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次北固山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这首诗写得很精致。前几句写景,作者客走在异乡山水之间,青山绿水,江平岸阔,船停靠在北固山下,吟出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是这首诗最精彩也是最有思想的句子。据说当时的宰相亲自书写了此句,挂在自家大门上。最后一句本来是这首诗的落脚点,因为前一句的光芒,显得平淡很多,聊表思乡之情吧。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说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正是残夜消退之时,春天到来的时候,恰恰是隆冬还未结束之时,联想太极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阳转换,物极必反,体现出中国的阴阳文化。阴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定律异曲同工,对立统一、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

    按说,如果人有了这样的人生观,做起事来虽然要黑白分明,但也需有个度,不能把事做过了。一条道走到黑固然是有操守,但真要走到头的时候,往往事与愿违。

    岳飞之死表面上看是遭到奸佞陷害,其实真正导致岳飞被杀的深层次原因是有两件事他做过头了:一是岳飞要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试想真要徽钦二帝回来了,当政的宋高宗怎么办;二是岳飞要求宋高宗立太子,武将干预政治,宋朝时的大忌。对于岳飞来说,忠诚、好心,很想做好事,但没有考虑当政皇帝宋高宗的感受,这事就做过头了,过犹不及,这是一条路走到黑的结果。

    岳飞之过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宋代理学是罪魁祸首,它让人“愚忠”,实际上已经背离、曲解了原本的儒家文化。

    同样让人遗憾的还有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的文天祥,死得大义凛然,支持其慷慨就义的也是理学。“好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这是南宋时期《名贤集》里的观念,这种观念在宋朝之前不是绝对的,良臣择主而事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就是不走极端。可到宋朝就不行了,你就是死也不能再找第二家,这就是“愚忠”。文天祥曾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他道出了这样一个事实,因时空不同,人的理念不同,做事的选择就不同了。

    再说说管仲,他正好是对“愚忠”的一种反证。

    管仲原本辅佐齐桓公的哥哥公子纠,是齐桓公的对立面,他曾经一箭射中齐桓公,使齐桓公险些丧命。后来,管子被俘后,没有自杀效忠,而是抱着“定国家,霸诸侯”的理想,辅佐了齐桓公,并成为一代名相。他辅佐齐桓公三四十年,如果那时管子像文天祥一样,那就不会有齐桓公的称霸,也不会流传下来《管子》一书,那将是中华文化多大的损失!

    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上,至宋朝形成理学,有些原来的观念被曲解了。明朝科举用南宋朱熹对古文的解释作为唯一判别标准,又对扭曲进行了推波助澜,以致形成近代的“封建思想”,其毒害是深重的,早已偏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道理,这是我们当今传承中国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