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护国讨袁-护国军军务院活动概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钟凛之

    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三月十五日,广西陆荣廷宣告反袁独立。夏初,岑春煊、梁启超、李根源等在广东肇庆成立两广都司令部,用以统御各省护国军进行讨袁。两广都司令部成立之初,未有具体组织,其策动人物有岑春煊、李根源、梁启超、王宠惠、林虎等,而汤觉顿、周善培(孝怀)等,于联络策划工夫亦曾出力。不久,各地先后电岑加入护国讨袁,声势日大,两广都司令部乃改组为军务院。军务院的组织,设抚军(类于委员)若干人,由云南、广西、四川等各省的督军或军事大员兼任之;设正、副抚军长各一人,由抚军中推选之,名如下列:

    抚军长:唐继尧(云南)

    副抚军长:岑春煊(广西)

    抚军兼政务委员长:梁启超(广东)

    抚军:蔡锷(云南)

    抚军:李烈钧(江西)

    抚军:陆荣廷(广西)

    抚军:陈炳焜(广西)

    抚军:李根源(云南)

    抚军:李鼎新(福建)

    抚军:刘存厚(四川)

    抚军:戴戡(贵州)

    抚军:刘显世(贵州)

    抚军:汤芗铭(湖南)

    抚军:吕公望(浙江)

    秘书长:章士钊(湖南)

    唐继尧因留云南,始终未到过肇庆,正抚军长一职,从始至终,都由副抚军长岑春煊代。章士钊初期未到,由卢铸代理秘书长职务。又设外交专使,以唐绍仪、温宗尧任之,常驻上海。军务院所辖的几省护国军,其实力虽在各省的督军或掌军大员手中,但岑春煊是发号施令的主脑了。岑春煊老于宦途,为使各方对他重视,许多对外行文,都有梁启超的副署。

    军务院的编制,除抚军之外,有部附、参谋、参议、部员、秘书、编纂委员、粮秣委员等等,人数总共约二百人(包括原都司令部的人员)。由于各抚军是由各省军事大员兼任,上述人员亦均来自各方,中以云南、广西较多,浙江、广东、湖南、四川的均有,军阶是由少校至上校,但中校以上的以外省人为多。岑春煊在肇庆成立军务院时,有一个他的幕友,曾做过将弁学堂监督的周善培,从中协助甚力,如代岑在上海和梁启超一起与各方联络等。故周曾介绍不少新军旧人给岑,一则是安插自己一些旧属,备为自己将来或有作为时之用;二则表示为岑罗致人才、扩大影响,期望岑能重为政治舞台的主角。

    同年五月间,广西陆荣廷的桂军如陈炳焜、林虎、莫荣新、谭浩明等,皆分头部署:莫荣新的第三师扩编为第五军,林虎的第四师(亦称林军)扩编为第六军,谭浩明新编一军为第三军,准备东攻广东龙济光、北攻湖南长沙等处。这时,湖北、四川等省也积极表示参与出兵讨袁。

    关于东讨广东龙济光,广西军有莫荣新、林虎等部,广东军有魏邦平、李耀汉(均在西江和广州西部各地)、莫擎宇(在潮梅一带)、陈德春(似在四邑一带)等,但实力以桂军较强。然因岑春煊对于龙济光存有幻想,故对于进攻广州未有坚决迅速的策略,遂给了龙济光蓄锐防拒的机会。虽然六月间袁世凯死后,龙济光终不能不撤离广州,但仍保存力量,退踞琼崖,后又演成附段(祺瑞)毁法、喋血广东南路的一幕。

    军务院组织之初,岑春煊电广东督军龙济光请其加入。龙原已受袁世凯封侯赐爵,死心拥袁,但为应付岑春煊等,乃复电赞助。因此军务院的抚军中,龙济光亦备员之一。然龙济光之伪表讨袁,岑春煊等非不知之,但由于组成军务院之各抚军来自各方,岑认为既然派系复杂,龙济光亦无妨厕身其间。其时各派人员,如岑春煊、李根源是政学系人物,梁启超、汤觉顿、周善培、温宗尧是保皇党系旧人;刘存厚、刘显世、李鼎新皆自拥实力,认为袁贼应讨,然亦善观风头一类人物;陆荣廷、汤芗铭、章士钊、唐绍仪、唐继尧、吕公望等,或在地方上握有实力,或在社会上享有名声,对于袁贼是认为非兵伐笔诛不可;蔡锷、李烈钧、王宠惠等则属于反袁最力的一派。各人反袁目的虽同,但对袁倒后政体如何,还是各怀异见。最显著的如汤觉顿、周善培等,是主张倒袁复清的,所谓虚君立宪派,这完全是受了康有为的影响。而岑春煊、梁启超、李根源、章士钊、王宠惠、唐绍仪、吕公望、陆荣廷、李烈钧等,则坚持倒袁不能复清。龙济光之被邀列名抚军,系出自岑春煊主张。因岑与龙在清末同是清室官员,岑之邀龙,明知不易为亦姑为之者,是存万一之幸望而已。但正因如此,军务院之讨袁事由于岑春煊对龙济光之存有幻想,几至人亡事败,影响讨袁全局。此可于下列几件事实证明之:

    一、是年四月间(可能欠确)都司令部还未成立,龙济光电岑春煊,请派代表到广州研商讨袁办法,岑托李根源到广州面龙,龙约李根源会见之前,先行暗示其部属胡令宣,在会谈时借故冲突,使会谈无结果而散,并预伏便衣,欲伺李出即尾随狙击之。幸李机警,会谈未完托词离席,暗从后门出,未被暗算。

    二、张鸣岐曾衔岑春煊命到广州面龙济光,欲说服龙合力讨袁。但龙不仅不纳张言,竟暗使部属赵越持枪威胁张鸣岐离开广州。

    三、同年(月份忆不起)岑春煊接龙济光电云:最好派李耀汉到广州商谈讨袁事。岑复电应龙之请,派李耀汉乘一小舰驶进广州,抵三山江面时,预伏北岸之济军(龙部军队)竟向李乘的小舰枪击,李舰被逼退回西江。李返抵肇庆后,岑春煊电龙质问,龙复电反说李耀汉率军攻省。还恬不知耻地通知英国驻沙面领事捏谓岑在西江调军攻进省河,而英领事竟根据龙说,电岑询问。岑春煊等接英领事电后,愤甚,复电申明,并斥龙之无耻。

    四、梁启超六月间因母病滞留上海,初曾有一电致龙济光转岑春煊,电文中有“因母病重,拟辞去都司令部都参谋等职。”龙接电即以此大事宣传,说梁不赞助岑春煊的讨袁,都司令部内部渐形瓦解。梁在沪闻之,即径电岑春煊,并分电滇、桂、黔、浙等省及各军、师、旅长,说明并非坚辞都司令部各职。梁电文中有“将欲避贤,又有所不敢,谨随岑公之后,庶尽一得之愚”等句。而都司令部的布告文电,亦必连署都参谋梁启超。因此,龙之企图分化都司令部内部组织,削弱讨袁力量,终亦不能达到目的。

    岑春煊鉴于龙济光的死心附袁,对龙尚可附己的初心,已经消失。为打开局面,乃派杨永泰、欧阳振声、殷汝骊先到上海晤梁启超、钮永建、王宠惠、唐绍仪,随到浙江晤吕公望,往湖南晤汤芗铭,商讨出兵大计。在广东方面则极力笼络广州龙军的部属周天禄、魏邦平等四出运动,饵以金钱,说以利害。龙部驻在佛山的段尔源首先反龙,在佛山用护国第一军军长段尔源军部参谋长伍渊名义,通电脱离龙济光,归附都司令部,欢迎桂军,肇军等东下。段、伍的通电有“龙济光早去一日,即粤早安一日”之句。其时段部兵力约达两千,驻地是佛山和广三铁路线一带。段既通电归附岑春煊脱离龙济光(后龙退琼崖,段仍随龙赴琼),并且欢迎桂军东下,龙济光自然受到极大震惊,都司令部方面的讨袁声势亦渐增大。

    岑春煊又接纳魏邦平、申保藩、刘志陆等建议,派出魏邦平的第二旅部参谋马毓藩,其弟魏觌明赴香山(今中山)、顺德两县,招抚民军和当地绿林,扩编两营。顺德黄英华,清末原属绿林,反正后,曾投顺福军,其时由周天禄保荐,任都司令部统辖的江防司令部安新舰舰长(江防司令是桂军第三师师长莫荣新兼,副司令是周天禄)。尚有旧日不少弟兄伏处香、顺一带,亦应抚投于魏部。马、魏两人在香、顺费时月余,除招抚绿林四百多人之外,又收集不少旧日新军和徒手新兵,于是增编了步兵两营,力量增加了五分之二(魏邦平部原仅三营)。

