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大家都知道数九是从冬至那天开始算起,以九为单位,到九九天气就暖和了。可是说起数伏来,恐怕很多人就不清楚怎么算,从什么时间开始,总共有多少天。应该是从夏至开始算吧,十天为单位,三十天结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从商朝开始,我们就是用“干支纪日法”,用天干和地支组合,六十天一个轮回。数伏是夏至开始,第三个“庚”日开始计算,十天一伏。而三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计算,也是十天,所谓秋后有一伏。中间的是中伏,或有十天和二十天。也就是说,数伏的日子不确定,而且伏天有三十天的,也有四十天的。现在不用这种历法了。
中医的五行理论,春夏秋冬中加入一个“长夏”,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长夏在阴历六月,也就是立秋前的一个月。夏对应火、心,是保养心的季节,而进入长夏,则对应土、脾,是保养脾的季节。这个时候的特征是湿热,多食冷饮得一时之快,往往就伤到脾。
长夏之后,进入秋天,以立秋为始。立秋时节凉意渐起,如诗中描绘,睡时还听见风吹树叶的声音,睡醒后就听不到了,台阶上已经落满梧桐叶,被清凉的月光照射着,天就凉了。
秋天来了,总是会带着两种情愫,一种是收获,一种是凄凉。有所收获是因为春种夏长,而没有春种夏长的只能是凄凉。如果这是因果,可能就是一种必然,然而,人们总是忽略曾经的付出,奢望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所以话凄凉的就不在少数。
对于人生也是有秋天的,朱熹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一辈子做点儿事不容易,青春易逝,学业难成,必须珍惜时间。
五行中春对应木、东,秋对应金、西,夏对应火、南,冬对应水、北。春秋对应的木和金是有形的,所以买东西不叫买南北,南北对应的水、火不是实物,所以不能叫“东西”。春秋在四季中不冷不热,不极端,所以孔子写历史叫《春秋》,以示公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