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艰难时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成功也会有挑战

    有成功就会有挑战,人这一辈子会遇到很多挑战,会取得很多成功,当然挫折也在所难免,就像摩根这样含着金钥匙出生、成长在银行家家庭,从一开始就有很高起点的人,尽管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但也免不了会遭受一些挫折。而且,仿佛宿命一样,每一次他成功地完成一项大事,他的卓越才干得到了肯定之后,就会接连出现一系列棘手的考验。就像要考验这位金融大亨,看看他是不是有足够的力量对付眼前的挫折和困难,而不只是会用钱解决问题。美国钢铁集团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企业一经建立,立即招来了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妒忌和仇视的目光,第一个挑战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临了,并且来得很不是时候。

    1901年3月3日,钢铁集团成立,随后在美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摩根和他的伙伴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个庞大的垄断集团各个环节的设计和运营。在有了初步的比较满意的结果以后,4月4日,摩根便去欧洲度假了。度假其实已经成为他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像他这种出身而且这么成功的人,不必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困在办公室里。

    工作是为了生活,但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已经是非常紧张的了,他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巨大的资金,关系到很多人的命运,就是像他这样聪明智慧决断的人也难免会感到有快要窒息的感觉。他需要补偿,而且生活的状态本来就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工作的时候精力充沛,关键性的工作之后,也应该全身心地放松。只有适时地放松自己,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摩根就是这样,当他完成了这项史无前例的重组之后,便离开了囚笼一样的办公室,投身到新鲜的环境中去。旅行中,他会接触到不同的人,欧洲的皇室贵族、文化艺术界的名流、上层社会的夫人小姐,各种艺术品、博物馆、甚至时装店,也都是他关注的,他懂得欣赏任何新鲜事物,喜欢经历各种各样的事,这时候,他那紧绷的神经就会得到彻底放松,疲倦的身体得到良好恢复,那些困扰他的不愉快的情绪也会随着那轻柔的风、潺潺的流水、开心的大笑而远去。当他结束漫长的旅行再出现在他的办公室里时,他会显得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即使再复杂棘手的工作摆在他面前,他也能够从容面对,果断地去处理。他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

    这次旅行中,摩根先到了伦敦,之后又去了巴黎,最后到了法国东南部山区的艾克斯莱班休息。这里是他最喜欢的一处地方,每当他感到疲倦不堪,想彻底疗养的时候,他就会到这里。然而5月4日,一封从纽约发来的电报打破了他悠闲的假日时光,因为那是一条令人不安的消息。

    从电报中,摩根惊悉,趁他不在国内的时机,他的竞争对手对他名下的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发动了一场突然袭击。这些年来,通过一系列重组兼并,摩根掌握和影响下的大小公司已经没法统计了,每次收购、兼并、重组一家公司,他就会委派自己相信的人去管理,他手下不乏各方面的人才,他有发现人才的慧眼,而且他又有经济实力把各类人才都揽到手下,所以,只要他拥有新公司,他总是能找到合适的人去帮助他管理,尽管他自己对除了银行以外的业务知之甚少,比如,钢铁、铁路等领域,但他只要提供足够的资金,选对了人去管理,那就足够了,盈利是必然的,就算小有亏损也没什么,有盈利就会有亏损,何况他的实力是那么强大,本金是那么雄厚,偶然的一点亏损又算得了什么呢?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有人竟然给他挖墙脚,趁他不在纽约的时候,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给了他强有力的一击,使摩根受到重创,几乎丧失了对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控制权。

    这件事的幕后指使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控制人爱德华·H.哈里曼,此人身材矮小却精明能干,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会逃过他那双敏锐的眼睛,他原本是一个股票经纪人,80年代,他靠着阴谋诡计,攫取了爱荷华州迪比克苏铁路公司的控股权。1895年,趁着铁路重组的高潮时期,纽约库恩罗伯银行公司的雅各布·希夫准备重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哈里曼就在背后做了不少手脚。为了实现自己的重组计划,雅各布·希夫只好与哈里曼达成了一项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和平协定,哈里曼不得阻挠雅各布·希夫的重组计划,作为交换条件,他将获得管理新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实权。

    哈里曼是一个公认的商业天才,非常有管理能力,整个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在他的管理下,从一个效益低下的公司转变成了一个高效、现代、利润丰厚的公司。这是一种挑战,从一个股票经纪人到一个大型铁路公司的最高管理者,他完美地履行着他的职责,他的管理能力没有任何人能够怀疑,除了他那狡诈阴险的伎俩,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天才,他似乎就是为管理而生的。但是,在铁路业中还有个摩根,而且,摩根的影响和名气都远远大于他,一想到这些,他就不服气,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时机来挑战摩根。1901年的春天在计划酝酿已久之后,他认为时机成熟了,他终于出手了。

    当时哈里曼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摩根的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都打算收购芝加哥-伯灵顿-昆西铁路,简称为CBO铁路或伯灵顿铁路。这是一条黄金线路,拥有这条线路,他们的业务领地就大大地拓展了,两家公司的管理层都势在必得。

    1901年3月,代表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摩根-希尔集团购买了大量的伯灵顿铁路的股票,实际上得到了这条铁路的控制权。而精明的哈里曼此时像个失败者一样被同行嘲笑。

    哈里曼会就此认输吗?当然不会,假如他就这么认输了,那实在不是他的性格,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一连串的麻烦了。他的野心是如此之大,他的背后有希夫和其他银行家良好信誉的强力支持,他决定购买的不只是伯灵顿铁路,而是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本身,那是摩根及其合伙人的公司,他要出其不意地给他们致命的一击。

