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自世界上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就一直把颠覆社会主义政权、消灭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最初的手法是武装干涉和武力入侵。随着社会主义政权日益巩固、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在武力行动屡遭挫败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们被迫转而采用具有隐蔽性与欺骗性的和平演变手段,“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社会主义制度在地球上消失”。应该说,西方的这一和平演变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国家成功得手。
苏东剧变之后,美国一方面利用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旗号,在全世界到处推广美国的价值观,把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组织起来,通过街头政治的办法,推翻不符合美国意愿和利益的政府。格鲁吉亚的“玫瑰色革命”、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吉尔吉斯的“黄色革命”,无一不是在“民主”的旗号下,由美国背后操纵,由反对派出面,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的。这些颜色革命实际上是美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棋盘上布下的一粒粒棋子,它们都服务于美国的利益。
另一方面,美国及西方主要国家希望扩大苏东剧变的成果,使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步前苏东国家的后尘,于是就把和平演变的重点转向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政治、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正是凭借着这种优势,加紧向我国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企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权。我国处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进行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
毛泽东曾经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制造舆论,做意识形态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毫无疑问,西方反华势力推行针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也需要先制造舆论,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不仅宣扬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诋毁和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且大肆丑化和抹黑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大搞“攻心战”“心理战”,企图瓦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达到向中国渗透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目的,如果是赤裸裸地推销或运用武力强加,一般不会有好的效果和结果,会适得其反,激起中国民众的愤怒;而如果把西方的价值观包裹上一层堂而皇之的漂亮外衣,就能迷惑民众,事半功倍。“普世价值”就是这样一件漂亮外衣。
对此,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指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集团解体以后,美国统治集团打出“普世主义”或“普世价值”的旗帜,企图一鼓作气吞食在他们眼中已经一败涂地的社会主义。从美国著名学者、美国政府的战略性文件对“普世价值”的诠释,都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出美国在全世界推行“普世价值”的部署及其实质。在21世纪,中国将要长期面对的“西化”图谋,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就是这个“普世价值”[43]。
早在20世纪末,美国政治与外交智库的代表人物塞缪尔·亨廷顿就主张用西方的“普世文明”“普世主义”对付非西方的文明和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他认为,虽然苏联东欧“共产主义的崩溃”意味着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取得“全球性胜利”,但当今世界仍然存在西方文明与反西方文明、西方意识形态与反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亨廷顿指出:“20世纪末,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为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作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44]
在21世纪初,美国开始把“普世价值”作为它推行霸权主义思想、政治、战略的新攻势、新概念,把推行“普世价值”提到新的战略高度。2010年5月27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指出,美国的持久利益有四项:一是美国、美国公民以及美国的盟友和伙伴的安全;二是保持美国经济的强大创新和增长;三是在国内和全世界尊重“普世价值”;四是在美国的领导下,通过紧密合作建立促进和平、安全和机遇的国际秩序。这份报告明确指出:美国坚信“普世价值”,致力于在世界范围推广“普世价值”;对“普世价值”的坚定支持,这是美国区别于敌人、敌对政府和潜在对手的原因。报告还详尽阐述了推进“普世价值”要采取的六个方面的战略措施,比如认可非民主国家的一切和平民主运动的合法性,为“普世价值”推广者建立一个更广泛的联盟等。
2010年12月15日,美国发布的《四年外交与发展评估报告》指出:在新世界格局中我们必须推动美国的安全与繁荣,尊重“普世价值”观以及国际秩序;我们从这一点着手,确定重塑世界格局的趋势。
境内外的反华势力和个别自由派知识分子闻风而动,积极配合美国的对外“普世价值”战略。他们以“普世价值”为理论武器,攻击和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抹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企图将我国的改革误入歧途。2008年一些海外民运分子和国内的自由化分子就曾炮制了一套详细的宪政改革方案。这套方案以“普世价值”为理论基础,断言人类的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类共同的“普世价值”的现代化,主张中国在21世纪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认同这些“普世价值”,融入到人类的主流文明中去,建立西方式的民主政体。
有人明确主张改革开放的本质就是学习和借鉴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类共同的文明。目前中国的问题不是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的错误,而在于与经济体制相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到位、不彻底、不全面,法治、民主、自由、人权、平等、公平、正义这些“普世价值”还未真正落实。为什么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找到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没有找准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只有全社会从上到下普遍地树立“普世价值”的观念,改革开放才能有明确的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正确、方向道路正确。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展的,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绝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45]。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最基本的是这样两条。一是在指导思想上,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我们在改革进程中始终是既不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是在政治方向上,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容,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这两条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保证。我们今后深化改革,仍然需要坚持这两条,不能有丝毫动摇。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取得成功,不仅同所谓的“普世价值”毫无关系,恰恰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些人使劲鼓吹的“普世价值”不过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种形式而已)进行坚决斗争的结果。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充满了斗争,而且有时还十分激烈。这种斗争今后仍然存在,正因为这样,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今后继续深化改革时,提出要坚决排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
改革开放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还是坚持一些人主张的“普世价值”,这是两种对立的改革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推行“普世价值”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苏联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充分展示了这一点。对比我国和原苏联改革的实践,我们应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绝不能按照所谓的“普世价值”去进行改革。拐到西方鼓噪的所谓“普世价值”道路上去的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