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鼎年游记-四.川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大开眼界的自贡恐龙博物馆

    自贡有三绝:灯会、恐龙与古盐井。但对寻常百姓来说,恐龙的诱惑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恐龙是一种早已灭绝的物种,一种陆地上最巨无霸的动物,让人觉得又可爱又可怕的史前动物。特别是随着美国大片《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恐龙》《恐龙帝国》等的放映,恐龙似乎借现代高科技复活了,走进了我们的头脑,走近了我们的生活,引发了新一轮恐龙热。

    印象中,除了文字、图画等平面资料,以及常州恐龙园等人造恐龙外,实实在在面对面恐龙,是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大厅里见识解了恐龙骨架。如果我记忆没错的话,好像是合川马门溪恐龙骨架,有10米以上高,20多米长,据说是我国最大的恐龙。这合川马门溪不就在四川吗?因此在学生时代我就有了恐龙的故乡在四川的强烈印象。

    八十年代初,四川自贡又发现了大批量恐龙化石,自贡恐龙之名慢慢响了起来,甚至盖过了合川,盖过了云南丰禄,使我与许许多多人一样对自贡有了一种神往,有了一种想象,有了一睹真容、触摸恐龙的欲望。

    当我终于有机会去自贡时,最想看的当然是恐龙,心随人愿,自贡的恐龙博物馆在大山铺,从成都到自贡要经过。先睹为快,我们径直驱车去了恐龙博物馆。

    记得有副对联为“云是龙世界,海为鹤家乡”,到了自贡的恐龙博物馆才真正认识到:这儿才是龙世界,恐龙的世界!

    开眼界啊。大的竟有20多米长,小的仅一米不到。有样子温顺的,乖如绵羊的;有相貌丑陋的,凶神恶煞的,有的有剑刺,有的有尾锤,有的颈高,有的尾长,有的头小、有的腿粗。奇形怪状,各式各样,真正是进了恐龙大观园,让人感叹造物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人惊叹自然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用得着一个成语:叹为观止。

    让我增知长识的是原来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都不算正宗的恐龙,关于恐龙国际上有专门定义:专指用后肢支撑身体直立行走的陆生爬行动物。换句话说,像翼龙、翼手龙,喙嘴龙等会在空中飞的,像鱼龙、蛇颈龙等能的水中游的,都只能算是恐龙的近亲。我估计具备这样专业知识的人一定不多,如果我不来这恐龙博物馆,我的恐龙知识看来也是初级阶段水平,由此可见,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同样不可偏废。

    我在想,如果电视台作一次街头随机采访,问恐龙是食草类动物还是食肉类动物,我猜想被问者必会愣一愣。其实,答食肉类食草类都没错。更有意思的食肉还是食草,与恐龙个体大小并无直接关系,像庞然大物高达20米的天府峨眉龙却是食草类的,它吃藻类与树的嫩枝;而个体小得多的和平永川龙倒是食肉类,而且还有恐龙吃恐龙的。别以为相貌丑陋的就一定是食肉类恐龙,还真不好说呢。人不可貌相,移之恐龙,同样适用,同样不可貌相。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用常规思维套之,有时会出洋相的。

    在自贡恐龙博物馆我有个意外收获:我发现同在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生存的还有鳄鱼、乌龟,还有蜜蜂,苍蝇、蚊子、蜻蜓、蝴蝶等昆虫,令人惊叹的是与恐龙长相有相似之处的鳄鱼,比恐龙小得多的乌龟在物竞天争中存活了下来,甚至历经亿万年竟没有多大变化,而曾主宰这个地球,不可一世的恐龙却灭绝了,销声匿迹了,这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吗?

    记得《红楼梦》中有句经典语言谓之“大有大的难处”,好像是凤辣子王熙凤说的。细想之,还颇有哲理呢。恐龙大矣,强矣,霸矣,可居然不如小小的蜜蜂、小小的蚊子能适者生存。反过来说:小有小的优势。我站在那些小小昆虫陈列标本前感触良深。做大做强固然需要,但有些事不妨先做精做优,双管齐下,并行不悖,方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有相通之处。

