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护国讨袁-陆荣廷的讨袁护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陈良佐

    二次革命之后,陆荣廷对袁世凯感到不满的有几件事:

    一、在二次革命中陆对袁立了“大功”,但袁世凯还不相信他,在积极筹划帝制的时候,还派亲信王祖同来广西任巡按使兼帮办军务,以监视他的行动。

    二、陆裕勋是陆的正室谭氏所生,体格相貌举止言谈都与陆相肖,陆钟爱此子,但袁指名要裕勋去北京为质,这不但表示对陆不信任,也看出袁氏手段毒辣。

    三、龙济光在二次革命时期,得到陆的械饷援助,才能顺利地由梧顺流而下,取得广东政权,但袁对龙的信任倒超过了对陆的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袁氏要称帝,陆对个人利害问题,更不能不加以考虑。陆荣廷为个人前途计,于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春间,派亲信参谋曾其新(又名曾植铭)到北京去侦察情况。曾其新原是广西陆军讲武堂的学生,讲武堂是庄蕴宽开办的,曾和庄有师生之谊;段祺瑞过去主办过保定军事学校,曾其新又是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的学生,所以段和曾也有师生之谊。曾到北京后,首先去晋谒庄蕴宽(当时庄在肃政厅任都肃政使),将陆荣廷介绍信呈上,受到庄的礼遇,庄并将袁氏阴谋称帝的情况告诉了他。其后又通过庄蕴宽的介绍,见到段祺瑞。段正想通过自己的学生去拉拢陆荣廷,所以对曾也相当亲切,也秘密告诉了曾各方面对袁氏称帝的看法。曾其新在京逗留了七八个月,又乘间去了两次上海,了解到各方面都在酝酿反对袁世凯称帝。曾回到广西,向陆荣廷详细报告。陆知道北洋军阀内部还有矛盾,自己如果继续拥袁,就会跟着袁的垮台而垮台,因而改弦易辙,变拥袁为反袁。

    但陆荣廷老于宦场,世故很深,对袁世凯派来的亲信王祖同,表面上极表欢迎,而且态度非常恭顺,不时对王祖同称颂袁英明神武,还故意对自己的部属谈论袁的圣德,绝不露出丝毫的不满情绪。云南首义讨袁以后,袁世凯派龙觐光为云南招抚使,由广东率兵经广西入滇,并令陆荣廷相机协助。陆遣其长子陆裕光协助龙招募新兵,使龙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些都是为让王祖同亲眼看到并通过王而传入袁的耳里,使袁认为陆已变得非常忠诚。于是,请陆出兵贵州,开辟云贵战线。陆并不推辞,乘机向袁请求发给步枪五千支、军饷一百万元。袁世凯老奸巨猾,对此不能不慎重考虑,但由于王祖同迭电催请,袁乃分批如数拨给。后来陆决心反袁,诡称病重,急电北京陆裕勋请假回籍省亲,使爱子脱离虎口,免遭毒手(但陆裕勋回到梧州就急病身死,死因不明)。

    龙觐光奉命由广东率军假道广西入滇之后,由于龙、陆是儿女亲家,龙便首先来电给陆表示开诚相见,要求拨借一部分兵力协助入滇。陆并不拒绝,亦以诚恳的语气电复,说明广西现在兵力不够分配,无法抽拨,但可以帮助招募新兵,由粤方发给枪械装备,训练后就可率领入滇。龙接纳陆的建议,率领一部分军队并押运械弹,于一九一六年元月初到达南宁,旋即于月中亲到武鸣与陆会面。事前,陆为龙布置行营,设备美观舒适,招待周到,以尽地主之谊。陆的长子陆裕光代龙招募新兵,由南宁至百色,沿途都设招募站,很快就如数募足。龙对陆的招待和帮助,甚为满意。龙对应募的新兵,采取随接收随编练的办法,到三月上旬,其先头部队就由百色出发,中旬通过剥隘进入云南。龙与其子少怡也到了百色,准备入滇。但是,陆荣廷派遣的黄自新、马济等部预先埋伏在百色附近,于三月十四日拂晓突袭龙的司令部,解决其卫队营,并将龙觐光、龙少怡父子俘获,迫其命令部下缴械。当解决龙觐光部的电报到了南宁,陆荣廷便于一九一六年三月十五日宣布广西独立,树起了讨袁护国的旗帜。

    广西独立后的军事部署是,分兵两路,一路下广东,一路出湖南:

    一、入湖南部队,陆自兼指挥官,统率下列各军:韦荣昌部防营十营,林俊廷部防营(数目不详),广西陆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陆裕光),马济所部武卫军。