    对于财大气粗的摩根集团,这样的事似乎不会构成什么威胁,但是这世界上的事不会都按照他一个人的计划和想法发展,摩根以及他的朋友们也有考虑不周的时候,虽然他们已经购买了不少的伯灵顿股票,但还远远不到半数,在决策中话语权不大,哈里曼就是利用了这个机会给摩根制造了麻烦。就在4月初摩根刚刚离开纽约的时候,哈里曼怂恿希夫购买北太平洋公司股票。他的策略很巧妙,不是一下子大手笔地购进,而是反复地买进卖出,一点一点地吃进,造成投机买卖的假象,同时也使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一路上扬。遗憾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都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如果哈里曼手里拥有的股权占全部的半数以上,那么他就真的胜券在握了。

    但是,这世界上不都是像哈里曼这样的阴谋家、投机家,否则这个社会早就毁灭在这些人手里了。事情没有坏到不可挽救的程度。关键的时候,有人揭露了真相。在4月末的时候,老詹姆斯·J.希尔对这一切产生了怀疑,决定着手调查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股票价格一路上涨的真实原因。5月3日,他会见了希夫,希夫告诉他是哈里曼在大举买入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股票,而且几乎就要取得成功了。

    这时候,希夫还想壮大他们的阵营,他邀请希尔加入,如果希尔能够加入进来,加上希尔所拥有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份,击败摩根就只是时间问题。但是,希尔当场就拒绝了。随后,他步行来到华尔街23号,立即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摩根的合伙人,这个消息让他们震惊了,他们都没有想到哈里曼会走这一步。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在他们刚刚发觉却还没来得及抵抗的时候就貌似已经要结束了。

    在摩根去国外旅行的那段日子里,华尔街23号的大小事务都由罗伯特·培根负责。很显然,他和他的同事们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尽到责任,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当真相出来后,他们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决定立即购买15万份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普通股以保住自己现有的控制权,并且给摩根打了电报,摩根批准了。公司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摩根第一次感到事情有点棘手。当初,他们花了那么大的力气重组了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他们就对这个公司负有重大责任。

    现在,无论如何他们也要保住这个公司,而且这还关乎摩根公司的名誉问题,他们必须打赢这场战争。

    也许是老天有意要帮摩根的忙,5月4日星期六的早上,大概就在摩根得到从纽约传来的消息的时候,哈里曼给希夫写了一封信,要求再购买4万股普通股票,这样他就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了。偏偏在这个紧要关头,虔诚的希夫正在教堂里祷告,对哈里曼的指令一无所知。哈里曼注定了要失败。

    5月6日,星期一,摩根-希尔集团手下的大批经纪人涌入伦敦和纽约的各个股票交易所,疯狂地购买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致使股价从114美元涨到了127.5美元。随后的几天里,股价继续攀升,到了5月9日,竟狂涨到了1000美元,同一时刻,其他的股票价格却都在猛烈下跌。持有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人也感到了巨大的恐慌,如果在这样高位上卖不出去,他们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当股市一片恐慌的时候,星期四那天,摩根和哈里曼达成了和平协议,摩根控股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有权任命新的董事会成员,哈里曼也成为董事之一。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控制权之争,摩根意识到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运作属下各公司的股票事宜,于是北方有价证券公司应运而生。

    这场控制权之争结束后,摩根在欧洲艾克斯莱班多待了几天,和朋友们一起享受着这里的迷人风景,放松一下这几天的紧张心情。

    之后,他又在巴黎和伦敦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和英国新国王爱德华七世共进晚餐,拜访了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6月底,他才回到纽约。

    这次事件中,摩根的声望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他的公司管理人员玩忽职守,他对哈里曼的反击行为给数不胜数的股票参与者造成了损失,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人们对美国金融业的信任动摇了,摩根本人的权威和能力也受到了质疑。

    60多岁的摩根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挫折,命运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青睐他了,一场更大的打击正在向他袭来。

    一个时代的结束

    1901年或许就是摩根一连串挫折开始的一年,伯灵顿股票事件刚刚过去,又传来一个对摩根这样的大垄断资本家绝对不利的消息。

    1901年9月14日,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遇刺身亡。当一位记者把这个消息告诉摩根的时候,摩根一下子就惊呆了。“你说什么?”摩根根本不相信这个消息,他一把抓住那个记者的胳膊,并紧紧地盯着他的眼睛问道。当他确定总统已经去世时,他慢慢地转过身,取消了他的“海盗号”出航计划,走回他的办公室。他的内心充满了悲伤,而围在他身边的记者们却在一遍遍地询问他的看法,他们将在明天的头版新闻中报道摩根对此事的反应。

    摩根沉默了好久,才缓缓地说:“这是悲哀的消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悲哀的消息,我无话可说。”他已经60多岁,从少年时代开始他就养成了十分严谨的习惯,从不轻易流露他的情感,此时,他更是无法用语言描述他内心的悲伤。

    麦金莱总统在1897年入主白宫,他在任期间,采取了提高关税和稳定汇率等政策,使美国真正地从1893年的大萧条中复苏,并由此带来了美国经济新一轮的强劲增长。他本人还获得了“繁荣总统”的美誉。在他的带领下,1898年的美西战争,在100天里,美国就打败了西班牙海军主力,获得了古巴、关岛、菲律宾、夏威夷等地,使加勒比海变成了美国的“内湖”,在太平洋获得了重要的战略基地。此后,美国积极参与了列强对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角逐,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派兵参加了八国联军掠夺中国的行动。