    在参观自贡博物馆时,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展出的恐龙蛋不是在大山铺当地发掘到的,而是借用河南发掘到的恐龙蛋。一问,原来自贡这一带,发现了一具又一具,甚至成片成片的恐龙化石,被誉之为“恐龙群窟”,但就是不见恐龙蛋。而河南南阳一带,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可就是没有发现恐龙化石,这确乎不可思议。难道恐龙下蛋都要跑到河南?这当然不现实,这无非说明,恐龙蛋与恐龙骨架的保存,形成化石,那要天时地利诸因素全都具备才能历亿万年而存在。自恐龙山铺有如此多的恐龙化石,相信与恐龙大灭绝不无关系,这个结果如能真正研究出来,发表出去,达成共识,那就是对自然科学,对人类一个大贡献,自然界的千古之谜也许就在大山铺的土地之中。

    我是个写小说的,想像与虚构是我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参观恐龙博物馆时,我忽发奇想,假如恐龙不灭绝,会像猿进化为人吗?要知道恐龙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爬行动物,而是直立行走的爬行动物。假如恐龙也懂得改革,懂得变异,懂得适者生存,会不会其中一支进化为智能动物,从而出现“龙人”呢?如果按照这思路写篇科幻小说,说不定畅销呢。

    我觉得自贡恐龙博物馆还应该收集与恐龙有关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甚至可以与文联、作协合作,举办以恐龙为主题的科幻征文,丰富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如果是全国性的征文,必会引起更多的青少年学生对恐龙的关注关心。

    自贡回太仓没几天,我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介绍云南禄丰恐龙的。我不知自贡的恐龙有否借助现代强势媒体介绍过,如果尚未,建议与央视10频道“探索与发现”拍几集《自贡恐龙探秘》,一则普及科学知识,二则扩大自贡知名度。因为自贡的恐龙值得宣传,有必要宣传,更值得参观,经得起参观,可说是老少皆宜,各有各的看点,保证参观者都有收获,都会由衷地说一句:没白来,有看头!

    观自贡灯会想到的

    在自贡市政协副主席王孝谦的陪同下,我观看了第十四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看后颇多感慨。

    我属于爬格子一族,喜欢行万里路,全国除了西藏尚未到过,其他省市几乎都跑遍了,海外也跑了十来个国家,跑的地方多了,见得多了,就有了比较,眼光就挑剔了,但以我挑剔的眼光,自贡的灯会还是有特色,有气派,上档次,上规模,有诸多亮点的,不失为自贡一绝,作为自贡市的一张城市名片、文化名片,灯会是给自贡加分、添彩的,自贡人是应该为此骄傲的。

    因了自贡的灯会,使我联想起了外地的这个节,那个节,联想起了各地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发现自贡的灯会,其规模,其投入,其可看性,其难以替代性,其社会性,其文化含量,其民俗含量都不亚于山东维坊的风筝节、上海南汇的桃花节、江苏秦潼会船节等,但我在灯会转了一圈,发现基本上以本地游客为主,或者说大部分是四川口音的游客,与外地大多数景区、景点,让上海人唱主角、让外地人唱主角的情况大相径庭,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以我的视角,自贡灯会至少有三点可以改进的。

    一是立体宣传,进行全方位旅游推介;

    二是品牌化、产业化、市场化、连锁化、衍生化;

    三是走出去,请进来,在弘扬灯文化,打造中国第一灯城上做文章。

    据我了解,全国城市中,上海人是最喜欢外出旅游的,不管哪个景区哪个景点,只要能吸引上海人,那就成功了一半。过去,我们信奉“好酒不怕巷子深”,现在要求“响鼓也需重棰敲”,广告效应嘛,有投入才有产出,广告也是如此。

    今年春节前的冰雪灾害,自贡因灯会受到某些质疑与批评,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倒是为自贡灯会做了一次免费的宣传,且这个宣传力度空前,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关键是主管部门如何把握契机,坏事变好事。

    从现代社会看,媒体是强势力量,如何抓住媒体,花最少的钱,产生最大的宣传效果,是需要研究、策划的。记得2005年时,恰逢郑和下西洋600周年,这是一件大事,北京、上海、南京、福建、云南,凡与郑和有这样那样关系的,都在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同样内容的活动,谁有特色,谁就抢抓了观众的眼球,就能脱颖而出,一花独秀。论实力一个县级市的江苏太仓是无法与北京、上海等直辖市比拼的,聪明的太仓人借刘家港是郑和下西洋始发港的优势,与香港凤凰卫视联手搞了一次“凤凰号”下西洋,因为有香港凤凰卫视的全程跟踪报道,滚动播出,结果太仓藉“凤凰号”重下西洋,知名度擦亮于全世界观众前。这种成功的例子是很值得借鉴的。

