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初春小雨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虽然四季均有美景,但生机勃发总还是以春天为最,而在春天里尤以初春的新意为佳,毕竟是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始,才有了后来的希望。

    韩愈的这首小诗,清新自然,朴实有华,道出几乎所有人初春时节之所见,写出了作者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感受。小雨如酥确实是春雨的特点,刚刚泛绿的嫩草就是一晃眼的时间,待到春色泛滥,满城烟柳之时,还有谁稀罕初春枝头的那一点绿意呢。

    读韩愈这首诗,也让我们看到了韩愈的另一面。韩愈的诗在历史上被评价为“以文为诗”“说理诗派”。这首诗当属例外,看不出说理的东西。

    大家熟知“唐宋八大家”,这几个人文章写得不错,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现象的体现。韩愈和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中仅有的两位唐朝文人,他们主要的贡献是推行了“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是学习秦汉文章,言之有物,不要堆砌华丽的辞藻,同时也打破四六句的格式,在形式上让写文章更加轻松、自然,从而让所写文章更为实用。按照我粗浅的认识,非常像近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自秦汉到唐宋,从唐宋到“新文化运动”,由“新文化运动”到现在,文风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秦汉之后,骈体文盛行,大家觉得写言之有物的骈体文好难,附庸文雅、言辞堆砌又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于是有了韩愈、柳宗元的“古文运动”。“古文运动”之后到宋代,出现小小反复,骈体文有所抬头,欧阳修又继承韩柳,并且巩固了一下“古文运动”的成果,“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遂成为之后历代文人的范本。“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西学渐进,中华积贫积弱的非常时期,人们在文化层面上反思并采取的又一次文化的革命。与“唐宋八大家”相比,共同点是都要克服格式的束缚,提倡实用,接近平民。

    平民化不是不好,至少在文化的普及上功不可没。但是片面平民化也有问题,中国文化的普及不应该以丧失文化的层次和内涵为代价。我倒觉得,现在应该掀起一场“古文运动”,提倡国人好好学学经典之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