    麦金莱总统和像摩根这样的大垄断资本家关系密切,摩根和麦金莱是亲密的朋友,他们经常往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麦金莱担任总统的这几年里,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帝国主义过度的步伐明显地加快了,这是有利于像摩根这样的人的,所以,摩根对这位总统的去世无限惋惜,当他从对总统去世的巨大打击中恢复过来的时候,他和他身边的人谈了很多关于麦金莱总统的话,赞扬总统的良好性格和杰出能力,表达自己对总统的热爱,他认为麦金莱总统的遇刺给这个国家造成了重大的损失。

    总统去世了,国不可一日无君,43岁的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继任,成为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他也是当时美国历史上任职时最年轻的总统。一个时代结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摩根失败了

    1901年9月,麦金莱总统遇刺身亡,43岁的副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入主白宫,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1904年大选,罗斯福获连任,任总统至1909年3月3日。后来,罗斯福家族又出现了一位总统,那就是在美国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1933年上台的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所以,人们常把西奥多·罗斯福称为老罗斯福,虽然他上台的时候还那么年轻。老罗斯福在担任总统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历史学家了。

    罗斯福担任总统时期是美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随着市、州改革的深入,改革派开始转向首都华盛顿,以求解决全国性的问题,如对大公司的进一步控制和管理,对银行体制的改革,关税政策的修订,自然资源的保护,等等。这些事情差不多都和像摩根这样的大垄断财阀有关。

    罗斯福主张,只有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才能使资本主义社会摆脱危机,拯救资本主义制度。他认为如果不实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就会受到威胁。他1898年开始担任纽约州州长,从那时开始,他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巨大的联合企业置于政府和法律的管制之下,即通常所说的反托拉斯;改善劳工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以缓和阶级矛盾;增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这些工作经过试点,证明是卓有成效的,所以,担任总统后,他继续在全国推行他的改革政策。

    担任总统不久,在递交国会的第一份年度咨文中,罗斯福就把托拉斯的问题,也就是垄断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他要求国会批准成立一个商业和劳工部,并在该部设一个公司管理局,加快反托拉斯法的进程。此外,他还提出了加强国家对大公司进行监督和控制的原则。

    当然,其中包括摩根建立的一些联合公司。

    1902年2月18日,罗斯福通过他的司法部长菲兰德·C.诺克斯宣布,他代表美国政府起诉,解散一个名叫北方有价证券公司的控股公司,这等于向金融界投下了一枚炸弹。上一节我们介绍过,北方有价证券公司是摩根和詹姆士·希尔等人为了和平解决与哈里曼关于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股票之战而成立的,摩根的本意是减少铁路公司之间的无序竞争,把对手都联合在一起,共同分享市场,共同享有高额垄断利润。这个公司拥有4亿美元的资本,这在当时算是天价了。

    这次起诉,摩根和他的合伙人毫不知情,如果是在前任总统任期,他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会做充分准备的,但这一次,总统突然袭击,令摩根措手不及。他暴跳如雷,大骂罗斯福总统是混蛋,他以不可一世的口吻宣布:“一定要把他从总统宝座上拉下来,下一任总统是哈拿!”

    摩根口中的马克·哈拿是共和党的元老级人物,一直对麦金莱总统任职期间的政治主张和经济举措给予坚定支持,而我们知道,麦金莱总统正是在摩根的金钱支持下坐上总统宝座的。作为麦金莱总统的支持者,哈拿自然也对像摩根这样的大垄断财阀天然地抱有好感,他认为正是像摩根这样的有巨大威力和影响力的人才会带领整个国家走向稳定和强盛,而摩根这样的垄断财阀也就在这个时期更加肆无忌惮地膨胀起来。可以说,麦金莱总统执政,他的一切政策,摩根这样的财阀是最大的受益者。举个简单的例子,1896年麦金莱竞选前,摩根会见了哈拿,他们在“海盗号”共进晚餐,财大气粗的摩根告诉他,共和党当政以后,联邦财政制度必须回到金本位上。事情果然如此,摩根用他手上的钱使麦金莱当上了总统,总统则按照摩根的要求在美国重新确立了金本位。金融资本和政治势力相结合,就产生了这样不可思议的影响。

    现在,麦金莱总统遇刺身亡了,罗斯福突然掌握了政权,情况变得越发难以预料,哈拿能够得到新任总统的信赖与任用吗?摩根不敢肯定,甚至有点担心。事实是,哈拿对新总统一开始就抱着敌对态度。

    从罗斯福总统方面来说,尽管当时的美国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但是从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托拉斯引起了人们普遍地不满,大型垄断组织为了追求垄断利润,不停地兼并、重组,每次重大改变都会给工人带来极大的动荡,这种动荡又蔓延到整个社会。大垄断企业在原材料、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垄断,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失业工人也在迅速增加。所有这一切加在一起,使整个美国社会都弥漫在不满情绪之中。罗斯福上台后,要赢得人民的支持,就必须做点什么,老是让摩根这样的有钱人操纵美国经济乃至政治,也是罗斯福不能容忍的。摩根等人也感到他们的地位和利益受到了威胁。

    与此同时,新闻媒体也在大量地披露商业的过度膨胀,以及商业对政府部门的行贿现象,政治的腐败已经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程度。这时候,民众开始认识到正是那些腐败的政客和贪婪的商人相勾结,把这个国家一次又一次地带入危机,而危机的承受者只是像他们这样的普通劳动者,不满情绪由此变得愈加强烈。

    巨大的贫富差距更加导致普通民众的不满。90年代末,随着垄断的进一步加剧,很多进入大型控股公司的人通过公司上市融资,都一夜暴富了,比如,摩根手下就有很多人瞬间赚到几百万,过上奢侈的上流社会的生活。那时候,通过这样的方式暴富的人不在少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低于500美元以下的也不在少数,他们辛苦地工作,却依然过着艰难的生活。在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国公民心中,就是这些大型托拉斯促进了贫富差距的无限拉大。再加上史无前例规模的托拉斯——摩根属下的美国钢铁集团的成立,随后出现的北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控制权之战,垄断财阀在股市上为所欲为,呼风唤雨,经过媒体的无情披露,民众的忍耐达到了极点,而政府此时却袖手旁观。

