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东湖新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读陆游的这首诗,还得从《列子》说起。

    《列子·仲尼》中有这样一段,列子喜欢旅游,壶丘子问他,你这样喜欢游览,和别人有没有什么不同。列子很骄傲地说,当然是有不同,别人是看景,我不仅看景,还要体会景物变换带给我的感受。壶丘子对列子说,其实你和别人都一样,都是追求外在的东西,你向内有什么追求和修养吗?列子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不再外出,而是加强内在的修炼。

    “务外游,不如务内观”是这段故事中的原话,这其中还包含了陆游的名字。陆游,字务观,内外兼修,这名字起得挺有学问。这个解释并不是我猜的,是清代康熙年间一个叫查慎行的大诗人研究后提出的。查慎行的诗作深受陆游和苏东坡的影响,想必应该对陆游的研究比较深厚。查慎行的诗写的有多好,可以看看金庸先生《鹿鼎记》的目录,那都是查慎行的诗作。

    陆游是流传下来诗作最多的人,有九千多首。这首诗大意是弄些篱笆把新长出来的竹子护一护,慢慢地,竹子长得碧绿碧绿的挺好看。夏去秋来的时候,太阳虽然还很大,但是因为有了这片竹林也就不觉炎热。我喜欢带着枕头席子来这里休息,听竹笋破土而出的声音,看竹影婆娑的姿态。

    读到此,我想陆游大概是想通过“新竹”来表达谦虚有节的高尚品格。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很明显带有中国文化含蓄的基因。在过去那样的文化土壤里,含蓄的妙不可言确实不用解释,而今天缺少了过去那种文化土壤,很多人就已经没有耐心和积淀,把含蓄就束之高阁了。

    直接和痛快是不是等于简单?速食主义是不是科学?科学的终极是不是全面?这些问题似乎都是在中西文化交锋之后出现的问题。因为有了比较,才会有了选择,看似科学严谨的背后是不是蕴藏着某种悲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