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是《观书有感二首》之二。以泛舟做比喻,还是有很多哲理在里面。
诗的大意:昨天晚上下了春雨,江水涨了不少。那只曾经搁浅的大船像一根羽毛那样轻,晃晃悠悠地被冲进江中。想想昨天还费了好大的力气,往江里推它也推不动,今天没有推,它却航行在江中。恍然间有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从读书的角度说,如果要学有所成,你得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看似很厚的一本书,每天看几页,总有看完的时候。看似看不懂的书,多看几遍,多加揣摩,也就逐步看懂了。随着岁月流逝,你静心这样做过以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肚里没有货,就像行船没有水,水积攒多了,船自然是可以航行的。
庄子《逍遥游》一开始说大鹏起飞的时候也举过类似的例子。他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大意是水少的话,船是开不走的,你在地上那坑儿里倒杯水,只能拿根草当船玩儿,把杯子放进去,恐怕就不灵了。
易经有三易:变易、简易、不易。时间和空间不同,做事的结果就不同,时间和空间是变化的,所以做事的方法也应该变化,这是变易,什么东西都是变化的;看似不易的东西多是因为不会,会者不难,不学是肯定弄不清楚的,这是不易;真正学会了,一切就是那样简单,这是简易。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水和船的关系变了,自然力量的关系也变了,人要学会识时务,找到最好的方法和等待最佳的时机。
朱熹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集大成者,自然了解这一切道理,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是传播自己的思想。用诗作为载体,显得更加文雅,更有生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