    1901年夏天,钢铁业工人首先大罢工。通过这场罢工,人们才知道摩根属下的美国钢铁集团对工人的残酷压榨——12小时工作制,年薪在500美元以下,任何有良心道义的人都不能不对此发出谴责。

    1902年,无烟煤矿工人罢工,更多的人开始同情这些煤矿工人,舆论界也站在工人一边,矛头直指罪恶的根源——托拉斯,皮尔庞特·摩根和他背后的政客马克·哈拿都遭到了强烈的抨击。

    所有这些最终推动罗斯福实行严厉的反垄断措施。美国现存的贫富分化的极端、政府腐败以及商人的贪婪必须得到遏制,必须重新树立人们对这个国家的信任。他决定先拿最财大气粗的摩根开刀。

    当政府要解散北方证券公司的消息传出的第二天,股市立即作出反应,人们开始疯狂地抛售摩根掌控的以及一切和摩根有关的公司的股票。在这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不过是摆摆样子,政府不会真正对垄断做出制裁,因为没有任何企业因为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而被起诉。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新的总统根本不买大垄断财阀的账,即便是像摩根这样的人也将受到法律的约束,那么其他那些数不胜数的控股公司的命运也就可以预测了。握有这些公司的股票无疑是灾难,不抛售又待何时?

    摩根坐不住了,长久以来,他都是华尔街的霸主,左右着美国政府,现在,他必须亲自出面解决这件事,挽回面子,减少损失。

    诺克斯发出控告的第三天,皮尔庞特·摩根在马克·哈拿的陪同下来到华盛顿,觐见了总统,司法部长诺克斯也在场。

    “您应该事先通知我,为什么这样径自提起诉讼?”老摩根盛气凌人地问道。

    “事先对华尔街发出警告,那不是我们想做的。”罗斯福总统信心十足地回答。因为提出控诉的当天晚上,支持总统的电话、信件就没有间断过。

    摩根继续抗议:“如果总统阁下认为我们的企业做了违法的事,可以派人到我们这里,互相协调不是更好吗?”

    “不,不可以。”罗斯福坚定地说。

    谈判一无所获,老摩根抓着哈拿的手愤怒地离开了,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遭到这样的冷遇,以前,包括前任总统,从来没有人敢这么对待他。

    司法部长送走了客人以后,回到办公室。罗斯福笑着对他说:

    “看,这就是华尔街大佬的观点。他把堂堂的美国总统当做他投机竞争的对手,要么我摧毁他所有的企业,要么就在情势不利的时候跟他达成妥协。”

    罗斯福与摩根,一个是美国总统,一个是美国金融界的无冕之王,他们的确互为“一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一个要为他的国家做有意义的事,这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一个要维护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且他认为这种利益对整个国家也是有好处的。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出发,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这场斗争谁将取得胜利呢?还是交给法律来决定吧。

    1903年4月,美国巡回法庭在圣路易斯安那开庭,法庭以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由,命令解散北方证券公司。1904年3月14日,最高法院承认了这个命令。这一次,摩根失败了,他没有斗过罗斯福,或者说他没有斗过法律,任何人只要违背了法律。

    政府胜诉后,罗斯福进一步加大反托拉斯的力度。1902年5月10日,联邦检察长曾对一个大型托拉斯企业牛肉托拉斯提出公诉。最后,1903年5月和1905年1月分别由联邦巡回法院和最高法院作出判决,宣布该托拉斯以减少产量来抬高肉价的行为为非法。

    为加强对大公司的政府控制,国会根据罗斯福的建议,于1903年通过了三个法令。第一个为《促进法令》,规定有关触犯“州际商务法令”和《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案件由联邦政府优先受理。第二个法令为《艾尔金斯反回扣法》,禁止运费回扣。第三个法令是成立了商务和劳工部,其中包括一个公司管理局,对各个公司的组织、营运和管理进行经常的调查。

    1906年6月29日,国会通过了罗斯福建议的《赫伯恩运价法》,准许州际商业委员会有权规定铁路运价,即加强了州际商业委员会的职权。总之,罗斯福总统任内共提出过25起控告大托拉斯的刑事诉讼,其中大部分胜诉,历史上称他为“托拉斯驯兽师”。

    通过这些法律的约束,摩根以及像他那样拥有无数控股公司的管理者们都收敛了许多,明目张胆垄断市场的行为少了,但垄断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他们依然通过巧妙地躲过法律的限制而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大财阀以及这些集团中的上层人物越来越富有,与此同时,人民的贫困程度却在加剧。

    英国人的恐慌

    资本的特点就是追逐利润,哪里有利润,资本就会流向哪里,而且要追逐利润最大化。掌握着强大的资本的金融家,其使命就是为强大的资本寻找可以发挥它作用的地方。摩根就是这样的人,他在金融界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尤其是在钢铁业和铁路运输业拥有强大的势力,进入20世纪的时候,他又把目光对准了航运业,因为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利润也是惊人的。