    二、下广东部队,开到肇庆后由两广都司令指挥,部属有:谭浩明所部陆军第二师(该师仅成立了师部所属部队,均是防营未改编,数目不详),莫荣新所部防营(数目不详)。

    三、留守部队,第一师师长陈炳焜,以师长名义,留守广西,全省民政事宜也由陈负责。

    关于独立各省组织联络统一机构问题。先是梁启超有信给陆荣廷,陈述反袁的主张。陆以梁是当时的政治家,负有声望,而且文章很好,有借重的必要,所以就派陈祖虞(陈协五)、唐绍慧(唐伯珊)去上海欢迎梁启超来广西。岑春煊也曾有函电叫陆独立讨袁。陆荣廷以岑春煊曾做过清朝的两广总督,声望崇高,可以与袁世凯抗衡。而且岑对云南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对龙济光和陆荣廷也有上司下属的关系,是对于讨袁有号召力的人物,因之陆也欢迎他回桂讨袁。所以,当梁启超一到广西,便被任为总参谋;迨两广都司令成立,就推岑为两广都司令。

    梁启超到达南宁之后,曾将他拟在广州组织护国军中央机构的问题就商于陆荣廷,取得陆的同意。这个中央机构就是军务院。他们拟议中的抚军长,就是与西南各省都有相当关系的岑春煊。在军务院未成立之前,先推岑春煊为两广都司令,以统一两广的军权,利用岑春煊来统御龙济光。

    广西独立之后,陆荣廷即电劝龙济光独立,并担保他的都督地位。陆荣廷和梁启超获悉龙济光于四月六日宣布独立的消息,便于九日相约动身下广州,十三日到了梧州,才知道海珠惨剧,于是陆等就改变计划,决定以武力对待龙济光。海珠凶杀案是这样的:四月十二日,龙济光用广东各界代表的名义召集海珠会议,参加会议的龙军将领们身怀武器,并携带卫兵。在讨论民军与龙军合作时,龙的代表贺文彪提出取消护国军名义,归入龙的部下。当互相争执时,统领颜启汉忽然行起凶来,一时枪声四起,当场打死汤觉顿、谭学夔、王广龄和商会会长吕涛等多人。这一凶杀案,对梁启超来说是一件很痛心的事情。因为汤是前上海中国银行总裁,由于与袁世凯不和,辞职同梁来广西进行反袁活动,不料因而丧生。对陆荣廷来讲,刺激也很大,因为汤是以陆的代表资格出席海珠会议而被杀的。此案发生后,龙知道闯了大祸,就派巡按使张鸣岐赶到梧州,向陆荣廷解释海珠事件与龙完全无关,请陆、梁即日前往广州,以便各方消除误会。张鸣岐是清政府最后一任两广总督,因与陆、龙有历史关系,民国成立后,仍来两广任职,由广西巡按使调任广东巡按使。张代龙表白海珠事件的凶手是颜启汉,主使犯是蔡乃煌(蔡是袁的聚敛之臣和政治侦探),他愿以身为质,等候问题解决。

    陆本来没有讨龙的决心,梁则因讨好地方实力派,不敢提出为友雪仇的话,同意陆采取妥协政策。他们提出了下面几个条件:

    一、交出蔡、颜两个凶犯。

    二、调整民军出省。

    三、整顿军纪,解散侦探。

    四、陆到广州不去观音山拜会龙,必由龙来拜会陆。

    五、济军(龙军)一半留广东,一半随护国军进攻江西。

    六、指定东园为广西军驻所。

    龙对上述条件表示全盘接受,因此广东局势遂趋于缓和。但龙是采取缓兵之计,条件不仅没有履行,而且放走了正凶颜启汉;同时又假广东人民名义,反对陆以个人意见处理广东问题,仍留龙为广东都督,广东民军也不肯接受陆、龙协定的约束等。陆、梁二人到肇庆后,电劝龙军率部北伐,让出都督给岑春煊。龙再派张鸣岐到肇庆求情,因无效果,龙就于四月十九日亲到肇庆与陆成立协定,其条件是:

    一、承认在肇庆成立两广都司令部,推岑春煊为都司令。

    二、龙仍暂为广东都督。

    三、枪毙蔡乃煌。

    四、即日出兵北伐。

    五、民军由岑处理,岑未到前,暂定三水为防区界线。

    四月十九日,岑春煊由香港起程来肇庆,五月一日两广都司令部成立,推岑春煊为两广都司令,梁启超为都参谋,李根源为副都参谋。五月八日军务院在肇庆成立,推唐继尧为抚军长,岑春煊为副抚军长(代理抚军长),推刘显世、陆荣廷、龙济光、梁启超、蔡锷、李烈钧、陈炳焜等为抚军。抚军资格规定为独立各省都督及军长以上的实力派,梁是以军务院政治委员会委员长的资格列名为抚军的。原定岑春煊为抚军长,因唐为首义省区都督,所以改推唐为抚军长,以岑为副而代行其职权。

