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诗阡陌-归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陈抟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抟,生在唐末,活在五代,死于宋代,是唐末至宋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有多么重要呢?在我看来他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如果没有陈抟这个人和他做的那些事,恐怕中国文化的发展会有某种的变迁,我想这不是危言耸听,了解一下陈抟就知道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一说是陈抟首创,阴阳鱼,一白一黑,相互转化,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中国上古文化的核心智慧。河图洛书也是上古时期的神秘物件,陈抟对其的研究不仅使河图洛书得以传承,同时对易学、数学都有深远的影响。他读《易经》,儒释道三家互参,极大地拓展了《易经》的使用范围,从此《易经》不仅仅是占卜之术,也改变了自孔子作《易传》后,《易经》一直为儒家所独有的局面。自他之后,对《易经》的各种解释和应用层出不穷。他成功地实践了道家养生理论,注重内丹修炼,一个“睡”字就有多种学问,他被称为“睡仙”,活到118岁。宋朝著名的程朱理学往上推来自周敦颐,周敦颐继承的是陈抟的一部分学问。邵雍则继承了陈抟道家方面的学问,没有陈抟怕是也没有邵雍在道家的伟大成就。所以陈抟被称为“儒师道祖”,是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有意思的是,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学者,年轻的时候未能考取功名。这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另类的启示,比如说高考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道路。也许正是因为陈抟科举不中,才成全了他后来伟大的成就。

    再来看看陈抟这首诗吧。在红尘中也曾拼搏,总忘不了青山绿水的滋养,给我再大的官也不如我练练功,有再多的荣华富贵,还不是空手离开这个人世?这个时代乱糟糟的,朝代不断更替,那些嘈杂的靡靡之音着实令人讨厌,不如专心做学问,看看野花,听听鸟鸣,也是不错的人生。

    这首诗基本上反映的是陈抟的人生,他曾在武当和华山修炼过,周世宗柴荣请过他,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也找过他,虽然,成为皇帝的座上宾也没有改变陈抟的志向,但也许那个时候的陈抟已经认识到人生那么有限,归隐不失为一种恰当的生活方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