    自贡的灯会再好,如果不与国家级媒体联手,不借助海内外那些有影响的媒体宣传,想做大做强做优就会事倍功半。

    如果让我支招的话,我建议自贡有关方面与央视“探索与发现”栏目联系,至少可以合作拍摄一集《自贡一绝——灯会》,从灯文化入手,再引出如今的大型灯会,由历史而现在,由一灯如豆,而灯火璀璨,而争百花齐放,穿插制灯工艺,采访老艺人,让专家学者发表研究成果,收视率一定不会低,宣传效果一定不会差。

    假如趁热打铁,来个整体包装就更好了,干脆再拍摄《自贡恐龙探秘》《寻觅自贡古盐井》,自贡三绝一次性推出,即便花点钱也值得。

    自贡急需有前瞻眼光、有商业运作头脑的策划人才,这样的人才不是没有,而是需要发掘、发现,从而重用。如果本地人才不够,还可以猎头借脑袋。

    还可以委托文化策划,或媒体策划公司去做。我曾经接触过北京的媒体策划高手,他们可以把一个地方性的文化遗产,或文化项目,包装成全国影响,许多点子,确确实实让人大开眼界,不能不服。

    同样是2005年,地处大兴安岭腹地的阿尔山为了打造温泉旅游品牌,邀请了全国著名摄影家、作家诗人,与北京各大旅行社老总,以及几家高校搞策划的教授等四拨人前去观光采风,征求意见。我影响很深的是那次关于开发阿尔山的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提供了极佳的思路与策划方案。不要说对阿尔山,就是对我们一起受邀而去的其他人都觉得大受启发,大有教益。自贡无论在历史传承上,在经济实力上,在文化内涵上,在地理位置上,交通条件上,都远胜于偏僻的阿尔山,如果下决心去做,经济效果、社会效益是可想而知的。

    我的家乡太仓在上海边上,我们订的报纸是上海的,看的电视是上海,听的电台是上海的,我从上海的媒体注意到常有外地的市长、旅游局长带了人到上海召开景区景点的旅游推介会或招商会。我不知自贡有关方面到成都到北京推介了没有,但印象中上海没来过,为什么不积极开辟上海这巨大的客源市场呢?

    我作家协会主席是兼职的,其实我的本职工作是侨办,一度我们侨办下面有个中国旅行社,所以我对旅行社这一块不陌生。据我了解,一个地方旅游业要兴起,硬件固然重要,但与各大旅行社的关系也至关要紧。是不是可以用自贡市旅游局或自贡国际灯会组委会的名义邀请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有实力的旅行社老总到自贡看一看,我想这可能比什么推介更有直接作用。

    自贡的灯会虽不能说是“藏在深闺人不识”,但至少人们对自贡灯会的了解是片面的、局限的。以我为例,我早就知道自贡灯会很有名,但我以我在上海长风公园看到的自贡灯会,与太仓弇山园看到的自贡灯会为样本为参照系,以为就这水平,就这规模,因此,王孝谦副主席邀请我去看十四届自贡恐龙国际灯会时,我只是客随主便,抱着走过路过不错过而已的心态,并没抱多少期望值,但实地看了,我真正大吃一惊,那用仿真皮制作的恐龙,巨无霸似的先不说,那形态至逼真,确乎达到相当水准。那用瓷碗瓷碟组合搭建的九龙鼎,其体量、其造型,堪称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完全可以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什么叫“流光溢彩”,什么叫“火树银花”,什么叫“移步景换”,什么叫“争艳斗丽”,什么叫“美轮美奂”,什么叫“目不睱接”,什么叫“流连忘返”?这才是呀!

    自贡人也许年年看,看多了看惯了,多少有些审美疲劳了,但让外地游客来观看来欣赏,估计会有叹为观止的效果。

    这得让各大旅行社的老总实地看,看了才会有感性认识,才会认识灯会潜在的旅游价值,才会组织发团过来。旅行社老总认可了,那就赢了一半。

    上海各旅行社没有自贡这条旅游专线,靠散客、自发来客永远做不大。股市语录云:“大户,只有大户才是真正的英雄。小户、散户都是微不足道的。”移至旅游行业,何尝不是如此呢?!

