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九日蓝田会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重阳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这一天很特殊,九九相逢,一年中只有这么一天。古代对数字的认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阳中之最,九九放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意思,所以有祭祖的习俗。同时历经千年的演变,重阳节这一天也逐渐融入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也留下来很多在重阳节寄托各种思绪的优秀诗作。

    这首诗写在758年的重阳节,正是杜甫被贬到陕西的时候,心情自然是不怎么好,过节和朋友们小聚,写了这样一首悲情的诗。

    诗的第一句是说人老了,见到秋天就不胜感慨,强作欢颜,自我释怀。按照这诗写作的时间推算,那时杜甫45岁,和现在的我同龄。是过去人老得快,还是现在人寿命长,他在老去悲秋的时候,我怎么才觉春暖花开!我在杨花轻舞的时候,老杜已经沧桑成这样,哎,就当这是杜甫七老八十才发出这样的感慨吧。

    接着,杜甫写了小聚场面。过节大家都高兴,喝点儿酒就出洋相了。一把没抓住,帽子被风吹掉了,赶紧请旁边的人捡回来给戴上。这里杜甫其实是引用了“孟嘉落帽”这个典故,说的是东晋时一个叫孟嘉的,在帽子被风刮掉后,从容不迫的样子。后来形容才子潇洒、敏捷,是好词儿,很多诗人都用过。但杜甫这里算是正话反说吧,自己没有那样潇洒,慌不得地赶紧戴好,有笑中含泪的感觉。

    再下来,杜甫说山水。这个弯儿拐的有点儿急,一下子把镜头从眼前拉出去好远,眼界豁然开朗。不仅如此,杜甫眼中的山水俨然是有气魄的,一改前面喝酒时的小肚鸡肠,本性露出来了。这本性是什么,志存高远!正因为志存高远,才形成高低偌大的落差,千涧落、两峰寒,这时的杜甫很失落。

    于是引出最后两句非常悲凉的感慨,醉眼朦胧地盯着手中茱萸,发出感叹,明年这个时候,还能不能聚齐这帮人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杜甫这首诗,历代广受好评,甚至被称作七言的代表作。大概是这诗写得太惨烈,揪了所有品诗人的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