击部队后面的高地放列。敌与我几次接触,均被击退。正前进中,忽有敌兵一股,插入我军左翼后方,在前面的滇军某营长,竟率部撤出火线,致将炮兵阵地失陷。敌军乘虚直入,川军孙震营在右翼,猝不及防,奋力接战,几至全部壮烈牺牲。董支队长在后面督战,见状,急指挥预备队击退敌军。唯因所部不听约束,大炮又失,不免气馁,乃停止前进,与邓、田会商。董谓月亮岩恢复困难,我军连日激战,疲劳殊甚,与蓝田坝友军和总部的联络又被敌人截断;泰安场乃四达之区,不能久守,嘱邓、田两支队长率部经牛背石向纳溪转进。董将上述理由向总部报告,并请解除指挥责任,自率滇军经双河向渠坝驿转进。董退渠坝驿后,愤怒之下,将不听约束,致贻误军事,丧失大炮的某营长,用扁担痛打了一顿。

    邓、田两支队于当夜绕道经牛背石撤回纳溪,次日(十一日)即奉命集中纳溪东南高地。防守蓝田坝的舒支队和梁镇所率增援部队,曾与敌军激战于蓝田坝与月亮岩间,因泰安场方面的我军主力已转移,便由万参谋长率领于十日夜从阵地撤退。掩护部队于得胜桥附近设伏,敌兵进入隘口,即突起袭击。敌于夜间不明虚实,当即惊溃,自相践踏,窜回蓝田坝。舒、邓、田三支队同时受命,限于十二日正午在棉花坡、马鞍山、头脊梁一带占领阵地,完成防御工事。驻扎江安、南溪的廖支队,亦奉命以一部留防两城,率余部来纳溪待命。

    五、护国军与袁军激战泸纳

    川军在纳溪东南布置好攻势防御阵地,次日(二月十三日)滇军何海青、禄国藩两支队即赶到纳城,于是敌我激战又复开始。北起长江、南至永宁河双河场,纵横二十余里间,成为敌我两军的激烈战场。崖岭险峻,山径崎岖,加之天雨,泥泞载道,我与敌在此往返冲杀,艰苦战斗,历时三周之久。

    纳城形势,北傍长江,西与永宁河对岸之安富街、冠山相为犄角,永宁河即在纳溪与安富街间会合长江。当时我军主要防御阵地,在面对蓝田坝一带敌军的东南面,北自靠近长江的头脊梁起,为川军田支队阵地,次为邓支队的马鞍山阵地(敌人由正面进攻纳溪必经的泸纳本道,即在此两阵地之间),又次为舒支队的棉花坡阵地,再南即为滇军阵地。长江北岸的一字山、白塔山,永宁河对岸的安富街、冠山,亦均配置有守兵。纳溪城南二十里的双河场,是敌人由东南面绕道进入我军侧背(冠山、安富街等地)的枢纽,退驻渠坝驿的董支队派有部队在此扼守永宁河渡口。

    二月十四日,刘总司令与新到的滇军何海清、禄国藩两支队长会商,决定反攻蓝田坝,于十五日晨施行拂晓攻击,禄支队由纳本道,何支队由纳南经南寿山会攻,并抽调防守各阵地的川军大部组成预备队,策应各方。

    同日,有诸兵种联合组成的敌军一纵队,经牛背石迂回进抵双河场,用木船十余只抢渡永宁河,遭我扼守渡口的滇军董部痛击,沉伤甚众,损失巨大,狼狈溃逃。惜是夜守兵自由撤回渠坝驿宿营,又未通知友军接防,敌人竟乘机偷渡,进攻冠山,袭我侧背,我军几遭不测。

