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我做主-写日记的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秦德龙

    从小,他就是个爱写日记的人。文字真是太神奇了,可以描述人生的壮丽,可以记录心中的秘密。许多奇妙的感受,在日记中被记录下来,他成了一个内心丰富的少年。

    因为爱写日记,他的文字功夫就好,写出来的日记常常被老师作为范本在课堂上朗读。这样,同学们就知道他心中藏着的那些秘密了,甚至拿这些秘密嘲笑他、挖苦他。于是,他不再把自己的日记拿给老师看。可他没想到,老师看不到他的日记了,父母却在偷看他的日记。父母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关心儿子。

    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父母的恶习。他对着父母叫道:“请你们尊重孩子!”

    父母奇怪地看着他。这孩子,难道父母关心你不对吗?

    他开始对父母不信任了、防备了、甚至仇恨了。他把这些情绪全都写进了日记里。只有在日记里,他才会将自己的烦恼宣泄一空。他把日记本藏得更加隐秘了,不让父母能找得到。其实,父母已经知道错了,已经知趣地不再做任何偷看的事情了。在这件事上,父母倒像是犯了错误的孩子。

    日记伴随着他度过了童年,步入了青年。他常常在日记里和自己谈心,和自己交朋友。他喜欢独处。他认为,独处是营造自我的生存空间,是和自己的灵魂交谈。独处的时候,他静静地沉思,把思考写进日记里。当然,此时的日记,已经不是流水账了,而是与灵魂的对话。

    与灵魂对话,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他常常想,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就是那些能够与灵魂对话的人。可是,最优秀的人,却往往会被人们孤立。没人愿意与他来往,似乎都怕被他看穿心里的秘密。他成为一个大龄青年后,父母很为他的婚事挂牵,托了许多人给他介绍女朋友。可那些女孩子一听说是他,马上就尖叫起来:“呀,这个人,是深水炸弹吧?!”

    父母要求他放低姿态,不要与大众格格不入。

    说实话,他心里也渴望异性。于是,他把自己的状态做了调整,显得人世了些。这样,便有女孩子肯和他约会了。和女孩子处到一定火候时,他很动情地在日记里写道:“有了爱情,我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多么直白呀,这个被孤独宠坏了的傻瓜青年。

    婚后,他渐渐地被柴米油盐的琐事淹没了,淹得透不过气来。他岂能甘于自毙呢。于是,他又爬进了孤独的大海,成为远洋的孤帆。他又在日记里和自己谈心了,与自己的灵魂交谈。我是谁?为何来此处?灵魂的归宿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常困扰着他,使他不能自拔。当然,在日记里书写这些的时候,他是诚实的,他把这看作是灵魂生活的重要方式。很自然的,他也会感到些许不安。因为,他知道有另一双眼睛在盯着他。这就是自己的太太。万一,太太看到了他写的日记,会有什么后果呢?

    成了家的男人,一般都比较成熟了。他写了两份日记。一份是太太能看到的,一份是太太看不到的。可是,后来太太还是把那份不该看到的日记翻出来偷看了。太太看过日记后,爆发了雷霆万钧之怒。若干年后,他看到了托尔斯泰的故事。他的有关遭遇,竟与托翁惊人地相似。

    好在他不是托翁,太太也不是托翁之妻那一类人。太太只和他吵了一架,并未将他赶出家门。他也未步托翁的后尘,惨死于某个小火车站,成为捍卫私人日记、捍卫灵魂生活的烈士。

    不吵不闹非夫妻。日子还得过。太太倒显出了另一种大度,不再偷看他的日记了,认为他写日记不过是画饼充饥、纸上谈兵。可他,却忍不住像托翁那样,将自己变得更加深刻了。他不但用写日记的方式同灵魂对话,而且用阅读的方式,同世界上、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灵魂相处,同他们进行交流。一个人的灵魂成长是需要养料的,世界大师的灵魂就是他最好的养料。他深入进去了,品尝了那些养料。快乐的感觉真是太强烈了,太美好了。

    他成了一个精神富翁。

    后来,他有了儿子。可是,儿子将他视作另类。他写的日记摆在儿子面前,儿子看都不看一眼。

    庆幸的是,他有了孙子。孙子识字了,很喜欢看爷爷写的日记。可孙子却把自己写的日记藏得严严实实,不给任何人看。

    作为爷爷,他慈祥地微笑着,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神性。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