    1900年12月,摩根提供了一大笔资金,将国际航运公司和大西洋运输公司合并。1901年年初,他又花巨资购买了莱兰公司。

    1902年,皮尔庞特·摩根照例在海外待了很长时间。他和那些高级合伙人详细地考察了航运业的现状,他认为他所做的投资是正确的,他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将为他带来极其可观的利润。而且,他一向做事大手笔,要做就做最大,他手上又有很多很多的钱,他想做的事都能做成。他知道,建立航运业托拉斯就是最好的垄断这一领域并且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最好方法。到了4月,他作出最后决定,在伦敦完成了一项重组计划,将当时最有名的白星、美洲、红星、莱兰、大西洋运输以及多米宁航线联合成为一个新的大型船运公司,这就是国际商船海员管理公司。这个新公司的规模十分巨大,拥有超过120艘汽船。十年以后,那场震惊世界的留下了无数谜团的泰坦尼克号沉船就是这个公司的。

    摩根的出发点和以前是一样的,他认为把这些各自为政的企业联合在一起,就可以减少恶性竞争,统一安排航线,统一定价,使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航运业和谐相处,同时可以获得高达上百万美元的垄断利润。

    1902年4月19日,摩根在伦敦的合伙人向新闻界披露了航运业的重组消息,这个消息引起了英国人的极大不安;4月22日,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向公众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假如摩根先生在某个早晨死去,世界会怎样呢?”

    英国人的不安是有理由的,一个由美国人支持建立的如此巨大的船业联合企业会对英国有利吗?英国一直是海上强国,航运业世界领先,假如美国人控制了航运业,英国就会受到削弱,这是不言自明的。这时候,首相贝尔福站了出来,他告诉人们,摩根先生并不想挫伤英国的航运业,假如英国的航运业处于不利境地,摩根先生都会想办法支持英国。英国人这才暂时放下心来。

    然而,接下来的一件事,让英国人对这位摩根先生大失所望,起因是摩根向英国政府贷了2300万英镑,将一半擅自用在自己在美国的公司。这件事被披露以后,英国人非常不满,他们认为摩根不仅垄断了美国,也企图垄断英国,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英国人开始用各种方式讽刺、挖苦摩根,尽其所能地想把摩根赶出英国地界。

    对于摩根而言,这些年,他遭到过不少谩骂、仇恨,已经习惯了,根本不把这些放在心里。他依旧在伦敦过着奢侈的生活,和各界名流、皇室贵族迎来送往,花大价钱购买他钟爱的艺术品。而后,他又开始了一场豪华之旅,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人,他也乐于为他们花钱,只要他能感到热闹就好。进入花甲之年的摩根,尽管他还是拼命地扩大他的财富的势力,但金钱财富都不是那么重要了,他更害怕的是孤独寂寞,害怕被人们遗忘。

    还是请摩根出面吧

    1902年8月下旬,摩根才回到美国,就陷入到另一场危机中——由美国矿工联合会发动的无烟煤矿工人抗议大罢工。工人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低廉的工资报酬。罢工领袖是约翰·米歇尔,罢工针对的工厂主是里丁铁路公司的总裁乔治·F.贝尔。这个公司属于摩根集团的资产。

    无烟煤矿工人自从5月份就开始罢工了。当时,宾夕法尼亚州无烟煤矿的工人们提出增加工资,他们已经20年没有增加过工资了,同时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代替10小时工作制,改善工作条件,重新组织工会等。对于工人提出的要求,经营者的态度十分强硬,他们拒绝和工会的人谈判。这时候,舆论广泛地关注这件事,长久以来,那些在垄断企业工作的工人的生活状况越来越恶化了,媒体早就开始关注了。这一次,媒体站在工人一边,谴责煤矿和铁路公司的老板们正是“法律和秩序”的“真正破坏者”。媒体给予工人广泛的同情,全国民众也通过媒体的披露得知煤矿工人的生活是多么悲惨,全国舆论都倾向工人。工人罢工的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增加到了1000万人。

    煤矿工人罢工开始的时候,尽管摩根人在欧洲,但他一直知道事件的发展情况,然而作为这个庞大公司的出资方,也就是最大的老板,他并没有对这个事件给予足够的关注,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

    摩根回到纽约后,大罢工仍然无休止地进行着,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摩根集团的声誉,人们开始谴责资本家的冷酷无情,摩根觉得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理了。但是两个月过去了,他依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

    工人罢工,能源短缺,煤炭价格飞涨,普通民众更加承担不起,人们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人们又反过来痛骂那些黑心的资本家。为了使纽约的贫民能够在冬季用上煤,不至于忍受寒冷,摩根出面调整了煤价,增加供应量,还拿出了一部分钱给予贫困人口一定的补贴。

    罢工引起了美国总统的注意,着名记者雅各布·里伊斯警告罗斯福总统,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社会中金元势力的傲慢会引发一场革命”。本来就对垄断企业没有好感的罗斯福在10月3日亲自出面干涉。他召集了约翰·米歇尔和煤矿主要的经营者商议解决方法,并成立了一个仲裁委员会,罢工方接受了这个提议,而以贝尔为代表的工厂主并不买总统的账。罗斯福总统的努力宣告失败。

    矿主们的顽固态度大大激怒了罢工工人,广大民众也极为愤怒,纷纷支持10月8号的大罢工。总统都不能调节这场劳资纠纷,那还能指望谁呢?还是请摩根出面吧,也许他有办法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罗斯福总统派出战争部长伊莱休·鲁特与摩根商议,他们在“海盗号”谈论了数小时,最后决定由法院来判决这件事,为此还将成立一个专门的仲裁委员会。

    10月14日,摩根在他的合伙人培根的陪同下赶往华盛顿面见总统。培根是罗斯福在哈佛大学的同学,有他在,这次会面的气氛可以稍稍融洽一些。

    因为几个月前,摩根也在这里与总统见过面,那次是为了解决他的北方有价证券公司被政府起诉的问题,最后摩根气愤地无果而归。

    这一次,他想调节煤矿管理者和工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使持续了几个月的工人能早日停止罢工,恢复工作。