    十五日晨,禄支队准时开拔,由泸纳本道,向蓝田坝运动。何支队因准备不及,至午前八时才整队向棉花坡进发。时川军大部分官兵,正集合纳城东关外的较场坝听刘总司令训话,突然听纳城西面枪声大作,继见敌炮从茶堂子(在冠山南)向冠山及纳城和安富街间浮桥猛射。冠山守兵送来报告:敌自双河场潜渡永宁河,已进据冠山南端高地,与我守兵激战。刘总司令当即命令正向棉花坡前进的何支队折回,并拨兵一营,归何指挥,绕道经赶场坝驰至冠山西面袭敌左侧;谢营长松率兵驰据永宁河右岸击敌右侧;费营长东明率队飞援冠山。观察所发现敌人大部队隐匿在冠山南面高树附近的甘蔗林内,即命炮兵取准高树附近甘蔗林射击。敌人经三面环攻,又遭大炮轰击,势遂不支,回窜双河场,复遭守河滇军痛击,残部向高洞场退却。我邱端生、刘崇俊各营,亦驰赴双河场附近的青龙山,截击溃退的敌军。敌军狼狈逃窜,伤亡累累,沿途抛弃辎重无数。当日棉花坡方面,亦有敌人一股来攻,势颇猖獗,已将我棉花坡右翼突破,进至棉花坡西端,与我工兵陈光仁营激战。当即派队增援,炮队亦移向棉花坡麇集哨棚的敌兵注射,陈营乘势反攻,卒将敌人击退。进攻蓝田坝的禄支队,在泸纳本道与来犯敌军遭遇,攻击前进,已将抵蓝田坝,因会攻的何支队已改取攻向,不敢久事孤悬,乃退回九山待命。

    事后据张敬尧自述:当日三路攻纳,期在必得。由双河场来攻冠山的系曹师最精锐的王承斌团和张所部的步兵一旅,炮兵一营编成。不意吃了大败仗,士兵伤亡约计一千七百余人,营长十人,死伤其九,旅、团长均负伤。攻棉花坡的系熊旅的伍团,由泸纳本道来攻的也是熊旅的一部,都受创甚巨。

    但是,我军胜利亦属侥幸。如果何支队按规定施行晓攻,川军主力亦早开蓝田坝,纳城空虚,必然陷落,全军挫败的命运是很难避免的。

    敌人由双河场抄袭我军侧背既旨失败,又在正面集中兵力,由泸纳本道不断向我马鞍山一带阵地猛扑。并在纱帽山、九川山(对我头脊梁、马鞍山)、朝阳观(对我棉花坡)等地构筑了坚固工事。马鞍山、头脊梁,当泸纳本道之冲,敌兵进攻,无间昼夜,均被我击退。我军不时出击,予敌重创。邓支队长军帽,曾为敌弹所洞穿。马鞍山较对面纱帽山形势低下,敌炮在纱帽山放列,经常对马鞍山猛射。邓的支队部在山的西麓,一日,邓将手枪放置床头,甫离房间,手枪与床已毁于炮弹。坐在室隅的参谋刘翼经,遭弹片的火花灼射,双眉全焦。阵地上草屋的竹桶子,几乎每一节都被子弹穿破。敌兵当时有“欲取马鞍山,难于上青天”之谣。这是由于马鞍山地形险固,正面多系悬崖绝壁,隘口数处,又掘有战壕,配置机枪防守,要夺取确是不容易的。

    棉花坡与朝阳观之间高地朱坪,为我敌两军枢纽,战术上势所必争。敌人进占朝阳观,即不断与我抢夺此坪。二月二十日,我舒支队奋勇猛攻,夺据敌壕一段,敌尚与我死拼,枪炮齐施,弹如雨注,卒被争回,屹然为我所据。

    二月二十三日,蔡锷由叙抵达纳溪。总参谋长罗佩金,梯团长赵又新、顾品珍,支队长朱德等亦先后到达。蔡会见刘总司令,谈及横江、白沙场、马腿津、蓝田坝诸役,笑说:川滇两军都有邓、田部队(指邓泰中、田钟穀、邓锡侯、田颂尧等部),都尚能战,巧合有趣。蔡到后即周历各阵线,了解敌我情况。一日召见邓支队长于马鞍山阵地后方,一个着士兵服的军官正向蔡报告朝阳观方面军事,说我军攻势,因敌势雄厚有不能支持之势。蔡责以督率所部,奋力支撑,如有贻误,休来见我。军官肃静而退,后来方知是顾品珍梯团长。蔡询邓马鞍山阵地情况,慰勉有加,亦责邓严为防守,不得有误。

