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因兵乱守蓬茅,麻苎裙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唐末诗人。他生活的时代,正好是“黄巢起义”时期,也是唐朝趋于结束的那个时代。从历史上看,每个朝代结束的时候,都有其结束的理由和征兆。所谓“苛政猛于虎”不时地贯穿于每个朝代的尾声,越是不行了,越是疯狂。
这首诗还有一个名字叫“山中寡妇”,杜荀鹤是这样描写的:她的丈夫因为战乱而死,她独自住在一间茅草屋里,衣衫褴褛,鬓发枯槁,生活已经不堪。地都荒了没法儿种,还要交税,可是拿什么交呀!吃的野菜都是带根的,烧的柴火都是带叶的,什么都没有了就只能往深山里逃,但是逃也逃避不了征税和徭役。
这样的描写勾勒出当时社会的悲苦生活。唐末国力本来就已经不行了,黄巢一起义,搅得天翻地动的,朝廷还需要人力物力去镇压,可钱从哪里来呀,横征暴敛吧!
面对压迫或许只有两种办法解决,一种是逃避,一种是抗争。当逃避都行不通了,剩下的就只有抗争!所以唐朝完了,那么辉煌的一个朝代,就在这样的苛政中死去了,回头看看贞观和开元,兴亡的征兆是不一样,看气色就看得出来。
有一说杜荀鹤写“时世行”是献给朱温的,是因为朱温的照顾才得以为官。朱温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他参加过黄巢起义,又投降唐政府,反过来镇压起义,后来又推翻了唐朝,建立大梁,揭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在历史上评论朱温最为突出的标签是他的嗜杀和荒淫。其实,朱温也不是一无是处,在建立大梁后,他就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了鼓励农耕、轻徭薄赋的政策,客观上稳定了统治的基础,从这一点上看,这首诗就很好地佐证了朱温为什么欣赏杜荀鹤。
近代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对朱温有这样一段评价,我很认同。看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身在“旋涡”中的人,一定要看时代背景,看这个人的生存环境,而且要习惯还原到当时的“现场”分析故事发生的原因,这样就不会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而且片面地看待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