    桂军师长莫荣新,因兼江防司令的关系,通过安新舰长黄英华关系,由该师团长刘志陆派其同乡钟梦翼到顺德,招编当地绿林加入讨袁,但因顺德、南海等处绿林皆早已被李福林及魏邦平招编为福军、魏军,都司令方面正谋联络其时驻在广州的李福林反袁,因此刘志陆便放弃了在顺德招编绿林的一着;钟梦翼到顺德,只是做到明白了当地绿林的情况而已。

    魏邦平曾派其参谋长杨某(名字忘记)微服入广州联络李福林,但李福林以实力不多受到济军控制,没有鲜明表示,只允相机动作。

    不久,桂军第十二团(莫荣新师所辖)刘志陆部,有一营驻在广州之西的黄竹岐,一天晚上突被济军古日光部一连袭击。因在黑夜,古部侦察不清,刘部驻地分散,袭击之点正是刘部战斗力最强的一连,该连奋力还击,其分散驻扎的刘部两连,又在距离不远处环向右部绕攻,且大声呼令投降,刘部大多数是操客家音的,古部亦有不少客籍士兵,两方相持只约一小时,死伤已五六人,进退困难,竟高声喊请停火,归附刘部。此一役,刘部仅伤士兵数人,而获得古部一连的归顺,此虽小小接触,而士气的向背,已可知龙济光之难以久踞粤垣了。

    其时广州方面,粤议会议长谢已源、副议长孟飞、议员容百挺、宋以枚、李绮庵、伍于簪、简经伦(简琴石)、谭仲达等三十多人,有的早已到肇,有的离穗赴港或赴桂、梧,乃发出通电讨龙,促龙离粤以谢粤人。龙济光遭此打击,亦颇彷徨。此一着,原为梁启超之主张,但亦动用巨额资财(实数未详),始能达到目的。刘志陆尝以此事与部属言:“枪炮攻身,毛锥攻心,武人不懂政治攻守势者必败。”

    岑春煊等以粤省议会既有声讨龙济光之举,而从日本筹运之枪炮弹药亦已到手,经过与陆荣廷商决之后,于是有筹划北取长沙、东攻羊石之举。其东进的部队,向前伸展,已攻至广州西北部三水、赤白坭一带,又令第二军(原有的)军长李烈钧由肇庆斜出,进攻四会、英德、清远,巩固肇庆外围,复委李耀汉为第四军军长,全力镇守肇庆、西江一带。

    此外还有潮梅莫擎宇、陈德春,四色南路一带的黄任寰、黄明堂,顺德、香山、广州附近的陈章甫、魏邦平,新收编的马毓藩、魏觌明等部,南路还有钦州的冯相荣、高州的车驾龙等,更有魏邦平、周天禄率领的海军各舰等,四面八方,都树起驱龙的旗帜。龙济光此时十分震动。与此同时,广东粤商总会、广州商会、广州各大善堂联合派出代表李芝畦、区彬怡(字或有误)、陈香邻等数人,专程由广州到肇庆,面请岑春煊暂勿进攻广州,以待龙济光自动下台。当各代表面岑时,岑对各代表答话大意说:龙济光原为军务院的抚军,初时同为反袁世凯者,但嗣竟为袁收买,又与张勋密有往还,龙不去两粤固不安,中国之祸患亦必日益厉烈,故必须去龙讨袁。龙一日不离广州,则军事一日不能止息,盼各代表回到广州,将此意直语于龙。岑答话时,由杨永泰记录,都司令部的编纂委员游仲诵亦参加。

    广州代表李芝畦等,在肇庆逗留了两天便返回广州。各代表离肇后数天,岑春煊召集了一个团长、统领以上的军事会谈(当时不称会议只称会谈的原因,大概是这一会谈仅系听取团长、统领们报告本身的实有人数械弹等,没有讨论的议题)。这次会谈,只系驻在肇庆附近或刚从外地回到肇庆的才参加,其余的没有参加。但广州龙济光方面,则突形紧张,说是岑春煊召集团长以上军事会议,决定全面进攻广州。而讨龙军方面,实际除由上述各路陆军分路声称进攻或已实行进军者外,佛山方面段尔源的护国第一军,只有莫荣新部队指向广州,海军各舰循西江东下,环攻广州近外围的三山、石壁、石围塘一带,但龙济光已穷于应付。是时北方政府正派朱庆澜来粤调解,龙乃乘机以调赴琼崖要挟,卒索巨量军饷后,率部往琼崖。至此,军务院遂告撤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