    这次的会面,双方都抱着解决问题的诚意,商议的结果也是积极的,罗斯福总统对于摩根所做的努力表示高兴,摩根也愿意配合总统完成使命。他对煤矿管理者做了不少劝说和协调工作。

    最后,仲裁委员会综合各方意见,得出结果,将煤矿工人的工作时间从每天的10小时缩短到9小时,并且让工人得到10%的加薪。

    一场空前规模的罢工事件就这样解决了,10月23日,所有罢工工人都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罗斯福总统给摩根写了一封信,对他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总统妥协了

    无烟煤矿工人大罢工和平解决了,摩根得到了罗斯福的赞扬,也重新赢得了民众的好感。罗斯福总统同样也获得了民众的赞扬,要知道,在对待工人运动方面,1877年铁路工人大罢工时,海斯总统采取了行政强制措施;1894年普尔曼工人大罢工时,克利夫兰总统竟然动用了军队,造成了流血冲突,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少见的,也是美国民众不能接受的。这一次,摩根协助总统和平地解决了长达几个月的大罢工,这应该算是摩根的功劳吧。

    可是摩根没有忘记当年总统一上任就给他的下马威,对于总统主动示好,他淡然处之。他并不想主动接触总统,毕竟他已经是无冕之王了,在美国,他是那么有实力,以至于他虽然不能决定哪一位能当美国总统,但他可以决定哪一位不能当上。

    这次事件以后,罗斯福总统和摩根之间呈现出一种微妙的关系,北方证券公司事件留下的隔阂有所缓解,桀骜不驯的总统在处理问题时也多了一份审慎的思考。罗斯福的第一个任期是卓有成效的,他打击托拉斯的行动受到民众的支持与赞扬,罗斯福本人又是个超党派的自由共和党人,民主党对他也青睐有加。1904年,又到了大选之年。

    摩根原来是准备支持哈拿当下一任总统的,让他取代罗斯福也可以解他心中的怨恨,可是哈拿实在是有负厚望,竟然一直生病,卧床不起,没法参加竞选活动。摩根估计了一下形势,罗斯福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他的连任胜算很大。于是,他指使自己的合伙人弗里曼给罗斯福捐了15万美元。在临近竞选的日子里,罗斯福对与商业有关的事务尤其谨慎,他不愿意给敏感的媒体留下话柄,好像他的行为跟商人们对他的出资捐助有关。事实上,历届美国总统几乎都与利益集团的支持有关,庞大的竞选经费也大多来自大财阀的捐助,他们上台以后当然要为他的资助者说话办事,制定有利于他们的政策,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摩根这一次能摒弃前嫌,支持罗斯福的竞选并且给予资金上的赞助,是因为他认为共和党人的政治主张以及管理方法对像他这样的大垄断财阀是有利的,他这一方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与政治势力结盟很有必要,尽管美国一直标榜自由资本主义,但政治和经济势力的结合还是不可避免的。

    罗斯福成功连任总统。在他的第二任期内,重新开始打击商业上的不规范行为,他对很多金融巨头依然毫不客气,这次打击的势头十分迅猛,做法也很强硬,符合他作为改革派的一贯作风。

    20世纪初,像摩根这样控制着全国几条大铁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忧虑,罗斯福认为政府不能再袖手旁观,必须对铁路运输和跨州贸易进行有效地监管和规范。于是他促成了《赫伯恩运价法》的通过,此法案可以扩大州际商业委员会在铁路管理方面的权力,过去调整运费是运输公司的事,通过这个法案,该委员会有权调整最高运费,同时也禁止铁路公司为关系公司免费运输货物,这对消费者是有利的,有利于净化商业环境。

    1907年1月27日,罗斯福把摩根等垄断大财阀招到了白宫,发表了一通谈话,他强烈谴责了富有阶层对美国经济命脉的操控和对美国政治试图进行干预,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眼睛一直在盯着摩根。让70岁的摩根感到一阵阵寒意。

    罗斯福无疑要对美国经济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了,而改革的对象首先就是他们这些最富有、最有经济实力、又掌握着美国经济命脉的人,这些垄断资本家们感觉很不安心,他们必须找到对策,绝不能任政府宰割。

    就在这时候,摩根捐助罗斯福的事后来被媒体披露,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罗斯福总统予以坚决的否认,他认为因为当年的北方证券公司的问题,摩根对他是不满的,不可能给他提供政治捐款。摩根和他的合伙人决心利用这个事件制造对自己有利的形势,弗里曼谴责总统:“罗斯福表面装得公正,事实上他是为了竞选成功而答应同我们妥协,他答应过我们不会对铁路、钢铁部门动手,不然我们怎么会给他捐款?可是他不守规矩,当上了总统就违约了。”

    华尔街当然地站在摩根一边,罗斯福陷入十分不利的局面。不久,罗斯福就在掌握着强大的金融资本的财阀面前退让了,并发表了一份国情咨文。事实上,这份国情咨文是摩根财团为他起草的,当然要站在财团的立场上用总统的话说出来:“政府规范企业的行为并不是要毁灭大企业,而只是针对大企业存在的一些疏漏提出一些矫正措施,大工业企业对现代化的发展是重要的。”

    罗斯福妥协了,摩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妥协的是总统,不是我摩根。”

    第二年的秋天,罗斯福答应了摩根的一项收购计划,同意让钢铁集团收购田纳西煤炭钢铁公司。钢铁垄断的步伐并没有因为罗斯福总统的锐意改革而中止,摩根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干,因为他已经和总统联合了。