    军务院成立,即发表宣言,否定袁世凯的总统资格,主张依照约法,由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言说:“黎公今方陷贼围,未克身亲职务。查大总统选举法第五条二项规定:大总统因故不能执行义务时,以副总统代理之,副总统同时缺席时,由国务院摄行其职权。今大总统身犹蒙难,副总统职尚虚悬,国务院又非俟大总统任命经国会同意后,不能组织。而军事正亟,应当求统一之方;且国运方新,尤宜作统筹之计。今由同志等往复电商,特暂设一军务院直隶大总统,指挥全国军政,筹办善后。军务院置抚军若干人,用合议制裁决庶政,其对外交涉对内命令,皆以本院名义行之。”

    陆荣廷这次讨袁护国,是从他个人利害得失出发的,不仅要保存他的名誉地位,还希望获得更高的名望和地盘。这从他的军事部署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向广东出发,另一方面又向湖南进兵,目的就是夺取广东、湖南两省的实权。所以广西一宣布独立,即命莫荣新、谭浩明两部开到肇庆,向广州压迫。海珠凶杀案的发生,使龙济光陷于被动。军务院一成立,广东方面的军事在岑春煊的指挥下,广东的问题已完全解决,于是陆荣廷就赶到湖南去。陆于四月中已将预定入洲的军队集中在全州、黄沙河一带,向永州压迫。永州镇守使望云亭,于四月二十七日宣布独立,给入湘部队头一个有利因素。陆立即电令黄沙河一带驻军进入湖南,向衡州推进。陆也于五月中旬到达衡州。陆这次由粤入湘,是以湘、粤、桂护国联军总司令名义进驻衡阳的。

    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到达衡阳之后,声威震动全湘,湖南民军更加活跃,活动区域日益扩大。五月二十四日,湘西镇守使田应诏宣布独立。在这样的形势压迫下,汤芗铭不得不于五月二十九日宣布湖南“独立”。但汤芗铭仍不为湖南入所谅解,迨陆先遣部队马济到达长沙的第二天晚上,汤芗铭就乘机逃跑了。汤芗铭出走之后,湖南地方人士推刘人熙代理湘督,得陆同意,刘即宣布就职。

    袁世凯称帝失败,于六月六日死于北京,黎元洪依法继任大总统,任段祺瑞组织责任内阁。段原拟派北洋派吴光新督湘,但湖南人极力反对,坚持湘人治湘,并提出谭延闿为湘督。陆荣廷尊重“湘人治湘”的意见,也坚决反对北洋军占领湖南。段乃于八月三日任命谭延阎为湖南省长兼署督军。

    段内阁以袁世凯时代将各省军事长官称为将军,独立省分称为都督,名称不一,遂明令一律改称督军,巡按使改为省长。北京政府于七月六日任陆荣廷为广东督军,朱庆澜为广东省长。陆荣廷以湖南已经独立,袁世凯死后,北军已撤出湖南,仅岳州留有少数北军,湖南已先后成立地方军四个师,有了自卫力量,乃于七月十日自动班师回桂,准备赴粤任广东督军之职。

    当酝酿倒袁时,林虎和钮永建于一九一五年(民国四年)十二月中旬由香港秘密潜入南宁,劝陆荣廷倒袁。陆表示决心讨袁后,林、钮为避免王祖同耳目,即离开南宁转回香港。林到港后又转入广东南路钦廉一带活动,因钦廉原是林虎的旧防地,旧部在这一带潜力很大。林一到钦廉,其旧部黄业兴、黄任寰、黄定华、刘梅卿、苏世安、蒋琦等部都率领所部民军听候驱策,在很短的两三个月内,便集合了五六千人枪。林与陆取得了更密切联系,嗣闻陆荣廷、梁启超、岑春煊先后到了肇庆,林也赶到肇庆,将收集旧部民军情况向陆等面报。迨军务院成立时,将独立各省的军队编为护国军六个军,归军务院直接指挥调遣。这六个军是:蔡锷第一军,李烈钧第二军,谭浩明第三军,李耀汉第四军,莫荣新第五军,林虎第六军。

    由于龙济光忠于袁世凯,对讨袁护国毫无诚意,军务院就令第二、第六两军开赴北江、芦芭、琶江、军田一带归李烈钧指挥,向广州近郊江村石井兵工厂之线进攻;又命护国第三军和第五军由西江攻入三水,并向广州进攻。这时,陆荣廷已由湖南班师回桂,转到肇庆,就任广东督军新职。龙济光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被迫卸职到琼崖去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