    当然,开专线,还必须有专门的航班,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我考察过了,上海飞成都,飞重庆不是不可以,但从成都、重庆再乘中巴、大巴到自贡时间太长,游客太累。现在国际上流行“一小时经济”的概念,即从机场下来到目地不能超过一小时路程。按此观点,上海到宜昌,到泸州机场,再乘车到自贡就不超过一小时了,但泸州到上海目前无航班,是否可考虑与上海春秋旅行合作,开一个春秋航班呢?如果上海到宜昌,再到自贡就更近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派人去游说,去洽谈。

    除了邀请旅行社老总,还可邀请摄影家、作家、诗人与媒体记者,他们来了,必会写必会拍的,写了拍了必会发的,就算一人一篇散文,一篇报道,一首诗歌,发一张照片,宣传的效果与本地报刊发也大不一样,名家的文章、名家的照片,效果就更不一样了。景以名人传,名人与景存,互惠互利,谓之双赢。

    记得有次去外地参加一次文化活动,主办方明文规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一级的一律免单,省一级作家协会免一半,结果邀请到了不少大牌大腕作家、诗人与著名摄影家,效果不要太好呃。

    我这次实地观摩了自贡的灯会后,感到自贡灯会完全可以打造成一个国际品牌,可以推介到海外去,东南亚国家是会大感兴趣的,且东南亚国家属于热带,气温高,几乎一年四季都能展出。建议与当地国的景区合作,与当地国的侨领联系。

    像这次奥运火炬传递就是个好的契机,如果能及时与海外那些火炬传递城市的侨领联系,想来是会受欢迎的,这已属马后炮,且不去说它了。接下来,上海的世博会也是次好机会,不知能否派人到上海与世博会办公室联系一下,搞一个展示平台,这可是向全世界宣传的极佳机会,千万别再错过了。

    目前,自贡的灯展公司有好多家,我不知是否有全市性的灯展协会,如果有的话,不知隶属于哪个部门,是文化局是文联是旅游局?

    据我知道有些小公司在外地恶性竞争,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比如今年春节期间,太仓弇山园的灯会原本是与自贡市假日彩灯制作展示有限公司合作的,老总吴志勇也来过太仓几次,但后来有家小公司横插一脚,直接与公园负责人谈,因野鸡小公司价钱低廉,反挤跑了正宗的专业大公司。内行的当然知道灯的质量不可同日而语,但没有真正见过自贡灯会的,自然会想,同样是灯会,为什么不找价钱便宜的呢。这种恶性竞争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呢?一般不知内情的游客、观众会说:“噢,自贡灯会也就这水平。”一旦这种印象印了进去,再要改变就难了。

    这种事,政府出面不宜,但行业协会可以管理、协调。

    一个品牌要竖起来很困难,毁损之却很容易。

    自贡灯会目前已是自贡品牌之一,但产业优势还不明显,从产业角度看,还略显单薄,衍生产品不丰富,既然灯会灯展是品牌,它就是龙头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要靠它带动相关产业,要发挥出它的最大值。有关灯文化的文史集、诗集、散文集、美术作品集、摄影作品集,工艺美术作品集等要推出,让游客选购,还要推向全国书市。

    如果自贡的旅游真正兴起了,游客的需求之一就是自贡特产,可设计一些小型、美观、有文化内涵,有品位又便于携带的礼品灯、灯饰之类,想来会有市场的。

    还可举办灯展设计擂台赛,创新是生命,推陈还要出新,精彩的灯,可申请专利。可以评选制灯大师,每年评选制灯状元,甚至可以评最佳与最差,单项评与综合评相结合,评创意,评造型、评色彩,评灯光,评制作,让游客参与投票,专家评与游客评相结合。

    我走马观花,那一组组灯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而又难忘的印象,平心而论,主办方在造型、布局、色彩、光影等方面下了大功夫,也确实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欣赏之余,又不够满足,因为这灯会基本上是静止的灯会,尽管恐龙会动会眨眼睛,可惜其他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的民俗色彩的活动少了点。一句话,要让灯展动起来,活起来。假如增加这些内容,会大大增加灯会含金量,增加可看度,增加互动性,动静结合,更出效果。

    简而言之,灯会要有观赏性,要有娱乐性,要有趣味性,要有参与性,要有特色性,要有多样性。

    总而言之,灯会是一个平台,是一种载体,通过灯会,要展示历史、展示文化,展演民俗,展演技巧;从而吸引游客,集聚人气;达到促进消费,全民同乐;扩大知名度,提升城市品位、形象,起到挖掘、宣传文化底蕴,藉文化让城市更有魅力,藉文化扩大招商引资,让更多的人因灯会看好自贡、看重自贡,使自贡跻身于一流城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