    敌人在正面感到攻坚不易,在我右翼(棉花坡以南至双河场永宁河岸一带)又迭遭滇军痛击,乃改由长江北岸的石棚进图我一字山、白塔山。两山如为敌据,敌人就可隔江炮轰纳城。二十三日据探报石棚发现敌人,当日晚间,我头脊梁、马鞍山各地的守兵又发现纱帽山之敌燃灯向石棚渡江。同日又据报有诸兵种联合组成的敌人一纵队从泸城西面的龙透关开出,向况场进发。蔡、刘两总司令决定:派遣舒支队长统率所部及特务营(刘崇俊)渡江扫荡北岸之敌(棉花坡阵地改由滇军接防);蔡总司令并将新到的蒋光亮营拨归舒支队长指挥。舒支队长当即率队将一字山、白塔山当面之敌击退,并向石棚推进。

    蔡、刘两总司令认为,敌我相持既久,从速解决之法,在实行总攻击,以决胜负。因商定于二月二十八日对敌全线出击,以左翼(头脊梁、马鞍山)对九川山、纱帽山之敌为助攻,而以右翼向朝阳观之敌为主攻,并组织督战队在战线后方严密监督,后退者斩。两总司令都亲临前线督战,责饬各部队长官严守阵地,一时士气大振。自二十八日开始攻击,滇军迭在右翼陶家大瓦房、双河场、石包沟、龙头铺等地,击溃敌军主力,予敌重创。从宜宾调来的金汉鼎支队开到双河场,立即投入战斗。川军谢家驹营,义勇军张煦支队,亦由白节滩、双河场分道夹击牛背石,节节进逼,敌军被迫退守蓝田坝。左翼川军舒支队长率刘、蒋各营,连克石棚、方山、况场、化阳山,即向龙透关取攻势。泸城敌军大受威胁。川军邓、田两支队,在马鞍心、头脊梁一线,连日出攻,亦迭获胜利。滇军何、金两支队,于三月六日占领七块田,即向敌军主要阵地朝阳关进攻,当日即推进到山腰。朝阳关山势雄峻,袁军第七师的一个旅司令部驻此,在山的斜面上设施重叠工事。经何、金两支队奋勇仰攻,颇形动摇。事后闻当日敌已将大炮输运回泸,并在蓝田坝预设防御工事作撤退准备。

    泸纳地区间两军激战,袁军受创极巨。为抄袭我军侧背,多次窜渡双河场,均遭滇军痛击,双河场各寺庙里停满了北军尸体。其他各线,敌军死伤亦大。张敬尧进图纳城失败,损兵折将,被袁记了一次大过,并传旨诘责,士气业已不振。

    当时我军左右翼,连日捷报频传。惜以子弹缺乏,士卒疲劳,部队使用,分割零乱,错综复杂,不利指挥。罗佩金总参谋长和刘总司令因商请蔡总司令,暂时撤退,缩短阵线,节节防守,将部队略加整理,俟子弹续到,元气稍固,再行进取。最后始决定转进,于三月七日下达撤退命令,限当日晚八时施行,分三路撤退:中路沿永泸本道,向渠坝驿转进,由蔡总司令率领;右翼滇军各队、义勇军张煦部,移置白节滩、牛背石,由罗总参谋长率领;左翼川军各队,沿底蓬、桃坪、安宁桥、沙河驿设防,由刘总司令率领。在大江北岸作战的川军舒支队南渡,与滇军支队循江安赴援宜宾。蔡总司令驻节大洲驿,刘总司令驻节古宋。

    泸纳浴血苦战月余,就敌我人数装备械弹说,袁军都大大超过护国军(袁军恃其弹药充裕,拂晓、正午、黄昏辄在阵地上随意发射,计其炮弹消耗,亦约五六万发以上,我军子弹缺乏,偶用纸炮在装过洋油的铁桶内烧放示警),我卒能以弱制强,迭获胜利,予敌重创,敌之伤亡倍我,直到我撤退两日,尚慑我余威,不敢轻进。此不仅师直为壮,士卒用命,而统帅的决心毅力,指挥若定,亦足令人振奋。还有是袁军北来,语言隔阂,纪律太坏,在战场上尤甚,老百姓多受其蹂躏,更加激起对袁世凯称帝的仇恨。川滇两军因严守纪律,随处得到人民合作。川军久在泸叙一带清乡,军民情感融洽。撤退当晚是阴历二月初四,没有月亮,昏黑莫辨。经过纳溪城时,街道居民,男女老幼齐集户外,为我们点上檐灯,或手持油壶、蜡烛,照明相送。沿途送粮米,备茶汤,给养补充,也得到极大便利。