    老罗斯福以“托拉斯驯兽师”而着称,但最后,他还是栽在了摩根的手上。可见,推动美国政治的本质上还是金钱,就像中国那句古话:有钱能使鬼推磨。摩根就是这样用金钱动摇了这位年轻的强硬的总统。摩根集团有了政府权力做保障,加上自身强大的经济力量,逐渐削弱和击垮了竞争对手,其实力远超过其他任何个人或团体,任何人只要一谈论到涉及商业问题时,首先想到的都是摩根。摩根成了美国金融界当之无愧的霸主,甚至曾经强大的约翰·洛克菲勒等人也一度听命于他。西奥多·罗斯福也公开承认了他的地位。摩根和罗斯福之间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合作、冲突、制衡。

    有盈利也会有亏损

    在摩根力量成熟的这几年,他还面临了另外一系列的困难,尤其是经济上的困难。他所投资的众多行业中,有盈利的,也有亏损的,虽然总体来说发展得都不错,但是由于他选择重组铁路以及合并工业公司的时候,经常要受到法律条文的限制,这些最终形成的超级公司在市场中的运作也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风云变幻的股票市场中。

    铁路行业中,摩根使一批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了像美国钢铁公司那样的大型超级公司,为了使自己的计划能够实现,并且减少债务,他必须得到各个组成公司的所有者的认可,这就意味着要大量地发行股票,将风险转移到股票投资者身上。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是,重组的铁路公司和新成立的超级公司的资本股价都过高了。因此这些公司都发行了太多数量的股票,只有当这些公司获得了很高的业绩时,才能分发足够的红利。但有一些时候,某些公司并不能完成这个目标,当然投资者也就不能获得红利。1903年,发生了一场被戏称为“富人的危机”的事件,一些“未经消化的有价证券”流通到市场里,导致交易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股票都贬值了,投资者遭受了极大的损失,人们对摩根操纵的股票市场怨声载道。

    在庞大的美国钢铁集团成立的最初阶段,对于公司是否能顺利发展,人们并不乐观,但是钢铁集团在1903年的萧条下渐渐地渡过了难关,因为当时钢铁工业还比较年轻,有能力快速发展。事实证明,摩根的这次决定是正确的,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在1912年,普若委员会对他进行了调查,塞缪尔·恩特米尔询问他在1901年建立钢铁集团并让J.P.摩根公司托管时,有没有想到这也许是对商业强力有效的一击。

    摩根的回答是:“在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次交易是否能够成功。”

    “事情证实是非常成功的?”恩特米尔问道。

    “是的,确实很好,先生。”摩根回答。

    “那么,当您开始着手做这件事的时候,您心里其实并没有很大把握能够成功,是吗?”恩特米尔继续问道。

    “没有”,摩根说,“但是最后当股票价格跌到8美元一股的时候,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这个公司是否能坚持下去了。”

    “但是您的怀疑并没有使您停止大量买进股票。”

    “没有,我尽我所能地购买了很多……”

    “那个时候您利用了其他大多数人的怀疑?”

    “我并没有建议任何人抛售股票,先生。”

    “不是,我并不是想要那样臆断。”恩特米尔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触及了摩根对于保护受托人的责任感,便急忙解释。

    “我知道。”摩根说。

    “我的问题并不是指那个。”恩特米尔再一次确认说。

    “我知道。”摩根又说了一遍。

    “这只是用来表明您在那个时候对自己的公司充分自信。”

    “我一直非常有信心,先生。”

    190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由麦考密克收割机公司和迪林收割机公司以及另外三家小公司合并而成国际收割机公司,这是在1902年的夏天,在没有得到摩根任何确切指示的情况下,由珀金斯成功组建的。

    当时美国中西部的两家农用设备制造商——迪林收割机公司和麦考密克收割机公司正在进行激烈的竞争。珀金斯组建的这个企业在收割机贸易中大约占了80%的市场份额。由于农民们都比较爱用麦考密克公司的机器,所以国际收割机公司避免了美国钢铁公司所受到的那种反托拉斯浪潮的冲击,获得了这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行业的部分垄断权。这也许是罗斯福对这个公司的网开一面。

    但是那个英国和美国船舶公司的联合企业——国际商船海员管理公司,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最终出现出人意料的惨败结局。

    对于这次重组,摩根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但是公众对这家公司的股票并不看好,股票价格一再降低,苦苦坚持了7年后,负责分派股票的辛迪加组织的存在时间已经增加了2倍,摩根公司不得不向辛迪加成员汇报说:“国际商船海员管理公司在市场上的股票价格实在太低了,我们没有理由继续尝试处理掉那些代表辛迪加组织而持有的股票了。”辛迪加的成员们只好全部还清他们的赞助,得到的报酬是国际商船海员管理公司的债券以及价值有限的股票。而这个公司本身运营困难重重,最终没能获得成功。

    早在1902年,英国媒体就分析,海上航运业曾经为美国创造了“美好”的财富,但摩根的航运托拉斯却未必如此。尽管它创建于航运史上最繁荣的年代,但由于其价值显得过于虚夸,必然导致其股票水分过大。媒体评论不幸言中。

    破灭的宏伟计划

    中国有句古话叫“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使像摩根这样有着无比智慧和丰富经验的人,也难保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在摩根的商业冒险尝试中,结果最令人沮丧的还不是国际商船海员管理公司的失败,而是他曾尝试将纽约纽黑文哈特福德铁路公司扩大为整个新英格兰地区的铁路系统。

