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是呈给“高侍郎”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用碧桃、红杏比喻科举中第的那些人,用露和云比喻帮助这些人考中的贵人们。有人说唐末科举中考中的多半是有人帮忙的。所以,这两句诗是反映高榜得中的美好,同时也有些酸溜溜。后面的两句用芙蓉比喻自己,与桃花、杏花相比,人家是花开在春天,芙蓉花开在秋季,春天里的东风是提携桃花、杏花的,咱怨不得人,到秋天里看看,那时才是我芙蓉花的季节,反映出作者非常自信。
高蟾,唐末诗人,屡试不第,写了这样一首诗给“高侍郎”,次年,经高侍郎推荐,高榜得中。
有没有贵人固然是一个人成功的条件,但也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个人的努力还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如果高蟾不是真的有些才能,写不出这样自信的作品,也不可能考的中进士。
多年前“打工皇后”吴士宏曾经写过一本书叫《逆风飞扬》,记录了自己成功的历程,我至今记忆犹新,并一直作为一个榜样津津乐道。吴士宏是护士出身,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一个英语专业的大专文凭,与博士、硕士、海归比起来,这个文凭真的微不足道。可是,吴士宏有勇气和自信用“处方单”写了一封自荐信给IBM公司,这一点非常像高蟾写这首诗的做法。果真传来喜讯,IBM管人事的头儿没有见过用“处方单”写简历的人,出于好奇,给了吴士宏一个面试的机会,于是,她得到一个蓝领职位,就是打扫卫生的工作。后来,吴士宏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自学了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通过了IBM公司内部的资格考试,成为一名销售人员,并在从业的第一年拿到销售冠军。由此看出吴士宏超乎常人的学习和交际能力。之后顺风顺水成为微软中国区的总经理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近听国学堂关于书法的一个讲座,讲课的老师叫林曦,一个不足30岁的“小姑娘”。她能够气定神闲娓娓道来,把书法的技术和文化讲得那么精妙,不仅是因为她深谙儒释道、中医、茶道、摄影、中国书画,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样的年龄悟道、得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能够做到这样,一方面来自于天分,另一方面来自于勤奋,能够临帖到与字帖重合了对着阳光找不出差别的境界,不出成绩看来是不大可能。
当我们有耐心做好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养成良好的习惯,把该做的事做好,就会得到应有的成功。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放慢速度,仔细地做好一件事,看似是合不上时代的节拍,但在一段时间里回首顾盼的时候,或许有感悟,慢原来也是快。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