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同走过-育人篇(8)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们共同走过

    冯立伟

    转眼间我在沈阳化工大学已工作了四个年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见证了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我与学校共同成长。

    2007年,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我,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走进了沈阳化工学院。初到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学校优美的环境。4月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学校的花草树木茂盛而浓密,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掩映在树丛中的运动场,碧绿而清澈的人工湖,尤其是树边草丛中出没的松鼠,给人感觉一片清幽,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是非常邂意的。刚刚来到学校,学校就为我分配了宿舍,从此我正式踏入了职业生涯,成为了一名教师。

    来到学校的第一项任务是给田老师助教,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授课的认真,对学生严格的要求和和蔼可亲。从他身上更是看到了一名沈阳化工大学教师的努力拼搏的精神。记得第一次上课是给数理系信息与计算科学0701班上解析几何。虽然本科实习时已经有过授课经历,但站到讲台上仍然不免紧张。通过课下和学生的交流,我们逐渐熟悉起来,上课的紧张才逐渐消失。通过上课我第一次体会了学好课程和讲好课程的巨大区别。虽然解析几何课程本科时就学过,自认为学得还不错,但要想讲好这门课还是远远不够的。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去查阅相关的各种资料,为此我到学校图书馆借了各个不同版本的解析几何课本,在备课时同时参考不同书籍,以期使自己知识足够丰富,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在这四年里,我还讲授过高等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导论等,随着讲授科目的增多,我的知识结构也在逐步完善,授课经验在不断增长,自己的学生也在增多。

    至今学校走过了六十载,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学校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想到在其中我也尽过一点绵薄之力不胜荣幸。学校每年都在各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我系每年学生考研都取得不错的好成绩,还有每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我校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也不乏我指导的学生,我为学校取得的荣誉而自豪。

    在我所经历的这几年中,学校最主要的变化就是学校的更名。2010年我校更名为沈阳化工大学,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是一件令我们全校师生都欢欣鼓舞的事情,同时也标志着我们学校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除了为学校自豪以外,学校的更名给我的体会就是自己应更加努力地工作。伴随着学校的更名,学校的办学也趁势做了调整,新增了很多新的专业和学科。老师们也都鼓足了干劲,誓为把我们化工大学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

    在我工作的几年间,我亲眼目睹了沈阳化工大学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学校拥有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多层次教育。历史的一幕幕被一页页翻过,而这翻页的人就是我们这些与化工大学结缘、并创造了化工大学历史的老师们。我想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化工大学的这部书卷一定会被我们及后来人不断补充完善、不断丰富。

    随着学校的发展,我也逐渐成长起来,我的知识结构也在逐步完善,授课经验在不断增长,由一个没有经验的刚毕业的研究生成长为一名老师,当然我仍需不断努力,为学校作出更大贡献。望着一届一届的毕业生走出校门,奔向祖国的各个岗位,我为学校而骄傲。我深刻地体会到学校与我休戚与共,我与学校共成长。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沈阳化工大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作者系数理系教师)

    十年,与化大共成长

    张洋

    1952年7月15日,是历史长河里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化大人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沈阳化工大学成立了,建校时校名为“沈阳化学工业技术学校”。

    光阴荏苒,2012年,我们化大人将迎来建校六十年的日子。沧海桑田,弹指一挥间。回眸春秋岁月,我们感慨万千。今天的化大已经同六十年前成立之时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化工为特色,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化大六十年的光阴,虽然我只有十年的时间与之相伴度过,但年轻的我在这块热土上得到成长、进步和发展。闭上眼睛,几年前初来的景象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那是2002年的7月,我光荣地成了一名化大人。还记得那个夏天,刚踏入沈阳化工大学的校园,充分体现生态化和个性化的现代化校区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花坛里各色的花朵竞相绽放,广场上的喷泉给人夏日的清凉,整个校园如同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我永远都忘不了自己刚上班时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一门心思想做好工作。还清楚地记得那年的9月,第一次课,说实话,当我看着台下坐着的满屋子学生,我心里其实也有点没底,毕竟这我以前没经历过,生怕把课给上砸了,尽管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后来我悟出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在于信息的传递: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严肃还是活泼,内向还是外向,经验丰富还是初出茅庐;教的是一门什么样的课——枯燥还是有趣,重理论还是重实践,将来用得上还是用不上;以及与这个老师今后会有怎样的相处经历——有趣还是无趣。教育是一项在学生心灵上添砖加瓦,最终建成高楼大厦的系统工程,学生的兴趣是直达学生心灵的大桥,尤其对于大学生。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老师能够把学生的兴趣自然地转移到所教授的课程上,让原本枯燥乏味的课程变得波澜壮阔,生机盎然。我努力在学生中塑造出一个可以提供咨询和帮助的专业人士形象。这使得我和学生有了许多沟通的话题,使我有机会进入学生的心灵,行使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

    记得刚当教师时,我常常会被学生一些行为弄得很生气甚至气哭过。后来我慢慢悟出大学生不能用一般的教学管理方式去对待,应该直接告诉学生,你的努力,你的用心,你的情绪,你的不愉快感受。不要带埋怨和责怪的语气,要像和自己最好朋友倾诉那样说这些事情。让学生了解你,让学生了解怎样的行为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让他们自己去做出行为判断。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我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

    十年与化大的六十年比,只是其中一小段。但对一个年轻的化大人,十年可以让你从曾经的迷茫彷徨变得稳健成熟。回顾往昔,我满怀感恩,我庆幸自己与化大有缘,是化大培育和滋养了我、锻炼了我,我深深地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几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这些帮助使我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与化大相伴十年,虽然我没有见证化大这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但是就在这十年我与她共同分享过成功的喜悦、品尝过挫折的痛苦。无论是在顺利的时候,还是在困难的处境中,我都能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迎接挑战,无怨无悔。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天道酬勤,有付出总有回报。只要我们化大人在工作中勇于付出,甘于奉献,化大的教育事业终将会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金秋。

    (作者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