    摩根对纽黑文铁路线很有感情,他幼年时期在哈特福德长大,他的祖父曾经投资过这条铁路中的一小段路线。1892年,当摩根成为这家公司董事会一员的时候,他开始尝试将这条线路建成一条真正的系统性铁路。其实这是一项冒险的投资,但是即使有风险也要去做,将准确的判断力和大胆的冒险之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没有任何风险的成功是不存在的,天上不会掉馅饼,看到风险背后巨大的商机才是摩根高明的地方。所以,当1893年里丁铁路公司的董事长麦克劳德“入侵”这块领土的时候,他就像被抢走了玩具的孩子一样拼命地反抗,直到将里丁铁路改组到他满意的程度。

    1903年,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董事长查尔斯·S.梅林想要接管纽黑文铁路公司,这为摩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摩根积极地加以鼓励支持,梅林于是更加有信心开始实施这个更有抱负、花费也更多的计划。

    为什么会是花费更多的计划呢?那是因为当时有其他的物流方式对这条铁路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力,必须扫除障碍才能让铁路公司独霸一方。一方面,是来自汽船公司的竞争,在长岛南部总是有一些汽船停靠在那里,它们满载着乘客和货物往来于纽约和福尔里弗,而其他一些地方的汽船公司由于收费更低,威胁了纽黑文沿岸航线,从而间接降低了这些铁路线路的收费。另一方面,城市间电车线路正在快速增长,那些跨乡村的电车线路距离长得惊人,人和货物可以通过它从一个地方去到另一个地方。此外,来自同行的威胁也必须重视,在新英格兰还有另外的一些铁路,比如波士顿-缅因州铁路公司,纽黑文铁路公司必须购买它的所有股份,并且收购其他线路组成同盟,使这家新公司扩展成一个大型的新英格兰铁路系统。有些纽约人获得了两条短途铁路的专营权,利用这些线路方便上下班的乘客从纽约郊区到纽约地铁的布朗克斯站之间往返,这就不可避免地与纽黑文铁路公司的郊区服务产生了竞争,必须全部收购这些项目,并筹划建立一条属于自己的郊区线路。

    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大,而且需要巨额花费的项目,在整个扩张计划中,梅林一直跟随着摩根。正当摩根非常自信地处理一件又一件股票和债券买卖的时候,铁路公司的总资产从1903年中期的9300万美元一直攀升到了1913年中期的4.17亿万美元。树大招风,由于过度收购新英格兰地区的公司,纽黑文铁路公司管理层的行为引起了法律上和政治上的反对声音,反对者的领导是波士顿的律师路易斯·D.布兰代斯。布兰代斯认为这家公司正在试图吃下根本就消化不了的东西,事实证明他的想法非常正确。这些反对的声音从另一方面理性地分析了全局,给这项热情的计划泼了冷水,合并计划不得不暂缓执行;同时受其影响,公众对纽黑文铁路公司的信心也大大削弱,没过多久,灾难就降临了。摩根的这个计划将会多么悲剧,他在有生之年是不会得知了。

    1913年,摩根去世后不久,这个戏剧一般的悲剧达到了顶峰。在摩根一手提拔下成为公司总裁的梅林被迫下台。一直以来,他都把摩根当做自己的老板,愿意为他赴汤蹈火。他曾经说过,如果摩根先生想要我明天去中国或者西伯利亚为他赢得利益,我会立马收拾包袱走人。1911年,他告诉波士顿新闻社的克劳伦斯·W.巴伦说:“我受制于摩根,但对此我感到十分自豪。”而现在,随着他的下台,摩根生前对于纽黑文铁路公司的无限希冀再也没有这么忠心的执行者了。购买汽船航运公司、电车公司和其他所有的运输公司并没有足够地增加纽黑文铁路公司的财政收入,人们更多地怀疑这项扩张计划的合理性,加上资金困难,最终这家公司难以为继,摩根生前的宏伟计划破灭了。

    纽黑文铁路公司的不成功再次给我们上了一课:过于庞大的计划如果安排不周密,做不到面面俱到,那么,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计划就会自然而然地土崩瓦解。

    悲剧并没有因此画上句号,随后而来的是没完没了的商业调查。

    很多人曾经自以为可以在这样错综复杂的收购事件中中饱私囊,于是暗中做手脚。项目失败后,这些铁路线路管理层的罪恶丑闻便被州际商业委员会和媒体一条条地揭露了出来。公众的愤怒可想而知。

    但由于涉及很多利益层面,针对这件事的调查结果都是片面的,有些则不了了之。就像现在很多政府委员会或国会委员会所进行的调查一样,有些人了解真相,渴望去法庭作证,但他们没有机会这样做。或者刚刚开始调查一起丑闻,能够提供证据的账本却被人付之一炬,“死无对证”了。金钱和权力相勾结的结果是,很多事情都无从解释,纽黑文铁路公司的扩张历史到底藏着多少肮脏故事,谁也说不清。

    在以后的调查中,被问及那些交易黑幕的问题,梅林表示出了自己的无辜,并且有意无意地将责任推到了已经死去的摩根身上。实际上,在摩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只要是大胆宏伟的想法都能让他感兴趣,他成功地完成了很多大型计划,但谁都有看走眼的时候,他对公司的判断,比如说纽约韦斯特切斯特-波士顿铁路公司,可能就是一次失误了。如果实际操作中有必要多花几百万美金,他也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的,他很可能知道其中一些被人拿去支付赃款了,只不过他平时很少注意细节,总是主持宏观大局,其他的那些琐事都交由他信任的人来处理。

    但是,在这件事上,摩根的确是要承担责任的。他不计花费想要将事情做大做强,可作为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他渐渐力不从心,已经无法无限期地再现其事业鼎盛时期的巨大成功了。那么,摩根是不是要对自己当初的行为承担责任呢?事实上,那只是他庞大帝国出现的一个个例,没有人会追究他的责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