    六、护国军总攻大捷及四川独立

    川滇两军休整就绪,刘总司令命令邓支队长作代表,于三月十六日前往大洲驿晋见蔡总司令,请示机宜。邓在大洲驿场外十里许与蔡相遇,蔡以马一匹命乘,在马上且行且谈。回至总司令部后蔡对邓说:“总攻即将开始,川军严申军令,能战者奖,怯者惩。你见场外被正法两名军官,都是我的学生,因临阵退却,我毫不姑宽。”又说:“迭接梁任公先生电,护国军已博得中外同情和各方的支持,前线能鏖持时日,倒袁定会成功。”对川军部署略加指示后,又对邓说:“你尚能战,我拨六八步弹五千发与你,配给能战之兵,现已命令刘云峰梯团规复宜宾为主攻,你率队向李庄前进,侧击宜宾为助攻,明晨迅即回防出动。”当晚半夜,蔡又召见邓支队长,说:“现接一个好消息,广西陆荣廷已宣布独立了,有些省份亦在准备响应,护国军的声威更大了。你回去告诉刘总司令,我军胜利在望,请他鼓励士气,共同努力,对袁军施行总攻。”次日天甫明,邓即返古宋复命。

    邓返防后,总攻即开始。滇军挑选敢死队夜袭茶堂子、鹰嘴岩敌军阵地,于拂晓前乘敌酣睡,以白刃戳死数百人,余悉惊溃,夺获枪弹辎重甚多。滇军阵地绵延甚长,士气甚旺,全线发动总攻,毙伤敌军甚多。二十日敌退守纳溪,江安敌军以一营循江而下,遭我舒、何两支队痛击,饮弹投水者无数,获战利品极多。田支队旋即占领江安,继又渡江进窥南溪,围攻四日,于三十日占领。邓支队由沙河驿前进,扫荡宜宾南面敌军,直推进至李庄,与驻宜敌军冯玉祥部隔江对峙。因袁世凯撤销帝制,要求停战,敌我正协议中,自是不再前进。

    护国军兴,与袁军交锋泸纳,一隅关系全局,各省纷起反对帝制,迫令袁世凯于二月二十三日下令宣布缓正大位,继于三月二十二日撤销帝制,二十三日废止洪宪年号。袁世凯企图保留总统职位,削除帝号后,即密令张敬尧向我请求停战,并电令陈宧居间调停,向蔡总司令力为疏解。蔡于三月三十一日电复陈宧,严申袁世凯必须退位,以谢国人,不能无耻恋栈,破坏纪纲法律,损害国家威信。并问:“即置纪纲法律及国家信用于不顾,而委蛇迁就,他日之翻云覆雨,谁能为之保障?”又谓袁退位后“目前继任自属黄陂,仍应召集国会,正式选举。无论为黎为段为冯为徐,均无不可”。责陈“挈兹纲领,登高一呼,则海内向风,纠纷宜可速解”。蔡还有另一电文,斥袁的恋栈为:“失节再醮之妇,又欲归奉宗祧,岂不贻羞祖先?”亦义正词严,为时人所传诵。

    陈宧拟派雷飙作代表与蔡晤谈,蔡于复电中提出增派刘一清(号杏村,陈的顾问)偕来。因当时护国军与袁谈判停战,协议初成,时间只有一周(自三月三十一日起至四月六日止,在此期限内袁军将领张敬尧等必须电促袁世凯退位,以此作为向义表示),瞬即届满,陈因请展延一月(至五月六日止),蔡亦允之。四月七日,双方代表即在纳溪举行会谈。雷、刘等于会议后,又到大洲驿谒蔡,向蔡申诉陈宧奉袁世凯命,无论护国军如何要求,均可商办,但求保全总统地位。护国军方面,坚主倒袁,只要袁退去总统,他非所议,同时策动陈宧独立。彼此争持不决,停战限期又满,复再延长一月直至六月六日(袁世凯死)止。

    陈宧见袁大势已去,欲即表示态度,但以所带部队不可靠(冯玉祥坚欲北归,不为助),电请蔡总司令拨滇军十营,交雷飙、刘一清统率,以资运用。蔡为促成陈宧独立,允拨两梯团助陈,并委雷飙为梯团长(另一梯团为刘云峰部)。刘总司令亦遣参议曹文龙持书致陈氏,以坚其意:

    二公将军麾下:电函往还,如奉音尘。讨逆之讯频传,举义之旗尤滞。意者我公对于目前情势,将来地位,尚有审慎于中,彷徨而未决者乎?泰山之高,不拒土壤,敢就愚者所得,为幕府剀切陈之:袁世凯觊觎神器,久蓄阴谋,强将利兵,布满天下。乃义军举旗,龙逆就槛于八桂,马逆授首于三湘,所称精锐之师,乃不足当义军一击。即以吾川论,合袁军五师之众,攻饷穷弹缺一隅之义军,虽复箨振惊风,未足喻其悬绝。而乃张、熊覆军于泸纳,冯、伍弃甲于南江,宜宾之险难凭,綦江之城莫守。师曲为老,不信然欤?况乎洪宪取消,不啻自承罪案,元勋铁券,尽化烟云,退守进攻,均无名义,徒令吾川地方糜烂,人民伤亡,揆诸仁者用心,当所不忍。存厚本公旧部,知遇之恩,耿耿常悬。此次兴师,全为义动,绝无权利之心。公若能翻然改图,当躬率各路义师,敬承教令。河山不改,共闻此言。愿公三思,毋令亲爱者痛心,而为仇雠者所快意也。大局幸甚,全川幸甚。存厚敬启。

    蔡、刘仍虑陈动摇不决,除已允拨滇军两梯团并急另调滇军充实泸纳防务外,复令邓锡侯支队进驻犍、嘉,田颂尧支队进驻富顺,刘总司令率余部进驻自流井。直到五月二十二日,陈宧才宣布四川独立。

    在川袁军,屡经挫败,已无斗志。蔡总司令迭电促张敬尧等迫袁退位,张推说须集合在川袁军各代表在泸会商以求一致。停战期限一再延长,张等迄未表明态度。由于护国军的坚持倒袁,各省纷纷相继宣告独立,五月八日,护国独立各省合组军务院于广东肇庆。十五日,冯国璋召集十七省代表开会于南京,商讨国是,迫袁退位。接着四川又宣告独立,予袁极大打击。众叛亲离,举国共弃。背叛民国,无耻恋栈的袁世凯,终于在六月六日忧愤以死。反帝倒袁大功告成,护国大业乃胜利结束。

    七、护国战役的余波

    袁世凯既死,在川袁军自不能不就范。唯袁以嫉恨陈宧背己,命周骏会办四川军务,继又(于陈宧宣布独立之后两日)任命周为益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借以图陈。周骏奉袁伪命,就任伪职,命所部王陵基率五营西上,进攻成都,并派人说刘总司令共图陈宧。刘于六月三日电致周骏,责以大义,力劝其速掉方针,与袁断绝关系,回师反攻渝城袁军。节录如下:

    内江周师长吉珊兄鉴:奉读惠书及各方面报告,悉兄经项城任命为益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已命芳州率师上攻成都,不胜诧异。方今中国大患,首在袁氏,蜀中大患,唯在袁军,亟应共谋驱除,以息兵祸。……乃不去肘腋之患,先操同室之戈,以将军之名进攻成都,逆天下公共之人心,背世界文明之趋势,名义不正,事断难成。……唯望速掉方针,即日宣布与袁断绝关系,反攻渝军,俾省城根本重地,不致糜烂,则平川之功,卫民之德,当与岷峨并永矣。倘悍然不顾,事在必行,厚虽有勇,何忍与兄斗,厚虽有智,不忍为己谋,特恐护国军激于义愤,不能坐视,于兄不利耳。……迫切陈词,敬盼明示。

    周得电,仍率兵向成都进逼。六月七日护国军宣布周骏罪状,派兵分道出发。陈宧亦派冯玉祥、杨志澄两旅出省迎击。冯不愿战,杨旅新募成军,在简阳不战而溃。周急于就任伪职,迅即赶到成都,迫走陈宧,于六月二十七日入城。护国军拔周部据点资中、内江,乘胜西上,又击溃周部于龙泉山岭,四川绅民亦对周不直,拥护已奉命督川的蔡锷。周乃顺风转舵,电蔡诿为未得明令致误,并力劝驾促蔡赴蓉,自率残部退北道。七月十日,川滇护国军胜利进入成都,护国战役的余波亦告结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